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与古诗(含清明节古诗作品)

发布时间:2020-02-07 18:20:24

清明节作品(古诗)

清明

杜牧 (唐)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夜

白居易 (唐)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寒食野望吟

白居易 (唐)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清明即事

孟浩然 (唐)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闾门即事

张继 (唐)

耕夫召募爱楼船,

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

清明几处有新烟。

长安清明

韦庄 (唐)

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

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贾岛 (唐)

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

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

杜草开三径,文章忆二贤。

几时能命驾,对酒落花前。

清明日

温庭筠 (唐)

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

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

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

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

寒食

韩翃(唐)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清明二首

杜甫(唐)

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

绣羽衔花他自得,红颜骑竹我无缘。

胡童结束还难有,楚女腰肢亦可怜。

不见定王城旧处,长怀贾傅井依然。

虚沾焦举为寒食,实藉严君卖卜钱。

钟鼎山林各天性,浊醪粗饭任吾年。

此身飘泊苦西东,右臂偏枯半耳聋。

寂寂系舟双下泪,悠悠伏枕左书空。

十年蹴踘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

旅雁上云归紫塞,家人钻火用青枫。

秦城楼阁烟花里,汉主山河锦绣中。

春去春来洞庭阔,白苹愁杀白头翁。

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 (宋)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清明

黄庭坚 (宋)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蔫共一丘。

清明日对酒

高翥 (宋)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清明

王禹偁 (宋)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清明日独酌

王禹偁 (宋)

一郡官闲唯副使,一年冷节是清明。

春来春去何时尽,闲恨闲愁触处生。

漆燕黄鹂夸舌健,柳花榆荚斗身轻。

脱衣换得商山酒,笑把离骚独自倾。

寒食寄郑起侍郎

杨徽之 (宋)

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

水隔淡烟修竹寺,路经疏雨落花村。

天寒酒薄难成醉,地迥楼高易断魂。

回首故山千里外,别离心绪向谁言?

苏堤清明即事

吴惟信 (宋)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清明呈馆中诸公

高启 (元)

新烟着柳禁垣斜,杏酪分香俗共夸。

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

卞侯墓下迷芳草,卢女门前映落花。

喜得故人同待诏,拟沽春酒醉京华。

郊行即事

程颢 (宋)

芳原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围。

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高启 (明)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朝来新日清明起,宫色春光净争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节给我的最大最早的印象大概就是这首牙牙学语时的低吟了吧。儿时年幼,只会诵读,却又不懂牧之所想,即便有老师讲解,也还是不懂那种名为孤身一人、凄凉迷惘的心境。

只记得,每年清明,母亲都会带我去她的老家,将我放在舅舅家里,然后和其他的姨母、舅舅出去一阵子,每次一出去,就是整个半天。

后来啊,随着年龄增长,心智渐渐成熟,我开始明白,清明一个很大的习俗就是扫墓上坟,我也明白了母亲和舅舅他们去了哪。

但对于清明的认识,也还是仅仅停留在这。

再后来,上了学,知道了二十四节气歌,明白了清明不仅仅是个节日,还是一个节气,也明白了在这一天人们并不是只会扫墓,还会踏青,会亲近自然。

但是对于我来说,清明依然还只是个模糊的概念。

今年,趁着清明假期,也趁着比以往清明都宽松的时间,我和室友相约故宫,感受了一波来自故宫的清明气息。

我对故宫倾慕已久,总觉得故宫是每个神州人民都应该去领略一趟的地方。

只是路上行人很多,好像也没有人“欲断魂”,总之,是感受不到牧之所写的凄怆了。

进了故宫,一种厚重感扑面而来,只是那种重漆红墙明瓦的质感,就让我感受到了明清两代文明的伟大。或许也是因为处在清明这天,我总感觉故宫城墙透着一股子苍凉。

总觉得,原本辉煌伟岸被视为中原之都的紫禁城,现如今,却成了圈禁起来被人观赏的文物,其中,总泛着些无以名状的复杂。

紫禁城中,三宫六院不乏,六宫粉黛无尽,自也少不了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我记不清那些花草树木的名字,却也明白了“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的居易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或许清明,就是一个让人不断发现、不断发掘的节日吧。

