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说课稿

发布时间:2023-04-15 20:42:34

西
大家好!
我今天向大家说课的题目是《观潮》。下面我将从八个方面来讲述。
一、说教材。
古诗《题西林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二组中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这一组教材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进行编排,这一组课文选择的文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
《题西林壁》是诗人苏轼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从中揭示一种生活哲理来启发读者的思考和领悟。他的哲理用原文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也就是俗语所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首绝句的长处不在于形象或感情,而在于富有理趣。《题西林壁》是这组课文的第一课,起着非常重要的引领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本课有两首古诗,我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第二学段目标、教材给出的对阅读教学内容的要求、综合学生的实际、单元编排和教材分析,确定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为:
1、能借助注释,图片理解诗意。 2、巩固学习古诗的方法。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能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诗中所蕴涵的哲理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巩固学习古诗的方法。 教学难点
本课教学难点是能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诗中所蕴涵的哲理,即俗语所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查找有关苏轼的资料,预习课文。 四、说学生。

四年级的学生通过四年的学习和积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和能力,但他们大多还是觉得古诗文学习起来有些艰涩难懂,对诗的理解还停留在比较肤浅的程度上,不能很好地体会到古诗独有的意境和韵味。本首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如何让学生学懂、学深,让古诗课堂充满趣味,还能符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这都是本堂课面临的挑战。
五、说教法。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提出的核心目标即培养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丰富积累,培养语感以及本教材对阅读教学内容的要求。所以我将采用层进式引读法,即按范读,默读,诵读,演读,美读的方法,以读代讲。在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时,我将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感受庐山不同角度的美,让学生在感受,想象中提出疑问,为什么作者已经从横侧远近高低的角度看到庐山的美景了还会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呢?提出质疑后,采用小组讨论探究的方法,让学生悟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真正做到把读书和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读中感,在读中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培养,用指导学生读得方法,完成教学目标,实现教学的重点难点。
六、说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听诗音乐版的<题西林壁>,猜出歌曲的名称,即这节课要交的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老师趁机板书题西林壁,【宋】,苏轼
【游戏导入,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用有趣的方法点燃他们的好奇和探新之心,打开他们的求知欲望的大门】 这个环节预计用1分钟 (二)知作者,解诗题
过渡:这是一首古诗,谁还记得学习古诗的步骤呢? 师通过提问和出示课件的方式,提醒同学们在学习古诗词,要注意课文的注释和图片,以帮助学生以后的自学,达成教学目标中的使学生应用课文注释和图片初步理解课文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学习古诗的方法,巩固学习方法,让他们掌握学习古诗的步骤,有利于学生的自学,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这个环节,也是为了学生能够清楚地知道老师的教学步骤 这个环节预计用2分钟 (三)抓字眼,明大意
这个环节预计用9分钟,要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解决教学的重点

《题西林壁》说课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