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线上第一次验收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发布时间:

2019-2020学年高三年级下学期开学验收测试(语文)学科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春节”一词,最早见于汉代扬雄撰、晋代范望注的《太玄经》卷一之《差》的注文中。当然,《太玄经》注文中所谓“春节”还不是我们今天作为一年开始的正月初一,而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这个节气。由于这个节气标志着阳气由弱而强、由衰而盛的转折,古人对其特别重视,而后逐渐延展开来,形成了系统的历法礼仪。
关于春节的礼俗,无论是经典文献,还是地方志书,都有大量记载。如《吕氏春秋》卷一《孟春纪》称:“立春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还乃赏公卿、诸侯、大夫于朝。…乃命太史守典奉法,司天日月星辰之行,宿离不忒,无失经纪,以初为常。是月也,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亲载耒耜措之,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
《吕氏春秋》上述记载的是先秦以前的情况,反映了上古社会对农耕的高度重视。秦汉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迁,古老的“籍田”仪式逐渐茨化,而“岁旦”之日的礼仪则不断増加新内容。尤其是从汉代开始,岁旦节庆逐渐体现出道教的文化色彩。南北朝时宗懔撰《荆楚岁时记》提到了正月一日,要有“爆竹”“桃符”“门神”等。其中所谓“爆竹”,首见于《神异经》,该书旧题东方朔撰,此人被道教列入仙谱,故其书所言“爆竹”当出自道教。道教的桃符也逐渐演变为书写祝语的楹联,成为先民们过年时避凶迎祥的象征。在桃符、爆竹流行的过程中,承袭于远古的灶神信仰、玉皇大帝信仰以及体现“天地水”崇拜的“三官信仰”也在民间社会扎根。
如何看待春节礼俗?站在不同角度、不同立场,会有不同的认知。但我们回溯历史的时候,就会发现:古老的春节礼俗不仅经过了漫长历程,而且蕴含着深邃的文化精神,这些文化精神对于当代社会的人格完善、国家治理等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方面:
感恩。上古时代,天子为什么要率领百官到郊外去祭拜天地?因为天地生养万物,万物就是衣食父母,人通过汲取万物滋养而生存,这是根本所在。《吕氏春秋·本生》说:“天子之动也,以全天为故者也。”意思是讲,天子的所有行动都是为了保全天生的各种存在物。从这个角度看,上古时期的岁旦郊祭,即是天子为天下作出表率,像儿女报答父母养育之恩那样报答天地的恩情,实际上也是保护生态的一种宣示,更是一种符号象征。
祈福。从生存角度讲,平安健康是人类的第一需要,我们的先民对此不仅有足够的认识,而且付诸行动。《吕氏春秋》所讲的“无失经纪,以初为常”,就是要通过观察,了解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四季变化的节奏,以便有所遵循,从而平安而健康地生活。燃爆竹、置桃符、画门神、贴春联等习俗,也是人们对

平安健康、幸福生活渴望的继续。
反省。古人在祭祀的时候,要检讨以往的行为,若有过失,就得纠正,上自天子,下至百姓,都是如此。例如《太上灵宝补谢灶王经》说,司命灶君“普知人间之事,每月朔日,记人造诸善恶,及其功德,录其轻重,夜半奏上天曹,定其簿书”,意思是说:灶王时刻监察一家命口的善恶举动,故而祭灶就是要懂得忏悔,明白是非功过,多做好事,不做坏事。这在当代仍然具有借鉴和教育意义。
(摘编自詹石窗《春节礼俗及其文化精神》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代范望所注《太玄经·差》中提到的“春节”一词,不是我们今天农历一年开始的正月初一,而是节气“立春”。
B.从《吕氏春秋·孟春纪》记载的春节礼俗内容来看,上古时代高度重视农耕活动。这与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密切相关。
C.天子率领百官到郊外去祭拜天地,其根本原因在于生存需要。因为天地生养万物而万物则是人类的衣食父母。
D.承袭于远古的“灶神信仰、玉皇大帝信仰、天地水信仰”的“三官信仰”,随着桃符、爆竹的流行,在民间扎下了根。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重点从“春节礼俗的变迁以及这一礼俗所蕴含的深邃的文化精神”两个方面对“春节”这一节日进行了阐释,论据充分,脉络分明。
B.列举《孟春纪》中天子举行“迎春”祭典,诏命史官保管文献经籍、制定历法,举行“籍田”典礼等活动,论证了先秦以前对农耕的重视。
,而该书旧题为被道教列入仙谱的东方朔撰,意在证明从C.第三段指出“爆竹”一词最初见于《神异经》汉代始,岁旦节庆逐渐具有道教色彩。
D.文章大量引用史料进行分析论证,如通过对天子“郊祭”这一现象的分析,指出春节礼俗蕴含着“感恩”的文化精神,具有很强的说服力。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之所以重视“立春”这个节气,是因为他们认为它是由弱而强、由衰而盛的转折,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

B.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迁,自秦汉以来,“岁旦”之日的礼仪内容不断丰富,而古老的“籍国”仪式则逐渐消亡。
C.在如何看待春节礼俗这一问题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这一礼俗所蕴含的深邃的文化精神却是客观存在的。
D.春节礼俗所蕴含的“感恩、反省”等文化精神不仅在上古时代具有重要作用,在今天依然发挥着相同的作用。
【答案】1.D2.B3.C【解析】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全面提取信息,精准筛选,细心比对,灵活理解。常见的陷阱设置有:遗漏信息、添油加醋、未然与已然、偷换概念、张冠李戴、曲解文意等逻辑错误。本题要求选择“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D项,“承袭于远古的‘灶神信仰、玉皇大帝信仰、天地水信仰’的‘三官信仰’”错,原文“承袭于远古的灶神信仰、玉皇大帝信仰以及体现‘天地水’崇拜的‘三官信仰’也在民间社会扎根”,可见“三官信仰”指对“天地水”的崇拜、信仰,“三官信仰”和灶神信仰、玉皇大帝信仰三者并列关系,到了选项中表述成灶神信仰、玉皇大帝信仰、天地水信仰并列,都包含在“三官信仰”中,偷换概念,组合关系错误。故选D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原文论证和语言特点的分析理解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论证”一般指论证方法、论证结构、论点、论据等内容。论述类文本阅读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因果论证与类比论证等六大类;论证结构主要包括“横向展开议论”(并列结构)与“纵向展开议论”(递进结构)两种。本题要求选择“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宜采用排除法。B项,文中“列《孟春纪》中天子举行‘迎春’祭典,诏命史官保管文献经籍、制定历法,举行‘籍田’典礼等活动”“论证了先秦以前对农耕的重视”错,其实列举的是为了说明春节礼俗有大量文献记载这一现象。故选B3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和概括的能力以及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命题侧重于

