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中项目计划书

发布时间:

民办高中项目计划书
目录
第一章 项目总论 .................................................... 1.1 项目概况 ..................................................... 5 1.1.1 项目名称 ................................................. 5 1.1.2 项目性质 ................................................. 5 1.1.3 项目申办单位 ............................................. 5 1.1.4 项目建设地点 ............................................. 5 1.1.5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 5 1.1.7 项目建设工期及实施进度 ................................... 5 1.1.8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 5 1.2 编制依据及编制范围 ........................................... 5 1.2.1 编制依据 ................................................. 5 1.2.2 编制范围 ................................................. 6 1.3 结论及建议 ................................................... 6 1.3.1 结论 ..................................................... 6 1.3.2 建议 ..................................................... 6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 2.1 项目建设背景 ................................................. 7 2.1.1 国家提倡普通高中教育多元化办学 ........................... 7 2.1.2 巴中市普通高中教育力量存在不足 ........................... 1 1 2.1.3 巴州区普通高中教育需提升 ................................. 12 2.1.4 巴中二中亟需发展 ......................................... 13 2.2 项目建设思路 ................................................. 15 2.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16 2.2.1 实现巴中二中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 16 I

57
2.2.2 巴州区基础教育水平提升的需要 ............................. 17 2.2.3 提高巴中市普通高中教育力量的必要 ......................... 17 2.2.4 普通高中办学多元化的新尝试 ............................... 18 第三章 生源分析与建设规模 .......................................... 20
3.1 生源分析 ..................................................... 3.1.1 学生生源分成环境条件分析 ................................. 3.1.2 普通高中生源总量分析 ..................................... 3.1.3 巴中市普通高中办学能力现状分析 ........................... 3.1.4 生源分析结论 ............................................. 3.2 建设规模 ..................................................... 3.2.1 招生规模 ................................................. 3.2.2 建筑内容及规模 ........................................... 第四章 项目选址和主要建设条件 ...................................... 4.1 项目选址 ..................................................... 4.2 场址主要建设条件 ............................................. 4.2.1 地形地貌 ................................................. 4.2.2 气象水文 ................................................. 4.2.3 工程地质 ................................................. 4.3 基础设施配套条件 ............................................. 4.3.1 供水 ..................................................... 4.3.2 供电 ..................................................... 4.3.3 交通 ..................................................... 4.4 社会经济条件 ................................................. 4.5 土地使用条件 ................................................. 4.6 政策法律条件 ................................................. 第五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 5.1 投资估算范围和依据 ........................................... 5.1.1 投资估算范围 ............................................. 5.1.2 投资估算依据 ............................................. 5.2 项目投资估算 ................................................. 5.2 资金筹措 ..................................................... 5.2.1 资金来源 ................................................. 5.2.2 合作方合作期限与商业开发土地面积估算 ..................... II

2630 20 20 21 22 22 23 23 24 26 27 27 27 28 28 28 28 28 28 29 29 30 30 30 31 31 31 31
5.2.3 资金筹措方案调整 ......................................... 31 第六章 建设方案 .................................................... 32 6.1 设计依据 ..................................................... 32 6.2 基本要求 ..................................................... 32 6.3 功能分区 ..................................................... 33 6.4 建筑工程方案 ................................................. 33 6.4.1 教学科研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4.2 生活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4.3 运动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章 总图布置与公共工程 .......................................... 35 7.1 总图布置 ..................................................... 35 7.1.1 总图布置原则 ............................................. 35 7.1.2 总体规划构思 ............................................. 35 7.1.3 总体布局设想 ............................................. 35 7.1.4 总平面布置 ............................................... 35 7.2 公用工程 ..................................................... 35 7.2.1 无障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2 给排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3 供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4 综合布线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八章 项目管理 .................................................... 35 8.1 项目管理总则 ................................................. 35 8.2 项目建设管理单位及主要任务 ................................... 35 8.1.1 项目承办单位 ............................................. 35 8.3 项目建设管理内容 ............................................. 35 8.3.1 .......................................................................................................... 程监理 35 8.3.2 .......................................................................................................... 量管理 35 8.3.3 .......................................................................................................... 度控制 35 III


