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7单元 第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发布时间:2022-12-04 02:19:53

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课文叙述了周恩来少年时代在奉天读书时的事情,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 从中深刻地体会到伯父说的 “中华不振” 的含义 从而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少年周恩来博大的胸怀和远大的志向,能启发学生思考读书的意义。
课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晰,采用倒叙的写作手法。先写少年周恩来在修身课上,表明自己的心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再写十二岁的周恩来刚到沈阳,就听到伯父叹着气说“中华不振”,这使他疑惑不解;后来周恩来在租界亲眼看到一个外国女人受到洋人的欺侮,而围观的中国人敢怒不敢言,这使他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因而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文章。


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理解本课生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3.读懂课文内容,弄清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的原因。
4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理解生词。

2.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3.读懂课文内容,弄清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的原因。 教学重点
1.读懂课文内容,弄清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的原因。
2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1字词教学
学生自主识字为主。在预习和自读课文时,提出识字要求:借助字典和拼音,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生字词,并用联系上下文和结合生活实际的方式来理解词语的意思。生字教学时,检测学生的自学效果。在识字教学时,要注意“斥、惩”是翘舌音。在写字教学时,
要注意“肃”的笔顺,“晰、赞”要指导学生观察因避让而发生变化的笔画。对课文词语的理解,要结合课文内容和工具书。
2阅读教学
本文是一篇记叙文,主要记叙了少年时代的周恩来年闻目睹“中华不振”的两件事情之后,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经历,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
全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晰。采用了先出示结果,再追述原因的写法:先描写“为什么而读书”的对话情境,再顺应读者的疑惑,揭示人物的身份,阐明立志的缘由。第110自然段写了在修身课上,少年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回答让魏校长震撼和赞赏。第1114自然段写12岁的周恩来刚到东北奉天,就听伯父叹着气说“中华不振”,这使他疑惑不解。1517自然段写周恩来在外国人占据的地方亲眼看到一位中国妇女受到外国人的欺侮而没处说理,使他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文章结尾与前文修身课上的回答相呼应,使结构更完整,点明了中心,突出了主题。
结合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家国情怀”,教学中可引导学生交流收集的资料,了解时代背景和人物生平,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受少年周恩来的远大志向和爱国情怀。
3表达运用
“倒叙”的运用是本文写作手法上极为突出的特点。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边,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先后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电影及小说创作中常用。倒叙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吸引读者,同时也可以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如本文先写魏校长问同学们为什么读书,少年周恩来的回答令魏校长为之一振。然后具体记叙了周恩来如此回答的原因。运用倒叙,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吸引读者认真阅读,领会文章主旨。

1.查阅书籍或上网查找资料,了解周恩来生平。 2.画出本课的生字词,并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准备多媒体课件。

2课时
第一课时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哪几件事,再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7单元 第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