原文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做这类题往往需要对原文进行“推断和想象”,所以选项的内容就不再是原材料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了命题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做到对材料的熟悉和理解,以便解题时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进行比较、分析、推断;其次,要清楚选项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推断,绝不是凭空进行的,所以找到原来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筛选信息、推敲选项;将选项和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掌握一些常见的设错方式很有必要,从而使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本题要求选择“根据原文内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宜采用排除法。A项,偷换概念,由原文“由于这个节气标志着阳气由弱而强、由衰而盛的转折”可见“由弱而强、由衰而盛”的是“阳气”,不是“这个节气”。
B项,错在“仪式则逐渐消亡”这个地方。由原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迁,古老的‘籍田’仪式逐渐淡化”可见不是“逐渐消亡”,应为“逐渐淡化”。
D项,春节礼俗所蕴含的“感恩、反省”等依然“发挥着相同的作用”的表述错误,原文“这在当代仍然具有借鉴和教育意义”,选项曲解了文意。故选C
实用类文本阅读
材料一:
最近,讲述“慰安妇”老人生存现状的纪录片《二十二》吸引大批观众走进影院,悲情触摸那段充满伤痛的历史;继而纪录片中老人们的截图竟然被制作成“表情包”在网络上出现,引发集体愤怒。两件事,让我们分别看到了尊重与无知。
“听完片尾曲,没有人说话。灯亮了,好些人还在位子上发怔。”一位观众的话,道出了多数人观看《二十二》之后的感受。老人们所经历的苦难,那些烙印于心的伤痛,即便只是通过平静的镜头语言,也足以产生撼动人心的力量。从上映前3万多人为影片捐款,到后来无数人转发影片信息、呼吁人们观看,可以说,一部纪录片,倾注了从制作者到观影者共同的情感,也凝结成整个社会的集体追思。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境下,老人们痛苦、哭泣的表情,竟然被制作成充满戏谑色彩的“表情包”。这种消费苦难、无底线娱乐化的举动,无异于是在受害者的伤口上撒盐,也是对大众集体感情的挑战,当然让人难以接受。后半生都在悲剧中活着的“慰安妇”,犹如压在我们民族心口上的一块石头,这块石头上刻印着战争历史的痕迹,也承载着不能忘记的家国之痛。况且,她们所遭受的侵害,至今没有得到始作俑者的道歉。如何对待这些战争受害者,直接关系着各国对战争与和平的态度。
(摘编自《别让对历史的铭记毁于“表情包”》
材料二:
“葛优躺”表情包侵权案二审落槌,维持原判,判决艺龙网公司赔偿葛优经济损失及维权合理支出7.5万元并赔礼道歉。从“葛优躺”走红,到葛优肖像权“躺枪”,再到今天葛优胜诉,尽管维权过程并

非轻而易举,但这起案件给企业和公众都上了一堂普法教育课:使用真人表情包不能随心所欲,即使博人一笑,也应谨守法律边界,以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为前提。
时下,表情包已成为流行的网络表达方式,但也带来了滥用的乱象。除了本案中的演员葛优外,姚明、张学友、周杰等体育、演艺明星的表情包,也是网民社交聊天、商家广告宣传的热宠。事实上,明星官方出品的“正版”表情包不仅是宣传工具、圈粉利器,还能带来实实在在的收入。现实中,明星真人表情包的使用却往往超越官方提供的范围,侵权纠纷也因此时有发生。
更为恶劣的是,个别商家与网友在制作与使用真人表情包时,为蹭热点而践踏道德底线。比如,韩红帮助环卫工人打扫街道的画面被制作成“韩红听了都想打人”的表情包,此类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有违社会公德的表情包,不仅把网络环境搞得乌烟瘴气,更销蚀社会的价值认同。
(摘编自《表情包也要有“法治脸”》
材料三:
在网友看来,表情包的使用早已经不限定在官方提供的范围之内了。傅园慧的“我已经使了洪荒之力了”,尔康的招牌动作“伸手咆哮”,黄子韬的“我选择狗带”以及漫画与姚明等名人照片“移花接木”合成的表情包……成了社交聊天时的热宠。随着这股潮流,商家也爱用表情包为自己的产品广告宣传。为此,部分“被表情包”的名人选择用法律手段进行维权。
“如果截取表情包图象以商业使用为目的,未经肖像权人或其三代以内近亲属同意,就会构成对他人肖像权的侵害。”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陈堂发说,如果表情图形存在对权利人的不适当“艺术”处理,体现为一种“丑化、歪曲”的效果,可能构成对他人名誉权的侵害。

(摘编自《小心!你的表情包可能违法》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纪录片《二十二》用老人们的伤心表情制作成“表情包”的行为引发了众怒。B.个別商家和网友使真人表情包时,触碰了社会道德底线,扰乱了网络环境。

C.表情包使用早已突破了官方提供的范围,商家充分利用了表情包做广告宣传。
D.对权利人进行不当“艺术”处理,这是对权利人的不尊重,可能构成名誉权侵害。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利用纪片《二十二》进行无底线娱乐。坫对受害者的不敬,挑战大众感情。B.“葛优躺”表情包侵权案落槌,案件告诉大众,使用表情包应谨守法律的边界。C.网友使用明星表情包也有许多好处,如作为宣传工具、圈粉利器,带来实实在在的收入。D.经肖像权人或三代以内近亲属同意,截取表情包图象的非商业行为,没有侵害肖像权。6.表情包传播速度如此迅猛,请你根据材料分析如何正确使用表情包。【答案】4.A5.C
6.①表情包涉及一些严肃话题、民族情感话题等时应该谨守法律不能逾越,历史需要我们共同铭记。②在制作与使用真人表情包时,谨守获得肖像权人许可、不丑化他人人格等红线。③使用表情包必须符合公序良俗的要求,不能突破道德底线,不能损害公共利益,不能包含歧视等内容。【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材料,再与选项内容进行比对。
A项,“纪录片《二十二》用老人们的伤心表情制作成‘表情包’”错误,材料一说的是“纪录片《二十二》吸引大批观众走进影院,……继而纪录片中老人们的截图竟然被制作成‘表情包’在网络上出现,引发集体愤怒”,这是说纪录片《二十二》中老人截图被制作成“表情包”,并不是纪录片《二十二》制作这些“表情包”,选项曲解文意。故选A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
C项,“网友使用明星表情包也有许多好处……”错误,材料二第二段说的是“事实上,明星官方出品的‘正版’表情包不仅是宣传工具、圈粉利器,还能带来实实在在的收入”,并非是“网友使用”,选项曲解文意。

