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关于死亡观的不同

发布时间:2019-08-19 21:27:04

东西方关于死亡观的不同

对某个事物下定义,在逻辑学上,通常是指用该事物的性质加上种概念。而死亡却没有任何人能够直接感受到。当人活着时,他不能体验死;当人死了之后,其又无法体验,更无法言说。既然死的状态人们无法感知,无法用精确的语言来描述,故而人人们对死的认识也就难以上升为建立在客观观察的基础上,且能在实验室里重复展现的科学认知的水平。这样,死亡的真正性质对人们而言将永远是个迷。 的确切性质无法把握,是人们对不能给出科学的定义。

正因为死不可定义,难以上升为精确的科学,所以它成为了宗教和哲学共同探讨的永恒课题。实际上,宗教用情感与信仰解析死亡,用的必至性证明人生的痛苦,从而促使人建构一种超越性的理念与向往,努力摆脱世俗的限囿,去获得某种永恒不朽与神性。

从总体上来讲,一般人的死亡观可分为两种。一方面,死亡是人类最大的敌人。这一点具体表现在死亡使我们没有真正的自由,使我们失去一切。由于死亡使痛苦、陌生和孤单的,又是确定但无法预测,它会令人感到恐惧和愤恨不平。同时,死亡还会使人丧失信仰,成为生命的阻力;而在另一方面,死亡却是人类的朋友。因为死亡是公平的,每个人都必须要经历死亡,并且只有在死亡之后才有真正的自由。死亡还是宗教界最大的帮手。在死亡面前,人们才会幡然醒悟说出真话。由于中西方文化和传统的宗教信仰迥然不同,反映在死亡观上也颇为明显。

中国人的死亡观:

在人类发展的早期阶段, 由于社会生产力和人类思维能力极其低下, 人类尚不能对死亡作哲学的思考, 甚至不能用人的眼光和自然的眼光看待死亡, 这就使人类的原始死亡观普遍采取非自然的宗教神话形式, 也就是说死亡问题始终是同原始宗教神话紧紧地纠缠在一起。而作为同原始宗教神话紧密地纠缠在一起的原始死亡观的最根本特征——是对死亡的反抗和否定

西方的死亡观:

在西方,死亡观是以否定性为特征的原始死亡观,其主要内容之一是对超个体灵魂不死的信仰。 现今西方人认为人要想摆脱死亡的普遍性,就必须通过信仰上帝的普遍性来实现。对所有人而言,生与死都要依赖上帝,个人已经没有任何选择性。因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丧掉生命,凡为我丧掉生命的,必得着生命。所有人的第一次生命的唯一意义就是死,只有死后的生(即复活) 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但人又不能渴望死亡,必须要在上帝的压迫下经受普遍的精神痛苦,然后自然地死去,否则就是违背上帝的旨意,也就不可能有死后的复活。

不同死亡观形成原因:

中国社会的传统中,死亡让人联想到的,是阴森的地府,阎罗殿,一层一层的地狱。即使传统的宗教信仰,佛家、道家,其对待死亡也是很阴森的。佛家对人死后有因果转世的说法,有六道,人依据生前的行事善恶而在来生投入不同的道;而道家虽然对死亡的观感比较理性,但道家对于中国社会传统的影响,却在大部分的时候仅仅只是灵堂上的仪式,而不是对死亡的态度上。因为人对死后的境况有着如此阴森的设想,所以国人避谈死亡,而越回避,心里越慌。年轻人想到死亡,想到的是死去元知万事空,所以不少人认为年轻人多想想死亡或许会更珍惜生命,但是对于中国社会的年轻人,多想死亡也可能会让他们产生更多对生命感到空洞和虚无,反而觉得一切皆空,所做所想,更不珍惜生命。

西方的传统中,对死亡却是比较豁达的,因为有宗教。尽管宗教经典中不少语句是有逻辑上的错误,但是就其本质和影响,在对待死亡上,是比较正面的。与中国传统不同,在西方如果有宗教信仰,特别是信奉耶教,那个描述死后的世界是天堂,是一处无忧无虑的地方,有着光明和无拘无束的自由。因为这种种美好的境地,所以宗教文化对西方人的死亡观产生是正面的影响,人们对死亡,相对于中国社会是不那么忌讳的。敢于面对,所以不惧,不惧,所以能更理性去面对。在耶教中,上天堂并不是信教的必然,还必须要积善和扬弃恶,因为人是生而有罪的,人的一生是不断赎罪的过程,积善扬弃恶,人才能上天。所以,相对于中国传统的死亡观,这种正面的死亡观,让人在生前更珍惜和热爱自己的生活,更热爱自己身边的一切。

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

1002 吕柏邑

10501067

东西方关于死亡观的不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