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年轻人的股票投资经历

发布时间:2021-01-03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名90后,他从小受上海浓烈金融氛围的熏陶和家人的影响,爱上了投资。大三那年,他拿着父母给的9万本金开启了炒股生涯,8年下来累计盈利超过300万。他是一位财务工作者,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做研究搞投资;他是一名价值投资的信奉者,把投资看作相伴一生的漫漫旅途;他也跟普通的90后一样,喜欢电影和二次元,热爱着生活
奶奶和爸爸都是老股民,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什么是股票!

各位球友们大家好,我是小七,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我过去几年在雪球的ID一直是SevenSins(取自我很爱的一部电影),然后可能又因为我是90后,所以很多球友就一直叫我小七啦,我是92年生人, 现居住在上海,目前有全职工作,财务方向,主要利用业余时间研究股票,同时在网上记录一些自己的投资感悟。

故事可能还得从二十年前说起,记得那时候我们家附近有一家银河证券,当时读小学的我每年放暑假最开心的事就是带一点零食和奶奶跑到证券营业厅,一边吹空调一边看着面前巨大的电子屏不停地滚动着股票名字和涨跌幅,当年刚学会加减乘除的我却已经对奶奶买了哪些股票,买了多少股了然于胸,我会看着屏幕上股票的报价实时计算出奶奶今天大概赚了多少钱,如果赚得还挺多,那回家路上我就又可以让她帮我买点小零食和玩具了。

我的父亲也是位老股民,他从95年就开始炒股,虽然炒到现在也没赚到什么钱,但他让我在很小的时候就接触到股市,让我对股票产生了兴趣。没有他
1

的引导,我现在可能根本就不会走上股票投资这条路。

大三拿着父母给的9万本金,开启炒股之旅

我想,我是很小就爱上股票了,接下来的十几年时间,虽然还会经常关心股市,但这段时间我的生活重心都放在了读书上,直到高考前夕,我对股票的热爱又被唤醒,在填报志愿时大多选择了股票相关的专业,最终考入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就读经济学专业,后面的故事可能不少人都很熟悉了,我在2013年读大三期间拿着父母给的9万本金,开启了自己的炒股生涯。

我刚开始炒股那会儿真叫一个兴奋啊,根本没心思上课,整天就盯着手机里的走势图,上课的时候甚至直接带个笔记本电脑到教室里操盘,我翻了一下2013年的交割单,一个10万不到的账户一个月成交金额53万元,月换手率530%,平均每只股票持仓不超过4天,一个月给券商贡献555元佣金,都快赶上我当时大学一个月的饭钱了。

早期我的风格以趋势投资为主。记得余额宝是在20136月横空出世的,我当时一看到这个新闻,马上就去市场上追余额宝概念股,然后拿了几天看到没什么起色马上就抛了。那几年我还特别沉迷于研究影视传媒股,因为电影票房这东西对散户来说比较好跟踪,我记得我那段时间每天都会去艺恩资讯网刷当日的票房,然后看到自己投资的电影公司即将有爆款上映了,就会提前埋伏,当时靠光线传媒,华谊兄弟这几个股票来来回回还是赚到了点钱。

2


虽说当年靠这种投资方式略有盈利,但当时我已然觉得这并不是长久之计,一方面是太累了,整天都要盯盘,还要不停刷新闻追逐热点,大学可能还能这么玩,以后上班了肯定就没时间了;二是沾了2013年创业板,尤其是传媒影视股牛市的光,华谊兄弟和光线传媒2013年分别暴涨312%142%未来可能就没那么好的运气了。