故选C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根据材料分析如何正确使用表情包”,然后浏览几则材料,圈出直接陈述该如何去做的内容,还可以圈出一些错误的做法,从正面指出该如何去做。从材料一讲述“慰安妇”老人生存现状的纪录片《二十二》被截图成表情包事件来看,“这块石头上刻印着战争历史的痕迹,也承载着不能忘记的家国之痛”,这说明表情包涉及一些严肃话题、民族情感话题等时应该谨守法律不能逾越,历史需要我们共同铭记;材料二“葛优躺”表情包侵权案二审结果来看,“使用真人表情包不能随心所欲,即使博人一笑,也应谨守法律边界,以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为前提”“更为恶劣的是,个别商家与网友在制作与使用真人表情包时,为蹭热点而践踏道德底线”“此类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有违社会公德的表情包,不仅把网络环境搞得乌烟瘴气,更销蚀社会的价值认同”,这说明在制作与使用真人表情包时,必须符合公序良俗的要求,不能突破道德底线,谨守获得肖像权人许可、不丑化他人人格等红线;材料三“如果表图形存在对权利人的不适当‘艺术’处理,体现为一种‘丑化、歪曲’的效果,可能构成对他人名誉权的侵害”,这说明使用表情包不能损害公共利益,不能包含歧视等内容
【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⑴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从文中提炼;⑵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沙海一苗树梁衡
没有在沙漠里生活过的人,不知道绿色就是生命的火种。
世界排行第九的库布其大沙漠浩瀚无垠。沙漠中的达拉特旗(县)如海中一叶,官井村就是这叶上的

一痕。但只这一痕,就有一百六十一平方公里。四十年前这里曾是飞沙走石一片混沌。村民住房一律门朝里开,如果向外,早晨起来沙拥半门高,你根本推不开门,人将被堵在屋子里。村里所有院子都没有院墙,如有墙,一夜狂风满院沙,墙有多高沙有多深。苏东坡形容月光下的院子,竹柏交影,如积水空明。而风沙过后的院子,沙与墙平,月照明沙静无声。我曾有在沙漠边生活的经历,风起时帽檐朝后戴,走路要倒行。就是进了村也分不清房子、行人。过去像达旗这样的地方,不用说庄稼难有收成,风沙起时,人们赶车出门,就如船在海里遇到台风,车仰马翻,淹没沙海。平时小孩子出门玩耍,也有被风卷沙埋而失踪的。人在这样的地方怎么生存?乡民渐渐逃亡殆尽。
村里有个汉子名高林树,一个名字中有三个木,也该他命中有树。全家人实在过不下去了,就逃到三十里开外一处低沙壕处。一次赶车外出他向人家要了棵柳树苗,就势插在沙窝子里。借着低处一点水汽,这树竟奇迹般地成活了。一年,两年,三年,五年,柳树长到一房高。外来的人站在沙丘上,手搭凉棚四处一望,直到天边也就只能看到这么一点绿,别看只这么一点绿,它点燃了不知多少远行人生的希望。能在这树荫下、沙壕里,喝口水,喘喘气,比空中加油还宝贵。这是茫茫沙海中的唯一坐标,这里就称为“一苗树壕”。时间一长这个地名就传开了。民间口语真是传神,不说“一棵”而说“一苗”,那风中弱柳就如一苗小草,在无边沙海中无助地挣扎。但这苗绿色的生命启发了高老汉,他想有一就有十,就有百,栽树成瘾,几近发狂。凡外出碰到合适的树苗,不管是买、是要,总要弄一点回来。平时低头走路捡树籽,雨后到低洼处寻树苗。功夫不负有心人,渐渐这条老沙壕染上一层新绿。有树就有草,草下的土也有了点潮气。1990年,当地人永远记住了这个年份。高林树在树荫下试种了一片籽麻,当年卖油料竟得了一万两千元。那年头,国家兴起改革,允许有人先富,一个万元户在城里也是让人眼热心跳,更不用说在寸草不生的沙窝子里淘出这么大一个宝。远近的村民纷纷效仿,进壕栽树,种树种草种庄稼。一晃过去快三十年。三十年后是什么样子呢?
20188月底,塞上暑气初消,秋风乍起,我有缘来造访这个远近闻名的一苗树壕官井村。高老汉已八十多岁,不再见客。村主任和老人的二儿子领我登上全村最高处,天高云淡,浩浩乎绿盖四野。一物降一物,原来这沙子也有能制服它的宝贝。杨、榆、柳等高大乔木如巨人托天,而柠条、沙柳、花棒、苜蓿等灌草则铺开一张硕大的地毯。正是羊柴、柠条的开花季节,那红白相间的小花朵,就如小姑娘身上的碎花衣裳。羊最爱吃的沙打旺草,挺着一条圆滚滚的绛紫色花棒,如孩子的小手举着一大块巧克力。黄沙早已被逼到遥远的天边,成了绿洲上一条金色项链。这时一丝风也没有,天地静得出奇。黑黝黝的玉米地密不透风,十里、八里地绵延开去,浓得化不开。眼前这一百六十平方公里的土地早已不是一苗树、一点绿了。村主任自豪地说,这一带壕里产的沙柳苗抗旱、抗虫,成活率高,全国凡有沙漠的地方都用我们的苗。我们现在是拿“万”字来说话——现有沙柳苗基地七点六万亩,林地十六点六万亩,还有一万亩甘草、一万亩土豆、一万亩苜蓿、一万头奶牛……全村已人均收入两万元。我听着他不停地“万”着,笑道:“你现在已算不清,有多少万个‘一苗树’了。”

