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的启示作文700

发布时间:2020-05-03 06:12:08

孙权劝学的启示作文700

第一篇:《《孙权劝学》读后感2篇》 22.古文二则《孙权劝学》读后感2 第一篇:孙权劝学的启示作文700 读孙权劝学有感 读了《孙权劝学》,真的有些吃惊,小说中叱咤风云、文韬武略的东吴大都督吕蒙原来是个不爱读书的“吴下阿蒙”啊!确实,和天生奇才的仲永相比,可以说是天壤之别呐! 不过为什么吕蒙却能在“三国英雄表”内出现,但天生奇才的仲永却落个再平庸不过的“庄稼汉”呢?原因就是在于如何看待原来的天分。年轻时游手好闲的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涉猎见往事”,最终学有所成,使得鲁肃能够真心地感叹:“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但是在瞧瞧神童方仲永,五岁能作诗,且文理皆有可观者。不过只是因为“父利其然也,不使学”,结果泯然众人矣。一代神通就是因为父亲的贪图小利而毁于一旦,假如父亲能够找个先生好好调教调教,说不定也是一位栋梁之才啊!“伤仲永”这个题目的“伤”真的是再恰当不过地表现了王安石先生的叹息呐! 的确,再说那句老话,才能的培养是有赖于后天的教育。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好像在累沙堆,沙子越多,累得就越高,绝对不可能没有巨大的底盘,而到达超高的顶峰。学习也是这样,学得越多积累地越多,基础越扎实,学得也越好。而且,不努力学习就想要的倒成果,无疑是痴人说梦。 看看身边一切的一切,都是人们拼搏、风斗、努力学习得来的:普通到衣食住行,特别到成为明星大腕。都别说,这一切的一切都浸满了人们奋斗的汗水,倒映人们努力的身影。即使是选秀得来的成功,那虽然不可否认地有一些幸运的成分所在,但是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是没有“夏练三伏,冬练三九”的毅力和耐力,相比,连上台的机会和胆量都没有吧! 《孙权劝学》给了我莫大的启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没有耕耘,更无瓜果!孙权劝学的启示作文700 第二篇: 《孙权劝学》读后感孙权劝学的启示作文700 这篇文章讲的是三国时期东吴的君王孙权,赤壁之战后,周瑜于是留下一句“既生瑜何生亮”就与世长辞了。孙权手下武将就只剩下了大将军吕蒙。可是吕蒙乃一介武夫,有勇而无谋。作为一个君王,当然希望手下部将能有勇有谋。急也。孙权便劝吕蒙学习,吕蒙说自己军务繁忙,没有时间学习。但吕蒙最终听从了孙权的劝说,开始挤时间学习,并大有收获。不久,鲁肃与他相聚,听了吕蒙的谈吐,大为惊讶,认为吕蒙已经不是昔日的吕蒙了,真是士别三日,令人刮目相看。因为一个“学”字跌破了他人的“眼镜”。 读了这篇吴王孙权劝其大将吕蒙学习的文章,我从中受到了不少启发。 给我最大的启发那就是书的价值。“开卷有益”,你读万卷书,那么万卷书便会教您领略人生的真谛。正如高尔基所说: “书籍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幸福和有意义”,“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确,一人读的书越多,就越能明白事理,也就更能读懂人生,更加珍惜人生。 我还认识到学习不可以停止,知识有一个积累的过程。荀况之言,积土成为高山,风雨从山里兴起,积水成为深渊,蛟龙就在渊中成长。就如前面所说只要肯学,就能挤出时间,就会学有所获,学有所成。日久天长的坚持下去就会成为富有者,只有真正地会学习,懂学习的人,你才可能为人师。最后以君子曰:“学不可以已”来结束吧。第二篇:《读孙权劝学有感》 读《孙权劝学》有感孙权劝学的启示作文700 文中的吕蒙乃一介武夫,然而在孙权的劝说下,开始学习。 吕蒙和孙权都是很忙的人,而这些人能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学习,我们能有什么理由不读书呢?老师和家长总是劝我们多看看书,而我们去推辞说:“作业太多,没时间去看书。”其实我们可以很快的把作业搞定去多看看书,丰富自己的阅历。 要想学出结果,学出成就,必须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态度端正,成绩必然会提升,学习态度差,越学越差,如果吕蒙当时没有听孙权的劝说,那么他就只是一介武夫,永远都是战争的机器,可见没文化,真可怕,这句俗语充分体现了学习的重要。 人如果不学习,和禽兽有什么两样?第三篇:《《孙权劝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该文通过叙述孙权劝学和吕蒙学有所成的故事,表明读书大有好处的道理,并告诫人们刻苦学习的重要性。原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阅读练习1、文学常识填空。  《孙权劝学》一文作者是 ,是 时代的政治家、史学家。他主持编攥的 ,是我国最大的一部 史书。2、找出《孙权劝学》一文中的成语并解释。(写一个)3、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  (1)卿今当涂掌事( ) (2)但当涉猎 ( )  (3)蒙辞以军中多务 ( )(4)及鲁肃过寻阳( )4、根据语段内容回答。  (1)表现孙权对下属吕蒙爱护、器重和希望的一句话是:  (2)“刮目相待”后,鲁肃有何举动?说明了什么?5、将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6、从吕蒙的变化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请结合《伤仲永》一文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参考答案1、司马光 北宋 《资治通鉴》2、刮目相待 :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3(1)当道、当权(2)粗略的阅读(3)推托(4)到  4(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与吕蒙结友,说明鲁肃对吕蒙的赏识、认可。  5、①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 ②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  6、只要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就会寻找一切机会去学习,最终有所成就。再聪明的人,如果放弃学习,终将一事无成。二:1、文中最突出的描写方法是什么?  答:用对话的方法进行语言描写        2、本文所揭示的道理对你有什么启示?答: 我的启示是:1、开卷有益,只要有学习,就会有收获;2、士别三日 刮目相看,我们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别人。3.句子翻译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译文:你今天掌管权事,不可以不学习啊。