这种投资状态持续了半年多,直到一个慵懒的午后,我在我们大学图书馆晃悠时无意间借了一本《巴菲特传》,看完之后,我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我第一次知道原来这世界上还有一种投资方法,叫做价值投资,因为当时的我正处在对自己该选择哪种投资方式最茫然的时候,巴老的投资思想恰巧在此时深深地震撼了我,之后的一段时间,我便开始疯狂地阅读各类价值投资书籍,并且边学习边用自己的账户进行实践,我逐渐意识到,这就是我追求的一条正确的投资道路,可以带我通向大海和星辰,当然,学习价值投资的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2014年我还经常会在趋势投资和价值投资中这两种风格中摇摆,直到2015年,我完整经历了那轮大牛市和之后的两次股灾,才最终完全摈弃了做趋势投资的思想,走上了价值投资的道路。

8年投资下来,累计盈利315

今年是我投资生涯的第8年,也是我践行价值投资的第6年,由于平时的工资主要用来生活开销,所以炒股至今自己总共只向股票账户追加投入了18
3

左右,算上一开始父母给的9万本金,本金合计27万,截止202011月底,股票账户净资产342万,盈利315万,这其中包括A股打新收益约80万,年化收益率46%

我的第一桶金来自于华泰证券和中信证券。2014年我还没有形成现在的投资体系,基本上偏向于趋势投资的方法,就是预测未来几个月哪些行业的净利润会出现显著增长或者受到大资金青睐,就提前埋伏在这些行业的个股里面,不考虑长期持有,换手率非常高。

20141121日,央行意外宣布非对称降息,货币政策大幅放松,股市迎来重大利好,恰逢沪港通也于11月正式开闸,在多重利好带动下,上证综指快速放量拉升,成交量每天迈上一个新台阶,我在11月重仓了最受益牛市的券商股,当时重仓的华泰证券、中信证券都在接下来的一两个月里完成了翻倍行情,算是赚到了股市第一桶金。

我的第一大重仓股:中国平安

中国平安很久以来都是我的A股第一大重仓,也是炒股至今给我带来最多盈利的一只股票,我平安的主要仓位是在2014-2015年买入的,整个2015年上半年,我就是不停的把仓位从高估值的股票移到金融消费等当时估值相对较低的股票中,中国平安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慢慢被我买成了A股第一重仓。20156月,当时大盘已经涨到接近5000点,我明知大多数股票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泡
4

沫,但我依然坚持满仓,因为我一直以来信奉的理财观就是无现金主义:我坚信股权才是最好的保值增值资产,除非这个市场上三千多只A股全部高估,我才会降低自己的仓位,只要这个市场上还存在估值合理的优质股,我就会满仓持有。

我们此时不妨回看一下15年股市顶点时,我几个重仓股的市值和估值水平:中国平安,市值6600亿,PE16.8;招商银行,市值4500亿,PE8.0;贵州茅台,市值2860亿,PE18.6,这样的估值水平,绝对称不上贵,这就是我当时敢于在5000多点依旧保持满仓的底气。

2015年下半年简直就是教科书般的泡沫破裂,两次股灾,让创业板在短短两个半月的时间里,从最高点4037点跌去了56%,回到了1779点,个股就更加惨烈了,很多股票连续无量跌停,股价被腰斩者不计其数,而小七由于当时的主力仓位全是金融、消费和医药股,所以回撤要小得多。

了解我的球友应该知道,我会根据持仓股的财报表现和估值水平来测算出每只股票的买卖点,只有当持仓股的股价超过卖点时,我才会做出减仓操作,而当有新增资金时(比如新股收益),我就会选择买入那些处在加仓点的股票,但是,如果某只股票的股价一直落在买点和卖点之间,我就不会对他做出买卖操作。因为我的整体投资思路就是买入并持有,不做波段,如果我认为这只股票的股价处在合理估值区间,我觉得就没必要去折腾买进卖出。


5

之后的五六年时间,我认为平安的股价一直处在合理估值区间内,所以我基本没有对他进行过交易,而在这段时间内,按后复权价来算平安的股价翻了3倍左右,在我所有持仓股中排名较前,于是他的仓位占比就越来越大了。今年我的A股投资组合中涨幅较大的茅台、美的集团、五粮液的仓位占比就一直在上升,平安的仓位由最高峰时的20%左右下降到现在的12%