他又指着远处的沙丘说,生态平衡,这沙漠也不敢全治完,留一点在那里可以储存水分,发展旅游,也好让下一代知道过去这里曾是什么样子。
我问高老汉的儿子,你爹当年栽的那“一苗树”呢?他说,早已长到两抱粗,那年我哥结婚,砍倒做了家具。我说那是个标志,砍了多可惜。他说,要是知道现在有这么多人来参观,肯定不会砍。不过事后又补栽了一棵。我就急切地跟他去看,这是一棵榆树,也快有两抱粗,枝叶如盖,浓荫覆地。榆树是个好树种,木硬枝柔,抗风耐旱,特别是到春天时榆钱满树,风吹四方,落地生根,子子孙孙繁衍不息。我说,这树上一定要挂个牌子:一苗树。让人们不要忘记当年那百里沙海中一点绿。
世界第九大沙漠的变绿,原来是从这一苗树开始的。
(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段用苏东坡笔下的院子和想象中风沙过后官井村的院子相比较,突出了沙漠环境的恶劣和沙漠生活的艰难。
B.文中连续运用“万亩”“万头”“万元”等数量词,突出官井村三十年来的巨大变化,表达了当地村民的自豪之情。
C.村民在治沙过程中留下一些沙丘,是追求生态效益而牺牲经济效益的表现,体现了保护环境、因地制宜的发展理念。
D.高林树和村民们是改善环境、劳动致富的典范,他们用持续不断的辛勤努力,谱写了奋斗创造幸福的时代篇章。
8.这篇散文的内容具有纪实性,语言具有文学性,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9.本文以“沙海一苗树”为标题,有什么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答案】7.C8.纪实性:①作者亲历;②材料真实;③情感真挚。
文学性:①多用修辞,形象生动;②化用名句,典雅隽永;③间用口语,具有生活气息。
9.①含义丰富,既指高林树在库布齐大沙漠种下的每一棵柳树,又指高林树本人,还指生活的火种,生命的希望。②突显主题,赞美“高林树们”用辛勤的劳动改造沙漠、改变生活的奋斗精神。③强化效果,通过“沙漠”之“大”和“一苗树”之“小”的对比,引起读者关注。【解析】7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文学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结构,然后明确主旨,关注手法。由文中“他又指着远处的沙丘说,生态平衡,这沙漠也不敢全治完,留一点在那里可以储存水分,发展旅游,也好让下一代知道过去这里曾是什么样子”知治沙过程中留下一些

沙丘,不是“追求生态效益而牺牲经济效益的表现”,故选C项。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内容和语言鉴赏的能力。此类题型,在文章中往往表现出阐述的多角度、全方位的复杂性,这是阅读的难点所在。因此,在阅读中一定要把握关键,具体辨别,严格筛选,这样才能在众多的材料中略过那些无关的信息,抓住主要信息。文章采用第一人称的形式对人物进行采访,有问有答,从纪实性的角度可概括为:①作者亲历;②材料真实;③情感真挚。
由文中“沙漠中的达拉特旗(县)如海中一叶,官井村就是这叶上的一痕”“苏东坡形容月光下的院子,竹柏交影,如积水空明”“民间口语真是传神,不说‘一棵’而说‘一苗’,那风中弱柳就如一苗小草,在无边沙海中无助地挣扎”可从文学性角度概括为:①多用修辞,形象生动;②化用名句,典雅隽永;③间用口语,具有生活气息。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标题含义的能力。概括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经常会融合在文章的结构中考核,又是也会单独命题。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分析文章的标题注意从字面和深层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字面的意思较为浅显,不难理解,深层含义要结合文章的主旨进行分析,注意是对某事物的赞美,或是对某种人的鞭挞等。作用是注意结合内容和形式作答,内容上就答上面的含义,形式上主要回答是否是文章的线索,或是运用什么特殊的手法等。文中对高树林故事的描写,以及从村长和高树林儿子的话中可知,在沙漠环境恶劣的情况下是高树林克服困难带着乡亲们一点一点富起来的,所以从双层含义来分析,这“沙漠一苗树”既指树本身,也指人身上所具有的精神品质,同时又运用“对比”手法来突显主题。可概括答案:①含义丰富,既指高林树在库布齐大沙漠种下的每一棵柳树,又指高林树本人,还指生活的火种,生命的希望。②突显主题,赞美“高林树们”用辛勤的劳动改造沙漠、改变生活的奋斗精神。③强化效果,通过“沙漠”之“大”和“一苗树”之“小”的对比,引起读者关注。
二、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张居正,字叔大,江陵人。少颖敏绝伦。十五为诸生。巡抚顾璘奇其文,曰:“国器也。”嘉靖二十..六年,居正成进士,改庶吉士。相徐阶辈皆器重之。迁右中允,领国子司业事。与祭酒高拱善,相期以相...业。阶代严嵩首辅,倾心委居正。居正与中人冯保善。居正劝帝当尊崇两宫。故事,皇后与天子生母并称皇太后,而徽号有别。保欲媚帝生母李贵妃,风居正以并尊。居正不敢违,议尊皇后曰仁圣皇太后,皇贵妃曰慈圣皇太后,两宫遂无别。慈圣徙乾清宫,抚视帝,内任保,而大柄悉以委居正。时承平久,群盗猬起,至入城市劫府库,有司恒讳之,居正严其禁。匿弗举者,虽循吏必黜。得盗即斩决,有司莫敢饰情。

盗边海钱米盈数,例皆斩,然往往长系或瘐死。居正独亟斩之,而追捕其家属。盗贼为衰止。时帝渐备六宫,太仓银钱多所宣进。居正乃因户部进御览数目陈之,谓每岁入额不敌所出,请帝置坐隅时省览,量入..为出,罢节浮费。疏上,留中。帝复令工部铸钱给用,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言官请停苏、松织造,不听。..居正为面请,得损大半。帝御文华殿,居正侍讲读毕,以给事中所上灾伤疏闻,因请振。复言:“上爱民如子,而在外诸司营私背公,剥民罔上,宜痛钳以法。而皇上加意撙节,于宫中一切用度、服御、赏赉、布施,裁省禁止。”帝首肯之,有所蠲贷。居正以江南贵豪怙势及诸奸猾吏民善逋赋选大吏精悍者严行督责赋以时输国藏日益充而豪猾率怨居正亡何居正病帝频颁敕谕问疾大出金帛为医药资及卒,帝为辍朝,谕祭九坛,视国公兼师傅者。
(节选自《明史·张居正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居正以江南贵豪怙势及诸奸猾吏民善逋赋/选大吏精悍者严行督责/赋以时输国/藏日益充/而豪猾率怨居正/亡何/居正病/帝频颁敕谕问疾/大出金帛为医药资/
B.居正以江南贵豪怙势及诸奸猾吏民善逋赋/选大吏精悍者严行督责/赋以时输/国藏日益充/而豪猾率怨居正亡何/居正病/帝频颁敕谕问疾/大出金帛为医药资/
C.居正以江南贵豪怙势及诸奸猾吏民善逋赋/选大吏精悍者严行督责/赋以时输国/藏日益充/而豪猾率怨居正亡何/居正病/帝频颁敕谕问疾/大出金帛为医药资/
D.居正以江南贵豪怙势及诸奸猾吏民善逋赋/选大吏精悍者严行督责/赋以时输/国藏日益充/而豪猾率怨居正/亡何/居正病/帝频颁敕谕问疾/大出金帛为医药资/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A.嘉靖,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明世宗朱厚熜的年号。古代常用纪年法有干支纪年法,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年号和干支兼用等。
B.庶吉士,由通过科举考试中进士的人当中选择有潜质者担任,负责起草诏书,有为皇帝讲解经籍等责。C.户部,中国封建时代中央官署名,六部之一。掌全国疆土、户籍、屯田、赋税、俸饷等事宜。长官为户部尚书。
D.织造,明清设专局供应宫中织品的皇商,江宁织造、苏州织造、杭州织造是明清两朝为宫廷供应织品的皇商。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居正富有才华,深受重用。居正年少才华过人,巡抚顾璘赏识他;宰相徐阶等人器重他;居正劝皇帝尊崇两宫太后,皇帝把朝廷的大权全交给他。
B.居正劝谏皇帝节用,救济受灾地。皇帝修缮六宫,动用国库银两,居正劝谏皇帝量入为出,节俭无谓开支,皇帝没答复;他建议宫中应节用,以此救济受灾各地,皇帝没有采纳。

