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区建设的探索

发布时间:2019-05-31 08:16:43

农村社区建设的探索

—— 对西宁农村社区建设情况的调研

开展农村社区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有利于将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向农村延伸,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健康协调发展;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有利于通过社区平台,把服务送到农村、把文明带进农户、把科技传给农民、把惠农政策落到实处,让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是完善村民自治、扩大基层民主的重要载体,有利于农民群众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西宁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拓展了我们的视野,使我们从中得到了一些有益的启发。

一、西宁村农村社区基本情况

西宁农村社区位于六盘水市中心城区西侧,总面积约16平方公里,辖8个村民小组,共1445户计5242人,其中居住有彝、苗、回等10余种少数民族计1504人;驻有六盘水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六盘水市金属回收公司等数家企事业单位;过境公路、铁路以及城市西段路网在境内纵横交错。随着德坞新区的开发,水矿德馨园、兴民安置小区、民景小区、清真寺、污水处理厂、市职院二期工程等一批省、市、区重点项目建设工程相继启动。其中兴民安置小区预征地680亩,已征地340亩,安置水矿东西路、凉都大道、水矿德馨园等工程拆迁户,现已选地基125户,开工建设的72户。民景小区系水矿采煤沉陷区治理工程,已征地238亩,并动工建设。该村现人均耕地约0.3亩,主要以蔬菜种植和畜禽养殖为主导产业,2008年农民人均年收入为3200元。

二、主要做法及收到的效果

(一)主要的做法

1、夯实三个基础

    一是实施科教兴村战略,为农村社区建设打牢人才基础。该村高度重视九年制义务教育,积极支持辖区内各中小学办学,努力为农村社区建设培育更多更好的后续人才。针对农村劳动力文化和技术整体素质不高的现状,他们围绕产业发展,组织对农民群众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健全农林水牧等技术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广优良品种,普及实用技术,教育引导农民群众不断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同时,还充分发挥农村社区干部的综合优势,培养掌握实用技术的科技服务者,为农民群众提供有效的技术指导和服务。

二是实行民主管理战略,为农村社区建设打牢法制基础。该村始终抓住完善村(居)务运行机制这一核心,进一步明确村(社区)党支部、村(居)委会的职责,促使村(居)务运行逐步实现规范化、制度化,确保村(居)务运行更加规范、更加协调,进一步保障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选举权、监督权,真正做到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选举、民主监督。在总结推广过去成功经验的同时,他们逐步推行村(居)民民主议事决策制度、实行村(社区)重大事项由村(居)民直接表决,推行村(居)两委分别向党员大会、村(居)民会议报告工作制度、党员群众对村(居)两委班子定期评议制度等,实现了党员群众对村(社区)委班子的直接监督,在巩固现有公开面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公开力度、加深公开程度。

三是实施文化引导战略,不断提高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为确保农村社区文化活动的有效开展,该村以满足社区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为出发点,逐步形成“以块为主,条块结合,村委主导,群众参与”的农村社区文化格局:成立了西宁农村社区老年民乐演奏队,经常为村民及外演出;举办村(居)民夜校,对村(居)民教授文化课;建有图书室和远程教育接收站,为党员、干部、村(居)民提供教学、帮助和服务。

2、健全三个网络

一是构建求助服务网络。加强社区建设,最终要使服务落实于民。西宁农村社区在整合社会资源,搞好公共服务方面,重点完善了社区警务室、图书阅览室、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在整合市场资源,搞好市场化服务方面,积极鼓励村民投资兴办农家乐、便民超市、农业科技服务中心等设施,为社区群众提供了较为完善的市场化便民服务

二是建立和完善社会治安网络。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成立了相应的社会治安工作领导小组,强化了农村社区警务室建设,组建了9人的民兵治安巡逻队,每人每月落实了800元生活补贴, 实行24小时值班巡逻制度,成功参与抓获犯罪嫌疑人的案件4起,挽回经济损失4.6万余元。同时,还认真落实群防群治措施,以十户为单位进行治安联保,较好地构筑起城乡一体化的治安防范网络体系,大大增强了居民的安全感。

三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2009年截止第三季度已发放农村低保94165人计28710元。同时,还大力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事业,村民参合率达到95.8%

3、加强三个建设

一是加强农村社区党组织建设。街道党工委注重用党建思维谋划农村社区党组织建设建设。在发展农村社区经济之初, 注重先发展农村社区党支部,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统筹资源以加快农村社区建设步伐,把党的先进性体现到推动发展和为民服务上,通过上项目、搞开发、发展现代农业等途径来增加农民收益。