最成功的和最失败的投资:上海机场和中国华融

我记得自己应该是在2014年接触到了雪球,当时听说雪球是价值投资者的集中营,所以那时候我就一边学习一边把自己的学习感悟记录在雪球上,由于我自己生活在上海,且那几年去了好多次浦东机场,而我每次出境经过日上免税店的时候,都能看到店里面摩肩接踵,大排长龙,我记得彼得林奇曾说过很多投资机会都来源于平时生活中的发现,于是我就下载了上海机场最近几年的财报认真研究了起来,并且把我的研究结果发帖记录在了雪球上:我发现自从2013929日上海自贸区成立起,浦东机场的货邮吞吐量出现了明显的拐点,而受益于国人出境游和留学需求的迅速增长,旅客吞吐量在2014年实现了10%左右的同比增长,另外,上海迪士尼即将在2015年末建成,浦东机场相比虹桥机场有着无可比拟的距离优势,建成后相信又会进一步增加浦东机场的旅客吞吐量,所以,我当时判断浦东机场有自贸区、出境游、迪士尼三驾马车保驾护航,基本面无忧,而当时上海机场的市值不足300亿,PE12左右,看到好公司有了好价格,我就在2014年建仓了上海机场,一直持有至今。


6

上海机场虽然不是我盈利最多的一只股票,但绝对是我践行价值投资理念选出的第一支股票,对我来说意义非凡。

最失败的一笔投资应该是港股的中国华融,我是在20177月买入华融的,买入时看了它近2年的财报,当时读财报时就觉得非常费劲,太多专业术语,太多不透明的资产结构,但当时看着他5倍的PE,超过5%的股息率,还有两位数的增长,还是没忍住买入了5%左右的仓位。我当时想着银行业资产质量已经逐渐转好,华融在16年银行业大幅变卖资产包的时候疯狂抄底,那么接下来的几年这些资产包怎么着都能赚个好价钱吧。没想到今年先是董事长出事被抓起来,随后中报直接崩成狗,连审计都不敢出具无保留意见,那么这份财报基本没啥可看的了,直到这时候我才明白我对中国华融这公司真的一无所知,因为别说我不知道它为啥赚钱了,我连它为啥会亏钱也不明白。中国华融大概在2018年造成了我总资产2%的亏损,但我觉得在当时资金量还不大的情况下,能用2%的资产换取一个惨痛的教训还是非常值得的,它让我明白以后如果不能对一个公司的商业模式有一个清楚的认知,对未来几年的利润有一个大致估计的话,那么即使股票价格再便宜,也不能投一分钱进去。

我的投资体系:五步选股法选出我持有的19只股票

我的投资风格主要学的是巴老的那套价值投资理论,以合理或者低估的价格买入优秀的公司长期持有,但和巴老相比,我的持仓会更加分散,比如目前A股就持有了19只股票,这主要是因为我自知能力有限,也经常会有看错的时
7

候,所以我一直会给自己定一个行业和个股的持仓比例上限:

即单一行业占整体股票仓位不超过30%;单一个股占整体股票仓位不超过20%,当一个组合足够分散时,我每天的持股心态便会很好。

另外,我主要是通过研究各家公司的财报来对持仓股进行仓位的调整,每个季度的财报季结束后,我便会根据各家公司的业绩表现设置各自的加仓点和减仓点,当组合中某只股票的股价超过减仓点时,我便会开始逐步减仓,同时去加仓那些股价处在加仓区间的股票,如果是在同一行业持有多只股票,我可能不会严格按照加减仓点,而是根据他们一段时间内的业绩和股价表现直接进行仓位的动态调整,比如今年2月华夏幸福、招商蛇口换保利和万科、4月格力换美的,11月南京银行换招商银行,美的换格力等等。