C.居正为政严苛,重惩盗贼。各地群盗起事抢劫府库,居正下令捕获盗贼当即处死;盗贼偷盗沿海边境钱米超过一定数量的,居正规定马上斩首,并追捕犯人家属。
D.居正公忠体国,皇帝厚待他。居正生病期间,皇帝频发敕令询问其病情并拿出大量金钱做药费;他去世后皇帝不上朝,下令设九坛祭奠,视他为国公兼师傅。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有司恒讳之,居正严其禁。匿弗举者,虽循吏必黜。②上爱民如子,而在外诸司营私背公,剥民罔上,宜痛钳以法。【答案】10.D11.C12.B
,如果隐瞒不报的,即使是奉13.①有关部门(或地方官员)常常隐瞒,张居正下令严厉禁止(这种行为)公守法的官员也要贬退。
②皇上爱民如子,而外派机构的官员损公肥私,违法求利,剥夺百姓欺骗皇上,应该按法律痛加惩治。【解析】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
画波浪线句子的意思是“张居正鉴于江南贵家豪族仗势不交纳赋税以及各种奸民猾吏巧于拖欠,认为应派精悍大员前去严行督责。这样赋税才按时交纳,国库日益充实,但那些豪民猾吏大都怨恨张居正。没过多久,张居正生病,皇帝频频发敕文询问病情,并拿出大量金钱作为药费。”
“亡何”,是时间词,不久的意思,在“亡何”前和“亡何”后都要断开,排除B项和C项;“国藏日益充”中,“国藏”是指国库,作“充”的主语,在“国藏日益充”前断开,排除A项。故选D1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C项,“掌全国疆土、户籍、屯田、赋税、俸饷等事宜”错误,屯田是由工部掌管的。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分析和概括的能力。对于古代诗文的阅读对应到文言文内容理解题主要有两点要求:一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二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B项,“他建议宫中应节用,以此救济受灾各地,皇帝没有采纳”错误,曲解文意,原文“帝首肯之,有所蠲贷”,意思是皇帝点头答应,有所减免,可知皇帝不是没有采纳,而是答应有所减免。故选B13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殊句式,词类的活用,运用
“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出来的句子做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①关键词:“有司”,有关部门(或地方官员);“恒”,常常;“讳”,隐瞒;“匿”,隐瞒;“黜”,贬退;“虽”,即使;“循吏”,奉公守法的官员;“黜”,贬退。
②关键词:“外诸司”,外派机构的官员;“营私背公”,损公肥私,违法求利;“罔”,欺骗、蒙蔽;“宜”,应该;“钳”,惩治;“痛钳以法”,状语后置句,即“以法痛钳”。
【点睛】文言文翻译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不可凭大意去翻译。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要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字都落实到译文中去,这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直译为主”是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保证达到“字字落实”这一基本要求的最佳方法。“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句子、大多数词语,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二是意译为辅,文句通顺。所谓“意译为辅”就是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句通顺是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凡是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考生一定要养成推敲语句的习惯。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修改、润色,适当地进行意译。参考译文:
张居正,字叔大,是江陵人。少年时即有过人的聪明机敏。十五岁时就中了秀才。巡抚顾璘对他的文章感到惊奇,说道:“将来是国家的栋梁之材。”嘉靖二十六年,张居正考中进士,又改为翰林院庶吉士。宰相徐阶等人都很器重他。张居正升任右中允,兼任国子司业。他和国子监祭酒高拱关系很好,他们相约以宰相为目标。徐阶代替严嵩为内阁首辅,推心置腹地委任张居正。张居正和宦官冯保关系很好。他劝皇帝应该尊崇两宫太后。按照旧制规定,皇后和天子的生母都称为皇太后,但称号有区别。冯保想讨好皇帝的生母李贵妃,暗示张居正让他提出两宫并尊的建议。张居正不敢违抗,议定皇后的尊号为仁圣皇太后,