8.3.4 .......................................................................................................... 金管理 35 8.3.5 .......................................................................................................... 同管理 35 8.3.6 .......................................................................................................... 目协调 35 8.3.7 .......................................................................................................... 工验收 36 8.3.8 .......................................................................................................... 全、文明施工管理 ................................................... 36 8.4 工程招标 ..................................................... 36 8.4.1 .......................................................................................................... 标范围 36 8.4.2 .......................................................................................................... 标方式 36 8.5 项目实施进度 ................................................. 36 第九章 卫生、健康及安全 ............................................ 36 9.1 卫生 ......................................................... 37 9.2 健康 ......................................................... 37 9.2.1 身体健康 ................................................. 37 9.2.2 心理健康 ................................................. 37 9.3 安全 ......................................................... 37 9.3.1 安全与卫生的因素识别 ..................................... 37 9.3.2 防范措施 ................................................. 37 第十章 消防、环保、节能及绿化 ...................................... 37 10.1 消防 ........................................................ 37 10.2 环保 ........................................................ 37 10.2.1 环境保护措施原则与标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2.2 主要污染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2.3 环境保护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3 节能与节水 .................................................. 37 10.3.1 依据与原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3.2 节能节水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4 绿化 ........................................................
37 IV


第十一章 组织机构、师资 ............................................ 38 11.1 组织机构 .................................................... 38 11.2 学校组织机构 ............................................. 38 11.2 师资队伍 .................................................... 38 第十二章 项目社会效益分析 ......................................... 39
12.1 项目建设对社会的影响 ..................................... 39 12.2 各级组织对项目的态度 ..................................... 39 12.3 社会风险分析 ............................................. 39 第十三章 结论与建议 ............................................... 13.1 结论 ........................................................ 13.2 建议 ........................................................ V

40 40 40
第一章 项目总论
1.1 项目概况
1.1.1 项目名称 1.1.2 项目性质 1.1.3 项目申办单位 1.1.4 项目建设地点 1.1.5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1.1.7 项目建设工期及实施进度 1.1.8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2 编制依据及编制范围
1.2.1 编制依据
1. 国家《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 2. 国家《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
3. 《财政部关于免征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有关政府性金的通知》
4. 国家有关学校建设的政策、法规、标准及规范;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7.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8.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9. 国家计委、建设部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6


三版
10. 国家计委 2002 1 月颁布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用版 》;
11. 《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12. 《巴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13. 《巴中市巴州区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同意 XXX 中学高中部建
设项目开展前期工作的函告》
14. 《巴中市巴州区人民政府关于选址修建 XXX 中学新校区的
请示》
15. 当地基本建设有关规定; 16. 其他设备依据询价确定。
17. 项目建设单位、当地政府提供的相关资料;
1.2.2 编制范围
项目编制范围包括项目建设背景、 必要性、建设场址及建设条件、 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环境保护、节能节水措施、项目的组织结构、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社会效益评估、可行性研 究结论与建议等方面。
1.3 结论及建议
1.3.1 结论 1.3.2
建议7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 项目建设背景
2.1.1 国家提倡普通高中教育多元化办学
普通高中教育肩负着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 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人才培养需求的重要使命, 承担着为 生接受更高层次教育和为学生走向社会奠定基础的重大任务。 作为 民教育体系中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 普通高中教育既带动基础教育 量的提升,又决定高等院校的生源质量。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状况是 量一个国家经济综合实力和智力资源的重要标志。
我国的高中教育经历了一个 折的发展过程。改革开放以前, 国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过于集 中,教育经费短缺, 办学体制单一 等教育尤其是高中教育的结构 一,几乎都是普通教育。高中学 数量少,办学效益较差。因此,



改变单一的政府投资的体制,实行多元化办学,是当时突破基础教育 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 : “改革管理体制,在加强宏观管理的 同时,坚决实行简政放权,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 1993 2 13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强调:“普 通高中的办学体制和办学模式要多样化。改革办学体制,改变政府包 揽办学的格局,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 制”。 1994 7 月国务院颁发《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 施意见》,指出: “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力量按国家的法律和政策多 渠道、多形式办学。有条件的地方,也可实行‘民办公' 、‘公办民 '等形式”; 2004 2 月,教育部制定了 2003-2007 年教育振兴 行动计划》,特别指出,多种形式积极发展普通高中教育,扩大规模, 提高质量。

困境、加速其发展的必由之从上述文件规定的内容来看,整体上说,从 1978 年以来一直到
2004 年,这期间出台的政策和法规是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发展高
中教育的,政府对高中阶段办学 体制的多样化发展持积极的认 态度。
但是, 2006 4 6 日,教 育部等七部委发布的《关 2006 年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的实施 意见》,特别强调,“加