二是加强农村社区阵地建设。西宁农村社区设有宣传阅览室、党员活动室,开办了文明市民学校,以这些阵地为依托,凝聚党员、吸引群众,广泛开展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主旋律,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广泛开展坚持唯物论和无神论,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的教育;广泛开展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培养情趣,提高文化素养和各种技能的教育,促进市民素质不断提高。

三是加强文化载体建设。如成立老年民乐演奏队、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图书室、远程教育接收站、科技示范点等。广大村民不但参与了活动,发挥了作用,而且在参与中受到了教育,得到了提高,形成人育环境与环境育人的良性互动。

(二)收到的效果

1、农村社区组织建设明显加强,基层组织的服务功能得到拓展,“两委”班子组织引领发展的能力明显提升。该村先后成立了人口和计划生育协会、村花卉协会、运输协会等协会组织,形成了以“两委”班子为核心,以农村社区服务中心为运转中枢,使农村社区基层组织在提供公共服务、反映利益诉求、规范行为规则、化解矛盾等方面得到了充分发挥和有效拓展,提升了“两委”班子引领发展的能力。

2、社区公共服务明显提高,村级服务平台建设得到加强,社会管理和服务工作水平明显提升。一是对五保户、特困户、受灾户、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实行救助服务,落实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做到应保尽保。同时,还开展农业科技、劳动就业培训及劳务中介活动。二是设立专职治安巡逻队、护村护寨队,较好地维护了辖区社会治安的稳定。三是组织开展廉政建设进社区、道德规范进社区、文明卫生进社区、科技知识进社区、法制教育进社区、民政救助进社区、劳务卫生保障进社区等“部门进社区”的一系列活动,有效地解决了过去村级公共服务内容形式单一、服务水平不高的问题,形成了全方式、多层次、宽领域的服务群众工作体系,有效地提升了农村社区社会管理和村级公共服务的水平。

3、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一是该村在兴民小区新办公大楼一栋4层,总面积1196.51。二是加强了宣传阵地建设,设置有铝合金公开栏3个,黑板公开栏1个,在每个村民小组设黑板公开栏1个(合计约30平方米),有效的保证了各公开工作正常开展。三是在西宁八组修建水泥路一条(约500),解决了社区居民行路难问题,为农村社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

4、深化农村社区干部教育,村、组干部职责得到明确,工作水平明显提高。通过开展对农村社区干部业务培训和组织政治理论学习等活动,增强了对村级干部开展工作的指导性和工作的实践性,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党员干部和村民群众创优争先的热情,工作作风有了明显转变,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同时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

5、基层民主得到扩大,村(居)民自治进一步深化。建立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实行村(居)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深化村(居)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建立村(居)民代表会议、村(居)民小组会议、村(居)民委员会三级自治组织体系。注重发挥“两委”班子的引导作用,鼓励群众参与民主决策和管理,建起了一个干群沟通、联系群众的纽带和平台,形成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机制,在民主中促进了各项工作正常快速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村社区建设中,个别社区干部和部分群众对于社区建设的发展趋势和重要性认识不足,工作不够积极主动。

二是农村社区建设资金渠道不畅,大部分建设资金主要依靠自筹,建设经费、管理和服务人员工资难以保证,成为制约社区发展的“瓶颈”。如因经费不足等原因,社区警务室未正常开展工作。

三是农村社区的设施服务功能有待于完善。虽然已建设了部分设施,但仍然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

四是农村文化发展存在思想上的滞后。少数人总认为文化建设是形式,给村级发展带不来经济效益,没有认识到文化建设能促进和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五是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失地农民日益增多,这给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农村社区带来严峻的考验。如,如何妥善解决征地拆迁中遇到的各种复杂问题和矛盾,如何拓宽就业门路,实现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等等。

四、从西宁农村社区建设中得到的几点体会

根据近半年来西宁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我们认为在推进农村社区的建设进程中,应该把握好以下四个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原则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精神实质,集中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价值理念,既是农村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又是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建设农村社区的目的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村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让村民享受到更多的市民待遇。建设农村社区要依靠的也是村民,村民是受益者,但更是建设者和参与者,是农村社区建设的主体。所以,农村社区建设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村民的需要为根本出发点,努力实现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的全覆盖,向村民提供各种便民利民服务项目,从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想村民所想,急村民所急,找准服务的支点,着力提高村民群众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因地制宜原则

农村社区建设不能搞一刀切,更不能照搬照抄,把所有农村社区都建成一个版本,要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具体要把握以下三个要点:

1、坚持科学规划。农村社区建设千头万绪,是一项十分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保证农村社区建设有计划、分步骤地开展并取得成功,必须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科学制定农村社区建设规划,明确农村社区建设的思路、目标和工作措施,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坚持分类指导。农村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各地财力有差异,自然条件和生活习俗等也不同,所以,农村社区建设的定位、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等,必须因地制宜、因村制宜,有关部门要对其分类指导,不定一种模式,不搞一刀切。指导要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搞盲目的脱离实际的超前建设,不增加农民负担,不搞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还要符合群众意愿,不搞强迫命令,不做表面文章。

3、坚持实事求是。禁止一切形式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这些“工程”都从根本上违背了因地制宜的原则。农村社区建设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多办有益于群众的事,少搞假大空的“工程”,一个农村社区的好与坏,不是政府认可的,而是由群众来评判的,其唯一标准就是群众满意度和认可度。所以,应该实事求是,从老百姓最需要的地方入手,建设农村社区。如果因社区建设过于超前,造成财力负担,就会引起农民的不满。

同时,在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进程中,还要注意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急”与“缓”的关系,当急则急,该缓则缓,既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快推进建设步伐,有所作为,对于正在拆迁的村,则应根据实际情况,暂缓农村社区建设,避免因拆迁造成重复建设。二是“点”和“面”的关系,积极引导和鼓励基础条件较好和经济实力强的村进行高标准建设,对于经济条件一般和基础设施较差的村,则应立足实际进行建设。

(三)资源整合原则

相对城市社区而言,农村社区的各种资源都比较匮乏,要建成功能齐全、管理规范的农村社区,在操作中必须要把有限的资源整合起来,统筹安排,以实现各类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把坚持“资源整合”作为建设农村社区的一条基本原则,至少有利于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形成建设农村社区的强大合力。农村社区建设既是一项繁杂的系统工程,更是一项浩大的农村社会管理工程、服务群众的服务工程,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将是十分巨大的,单靠政府投入或村民自筹或社会力量支持,任何一方都无法独立进行,只有将各方面的资源有机地整合起来,具体而言,就是把政府公共服务、新农村建设、村级组织活动场地建设、社会力量的投入、农村基层资源等有效地整合起来,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钱往一处投的强大合力,才能建成群众满意和认可的农村社区。

2有利于建设节约型农村社区。建设节约型国家、节约型政府、节约型社会是党的号召,也是广大群众的心声,同样,我们也要大力提倡建设节约型农村社区。事实上,农村目前尚有许多可挖掘的现实资源和潜在资源,将这些资源进行重新整合、修缮和再利用,不仅可以解决大量投资,避免重复建设,还可以借此来培养和提升人们的节约、环保观念,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3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随着物质资源的整合,必将带来领导观念和领导力量的整合。我街道在农村社区建设的过程中,将农村社区建设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到各相关职能部门,并加强考核。这样一来,这些职能部门的负责人,感受到了一定压力,提高了重视程度,亲自下社区指导工作。

(四)突出重点原则

没有重点就没有抓手,眉毛胡子一把抓,什么也抓不到。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农村社区建设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和矛盾:一是少数村用房问题比较突出,办公用房尚且不够,更谈不上为村民提供服务和活动用房,想建又因规划限制不允许,一定程度上限制着农村社区的建设与发展。二是村干部的观念有待于进一步改变和更新,部分村干部认为农村社区可有可无,缺乏一种主动的服务意识,这两个问题是关乎农村社区运转是否健康、是否良性的大问题,要摆上重要位置,予以充分研究、论证和探索,创出一条具有特色的农村社区的发展道路。此外,在解决好农村社区场所和村干部观念的基础上,还要解决好为村民服务的内容、途径、办法和方式问题,真正使村民感受到农村社区建设给他们带来的实惠和方便,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从而以更大的热情和积极性投身于农村社区建设之中,依靠党和政府的支持,通过自身的努力,建设自己美好的家园。三是农村社区建设必须把为民办实事摆上突出位置。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各级党组织和政府把关心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作为执政基本理念。为农民办实事是党和政府赢得老百姓爱戴和拥护主要途径、实现“三个代表”的重要举措,而农村社区为实现“三个代表”寻找到好的切入点和平台。

综上所述,只有以农民群众的利益和需要为根本出发点,科学规划,整合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才能实现农村社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基本目标,才能推动农村社区和城区城镇社区同步发展,才能让广大农民群众享受到“市民”服务,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五、对农村社区建设的思考