皇贵妃为慈圣皇太后,于是两宫地位就没有区别了。慈圣皇太后迁移到乾清宫,抚养皇帝,宫内事情任用冯保,朝廷的大权全交给张居正。当时因长时间天下太平,各地的群盗纷纷起事,甚至攻入城市抢劫官库,有关部门常常隐瞒,张居正下令严厉禁止这种行为,如果隐瞒不报,即使是奉公守法的官员,也要贬退。捕获盗贼,当即处死,有关部门都不敢掩饰真实情况。盗窃供应边备和海防用的钱粮,超过一定数额,一律斩首,但往往是长年关押或病死狱中。只有张居正规定马上斩首,并且追捕犯人的家属,这样盗贼气焰才被打下去以至最后被消灭。当时皇帝逐次修缮六宫,国库的银两很多被调进宫中花销。张居正乘户部进呈皇帝审阅国库出入账目之机,上书对皇帝陈述自己的意见,他认为每年的收入少于支出,请皇帝把账目放在御座旁边,时时翻看,做到量入为出,节俭无谓的开支。他的奏疏呈上去,皇帝没有批复。皇帝又令工部铸钱,供给宫中开销,张居正认为这样铸钱之利也不能抵偿宫中的消费,便加以制止。言官建议停止苏州、松江织造贡品,皇帝也不听从。张居正当面请求,才得以减去一大半。皇帝坐在文华殿,张居正为皇帝讲读经书完毕,把给事中所上各地灾害情况的奏章给皇帝看,因而请求加以救济。并说:“皇上爱民如子,而外派机构的官员损公肥私,违法求利,剥夺百姓欺骗皇上,应按法律痛加惩治。皇上也要格外节俭,对于宫中的一切开支、服饰器用、赏赐布施,应加以裁省禁止。”皇帝点头答应,有所减免。张居正鉴于江南贵家豪族仗势不交纳赋税以及各种奸民猾吏巧于拖欠,认为应派精悍大员前去严行督责。这样赋税才按时交纳,国库日益充实,但那些豪民猾吏大都怨恨张居正。没过多久,张居正生病,皇帝频频发敕文询问病情,并拿出大量金钱作为药费。等到他去世以后,皇帝为此不上朝,下令设九坛祭奠,视他为国公兼师傅。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浪淘沙·秋夜感怀宋·刘辰翁
无叶著秋声,凉鬓堪惊。满城明月半窗横。惟有老人心似醉,未晓偏醒。起舞故无成。此恨难平。正襟危坐二三更。除却故人曹孟德,更与谁争。
[]刘辰翁:南宋末年著名爱国词人,宋亡后,矢志不仕。14.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叶著秋声”两句写深秋时节,树叶已落光,虽无秋声,但鬓角的凉意让人难耐。B.“惟有老人心似醉”一句写出作者放下了俗世忧愁,借酒沉醉,希望不用醒来。
C.“未晓偏醒”中的“偏”字强调天未亮不想醒却醒了,写出词人内心的不情愿与无可奈何。D.“此恨难平”中的“恨”字具有深意,对于词人来讲,国破家亡之痛令他难以释怀。
15.苏轼在《赤壁赋》中写到了“曹孟德”,这首词的下片亦写到了“曹孟德”,两处都借“曹孟德”表情达意,请分析两处所抒情感有什么不同?

【答案】14.B15.①苏轼《赤壁赋》中描写建立功业的曹孟德为周郎所困,最终也消失在历史深处,作者借此表达了看淡功名利禄的豁达心态。②而本词则借不能忘却曹孟德,表达了词人希望建功立业、有所成就的理想,抒发了词人执着于收复故土的宏大抱负。【解析】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B项,“写出作者放下了俗世忧愁,借酒沉醉,希望不用醒来”错误,前一句“满城明月半窗横”,意思是皓月当空,明月当窗的夜晚美景,这句“惟有老人心似醉”紧承“满城明月半窗横”,词人沉醉在这种美景当中,不是借酒沉醉,主要是不愿面对社会现实。故选B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比较诗词思想情感异同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明确文本所涉及的内容,再结合诗意与写作背景进行探究比较。本题是比较感情的不同。
《赤壁赋》中写曹操的句子是“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写的是曹操建功立业的英姿。虽然是当世的豪杰,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如今也被时光所掩埋了,有为者尚且如此,所以苏轼写到“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表现了不与世俗相争,看淡功名利禄之心的豁达;而本词写到“除却故人曹孟德,更与谁争”,词人艳羡曹操的作为,不能忘记这样的英雄人物,表现的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希望能建立功业,有所成就的人生抱负。词人生活与南宋,是著名的爱国词人,这里具体抒发的是想要收复中原的壮志。【点睛】诗歌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要通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主旨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回归诗歌,寻找答题点;最后精读相关诗句,看所给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诗歌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诗歌内容合理地推断出来或者是否正确。
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面语段中的空缺部分。

(1《红楼梦》中有俗语“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其中“阿房宫三百里”出自《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
(2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狂风停止之后云层变得墨黑,天色马上暗下来,引出下文屋破又遭连夜雨的境况。
(3韩愈《师说》中与《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覆压三百余里(2.隔离天日(3.俄顷风定云墨色(4.秋天漠漠向昏黑(5.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6.师不必贤于弟子【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理解性默写这种类型,要求考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情境默写成为近几年高考默写的一种新方式,考生要注意在平时背诵文章时注意理解文章的大意。注意字形复杂字,要在平时默写时反复写。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覆”“俄”“顷”“漠”“昏”等字,默写时要写准确。【点睛】名句名篇记忆默写时应注意:1.要整体背诵,不要孤立记诵名句。
2.古代诗歌、散文名篇里的名句都要同等重视。3.要记忆准确,默写正确。要格外注意难写、易混易错
字。
4.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背诵。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记得牢。5.平时背诵既要“口到”,更要“心到”“手到”。
6.要把握字的准确读音,要克服粗心的毛病、要日积月累,学以致用。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做事的高度大于数量。数量再大,如果没有高度引领,就是堆砌而已。(先有建筑蓝图,搬砖才有意义;先有思想境界,文章才有启发。人的一生中不是要读书,而是要读很多书。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让
自己思想更开阔,眼界更成熟,思考更深邃。“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但不读书,人生一定没有高度。
人们常常困惑的是为什么经历多,却未必能看透人生?有太多人,受尽苦难,只能在苦难中沉浮;历经波折,也只是在波折里挣扎。
读书,行走,经历都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思考,总结,怀疑,反思,领悟,是通过领悟走向更高层次的能力。人最需要的,是豁然开朗的境界,人生的精彩质胜过量。高手不一定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方寸之间,就能为生命玩出大千世界。


人,不能变成工具和机器,不断重复自己一成不变的语言、行为和思想。人的发展应该像登山,尽管脚步重复,但实际是登高的,直至登上思想的山顶,心旷神怡。17.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就像不管写多少字,都不可能成为传世佳作;堆多少砖,都不可能变成美丽的建筑。B.就像不管堆多少砖,都不可能变成美丽的建筑;写多少字,都不可能成为传世佳作。C.就像不管堆多少砖,都不可能变成美丽的建筑;传世佳作也并不是由写字的数量决定的。D.就像传世佳作并不是由写字的数量决定的;不管堆多少砖,都不可能变成美丽的建筑。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人的一生中不是要读书,而是要读很多书。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思想更成熟,眼界更开阔,思考更深邃。
B.人在一生中不是要读书,而是要读很多书。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思想更开阔,眼界更成熟,思考更深邃。
C.人在一生中不仅要读书,而且要读很多书。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思想更成熟,眼界更开阔,思考更深邃。
D.人的一生中不仅要读书,而且要读很多书。读书的目的,为了让自己思想更开阔,眼界更成熟,思考更深邃。
19.文章中的四个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但不读书,人生一定没有高度。
B.有太多人,受尽苦难,只能在苦难中沉浮;历经波折,也只是在波折里挣扎。C.人们常常困惑的是为什么经历多,却未必能看透人生?
D.读书,行走,经历都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思考,总结,怀疑,反思,领悟,是通过领悟走向更高层次的能力。
【答案】17.B18.C19.B【解析】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衔接连贯的能力。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有些题应注意排序句的逻辑顺序和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
根据后文“先有建筑蓝图,搬砖才有意义;先有思想境界,文章才有启发”,根据前后照应,括号内应该先谈建筑,再谈写作,排除A项和D项;再从结构对称的角度来看,C项前后的语句,结构不对称,排除