强对办学
体制改革工作的领导,全面停止 审批新的改制学校和新的改制学 校收费标准”。至此,普通高中改 制学校开始出现“合法性危机” 进入清理程序,在办学体制发展理念上向着更加公平的取向倾斜,在
办学条件上向着更加均衡的方向推进。 改制学校的进退问题引起了社 会的广泛关注,高中教育又似有简单复归同质化的“千校一面”的倾 向。透视我国高中教育政策变迁历程可以发现,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 发展大致经历了人们有意识地注重由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的过程, 种动因推动了这一过程的发展,其中,高中教育办学体制的多元化特 点和趋势,是市场机制对我国高中教育政策影响的集中反映。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 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进入 了一个持续发展阶段。 市场机制的引入对我国高中教育政策的影响主 要反映在教育投资与办学体制的多元化上。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义 务教育的基本普及和高等学校的扩招, 人民群众对扩大普通高中优质 教育资源的需求愈加强烈,普通高中办学体制的改革在全国普遍展 开。改革工作在地方政府的主导下推动。政府提供土地,并给予政策 支持,学校通过民办运营机制扩大资源,增加招生,努力满足家长希 望上好高中的需求。就普通高中而言,大部分改制学校是在公有制不 变的情况下改革了运行机制,按照民办学校的办法收费运行。目前我 国高中教育投资主体与办学模式多样化的格局已初步形成,主要有: 政府举办的公办学校、依托公办学校举办的“四对立” (校区独立、 法人独立、财务独立和管理独立) 的民办高中、 联合办学、国有民

办、 完全民办。
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依托原有优质 教育资源,充分吸纳民间资本, 有效扩大了全社会对高中教育的投入。 据统计,我国普通高中的毛入学率 2008年比 2000 年提高了
31.2
百分点,在校生规模翻了一番,增加了大量优质国有资产。这种改革



11
模式缓解了进入新世纪后高中发展的瓶颈问题, 基本满足了人民群众 对于上高中并要上好高中的“普及”和“提高”的双重要求。
办学体制改革也实现了公办高中多样化形式的有益探索。 民间力 量参与举办高中教育有助于改变目前高中阶段教育中办学体制单一 问题, 可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于高中教育的多样化需求。在学 所有制不变的情况下,运用市场机制,促进了教育供给方式的多样 化,增加了教育的选择性,满足了不同社会群体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办学自主权增大和办学机制灵活,学校特色逐步显现,推动了教育创 新试验。
另外,办学体制改革在通过存量保公平,增量不断促公平的过程 中,也推动了高中教育的持续发展。
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居民在吃、穿、住、行等基本需求满足的 况下,对教育消费的需求日益旺盛,同时对高中教育的形式和内容 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后公办高中办学体制
的多

样化探索任重道远。
四川省教育厅也明确提出:在高中办学 方式上,积极探索“公办民助”、“民办公
助”、“公有民办”等多种办学形式,鼓励社会团体、公民个人按照 国家法律、政策办高中,有条件的可与高校、科研部门,企事业单位 联合办学
客观地说, 我国公办高中办学体制改革是公办学校寻求自身发展 的一种制度探索, 也是政府投入不足和社会对教育多样化需求压力下 的一种现实选择, 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必12


然选择。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公办高中办学体制改革为加快我国基础 教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也逐步提高, 从目前的局面看, 我国普通高中办学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仍然是办学 体制的单一化,政府是举办普通高中教育的主要力量, 社会力量参与 不够,办学模式单一,缺乏办学特色,难以满足人们对教育的需求。 因此,当前 , 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多样化是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一个 方向, 是高中教育普及过程中的重要行动原则。探索普通高中办学体 制的新模式, 借助社会力量举办普通高中教育, 是改善目前我国高中 办学模式的主要课题。
2.1.2 巴中市普通高中教育力量存在不足
2011 年末,巴中市有普通初中(含九年一贯制)学校 158 所, 招收新生 62 万人,在校学生 19.0 万人,毕业学生 6.5 人,初中学 龄人口净入学率达 99.99%,初中辍学率控制在 1.5%内。到 2011 末,全市有普通高中 42 所,招收新生 2.9 万人, 在校学生 8.2 万人, 毕业学生 2.2 万人,高中毕业生升学率
72.1%
从初中毕业生数量和普通高中 的招生数量上看, 巴中市升入普通 高中的初中毕业生比例为
44.6% 这与四川省 2001 年提出的在三分 之一比例基础上逐年提高的要求 还存在不足,与重庆市的五成和北
13


