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基本情况介绍

发布时间:2013-03-15 02:45:31

概况: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德语: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简称:德国)是一个中欧联邦议会共和制国家,由16个联邦州组成,首都与最大城市为柏林。德国领土面积为35.7平方公里,气候以温带气候为主。德国亦是欧洲大陆主要的经济政治实体之一,按国际汇率计算世界第4大经济体,以购买力平价计算则为世界第5大经济体,同时还是世界第2大出口国第3大进口国

人口:德国人口约8,180万人,是欧洲联盟中人口最多的国家其中六分之一的人生活在东部德国,即前民主德国的领土上。人口发展有三大趋势特征:出生率低、期望寿命延长和社会老龄化。30多年来,德国一直处于出生低谷:自1975年以来,每个妇女的生产在1.3个子女上下浮动。这样,35年以来,子女一辈的人口比父母一辈少了约三分之一。迁往德国西部的高移民率阻止了人口的相应萎缩在20世纪80年代,德国人均移民数量甚至远远超过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典型的移民国家。目前德国有1500多万有移民背景的人。

社会:德国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现代化社会,大多数人都受过良好的教育,拥有从国际比较来看较高的生活标准和相应的规划个人生活的自由空间。他们的生活中心是家庭,其形式日趋多样化。三分之一的德国人在业余时间里从事公益活动,平均每个月用时14小时至21小时,主要是在体育与业余生活规划、儿童和青少年工作、各自的教会、卫生与社会福利领域或者是文化教育领域。

排名

城市名称

联邦

人口

1

柏林

柏林

3,471,756

2

汉堡

汉堡

1,786,448

3

慕尼黑

巴伐利亚

1,353,186

4

科隆

北莱茵-威斯特法伦

1,007,119

5

法兰克福

黑森

688,664

6

斯图加特

巴登-符腾堡

606,588

7

杜塞尔多夫

北莱茵-威斯特法伦

598,786

8

多特蒙德

北莱茵-威斯特法伦

580,444

9

埃森

北莱茵-威斯特法伦

574,635

10

不来梅

不来梅

547,340

地理位置:德国在地区分类上属于西欧中欧,东面与波兰捷克接壤,南面临奥地利瑞士,西面与法国卢森堡相界,西北毗比利时以及荷兰,北面与丹麦相连并临北海波罗的海, 德国地势南高北低,高度由南方的阿尔卑斯山北海波罗的海递减

气候:德国大多数地区受潮湿的西风影响,属海洋性气候。此地区气候因墨西哥湾暖流向北延伸的北大西洋漂流而较为温和,而该暖流较温暖的海水影响北海周边区域。全年皆有降水,夏季降水较多。冬季时北部较南部温暖,而夏季时则为南部较北部温暖。德国东部偏向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夏季温暖,较常出现长时间的干燥。德国中部及南部地区为海洋性气候及大陆性气候的过渡带,最南部的阿尔卑斯山区气温较低,德国中部的高地属山地气候,气温较低且降雨较多

政体:德国为采行议会制代议民主制的联邦共和国。德国政治体制于1949年的基本法架构下运行,修改基本法则须联邦议院及联邦参议院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基本法的核心原则包括人性尊严、权力分立、联邦组织架构及依循法治自1949年起,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德国社会民主党为主导政党,至今总理皆由这两党党员出任,而德国自由民主党绿党亦为议院中重要力量德国为欧陆法系国家,以罗马法及日耳曼法为基础。德国联邦宪法法院为德国宪法法院,负责司法审查,具违宪审查之权。

德国由16个“邦”所组成,16个邦共同组成国家整体。各邦拥有邦宪法并对各邦内部事务有相当大的自治权限。由于各邦的领土面积及人口数量上的差异,尤其是城市州与具较大领土的邦间的差异,而于巴登-符腾堡巴伐利亚黑森北莱茵-威斯特法伦萨克森设有22个一级行政区管理地方事务。2009年,德国共分为403个县市级行政区,包括301个县行政区及102个市行政区

交通:德国位于欧洲中心位置,交通地位重要,也反映在德国稠密且现代化的交通网络上。德国的高速公路网总长度居世界第3位,而德国高速公路部分路段并无速度限制。德国铁路网总长度超过4万公里;高速铁路网由多中心构成,德国的高速铁路即城际特快列车德国铁路营运,营运速度为时速300公里,联络德国各大城市及周边国家。法兰克福机场慕尼黑机场为德国最大机场,两者皆为汉莎航空的枢纽机场,汉堡港为德国第一大及欧洲第二大港口(2011年),有“德国通向世界的门户”之称。

宗教:基督教为德国最多人信仰的宗教,于2008年时约有5,150万(62.8%)居民具基督教信仰,所有人口中30%为属天主教会,29.9%为隶属于德国福音教会新教信徒