一)农村社区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

工业化时代的临近,迫切需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呼唤着工业布局的重新调整;长期以来,农村资源过多地被城市汲取,制约了农村进一步发展,呼唤着工业的反哺和公共财政转移支持;工业化使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被不断地征用,农民和土地的关系越来越疏远,而大量的市民化农民,渴望在居住、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文化生活等方面享受与城市平等待遇,呼唤着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的改革等等,所有这些都是转型期必须面对的问题。而大力建设农村社区、构筑城乡一体文明,改变了城市化在空间上的简单扩张,有利于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各类要素在城乡空间合理集聚、科学配置,发挥出最大效益;有利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改变传统城乡关系,使农民逐步享受并融入现代城市文明;有利于加快农业生产方式现代化,农民生活方式城市化的进程,实现城乡良性互动。其次,农村社区建设为我街道精神文明建设注入新动力。精神文明创建的重心主要集中在城区,虽然开始向农村延伸辐射,但力度和程度还处于浅表层面,客观上城区与农村紧密相连,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互动频繁,如果没有农村文明水准的普遍提高,城市文明就很难巩固和持久。只有在思想观念、生活质量、文化品位等多个方面实现城乡联动,推进城乡文明一体化,既发挥城市社区对农村社区的龙头带动作用,又发挥农村社区对城市社区的支撑推动作用,才能形成精神文明建设的良性循环和综合效应。

(二)农村社区建设是当代农民追求新生活的内在需求

2009年我街道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3200元,绝大多数农民物质生活基本上无后顾之忧。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广大群众对生活质量内涵理解已不仅仅是居有房、穿有衣、食有粮等基本消费层面,而是逐步向人居环境追求舒心、人际关系追求和谐、自我发展追求个性、社会服务追求便捷等现代文明需求层面。主动地接受现代城市文明的辐射,象城市居民一样享受现代文明成果,已越来越成为当代农民的迫切愿望。具体表现为几个方面:首先,追求生活环境舒适、安逸。长期以来,农村服务机构的缺失或单薄,严重地影响了农民生活质量,一家一户的高档住宅并不能就近购买到优质生活用品,顾了小家也要求顾大家。农村社区建设适应了农民这样客观的需求,通过社区服务中心等为农民提供便捷的生产、生活服务,像水电气供应、政府机构打交道而形成的各种证件代办、司法服务求助以及小毛小病预防医疗等基本上可以在小区内迅速供给上,大大地方便了农民的生活,使他们生活得舒心、放心。农村社区又往往把解决农民这些“一家一户急需解决而解决不了的”服务性需求放在了社区建设的核心位置,从而很快赢得农民的欢迎和积极参与。与此同时,农村社区服务功能的增强,无形中又影响和引导了农民生活习惯,倡导和提高了公共环境意识。其次,追求生活方式的文化品位。由于农村缺少必要的文体阵地和有力组织,单调乏味的农村业余生活,无法满足旺盛的文化精神需求。在一些乡村,农民大量的空闲时间被耗费在搓麻将、搞迷信等上,而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却由于缺乏组织化动员,在电视等休闲方式的冲击下逐步走向衰落。农村社区建设较好地为农民追求高品位精神生活提供了广阔的平台,通过加强组织化程度,采取自娱自乐与专业文化、艺术感染与健身休闲相结合等形式,逐步把自发的、分散的群众文化、地方文化引导到有组织、有品位、有意义的发展轨道上来,更好地发挥了先进文化的导向作用。第三,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随着农村的非农化和居住集中小区化,农民熟悉的居住人文环境改变了,邻里之间是由来自不同地域、不同职业甚至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组成了,这种“多元异质”的人组成的生活环境又诱发新的纠纷甚至冲突。在工业发达的镇村,大量外来就业者增加了原居住地农民的不安全感农村社区普遍配有人民调解、警务站、联防队、法律援助等人员和机构,较好地提供了公共安全的环境保障。

(三)农村社区建设是农村组织方式改革的必然趋势

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地方政府的行政力量往往直接作用、渗透到最基层一级。政府过度介入农民的生产生活,导致了“三农问题”迟迟得不到有效解决。如何顺应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既使政府行为逐步退出农村,又能保持农村社会的稳定,让农民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必须通过制度创新来实现。具有自治性质的农村社区组织产生,一方面承担了联系政府与农民之间的桥梁功能,为社区自治提供了平台,另一方面又很好地呼唤起农民作为社区成员履行自我管理、民主协商义务的主体意识。

20091013

农村社区建设的探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