京市的六成相比,更是差距甚远
出现这一状况的原因有职业高中的竞争、 人们价值观的转变、 业方式的多样性等,更有巴中市普通高中教育力量不足的缘故, 导致 了巴中市众多初中毕业生有意愿升入普通高中而存在困难, 因此,扩 大巴中市普通高中办学规模, 提升巴中市普通高中教育力量成为目前 巴中市教育的迫切要求。
2.1.3 巴州区普通高中教育需提升
目前,巴州区在普通高中教育上至少还存在以下不足:
1. 优秀教育品牌缺乏。
由于巴中市行政区划的调整,恩阳区的成立,巴中中学划归巴中 市,造成巴州区一大优秀教育资源流失,巴州区的教育发展面临新的 形势。要增强巴州区教育核心竞争力,打造巴州区优秀教育品牌势在 必行。
2. 普通高中硬件设施严重不足。
目前,巴城“入学难”的矛盾已相当突出。有关资料显示,巴城 高中在校学生人数将有现在的 3 万人左右增加到 7 万至 10 万人。 目前巴州区普通高中的办学规模与需求呈现出巨大差距, 高中硬件 施严重不足,将成为制约巴州区教育发展的瓶颈。
3. 校点布局不合理。
目前巴城的高完中主要集中分布在老城区, 新规划区还无一所高 中学校,使得新规划区的教育资源出现严重短缺。 校点布局的不合理,14


将严重制约巴州区基础教育的发展,进而影响巴州区的经济发展。
这些因素, 影响了巴州区普通高中的教育水平, 降低了巴州区的 教育力量,将影响到巴州区的发展。因此,合理规划校点布局、加大 对教育设施设备硬件的投入、 打造优秀教育品牌, 是提升巴州区基础 教育水平的需要, 是提升巴州区教育核心竞争力的需要,是巴州区经 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2.1.4 巴中二中亟需发展
XXX中学位于巴州区,由于巴中一中的划出,巴中二中将承担起
巴州区基础教育领头羊的责任,因此,巴中二中亟需发展壮大,为巴 州区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而目前巴中二中教学硬件设施存在严重短缺:现校本部占地仅 50 亩,分校占地仅 16 亩,教室 133 间,面积 3890.25 平方米,高中
72 间,初中 61 间,初中人数
3500 人,高中 5400 人,高中每班至 75 人,个别班人数多达近 100 人,初中每班至少
65 人,个别 班人数多达近
80 人;操场 300 米环形跑道,六根跑道,长
110 米,宽 60 米;宿舍 334间,面积 66600平方米,住宿 2000人,食
600 平方米,学生就餐人数 500 人;办公设施紧缺,教师数 398 (在职),分六年级组,办公室面积 900 平方米,行政办公室 30 15


间。 仅凭现有的资源,承担着繁重的办学任务,形成超大班额的现状。
学校超大班额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16


1、超大班额严重影响教学质量。①教育资源总量不变而学生数
量增多,削弱教学效果。操场不够用,学生只能轮流做课间操;有的 音乐、美术、实验室等专用教室被占用, 即使有的也被占用,实验也无法进行。 ②班额过大,课堂调控难度大,不利于 师生互动,更不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 动性和积极性。③教师负担过重,批改 作业的次数、认真程度大打折扣,也很 难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制订教学计划,因材施教。④学生人数多, 室基本没有通道,教师只能在讲台上授课,不能下班辅导,教师讲课 费力,学生听课吃力。
正常只能容纳四五十名学生的教室,却挤坐着近百名学生,学生座位 拥护,一个挨一个,最前边的学生都快贴近黑板了,讲台两侧也坐着 学生,教室中几乎没有通道,门也打不开,老师不能下班辅导,学生
2、超大班额影进出只好在课桌上爬进爬出,教室光线昏暗,密不透风,异味很大, 桌距太小,胖一点的、个子高的学生都坐不进去,只好长期斜坐在凳17


子上上课,容易造成疲劳,脊柱弯曲。由于座位不合理,密度大,近 视等病发率高。 学生整天在细菌纷飞、 空气污浊、臭气严重的教室里, 身体每时每刻受损不说,而且会出现头晕、胸闷、嗜睡等现象,严重 影响学生健康成长。
3、超大班额严重影响学生在校安全,造成安全隐患。由于学生过
多,给学生管理带来严重问题, 安全问题尤为突出, 学生饮水、 饭、 住宿、课间活动、上厕所都成问题。由于学生过多,厕所不够用,学
生课间争抢上厕所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学生还没上成厕所,上课铃声 又响了。尤其是放学时楼道拥挤, 疏散困难,踩伤学生的事故时有 发生,遇到紧急情况更是无法疏 散。活动空间狭小,导致学生争 抢运动场地,发生纠纷。
4、学校运动场地狭小,学生得不到必要的锻炼。 5、学生密积,容易产生消极情绪
历史的发展,使得巴中二中将承担起巴州区基础教育领军的角 色,而教学硬件设施设备的不足,严重影响了巴中二中的教学质量, 降低了学校的教育水平, 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也阻碍了巴中二 中教育品牌的提升。因此,大力提升教育软硬件水平,实现跨越式发 展,成为巴中二中目前面临的重要任务。
18