具体到如何筛选个股,我总结了一套选股方法——“五步选股法,从4000多家A股上市公司中一步步精挑细选出目前持有的这19家公司。

第一步:确定选股范围

我始终坚信,A股值得深入研究,具有长期投资而非投机价值的公司不足上市公司总数的5%而这些股票基本全部集中在沪深300成分股中,所以我的选股范围就一下子缩小到了300家以内,那些排在A股上市公司第301-800的中证500成分股我也基本不会多看一眼。

8


第二步:通过ROE进行筛选

接下来我会从沪深300成分股中找到那些ROE长期显著高出同行的公司,这里所说的显著高出,就是至少要比行业平均水平高出3%以上,而且需要持续多年,经过这一轮筛选,就会仅剩下100家左右的公司。

第三步:通过经营现金流进行筛选

对于那些可以使用经营现金流来分析的公司来说,如果他的经营现金流常年大于净利润,那么这家公司大概率是一家比较优秀的公司。反过来说,如果经营现金流常年大幅低于净利润,就会被我从备选股中剔除,此时,大概还剩70家左右的公司。

第四步:通过分红率进行筛选

有些公司他们的ROE很高,历年的经营现金流也不错,但就是每年的分红都少得可怜,分红率普遍在20%以下,股息率在1%左右,这些公司往往每年都有大量的投资现金流支出,对于这些公司的真实盈利能力,我都是存疑的,经过这轮筛选,应该还会剩下50家左右的公司。

第五步:通过估值进行筛选

9


经过以上四步筛选出的这50家公司就满足了我对优质股的所有定义,但好公司还必须要有好价格,这50家公司中就存在着一批一眼就能看出非常优秀,但估值始终让我望而却步的公司,比如海天味业、爱尔眼科、恒瑞医药等等,碰到这种股票,我的原则是宁可错过也不强行上车。

最终,就形成了我目前A股实盘的那19家持仓股。

投资之外,我是一位父亲,我还喜欢电影和动漫

我之前可能很少提及我的家庭生活,但其实我现在还是一位2岁女儿的父亲,多谢我的家人,他们承担了平时主要的带娃工作,让我能够在完成朝九晚五的工作之余还能腾出时间来研究股票、在网上记录自己的投资感悟,好在我长期持股的投资方法决定了我不用每天去关注市场,所以除了财报季需要花很长时间阅读研究以外,其他时间还是能较好地平衡投资和生活中的摩擦。

平时除了投资和带娃以外,我的爱好应该和很多90后没什么不同,无外乎电影动漫、玩游戏、听音乐之类的。

先说电影,虽然没仔细算过,但小七应该看了不下1000部电影,平均每周2部,最爱看犯罪悬疑和现实类题材,比较喜欢的导演有马丁·斯科塞斯《出租车司机》李沧东《薄荷糖》大卫·芬奇《七宗罪》我以前的雪球ID:SevenSins
10


就出自这部电影。

作为一个小时候伴随着日漫长大的90后,动漫对我的影响也是挺大的,其是《浪客剑心》这部动漫,其中传递出的人生观在我心中久久不难忘怀。除此之外,《全职猎人》和《钢之炼金术师》这两部动漫也是我的最爱。

炒股炒了那么多年,越发觉得平时的爱好和价值观会对自己的投资理念产生极大的影响,我很爱苏东坡的古文,他的《前赤壁赋》里有这样一句话: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我时常会感慨个体生命的短暂,但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却又可以生生不息,代代相传,这种宇宙观和人生观让我深深着迷,让我在身处逆境时也能保持豁达、超脱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所以,也不难理解我会选择价值投资这条路,我热衷于投资那些可以为股东持续创造价值的公司,因为我从没把投资看作是一场百米赛跑,而是当作一段相伴一生的漫漫长途。

如果要对初入股市的投资者说一句话,我想说,选择一种能够让你买入后夜夜安睡,心如止水的投资方式吧,不要让股票占据你太多的时间


11

一个年轻人的股票投资经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