(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译文:我哪里是让你研究儒家经典做个博学多才的人呀!( √)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译文:你今天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在吴县时的阿蒙啊!(  4、《孙权劝学》选自 《资治通鉴》 ,该书是 宋(朝代) 司马光 (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 编年  体通史,记载了从 战国   五代  1362 年间的史事。 《孙权劝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孙权劝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5、《孙权劝学》的原因是: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是: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孙权劝学》劝的语言是: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孙权劝学》的成果是:“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以上均填原句) 6、鲁肃的话表现了他 惊讶、敬佩 的感情,也从侧面写出了 学有所获         ;文末的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原文)更进一步阐明了这一点。 7、文中可以提炼的一个成语是: 士别三日,刮目相看。8.说说文中描写的三人各自的性格特点①孙权:②吕蒙:③鲁肃:孙权:豁达、大度,待人坦诚,平易,有幽默感的一位明君;吕蒙:机敏精干,虎虎有生气的将才;鲁肃:忠厚的长者。9.用原文回答①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答: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②表明吕蒙自己治学的毅力和自信心的语句是哪句?答: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10.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答: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投意合。这最后的一笔,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11.本文和《伤仲永》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什么不同?答:本文写吕蒙“当涂掌事”之后,经孙权劝说“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了惊人的长进;《伤仲永》写出方仲永幼年聪慧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泯然众人”。两文的内容都与学习有关,却一正一反,一是年长好学,学有所成;一是幼年不学,毫无所成,从不同方面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两文的写法不同,本文以对话为主,言简意丰;《伤仲永》叙议结合,借事说理。注释1、初:当初,起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2、权:指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浙江富阳)人,黄龙元年(公元222年)称王于武昌(今湖北鄂城),国号吴,不久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222年称帝。3、谓……曰:谓,告诉;连用表示“对……说”。4、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汝南富陂(今安徽省阜南县东南)人。5、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6、今:如今。7、当涂:当道;当权《孙权劝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文章《孙权劝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出自刮目:擦擦眼。待:看待。43、大兄: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44、何:为什么。45、见事:认清事物。46、乎:啊。表感叹或反问语气。47、遂:于是,就。48、拜:拜见。《孙权劝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古诗词鉴赏49、别:离开。50、为:成为。51、阿蒙:名字前面加阿,有亲昵的意思。52、肃:指鲁肃。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大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忙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当博士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忙,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认为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到了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鲁肃)与吕蒙讨论议事,(鲁肃)十分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当年的吴下吕蒙了!”吕蒙说:“读书人离别多日,就要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然后分别了。赏析该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孙权劝学,先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劝,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近、关心和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赞叹,可见鲁肃十分惊奇的神态,以他眼中吕蒙变化之大竟然判若两人,表现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长进。需要指出的是,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由他说出这番话,更可表明吕蒙的长进确实非同一般。