2.2 项目建设思路
本项目拟建巴中二中高中部,通过扩大办学规模,提升巴中二中 的教育硬件水平, 提高师资力量, 提升教育软件水平, 扩大招生规模,
提高教学水平,按省级示范性中学的标准高起点、高规划、高标准建 设,树立教育品牌形象,提升巴州区乃至巴中市的教育核心竞争力。
本项目选址于巴中市巴州区玉堂街道办事处新桥居委会, 位于巴 州区的新规划区,弥补巴州区普通高中校点布局的失衡。
本项目拟采用市场化手段推进项目建设,通过招商,与引进的投 资方联合办学,定位为“公办民助”性质,利于项目的建设,也是对 普通高中办学模式多元化的新阐释。
2.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 实现巴中二中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成为巴州区基础教育新领军的责任, 使得巴中二中必须尽快实现 跨越式的发展,为巴州区基础教育树立新标杆,促进巴州区教育品牌 的提升。
要实现跨越式发展, 巴中二中必须破解目前教育软硬件水平的提 升,其中,硬件水平的提升将是关键因素。由于巴中二中高中校区地 处巴城中心地带,在原址扩建的成本太高且不现实。要从根本上解决 “超大班”问题,只有另选新址建设高中部。
本项目拟另辟新址,高起点、高标准、高规划的修建巴中二中高
19


中部,将使得巴中二中普通高中的教育实力大大提高;同时,高中部 的迁出, 将使巴中二中初中部的教育硬件水平得到质的提升, 这将促 进巴中二中整体上的飞跃,从而担当起巴州区基础教育领军的责任。
2.2.2 巴州区基础教育水平提升的需要
巴州区基础教育水平面临亟需提升的需要, 本项目的建设将是有 力的推动:
选址于巴城区新规划区, 对该区域无一所普通高中学校是个重 大弥补,将大大改善该区域适龄学生读书难的面貌,还可通 老城区的高中教育带动新规划高中教育,达到共同发展的 标;
扩大了普通高中的办学规模,对化解巴城“入学难”问题,打 破制约巴州区教育发展瓶颈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巴中二中的崛起,为巴州区基础教育树立了新标杆,将带动其 他学校的发展,打造出巴州区的优秀教育品牌,提升巴州区 育核心竞争力。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将改善巴州区普通高中校点的布局,缓解 巴城“入学难”状况,树立巴州区优秀教育新品牌,提高巴州区基础 教育整体水平,进而推进巴城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2.2.3 提高巴中市普通高中教育力量的必要
巴中市普通高中教育力量薄弱,办学规模不足,导致了初中毕业 生升入普通高中的比例不足,对巴中市经济发展将造成一定影响。
本项目的建设,将使得巴中二中普通高的办学规模从 63 个班扩 展到 120 个班,师资力量和招生规模都将大大提高, 这将是对巴中市
20


提升普通高中教育力量的一个支撑。
2.2.4 普通高中办学多元化的新尝试
教育财经经费的不足,促生了普通高中教育办学的多元化,这对 缓解我国教育落后与失衡具有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国高中办学的模式 有公办学校、 依托公办学校举办的的民办高中、 联合办学、国有民办、 完全民办等。
其中,联合办学形式,包括公办民助和民办公助两种。公办民助 学校是介于政府办学和民间办学之间的一种新型办学形式。 政府将全 民所有制的公办学校按照有法定效力的程序, 交由有法人地位的社会 团体或公民个人承办,其资产及以后的资产增值仍属国家所有,而事 业费和日常运行的全部或大部分由承办者负责依法筹集。 承办者享有 办学自主权。这种办学体制的基本模式可以概括为:学校国有,社团 公民承办,经费自筹,办学自主。
公办民助办学形式是目前我国普通高中办学的重要形式, 为我国 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项目借助市场化手段推进新校区的建设, 通过招商, 由巴中二 中与投资方联合办学:政府和巴中二中以土地及师资、管理、校名等 资产投资, 合作方以建设校舍及教学设施设备等投资, 共建巴中二中 高中部校区,办学性质定位是“公办民助” ,合作方的收益是商业开 发收益、 合作期内的运营收益等经济收益, 政府和巴中二中的收益是 社会效益和学校品牌提升等收益。
这种办学模式符合国家普通高中办学体制多元化的政策导向, 是公办民助办学模式的新扩展, 是普通高中办学多元化的新尝试,
21