教育:根据《基本法》规定,德国教育事业由州管辖,即由州提供经费。这既涉及公立学校,也包括国家认可的民办学校。联邦政府在高校建设、科研、促进学生学习和企业职业培训试点及高校教学经验推广等方面和各州政府一起提供经费。民间提供的办学经费主要来自各教会和工商大企业及财团,但国家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德国的公立学校不收学费,因为公众认为,公民已向国家纳税,所以其子女或本人有权免费上学,让公民接受相应的教育是国家的义务。1996年德国各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7%。

德国实行十二年制的义务教育,年满6岁的儿童必须依法上学。小学学制四年(在柏林小学六年),四年小学后经过5年级和6年级的过滤阶段进入所谓“分流的中学阶段”,学生可以选择进入初级中学,译为主科或主体中学,包括5年级至9年级)、实科中学(5年级至10年级)、文理中学(5年级至13年级)或综合学校(包括上述几类学校)。

通常初级中学毕业后大部分学生开始职业培训,同时上职业学校,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学生毕业后在工业和手工业界作为专业工人就业。

实科中学学制六年,相当于中等教育程度,学生毕业后可进入技术学校和为以后进入高等专科学校(大专)做准备的高级技术学校实习,也可以在企业或国家公共机构做中级职员。约三分之一的小学学生毕业后上实科中学。

九年制的文理中学(又称完全中学)是德国的传统高级中学,后3个学年以讲座形式取代班级制。文理中学毕业生可以直接进入高等院校。

完全中学的学生数占学生总数的比例近年来有很大增长,从70年代的10%上升到目前的三分之一。综合学校则集中了以上三种学生的形式,负责学生第5到第10学年的学习,正如普通文理中学设立讲座形式一样,综合中学也设立高级阶段(直到13年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难度要求不等的讲座。和职业有关的课程也列入教学计划。综合中学是在“教育机会均等”思想下所设新型中学,其毕业证书在联邦各州都得到承认

德国大学被认为相当国际化,根据2012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德国有4所大学为世界前100名,前200名共有14所,德国大多数大学属事业单位,每位大学生每学期需缴50至500欧元学费

德国拥有世界历史最悠久的全民健康照护体系,始于1883年俾斯麦的社会立法。德国政府依法提供广泛的健康保险计划,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资料,于2005年,德国医疗卫生体系支出中,政府及个人分别负担77%及23%,医疗支出约占国民生产总额11%比经合组织国家的平均值还高出1.5个百分点。德国男性及女性预期寿命分别为77岁及82岁,居世界第20位德国是国际上医疗条件最好的国家之一,各类医院、诊所和医疗设施齐全,保证为所有人提供医疗保障。卫生事业领域的劳动岗位超过400万,是德国最大的就业部门。

社会福利“德国模式”发展为一部成功史,成为许多国家的楷模。这一成功的基础之一是德国广泛的社会福利体制。德国拥有最为紧密交织的社会福利网络,26.7%的国内生产总值流向公共社会福利支出。作为比较:美国投资这一领域的比例为15.9%,经合组织国家的平均水平为20.5%。由医疗、养 老、事故、护理和失业保险组成的广泛网络保护人们免受生存风险带来的经济后果。此外,该社会福利网络还包括其他由税收承担的福利,包括家庭福利条件平衡 (子女补贴,税务优惠)以及退休人员和持续无工作能力者的基本保障等。德国将自己定位为社会福利国家,把所有公民的社会保障视为首要任务。

家庭促进政策在德国的作用日渐重要,受到国家的相应扶持。为了鼓励年轻父母更多地生育后代,自2007年起引进了与收入挂钩、由税收筹资的父母补贴费,以 取代迄今的子女教育费:在为期1年的时间里,父母中由于抚养子女而暂时中止职业的一方可以获得最近一次净收入的67%,最少拿到300欧元,最多可拿到 1800欧元。如果父母当中的另一方至少也缩短了2个月的职业时间,父母补贴费可延长至14个月,这样,父亲对“父母抚养期”的利用则更理所当然一些。同 时继续扩大对儿童的托管。目前,每个儿童从3岁生日起到入学前都有权要求进幼儿园。此外到2013年以前还将为3岁以下的儿童新增75万个托儿所的名额, 这样可以有三分之一的儿童进托儿所。这一措施旨在使父母们更易于将职业和家庭结合起来。所有18岁以下的孩子都可以拿到子女抚养费,第1个孩子每月184 欧元,第3个孩子每月190欧元,生育更多的孩子每人每月可拿到215欧元。在“父母抚养期”间将劳动岗位保留1年至3年也是一项支持年轻父母的得力措施。

德国基本情况介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