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散文阅读技巧

发布时间:2020-01-17 08:45:53

抒情散文阅读

1、 理解散文的内容

A、从感知形象入手

一篇散文作品总有表达作者情感的载体——某人或事物,因此感知散文就要从分析形象入手,根据全文内容或某一关键语段,概括文中形象的特征,形象的特征概括出来了,文章的主旨就迎刃而解了。

B、从感知关键语段入手

C、从感知重点语句入手

一些哲理散文或一篇文章所蕴含的道理往往也集中在某一关键语句中,只要能把该语句的含义分析清楚,文章的主旨就自然而然的显现出来了。

D、可以快速的浏览全文,将每一段的内容进行整合,提炼主要信息,然后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即可。

2、把握散文的情感

A、抓住散文的“文眼”

文眼往往是作品中最精彩、最传神、最使人动情、最耐人寻味的语句,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喷发口,是文章思想感情的焦点,同时对文章的结构起着支配,统摄的作用。

B、把握抒情散文的基调

一篇散文,从第一个字开始,就已经定下了一个基调。所以,把握散文的情感不能忽视文章的开头。

C、还可以从议论、抒情句中分析揣摩散文的情感。

D、联系作者创作背景分析文章的情感也是一种把握散文情感的方法

3、品味散文的语言

A、分析散文的语言具有修辞之美

阅读散文时首先要判断其语句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方法;其次根据每一种修辞方法的特点,准确的进行分析;最后,分析其语句所运用的修辞方法的表达作用,并从全文的感情基础出发,结合所运用的修辞方法

B、认真推敲作品中的遣词造句

作者只有在遣词造句上下一番功夫,选用鲜明生动,具体可感的形象性词语,才能完美的表情达意。

C、悉心培养对散文作品的审美情趣

散文的语言对人物,事物、景物的描写常常造成一种意境,在总体上给人以美感,为读者描绘出一种情感交融的画面。

D、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品析散文语言

4、揣摩散文的写法

散文的写法多种多样,具体到每篇文章都要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前提下去分析写法。我们可以从语言结构上去分析,从语言中抓出作者的风格,从结构上把握文章的中心。

5、展开想象,发表感想

一是结合文章的主旨谈

二是结合文章的重要片段谈

三是结合文章的重点语句谈

6、抒情散文的线索

A、时空连“线”

在许多些人记事及游记类散文中,常有一些表示时空转换的词语,阅读时如果把这些词语连接起来看,就能领悟,把握文章的线索。

B、因物取“线”

不少叙事及抒情类的文章,常用一个具体事物或象征事物贯穿全文,作为行文线索以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C、反复出“线”

阅读时可以通过文章中反复出现得抒情议论的语句或富有意味的事物去认识,把握线索。这类线索,抒情,叙事类散文都常用。

D、以情导“线”

上面讲的三种方法,都因有较明显的外部标志而较易掌握,而感情线索却常常隐伏于记叙的内容之中,这就须要阅读时悉心分析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感情发展变化的轨迹,以此导出文章的线索

E、以“神”定“线”

阅读文章时,先从中心思想的高度去审视,把握文章的线索,这种方法适应范围最广

一、表达方式

1记叙―――散文中,为表达主旨作铺垫。

2抒情(直接、间接)―――往往是文章的主要情感,文章的主旨。在开头起定基调的作用;在结尾,往往使文章升华。

3描写(细描,白描;正面,侧面;人物描写)―――散文中,主要是使人物或事物更加形象,更好地表达主旨。

4议论――开头或结尾的议论往往是文章的主旨;文章中间的议论,常起过渡、引出主旨的作用。

二、人称
   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2.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3.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三、叙述方式
   1.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2.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3.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4.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5.平叙:(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四、描写
   1.人物肖像、动作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2.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3.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
   4.人物对话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

五、修辞手法
   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比拟:色彩显明,描写形象,表意丰富。
   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排比: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
   7.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8.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

9.设问: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

10.反问:强调语气,语气强烈,强化情感。

六、表现手法

1、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一特点(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象征手法的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

2、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3、先抑后扬,引发好奇,感情铺垫,引发好奇。

4、托物言志,作者在对事物的进行描绘的过程中,非常巧妙地寄托作者个人的情感和理念,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事物中,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含蓄、哲理和暗示性,使读者在欣赏中获得独特的美感享受。

5、借景抒情,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6、虚实结合,可以抓住重点,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更鲜明的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更集中地揭示题旨。结构紧凑,笔墨集中。

7、动静相衬,动衬静,静衬动,生动的烘托作用,相得益彰。

8、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有震撼力。

9、渲染烘托,渲染,是指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外形、行为、心理、语言或事件、环境、景物等作多方面的挥洒铺陈,集中描写,突出人或事物的本质特点,用以加深主题的一种表现手法。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比较一下,我们就可以发现二者的不同点:渲染在于对某种事物的有意重彩泼墨式的描写;衬托却是通过与之有关的其他事物的描写,对该事物起到映衬作用。二者也有相交叉的地方,那就是作者有时用渲染的方法意在起到烘托的作用;对用来衬托的其他事物也可以用渲染的手法来描写。

10、联想想象,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所谓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联想想象经常在一起使用,可以使文章内容更为丰富,形象更丰满、生动,增添文章的艺术表现力

七、重要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1、首句——统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为后文做铺垫、埋下伏笔;

2、尾句——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上文,前后呼应,言有尽而意无穷,回味深长。

3、转承句——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4、中心句——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5、点睛句——点明全文中心,统领全文;句子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

6、情感句——抒发强烈内在情感,直抒胸臆;

7、矛盾句——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揭示深刻内涵,表达深刻见解。

抒情散文阅读技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