为我国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提供新思路。22



19


第三章 生源分析与建设规模
3.1 生源分析
3.1.1 学生生源分成环境条件分析
1. 巴中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巴中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幅员面积 12293 平方公里, 2000 年建市,辖巴州区、恩阳区、通江县、南江县和平昌县,有 188 个乡 镇, 2012 年末户籍人口 389.97 万人。
近年来,巴中市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地区生产总值持续增长,
2012 年实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11823 元。巴中市国民生产总值逐年增长, 教育资金投入也逐年增加,社会不断进步,这对教育事业发展的发展 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1 巴中市近年来地区生产总值
2. 学龄人口趋势分析
24


根据巴中市“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 ,全市常住人 中, 0-14 岁人口为 698048人,占 21.26%;同 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 口普查相比,0-14 岁人口的比重下降 7 个百分点,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巴中市的总人口平均每年以 0.48%的幅度递增,同时,学龄人口的比 重平均以每年 0.7%的幅度递减,据此推算,未来 10 年,巴中市的学 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将呈现逐年小幅下降的趋势, 其总数将会不断 提高。
3-1 巴中市未来十年学龄人口预测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7.97 .11 477.82 巴中市人口
328.38 44.14 3 0.66 37 3 435.0 455.93 00.75 396 415.1 5 数(万人)
3 .96 学龄人口占 21.26 .24 0.38 20 0 19.96 20.8 1.11 20 1 20.67 20.52 20.1 总人口比
2 .60 .27 学龄人口
69.81 2.64 75 7 81.87 85.20 8.66 92 2 99.93 7 78.6 96.0 数(万人)


项目
2019



3. 家庭人口数和人均收入发展趋势分析

2010年全市总人口 328.38 万人,共有 960165户家庭,平均 3.34 /户,与十年前的平均 3.67 / 户相比,日益显现出一对夫妇生一 个孩子,三口之家的明显特征。这种家庭模式,非常重视子女教育, 教育消费必将成为家庭消费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学生生源生产的环境条件分析, 巴中市学生生源总量在一 定的历史时期内,将保持稳定,并略有增长,教育必将成为家庭的第 一需要, 教育消费将成为家庭消费的重要内容, 学生生源生产的环境 条件将越来越好,必将出现振兴和发展教育事业的良好时期。
3.1.2 普通高中生源总量分析
根据前述推算,未来十年巴中市学龄人口将达到 99.93 万人,按
25


照初中辍学率控制在 1.5%以内的目标,初中毕业生将达到 7.03 万人
目前巴中市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的比例是 44.6%,随着经济、 社会的发展,这一比例将不断提升,将向重庆、北京等城市看齐,达 到五成甚至六成,按照这一目标,升入普通高中的生源有
3.51-4.22 万人。
按照每个班 50 人的班额计算,每个年级需要有 702-844 个班, 才能满足高中段就学的要求。
3.1.3 巴中市普通高中办学能力现状分析
巴中市目前有普通高中 42 所,招生规模 2.9 万人,这与未来需 求数 3.51 以上差距较大。
从班级数量上看,目前大多普通高中存在超大班现象,普遍超额
50%以上,据此推算,目前 42 所普通高中的每个年级的班级数在
400 左右,这与未来需求的 700 个班级相差甚远。
3.1.4 生源分析结论
通过对学生生源生产的环境条件分析, 巴中市学生生源总量在一 定的历史时期内,将保持稳定,并略有增长,未来升入普通高中的生 源将达到 3.51-4.22 万人;
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将对普通高中教育提出更高的要 求,超大班将难以满足需求, 50 人或更小的班额将成为必须的标准, 据此,未来需求的普通高中没年级班级数为 700 以上;
目前巴中市普通高中每个年级班级数在 400 左右,与需求存在巨 大缺口
26