“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从吕蒙的答话中可见吕蒙颇为自得的神态,吕蒙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鲁肃、吕蒙的话则有调侃的意味,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故事,说明了人只要肯学习就会有长进,突出了学习重要性。文章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趣。写鲁肃、吕蒙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两人的真实性情和融洽关系,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笔墨十分生动,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道理启示(1)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2)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3)要善于听取他人好的意见并去做。(4)不但自己要学好,还要催动附近的人也要学习,让社会也一起进步。(5)劝人要讲究策略。(6)不要找借口不听从别人。(7)只要发奋学习,就能积学修业,学有所成。(8)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9)一个人即使基础差,但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就能学到知识,并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办事能力。(10)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天性。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只要你愿意,你就会成活并成长。 第四篇:《《孙权劝学》比较阅读及答案(2)》《孙权劝学》比较阅读及答案(2) 文章来自:【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乙】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秉烛夜读》【注】安:哪里。疑问代词。戏:取笑。安敢:怎么敢。疑问副词。孰与昧行乎:与摸黑行走相比,那一个(更好)?昧:黑暗。1. 解释加点词。(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2) 及鲁肃过寻阳(3) 恐已暮矣(4) 盲臣安敢戏其君乎 ?2.翻译句子。(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3.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 。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 (每个所填不超过5个字)4.两文都是谈学习,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乙】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1.解释加点词。(1)但当涉猎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3)邴原少孤 (4)欲书可耳2.翻译句子。(1)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2)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3.甲乙两文的内容都与学习有关。甲文侧重 。乙文侧重 。文章来自:【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乙】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秉烛夜读》【注】安:哪里。疑问代词。戏:取笑。安敢:怎么敢。疑问副词。孰与昧行乎:与摸黑行走相比,那一个(更好)?昧:黑暗。1. 解释加点词。(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2) 及鲁肃过寻阳(3) 恐已暮矣(4) 盲臣安敢戏其君乎 ?2.翻译句子。(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3.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 。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 (每个所填不超过5个字)4.两文都是谈学习,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乙】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1.解释加点词。(1)但当涉猎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3)邴原少孤 (4)欲书可耳2.翻译句子。(1)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2)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3.甲乙两文的内容都与学习有关。甲文侧重 。乙文侧重 , 文章来自:【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absolute; LEFT: -10000px"> 本文来自《秉烛夜读》【注】安:哪里。疑问代词。戏:取笑。安敢:怎么敢。疑问副词。孰与昧行乎:与摸黑行走相比,那一个(更好)?昧:黑暗。1. 解释加点词。(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2) 及鲁肃过寻阳(3) 恐已暮矣(4) 盲臣安敢戏其君乎 ?2.翻译句子。(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3.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 。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 (每个所填不超过5个字)4.两文都是谈学习,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乙】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1.解释加点词。(1)但当涉猎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3)邴原少孤 (4)欲书可耳2.翻译句子。