C项。故选B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要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特点,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的语病;然后采用语感审读、句子紧缩、逻辑分析等方法找到病句的病因;最后“对症下药”,根据语病修改病句,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
A项,“不是……而是……”,关联词误用,根据句意应该用“不仅……而且……”;
B项,“不是……而是……”,关联词误用,根据句意应该用“不仅……而且……”;“思想更开阔,眼界更成熟”搭配错位,正确搭配应该是“思想更成熟,眼界更开阔”。
D项,“思想更开阔,眼界更成熟”搭配错位,正确搭配应该是“思想更成熟,眼界更开阔”。故选C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和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解答此题,需要熟练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的使用标点符号,还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和语句关系判断标点运用是否正确。
A项,“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句号应去掉,如果引用的内容是整个句子的一个组成部分,句尾标点符号应该去掉。
C项,“却未必能看透人生?”问号改成句号,“为什么经历多,却未必能看透人生”是整个句子的宾语,整个句子是陈述句,而非疑问句,结尾处应该用句号。
D项,“读书,行走,经历都很重要”“是思考,总结,怀疑,反思,领悟”几处逗号改成顿号,即“读书、行走、经历都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思考、总结、怀疑、反思、领悟,是通过领悟走向更高层次的能力”并列短语作主语、宾语,中间应该用顿号。故选B
20.请描述下面这幅漫画的内容并揭示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各不超过60字。


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0字)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0字)
【答案】(1.一只鸭妈妈全神贯注地低着头看手机,身后跟着三只小鸭,它们正走向张开大口的鳄鱼的嘴边。(2.漫画反映了当今社会人们沉迷于手机等电子产品不能自拔的现象,呼吁人们理性使用手机。【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时首先认真阅读题干要求,弄清主题,看清要求,尤其是字数限制等细节;然后仔细阅读示意图,注意箭头方向,看明白几个关键词的关系;表述时找准顺序,注意表达简洁和连贯。答题时首先立足于漫画的内容,注意按一定的顺序概括,然后注意漫画的劝诫意义,劝诫意义要从漫画夸张的手法中获取。此题注意分析“大鸭子”领着小鸭不知不觉地走进鳄鱼的嘴里,原因是“走路时低头看手机”,由此分析寓意。
【点睛】表文转换和图文转换是高考图表题的两大类型,是一种综合性、技术性较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表面上是“看图说话”,实际上综合了句式变换、仿写、续写、压缩语段、准确、鲜明、生动、连贯等多个考点,其实是对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查。而这两个类型又包括多种考查形式。①表文转换:表格文字转换、柱形图表文字转换、曲线图表文字转换、饼式图表文字转换、结构图表文字转换。②图文转换:徽标文字转换、图片文字转换、漫画文字转换。
21.在画线部分填上恰当的话,使内容、句式对应,文意相通。
我们要靠冰的融化、草根的发芽、枝条的变软来感知春天;要凭__________________;而后,我们的眼帘中,______,会有白雪皑皑和滴水成冰。
【答案】(1.荷塘的蛙声(2.林间的蝉鸣(3.旷野的萤火来记忆盛夏(4.要有落叶萧萧和鸿雁南飞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和补写句子的能力。解答时既要仿形式更要仿内涵,形式要严格一致。仿写要注意三点,一是注意句式,二是注意修辞,三是注意字数。如果给出的示例字数都相同,那么就要在字数保持相同的情况下做严格的仿写。例句如是单句主要分析句子结构,如是复句主要分析分句之间的关系,要做到句式和例句一致,仿写题大多数都要考修辞,因此对修辞手法的运用一定不要忽略。
例句中的“要靠冰的融化、草根的发芽、枝条的变软来感知早春”,这是一种典型的自然现象,从这个现象中可以准确得出自然变化的发展,在进行仿写的时候,也需要学生从自然中找到一种灵感,突出其变化的特点;例句“我们要靠冰的融化、草根的发芽、枝条的变软来感知春天”是春天的景象,最后一句“会有白雪皑皑和滴水成冰”是冬天的景象,根据文意相通,由此可知我们要写的两处应该是夏天和秋天。第一处要仿照“冰的融化、草根的发芽、枝条的变软来感知春天”这个句子,季节相对的是夏天,写成“三个偏正短语++动词+夏天”;第二处要结合后面的句子“会有白雪皑皑和滴水成冰”来写,季节相对的是秋天,写成“会有+四字短语(要有叠词)+四字的主谓短语”。写出来的句子要符合季节的变化和特征。【点睛】仿句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仿句与被仿句不能雷同。二者的内容要做到:“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要有创新。2.修辞要恰当。熟知各种修辞的特点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3.用词不能重复。除了明显的供用词语以外,仿句的用词尽可能不与被仿句重复,避免语意雷同。
四、写作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什么才是生活的本来面貌?是消除一切压力与焦虑,摆脱所有传统习俗与社会舆论,随心所欲,自由自在,还是体认到自由与责任永远相伴相生,人必须在责任与压力中淬炼生命?前一种只是乌托邦,后一种才是真实世界。既然如此,我们只有并且最好欣然接纳世界的真实模样,接纳生活的本来面貌。在此基础上,不堕信心,不失希望,不断从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南方周末》新年献词
请结合材料内容,从中提炼出一个明确的主题,以学生“李华”的身份,面向本校(统称“中华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
活在当下,拒绝虚浮
亲爱的中华中学的各位同学:
大家好!我是李华,今天我演讲
题目是“活在当下,拒绝虚浮”。