因此,本项目建设的普通高中高中部,将拥有丰富的生源。
3.2 建设规模
3.2.1 招生规模
1. 建校等级。
巴中二中勇当巴州区基础教育新领军,新建高中部将以高起点、 高规划、高标准为要求,建校目标等级为: “省级示范性中学” 。
2. 招生规模。
巴中二中目前在校普通高中学生 5000 余人,本项目建设巴中二 中高中部,将巴中二中的普通高中教学班,全部迁往新建高中部,迁 往新址后,将吸收巴城区新规划区的生源,同时辐射巴中市其他区县 的生源,招生数将大幅度增长,保守估计也将在 6000 人以上,根据 国家对中小学建校规模限制的相关规定, 本项目建成后计划招生规模 为:6000 人。
3. 教学班数。
巴中二中目前校区内有普通高中 63 个教学班, 几乎全为超大班, 迁往新建高中部后, 将化解超大班, 全部改为标准班额, 每班定额 50 人,因此,新建高中部规划教学班数为: 120 个。
3.2.2 建筑内容及规模
1. 规划面积。
27


根据国家关于城镇普通高中校园用地面积指标的规定, 普通高中 规模在 30 个班以上的,生均用地面积指标为 18.24 平方米以上。按 照巴中二中高中部的规划,学生人数为 6000 人,其校园用地面积至 少为 18.24*6000=109440 平方米,折合 164 亩,同时考虑未来扩容空 间,本项目规划校园用地 200 亩,用于修建教学(教室及教辅用房) 办公及生活用房,按目前学生规模计算,生均用地 22.2 平方米,符 合国家规定。(按照生均用地面积 18.24 平方米的最低标准计算, 200 亩的用地可容纳 7310 名学生,即未来还有 1310 人的扩容空间)
另需修建道路,占地约 40 亩;建设拆迁还房,占地约 20 亩; 建教师周转房及商业开发房,占地约 80 亩。
以上总计规划面积为: 340 亩。
2. 建设内容。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1)教学楼: 14800 平方米,教室 120 间,年级办公室 12 间, 厕所配套;
2)艺术楼: 1586 平方米,音乐室 3 386 平方米,器乐演奏 3 386 平方米,音乐器材室 3 214 平方米,美术室
3 429 方米,美术器材室 3 171 平方米;
3)图书馆:3057 平方米,藏书室 686 平方米,学生阅览室
1029 平方米,老师阅览室 643 平方米,借阅处 128平方米,电子阅览室
28


571 平方米;
4)实验楼: 7569 平方米,物理实验室 9 1543 平方米, 学实验室 9 1543平方米,生物实验室 8 1372平方米,物理实验 仪器室 6 428平方米,化学实验仪器室 6 428平方米,生物实验 仪器室 6 428平方米,物理实验准备室 3 185平方米,化学实验 准备室 3 185平方米,生物实验准备室 3 185方米,通用技术 实验室 3 185平方米,信息技术教室 571平方米,校园网网管中心 43平方米,双向多媒体控制室 86 平方米;
5)办公楼: 4000 平方米; 6)宿舍: 42428 平方米; 7)食堂: 5000平方米; 8)医务所:约 200 平方米;
9)体育场: 400m标准跑道运动场加四周看台; 10)多功能报告厅: 1000 平方米
29


第四章 项目选址和主要建设条件
4.1 项目选址
1. 场址地点: 2. 地理位置
巴中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大巴山系米仓山南麓,地理坐标为东 106 21 分至 107 45 分,北纬 31 15 分至 32
45 分,幅员 面积 12325 平方公里。属盆周边远山区,东邻达川,南接南充,西抵 广元,北接陕西汉中。
项目场址位于巴中市城市东郊,距后河桥仅 2 公里。近几年来, 随着巴中城市建设框架的拉大,市委、市政府将毗邻巴城的北龛村、 檬子河村,苏山村列入城市总体规划,玉堂乡集镇不论在交通、能源 上,还是在信息等方面都具有城郊优势, 五年来,集镇经济迅猛发展, 本地和外地的农村居民纷纷到集镇安家落户,而今已有 26 家民营企 业利用城郊优势,来集镇征地办厂,集镇人口大幅增加,相应地给教 育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3. 土地权属类别 4. 场址占地面积

30


4.2 场址主要建设条件
4.2.1 地形地貌
巴中位于四川盆地的东北部,中国西部,地处川陕两省交界的大 巴山系米仓山南麓。 盆周边远山区, 达州,南接南充,西抵广元,北接陕西 中。境内地势,北高南低。山河之间, 连阡陌,风景名胜,星罗棋布。雪山屹立, 气势雄伟;灵山耸翠,风光独具;石窟胜 迹,名冠巴蜀;桃园仙境,
诺水风光,使人流连忘返。 巴中幅员 12325 平方公里,海拔最高 2507 米,最低 208 米,其中耕地面积 258.8
本项目建设用地规划在巴中市巴州区玉堂街,场址地势相对平 坦,地形规则,环境清幽,交通便利。
4.2.2 气象水文
巴中属亚热带大陆性湿润季风气候,总的气温特征是:冬暖、春 早、夏热、秋凉,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气候温和,多年平均气温摄 17.1 度,1 月份平均气温 5.2 ℃,8 月份平均气温 27.3 ℃;无霜期 长,雨量充足,多年平均降雨量为 1117.9 毫米,但降雨量年际变化 大,年内各月降雨量分布也极不均匀,秋季多雨,冬季多雾,霜、雪 较少,降水时空分布差异较大,常有夏伏旱、秋霪雨及风、雹等灾害 性天气发生;光照较好,多年平均光照时数为 1462.1 小时。

