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爱放任造成孩子行为偏差

发布时间:2022-12-04 02:20:31

溺爱放任造成孩子行为偏差
内容摘要:天下父母都深爱自己的孩子,精心培养他们良好的修养,显得特别重要。而教育孩子要讲究技巧,要有民主、平等、和谐的家庭气氛,要有亲切、尊重、理解和鼓励的态度,更应该有责任担当、严格导向的要求等。因为这些都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因素。而在家庭教育中,一味地迁就、放任自流,或者采用高压方式,或者父母自己承担所有的责任只能造就行为偏差的孩子。 关键词:家庭教育 溺爱 放任 行为偏差 一、个案基本情况
个案姓名:章某某(小章)性别:男民族:汉
初一成绩优秀,性格开朗,行为习惯良好;初二开始学习成绩明显下滑,性格内向,学会吸烟、撒谎、逃课、彻夜上网等不良行为习惯。 二、生活背景
父亲工作不稳定,经常出差;母亲工作相对稳定,小章生活起居基本上由母亲负责。家庭收入一般。父母亲很爱小章,但母亲所持的是“我管不了你”“你已经无药可救了”的想法;父亲很严格,但都自己承担责任,且许诺太多,对于孩子问题的本质没有去关注。以为给予许诺,小章一定能学好,特别是学好文化课成绩,毕业后找到好的高中。表面上看上去好像尊重他、理解他、鼓励他和平等的对待他,其实是伪尊重、伪理解、伪鼓励和伪平等。至于沟通,无非是“你好好学习,爸爸妈妈一定怎么怎么”之类话。

三、个案分析
在与小章家长的各种交流中,我发现他们的教育有问题,特别是家庭教育中有关“爱的教育”存在偏差。 1“责任在学校和老师”的思想作祟
现代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是学校教育,父母考虑更多的也是学校教育,却忽视了他们自己才是真正的教育基础,才是决定孩子命运的关键。一大部分家长,尤其是农村家长认为,学校就是承担教育我孩子的职责,教育我孩子做人与学习就是学校老师的事,要不我们出钱(现在已经免除学杂费--他们还是这样认为)干吗?本人在与小章父母亲的交流中中,经常听到这样的话:老师啊,你们多帮我教教我的孩子,我们又不认识字,也管不了他;我问他作业做了没有,他说做了。因为有着教育的责任在学校和老师的思想作祟,导致小章家长“推卸家教”,没有主动与小章进行沟通。殊不知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接受最早、时间最长、影响最深的教育,是教育人的起点和基点。这是由家庭教育的性质决定的。面对日益纷繁复杂且难以调控的社会环境,面对学校德育成效日益下降的现实,家庭教育应显示其前所未有的作用,家庭必须主动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造就21世纪人才的必要条件。 2、家庭教育内容有误区
朱永新教授在《我的教育理想》一书中这样描述家庭教育:“我心中的理想父母,应该是把孩子的人格健全、道德完善放在首位,努力培养孩子追求卓越、独立自主、持之以恒、勤俭节约等个性品
质和良好习惯的父母。”全国律师协会未成年人保护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孔维钊曾做过一项有关家庭教育的调查。在调查中,当问及“孩子心情不好时,你能及时了解并给予帮助吗”,有40.9%的家长选择“出了事才过问”,也有的家长以“工作太忙无暇顾及”为由推脱。这样的选择具有普遍现象。小章家长以为提供优质的物质--名牌的服装、上好的饮食、优质的培训班等就是爱的教育--殊不知这种偏差的爱造就多少行为偏差的人。重物质关心,轻精神关怀;重智力开发,轻非智力因素培养;重知识掌握,轻能力培养等,这些容易造成小章心理障碍和人格缺陷。古今中外的许多教育家都认为,对孩子发展来说,人格和道德是第一位的,人格发展和道德完善的意义远远胜过智力的开发。教育很重要的一项功能就是通过培养社会成员健全的人格和完善的道德,来维系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如果教育不能实现这一目标,那么培养的人即使再聪明、智力再发达,也只能成为社会的破坏者和社会发展的障碍。见诸于报端的造成交通事故后用刀捅死伤者的、求爱被拒绝而毁人容的现象的出现也就不足为怪了。 3、家长与孩子沟通内容不准确
现代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家长们深怕自己的孩子在未来社会的竞争中被淘汰。很多父母在孩子刚出生,甚至还没出生就为他们设想了未来,期望他们成为科学家、音乐大师等。家长们关注的是孩子有关智力的学习,强调掌握各种技能,而忽视孩子们的人格形成与德育完善。在孩子的生活中,只要有了高分数,好成绩,就被

溺爱放任造成孩子行为偏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