(1)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2)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3.甲乙两文的内容都与学习有关。甲文侧重 。乙文侧重 。文章来自: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乙】濮州刺史庞相寿坐贪污解任,自陈尝在秦王幕府。上怜之,欲听还旧任。魏征谏曰:“秦王左右,中外甚多,恐人人皆恃恩私,是使为善者惧。”上欣然纳之,谓相寿曰:“我昔为秦王,乃一府之主;今居大位,乃四海之主,不得独私故人。大臣所执如是,朕何敢违!”赐帛遣之。相寿流涕而去。1.解释加点词。(1)但当涉猎 (2)非复吴下阿蒙(3)是使为善者惧。 (4)相寿流涕而去2.翻译句子。(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2)今居大位,乃四海之主,不得独私故人。3.文中吕蒙与李世民有什么相同的品行?能反映这种品行的历史故事还有不少,试举一例。4.联系实际,谈谈从故事中得到的启示。()【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乙】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为崔道固城局参军,与道固俱降,入为平齐百姓。帝每叹曰:“上马能击贼,下马能做露布,唯傅修期耳。”1. 解释加点的词。(1)卿言多务,孰若孤(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3)寻复南奔(4)涉猎经史,兼有才干2. 翻译句子。(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2)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3. 吕蒙在短时间内才略惊人长进的原因是什么?4. 傅永为什么能够“发愤读书”?5. 吕蒙、傅永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特点?附阅读答案:()1.迟、晚,怎么,2.年少爱好学习,就如同刚刚升起的太阳。3.年纪大,事务多。4.提示:热爱学习、珍惜时间、善于引导、虚心听取他人的合理意见。()1.幼时丧父,读书。2.你如立志学习,我愿意白教你,不要学费。3.学习可以改变一个人,赞美邴原少而好学。()1.这,离开,2.现在我在皇位,是天下的主人,不能只偏爱老朋友。3.相同之处:虚心听取别人的建议。示例:战国时齐王听取邹忌的建议,出现各诸侯国“皆朝于齐”的局面。鲁庄公听取曹刿的建议,取得“长勺之战”的胜利。4.有一份虚心,就会有一份收益。唐太宗听取魏征的建议,成为一代明君而名垂千史。学习生活中我们要广泛听取他人良好的建议,成为自己行动的指南,不断进步。()1.不久2.有个友人寄给他一封信,他却不能回复。3.他认清了学习的重要性,刻苦学习。4.他遭叔父责备,受到刺激,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5.二人身份相同,都是武将,认识到读书的意义后都能刻苦学习,都有了惊人的长进。第五篇:《孙权劝学 阅读答案》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文学常识填空。 《孙权劝学》一文作者是 ,是 时代的政治家、史学家。他主持编攥的 ,是我国最大的一部史书。 2、找出《孙权劝学》一文中的成语并解释。(写一个) 3、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 (1)卿今当涂掌事( ) (2)但当涉猎 ( ) (3)蒙辞以军中多务 ( )(4)及鲁肃过寻阳( ) 4、根据语段内容回答。 (1)表现孙权对下属吕蒙爱护、器重和希望的一句话是: (2)“刮目相待”后,鲁肃有何举动?说明了什么? 5、将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6、从吕蒙的变化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请结合《伤仲永》一文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 ()课外阅读理解 炳烛夜谈 孙权劝学的启示作文700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①乎?”平公 “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 ;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③行乎?”平公 “善哉!”。 【注释】①炳烛:点烛。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盲臣。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absolute; LEFT: -10000px"> 本文来自A.恐已暮矣 ( ) B。盲臣安敢戏君乎 ( ) C。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 D。及鲁肅过寻阳 ( )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9、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____________ (不超过五个字) 10、两文都是谈学习的,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 参考答案: 1、司马光北宋 《资治通鉴》 2、刮目相待 :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3(1)当道、当权(2)粗略的阅读(3)推托(4) 4(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与吕蒙结友,说明鲁肃对吕蒙的赏识、认可。 5、①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 ②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 6、只要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就会寻找一切机会去学习,最终有所成就。再聪明的人,如果放弃学习,终将一事无成。 7A。迟,晚 B。怎么 C。再次,重新 D。到……的时候 8(1)年少而学,就如同初升的太阳。 (2)我难道想要你研究佛家经典而成为博士吗? 9、年纪大事务多 10、从热爱学习,珍惜时间,善于引导,虚心听取他人的合理建议等方面阐述即可。 (炳烛之明:形容不能持久的光亮。) 第六篇:《《伤仲永》《孙权劝学》比较阅读附答案》《伤仲永》《孙权劝学》比较阅读附答案(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乙)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 本文来自高考资源网孙权劝学的启示作文700

孙权劝学的启示作文70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