转过乾清宫,又到坤宁宫,帝、后的寝殿,离得那样近,让人不免想起乾隆帝与富察皇后的琴瑟和鸣,一往情深。

后来,只记得在去珍妃井的路上,途径的那几棵参天古树,二级古树松柏,笔直而上不见其顶,看得人心潮澎湃、叹为观止。

路上自然还有其他古树,只是觉得,或许是清明时节纷纷雨唤醒了这些可能应该沉睡的古物,让人又一次感到了清明的不同于沉闷的生气。

兜兜转转,我们漫无目的的走着,转眼间春色盎然,生机勃勃。我们猜测,或许是到了御花园。花枝相绕,漫天伸展,古树苍柏,奇山假石,雀抱环生,翠蔓青枝。

“漆燕黄鹂夸舌健,柳花榆荚斗身轻”,王禹偁是怎样的感受我无从得知,只是我知道我自己的感受却是将此看成一幅春日美景画卷的。

清明那天日头不差,只是总会感觉天被蒙上了一层灰蒙蒙的薄纱,我想,这才是最能阐释清明的含义的吧,让人感受到无限春光,却又不是那么热烈,刚刚好。

无所谓多美的风景,也无所谓乱匆匆吵闹闹的人群,我们于现世中相逢,不会发生什么故事,却也一同穿越了故宫,穿透了时光,游览了百年前皇家人那些所谓天家之子的故地,就像走过了他们的一生,甚至两个朝代的更迭。

我总觉得,清明这一天,就是应该是游览故地祭奠亲人的日子,只是我至亲之人尚在,我没有也庆幸没有后者的机会,那么,那么重要的日子,总得做点重要的事,去走走重要的地方,在心里埋下一亩半方重要的地方保存这份重要的记忆。

或许,这就是我选择清明这天游故宫的理由。

两代更迭,两朝跌宕,透过御花园或是城墙上的符号,总觉得还是能看到过去明清两代皇帝妃子的故事,他们的衣食起居、谨而慎心、一举一动,佳丽的巧笑嫣然,皇帝的浩荡威仪……

虽说紫禁城里一待就是一辈子,但谁又能知道,在这片方方正正、四四角角的天下,红墙绿瓦,雕栏画柱,藏匿的究竟是一个个漂移不定的灵魂还是一个个数不清道不明的梦呢?

我是无从得知的。

我只知道,清明节的这天,我感受到的,不是以往的沉闷无趣,而是不同于任何一个时间的新奇、感叹,带一点说不清的迷惑和一些道不明的复杂。

可以确定的是,这次清明,没有“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的无限苍凉,也没有“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的寂寞,更没有“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的伤感,有的只是“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的平静,亦或“喜得故人同待诏,拟沽春酒醉京华”的欣喜。

相比于其他诗人清明时节的凄神寒骨,心神悄怆,我还是更欣赏程颢先生的“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或许,是因为我没有经历过多离别,亦或许,“何妨吟啸且徐行”,“一蓑烟雨任平生”。

很感谢这次清明时节的故宫之行,我想,以后的每一次清明节,我都会想起这次的出行。

虽说故宫作为景点,人头攒动,摩肩接踵,体验上可能并没有很好,但是我记得脚下踏着落花、鼻尖香气弥漫、头顶花影重叠,记得那种属于故宫的神秘气息,记得那股穿梭千百年而来的厚重与沉淀。

现如今的紫禁城,可能已经没有了当初的金碧华贵,无数次的翻修整新,也已经削去了一部分古朴气息,但那种沉重感,那种无可比拟的时光磨损下的威严,矗立百年千年,不减当年。

清明给我的意义,或许就是这次的不可磨灭的记忆,而且我想,以后的无论哪个时节再次来到故宫,都不会有这次来的震撼大。

朝来新日清明起,宫色春光净争明。

清明节与古诗(含清明节古诗作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