人生如梦,白云苍狗。事物总是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化,过去的都已过去,未来的也未能来临,最重要的自然是珍惜现在,活在当下。
活在当下,就是要斩截地告别过去。每个人都知道时光连一分一秒都倒退不了,可仍然有很多人为了过去的光荣与失败,或是骄傲或是叹息。人们的目光常常流连于过去,以致漠视现实,荒废现在,轻则岁月蹉跎,重则功败垂成。项羽自矜功伐,自以为已取得别人永远无法超越的成功,沉溺在过去辉煌的战绩之中,最后却被刘邦逼得自刎乌江。拿破仑这位枭雄,也是因为沉溺于自己以前取得的荣耀,不知顺时而变,最后被反法联盟俘获的。所以,总是活在过去的阳光下,不仅没有突破,反而会贻害无穷。人们要关注现在,不仅是要告别过去的辉煌,也要告别过去的低谷。因为如果一味流连于过去的阴影而颓废失落,是认不清现在的情势,看不到未来的前途的。这样的人,不仅会错过现在满天的星光,也会错过明天灿烂的阳光。所以,活在当下,就是要与过去告别,把现在的每一刻都当成新的起点,这样,人生的大道才会不断延伸。
活在当下,就是要沉着应对未来。未来在乐观者眼里是绚丽无比的烟花,在悲观者眼里是暗道茫茫的崎岖。有的人会整天做着白日梦,想像着自己将来的飞黄腾达,但不肯脚踏实地、付诸行动;有的人会畏首畏尾,以为前途堪忧,整天郁郁寡欢。清朝晚期,统治者看不到世界的时局变化,仍然沉醉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坐井观天、不思进取,以为祖先基业将会万古留传。结果,对于帝国主义的魔爪肆虐,清朝政府毫无反抗之力,只能任由宰割。近代著名诗人海子,由于现实的贫困和内心的孤独,看不到未来人生的五彩繁华,充满了对未来生活的恐惧、绝望,最后结束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让世人无比惋惜。活在当下,就是不管未来是繁华还是阴暗,也不管现实是平坦还是坎坷,都会勇敢而踏实地生活。为未来而珍惜现在,真诚生活的人是幸福的。
活在当下,就是要把握每分每秒。在人们的眼中,现实与梦想始终相差太大,这时很多负面的情绪就会滋长,抱怨、失落、悔恨……只有活在当下,认真生活的人才会珍惜现在,哪怕现在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也会当做人生的历练,勇敢地面对现在的不幸。历史上有大成就的科学家,往往是那些分秒必争、专注现在的人。爱因斯坦如果沉溺于梦想,而不珍惜现在,不踏实钻研,他能有令人瞩目的科学成就?霍金如果沉溺不幸,消沉自弃,而不正视现实,不努力探索,他能有令人敬慕的《时间简史》?成功就是由一分一秒的无数个当下组成的。活在当下,就是要珍惜一分一秒,珍惜现在的生活,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
只是当下,才是我们可以真实触碰到的现实。不管过去怎样,不管将来怎样,活在当下,才能活出灿烂的自己。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结束。【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这类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懂作文材料,继而进行立意分析,列出几则立意,最后结合题目要求及自身积累,选择适合自己写作的最佳角度进行写作。材料新鲜,从材

料中提炼最重要的观点,同时这个观点可以运用到各个方面。无论是个人生活,学生教育,做事模式,都可以有所展现。首先要从材料中提炼出主题,材料开头体现材料的主要内容,即生活的本来面貌是什么。但这个内容太大,不宜作为演讲的主题。可以抓关键词,如消除压力、自由与责任、责任与压力、乌托邦与真实世界、接纳世界、不失希望、汲取前行的力量等。另外,要注意演讲稿的格式和写作技巧:开头要有称呼,之后要尽快进入主题,结尾要有结束语。参考立意:
1.自由不能凌驾于责任之上;2.先接纳现实,再改变现实;3.拒绝虚幻,活在当下;4.是压力,更是动力。
行文结构:开篇开门见山提出观点“事物总是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化,过去的都已过去,未来的也未能来临,最重要的自然是珍惜现在,活在当下”;接着文章提出了三个分论点:活在当下,就是要斩截地告别过去;活在当下,就是要沉着应对未来;活在当下,就是要把握每分每秒;最后再次点题“不管过去怎样,不管将来怎样,活在当下,才能活出灿烂的自己”。素材:
1.敢问压力究竟为何物?依我管见,压力并非单纯只是蹂躏你的怪兽,并非只是阻隔道路的崔嵬山岭;而是一樽醇酒,有苦又有甜,有种难以捉摸的深度,是一把琢玉刃,把个性乃至人心雕琢,是上苍给予你极大的恩惠。
2.压力给人以动力,鞭策人前进。舟的动力靠帆,靠浪,靠电动机,而人却不同,人需要自己制造动力。风筝逆风方能飞翔,彩虹历雨方能显现,人的动力与他们一样,要看风雨那般的压力,与同伴的竞争,对目标的欲求,自师长的期望,都是通过转型为一种无形之压使人向前进的,人当如万吨货轮,借助重压平稳行船。
3.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活在当下”不是只说豪言壮语、不是只做白日梦,当然也不是坐吃山空、不是知足常乐,而是满足于身边的事物,带着一份对生活的追求和坦然,一心一意、踏踏实实地做好当下事。远方的美景总是诱惑我们,使我们忘了身边的景色——这也是一片绚丽的、值得欣赏、品味,并为之努力奋斗的人生美景啊!让我们活在当下吧,坚定自己那颗飘忽而挣扎的心,立足于现在,用默默的耕耘与付出来换取这片现实的、属于自己的人生风景。
4.活在当下,就是欣赏、享受当下之美。当下之美,需要心灵的发现,更等待你的欣赏与享受。发现当下之美,进而享受当下之美,生活不也是一种惬意与滋润?当我们用心享受当下美好的生活,我们的心灵便收获了宁静、淡然与舒适。还有什么比享受生活之美更能令人动心的呢?腰缠万贯,那是梦想;骑鹤上扬州,那是幻想;不如眼前的好书好茶,更能让人享受生活。

5.如果可以选择生活的年代,有人会选择生活在过去,有人想晚点出生,生活在未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居里夫人说:“我以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是的,为什么不选择活在当下,而要追求深刻隽永无法更改的过往,或是海市蜃楼般虚无缥缈的未来?既然无法改变现状,何不选择活在当下。在我看来,活在当下,是一个明智的选择。点睛】材料作文写作策略:
1.引: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

2.议: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
3.提: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炼,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
4.联: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
5.深: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
6.结: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不要画蛇添足。



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线上第一次验收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