31


4.2.3 工程地质
巴中没有地震发生的地质构造条件,不会发生地震。
项目区域属河套冲击层,地基承载力可达 15-20 / 平方米, 较为理想的项目建设用地。
4.3 基础设施配套条件
4.3.1 供水 4.3.2 供电 4.3.3 交通
4.4 社会经济条件
2012 年,巴中市实现生产总值 390.4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 年增长 13.9%,增速比全省、全国平均水平分别高出 1.3 个、
6.1 百分点,与自贡、遂宁一致,位列全省第 10
农民人均纯收入 4667 元,比上年增加 820元,增长 21.3%城镇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4609 元,比上年增加 2196元,增长
15.8%
巴中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物质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风格, 其资源十分丰富,形式多样,价 值很高。 2006 年,四川省巴中市 申报的“巴中背二歌”,入选第 一批国家级非物质32


文化遗产名 录,民间音乐项目类别。

33


巴人历来尚武,部族英勇
涌现出众多的历史名人和共 和国将军。
4.5 土地使用条件

项目建设用地已通过巴中市规划管理局预审, 符合巴中市土地利
用总体规划
学校规划建设方案各项指标符合省政府学校建设用地“双控”指 标。
4.6 政策法律条件34


第五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5.1 投资估算范围和依据
5.1.1 投资估算范围
本项目属于新建项目, 投资估算范围主要包括建筑物建设的工
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设备购置费等。
5.1.2 投资估算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全国市政工程投资估算指标》
2)《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国家发改委、建设部(第 三版);
3)《四川省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定额》 4)四川省建设工程造价、计价管理办法; 5)《四川省建筑工程管理费用定额》 6)四川省其他建设项目费用定额; 7)巴中市基本建设有关规定; 8)巴中市建材信息价格;
35


9)当地类似工程的造价;
10)设备按厂家报价并参照实际价格; 11)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基础数据资料; 12)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5.2 项目投资估算 5.2 资金筹措
5.2.1 资金来源
5.2.2 合作方合作期限与商业开发土地面积估算 5.2.3
资金筹措方案调整36


第六章 建设方案
6.1 设计依据
1)场址规划红线图
6.2
2)《四川省一级重点普通中学标准》
3)《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管理办法(试行) 4)《砼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6)《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01 7)《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 8)《建筑防火设计规范》
GBJ140-90 基本要求
1)建筑等级:二级,耐用年限 50 年; 2)结构形式:框架结构; 3)耐火等级:二级;
37

4)用电安全等级:二级;
6.3 功能分区 6.4
建筑工程方案38



34


第七章 总图布置与公共工程
7.1 总图布置
7.1.1 7.1.2 7.1.3 7.1.4
总图布置原则 总体规划构思 总体布局设想 总平面布置
7.2 公用工程
第八章 项目管理
8.1 项目管理总则
8.2 项目建设管理单位及主要任务

8.1.项目承办单位
8.3 项目建设管理内容
8.3.1 工程监理 8.3.2 质量管理 8.3.3 进度控制 8.3.4 资金管理 8.3.5 合同管理
40


8.3.6 项目协调 8.3.7 竣工验收
8.3.8 安全、文明施工管理
8.4 工程招标
8.4.1 招标范围 8.4.2 招标方式
8.5 项目实施进度
第九章
41卫生、健康及安全


9.1 卫生 9.2 健康
9.2.1 身体健康 9.2.2 心理健康
9.3 安全
9.3.1 安全与卫生的因素识别 9.3.2 防范措施
第十章 消防、环保、节能及绿化10.1 消防 10.2 环保 10.3 节能与节水 10.4
绿化42



第十一章 组织机构、师资
43
11.1 组织机构11.2 学校组织机构11.3
师资队伍


第十二章 项目社会效益分析
12.1 项目建设对社会的影响 12.2 各级组织对项目的态度 12.3
44

社会风险分析
第十三章 结论与建议

13.1 结论 13.2 建议
45


民办高中项目计划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