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课文内容

发布时间:2017-12-04 09:31:51

十二册语文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唯一的听众》是一篇写( 写人 )的文章,抓住了老教授的(动作、语言、神态和“我”的内心感受 )来表现人物。

2.老教授是一个(   能给予他人真诚无私帮助的慈祥可敬 )的一个人。表达了对老教授的( 感激与敬佩)之情

3.《唯一的听众》三次描写老教授的神态描写都用了平静地望着我,这种写法叫(反复)。

4.为什么面对成千上万的观众演奏小提琴曲的时候,总是不由得想起那位耳的老人?( 我对老教授的无限感激和敬佩之情

5. 《前出塞》作者是()朝(杜甫),最后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制止战争,渴望和平)之情。

6. 《示儿》是(南宋)(陆游)的(绝笔),整首诗表达作者(渴望收复中原,中国统一)之情和(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

7. 《题林安邸》是一首(墙头诗),(南宋)作者(林升)写出作者(忧愤深沉的爱国)“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两句诗,作者(语意双关),既是讽刺,也是警告:(长此以往,必将重蹈覆辙,杭州也会像汴州一样,沦于金人的铁体之下。

8. 《己亥杂诗》是作者()代(龚自珍),在(己亥)年写下的315首诗中著名的一首。表达出作者(渴望出现变革,出现人才辈出的局面。)

9.《为学,蜀之鄙有二僧》这个故事说明:( 志向坚定,刻苦勤奋,即使客观条件再差也能取得成功)。

10. 《为学》中有两句话说明,做学问成功与否是由自己的主观努力决定的, 这两句话是:( 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为学》一课使我懂得(办好事情或搞好学习决定作用的条件是自己坚定的志向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有志者事竟成” )。

11《穷人》的作者是()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文章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主要人物是(桑娜)。文章在刻画人物是运用了(语言)、(环境)、(心理活动)描写,让人们体会到了主人公的美好心灵。

12、“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但她觉得非这样做不可。”从这句话中可以体会到桑娜:(桑娜的举动完全出自她同情别人的本能,发自她仁爱的天性)。“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一个“熬”字,写出了渔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

13《穷人》一文的结尾好就好在:(创造悬念,发人深省,给读者想象空间)。14桑娜是一位(勤劳、善良、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人。

15、“我嘛……缝缝补补……”这句话中省略号起(表示欲言又止,结结巴巴)的作用。

“古老的钟嘶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这句话中省略号起(表示省略某些内容)的作用。“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这句话中省略号起(表示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的作用。

“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  这句话中省略号起(表示内容的变化、语意的跳跃)的作用。

16、归纳文章主要内容。(课文记叙了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桑娜和渔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孩子的故事)。

17《母亲的纯净水》 课是写(母亲)的爱,以(正面)描写为主,侧重叙事说理。

18 、“再穷,也得看得起自己,要是看不起自己,心就穷了,那可就真穷了。”(1)这句话中第一个“穷”表示:(物质上的贫穷)(2)这句话中第二个“穷”表示:(精神上的贫穷)(3)这句话中第三个“穷”表示:(物质与精神上的贫穷

19、文中女儿的心理变化是:(不安)(高兴)(尴尬)(酸楚)(喜欢)

20 、“她认为没有任何饮料比得上母亲的纯净水。”这是(一语双关)的写法,表示的意思是(任何一种饮料都比不上母亲的凉白开,深层次表示母亲对女儿进行的思想教育像“凉白开”一样涤荡女儿的思想)。

21《我看见了大海》课文讲述了一个( 平凡的 )继父,想尽一切办法,帮助“我”——一个身体畸形从不走出家门的女孩子成为( 能独立生活 、( 自食其力 )的人。表现继父对“我”(深沉 )的爱,以及“我”对继父的(无比感激之情 )。全文是按(时间顺序)写成的。

22、最后一个自然段里的“看海”指(让我能够生活自理、自食其力)。

“我”看见了大海中的“大海”又指(我能已经能够生活自理、自食其力)。

23. 《黄河象》一课黄河象骨骼化石的特点是( 高大)( 完整 )

24.《黄河象》一文是按照陈列化石、(假想来历 )( 地壳变化 )(发掘化石 )的顺序叙述写的。

25.黄河象变成化石的过程是( 天气酷热) ( 陷入淤泥) ( 地壳变化)

26.《黄河象》是一篇(科学小品 )文。从黄河象站立的姿势可以想象(它失足落水一瞬间 )的情景。从它各部分骨头相关联的情况可以推想出( 它死后就在原地没有被移动过),所以能保存得这样完整。

27《梅花魂》课文写了哪几件事:①读诗落泪 ②珍爱墨梅图 ③不能回国伤心 ④送墨梅图 ⑤送梅花手绢

28《梅花魂》是一篇(叙事抒情)的文章。

29.课文记叙了身在异国的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了他(浓浓的思想之情拳拳爱国心),表达了一位华侨老人对祖国(深深地眷恋)。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是(呼应的关系)。文章最后起到(点名中心)的作用。

30《理想的风筝》是通过(4 )件事写(人)的,在记叙过程中抓住人物的(语言 )、( 动作 )来表现特点的。有(笑谈残腿)、(讲课极好)、(耐心引导)(乐放风筝)这四件事写的。

31、理想的风筝是指(乐观向上)、(热爱生活)、( 有理想追求 )。

32、这篇课文在写人时加上了自己的( 议论)和(抒情 )来表达感情。

33、开头景物描写很有特点,作者运用了拟人手法给景物赋予情感,(借景抒情 )衬托出作者( 对生活的热爱,对老师的怀念 ).理想的风筝这篇课文(首尾呼应 )。

35、倘若同学回答得正确、深刻,他便静静立在教室一侧,微仰着头,眯起眼睛,细细地听。仿佛在品味一首美妙的乐曲。这是( 细节 )描写。

36、刘老师是个(乐观向上,对生活事业有强烈的爱与追求  )的人。

37《詹天佑》“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这句话表现了(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的藐视和嘲笑

38、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工作首先要精细,不能有一点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这句话表现了(詹天佑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

39、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的计算。这句话运用了(排比 )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詹天佑(工作认真精细 )。

40、《詹天佑》是一篇写( )的文章,课文是按先(概括介绍 ),再(具体叙述)后(总结 )的方法来安排材料的。

41、课文中选取了( 勘测线路)、(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形线路)这些内容来表现詹天佑特点的。

42、詹天佑是一位( 杰出爱国具有创新精神和卓越才能 )的工程师。

根据课文内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