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新课程标准解读

发布时间:2020-04-04 03:53:21

美术新课程标准解读

一、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情感是人对待周围现实和对待自身态度的一种稳定而持久的体验。情感既反映人对人的态度,也反映人对事物的态度,因此是反映现实的特殊形式。情感作为人的心理现象,具有普遍性,在人的认识与实践活动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任何社会和行为都不能忽略人的情感,压抑或泯灭人的感情,人生就寡无情趣,其结果无异于泯灭人的生命。

情感性是美术最重要的特性之一,美术是人类情感的温床,是情感交流的场所。美术中的形、色、质是人类情感的载体,是作用于人的感官的直观形象与符号,容易唤起人的情感体验。情感性同样是美术课程的重要性质,是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动力,不仅如此美术课程本身就直接处理学生的情感、态度。美术课程不仅使学生的不良情绪得以释放和宣泄,恢复他们心理的平衡,而且有益于学生情感的不断升华。

人的情感还有特殊的一类,如道德感、美感、理智感,我们将这一类高级的情感称为情操,所谓情操指的是人对具有一定文化价值或社会意义的事物所产生的复合情感。心理学理论认为,情操是受社会、文化和历史条件的制约,是在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主要是教育和环境影响的结果。作为重要的人文学科,人类不同历史所创造的杰出的美术作品中,包含着人类对真、善、美等最高价值的不懈追求。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学习,将使学生的审美趣味和能力不断提高,情操不断得以陶冶,从而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责任感,形成尊重和保护生命和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二、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美术是一种分享人类经验的特殊方式,是一种特殊的语言。

无可否认,口头语言是一种比较早的传播方式,但其范围仍有局限。这主要表现在,它一方面受到时空的限制;另一方面必须依赖面对面的交流。人的记忆力的局限性、天灾人祸等因素都会造成信息的消失,从而造成人类文化资源的巨大损失。只有将信息“凝固”起来,使之物质化,其交流和传播的时空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拓展,也只有在这种条件下,人类的文化才有可能发展起来,而美术正是这么一种最早的“凝固”的信息。

英国著名美术批评家罗斯金(JRuskin)指出:“各个伟大的民族都以三种手稿书写他们的传记,第一本手稿是他们的行为,第二本是他们的言论,第三本是他们的艺术,要理解其中一本就得读完其余两本,但是这三本手稿中惟一值得信赖的是第三本。”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大概只有数千年,而美术却将我们对历史的了解推至数万年,其间的时差是何等之大!数万年前的原始人通过自己的美术作品与我们现代人进行“对话”,这又是何等有趣的事啊!

美术作为一种语言,除了直观性和持久性外,还具有一种微妙性的特点。美术在经验的表达上能更趋精微。它能以一种再造的环境和气氛,唤起人们的更为微妙的感受和体验。这是语言文字所不及的。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图像作为一种传达与交流的语言,其作用益发突显。人们甚至将我们的时代称为“读图时代”。

对美术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熟悉美术的媒材和形式,理解和运用视觉语言,从而使他们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共享人类文化的资源,并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对文化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感知能力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能力,每个人情感的生成,智慧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基本的感知能力的基础之上的。而人的感知系统中,尤以视觉的作用最为巨大。研究证明,一个人所获信息的80%以上都是由视觉提供的。因此,英国文学家、政治家艾迪生热情地讴歌视觉:“我们一切感觉里,最完美、最愉快的是视觉。它用最多样的观念来充实心灵;它隔着最大的距离来接触外界的东西;它也能经久地连续运动而不感到疲劳,对本身的享受不感到厌倦。它能分布到无尽数的物体上,能包揽最庞大的形象,能触摸到宇宙间最遥远的部分。”

培养学生视知觉能力,是我们的教育的一项不容忽视的任务。美术课程在训练人的视知觉方面效果最为明显,它使学生对视觉现象产生广泛而强烈的兴趣,使学生的视觉激活灵敏、快捷,有效注意的时间延长,分辨层次变得丰富,从形式中获取对应感情的能力增强。

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一样,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的思维能力,而且被认为是与人的创造能力有着密切关系的一种思维方式。形象思维是艺术活动,尤其是美术活动中的基本思维方式之一,所以美术课程不仅能帮助学生有效地丰富形象储存,而且能训练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水平。

四、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

(一)创新精神:

1、创新内涵

1)指一种创新精神,创新意识。

2)淘汰落后的东西,创造先进的东西的过程。

3)是一种心智能力,是流畅、变通和独特的思维特点外显的能力特性。

4)标志新事物的生成。

2、创新精神是指不甘守旧,刻意求新,不惧艰辛,志在变革的勇气和毅力。美术教学过程的情趣性,表现活动的自由性和评价标准的多样性,它为创造活动提供了最适宜的环境。美术教学要通过美术学科具有情感性的基本特点,注重情感,以情动人,突出感受性,使学生想创新;要鼓励学生面对美术作品,善于表达各自的审美体验,注重内涵,突出表现性,使学生敢于创新;通过采用探索性、自主性、发散式等多种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突出创造性,使学生会创新。

(二)技术意识

1、技术指根据实践经验和科学原理而发展起来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和技能,技术涉及对相应的工具和物质设备的运用,以及对特定工艺过程和操作程序的遵循。

2、所谓技术意识指的是对上述内容的敏感和理解。技术活动比起理论思维是更为具体的实践活动,是观念和意图的物化行为。可以说,技术活动是人类最基本、最普遍的活动,直接创造了人类的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美术课程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训练,能使学生获得最一般的技术操作程序和技术发展意识。

在人的一生中,美术活动是我们接触的最早的操作活动之一,大多数人在童年就开始进行画画和塑造活动。这使得美术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具有作为技术训练和培养技术意识的基础性作用。学生通过对美术的学习,获得了一种初步的技术意识,就可能为他们将来从事技术性的工作提供一般的模式,使他们迅速投入技术过程,将学习中不必要的精神和时间耗费降低到最低程度。

五、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个性指的是个体特有的特质模式及行为倾向的统一体。这不仅表现为人与人的气质、能力、性格、兴趣、意向、需要、情感、意志、认知特点等方面的差异,还表现在精力、知识水平、人格等方面的不同。学生在美术学习上的各种表象、审美取向以及美术能力,是学生个性的展现。个性的独特性也就意味着学生美术学习活动上的表象、审美取向以及能力的异彩纷呈。美术教学不是把美术学习活动中个性千差万别的学生用统一的模式塑造成千篇一律的“标准件”,而是有必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美术学习个性,通过尊重个性的现代化教学,培养其在美术方面的独特性。

美术是最具人性意味的活动之一,因为它具有非常强的综合性,既诉诸人的心理,又诉诸人的生理,既针对人的理性,又针对人的情感、感性。美术活动是外化学生心理的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式,学生在表现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将自己的喜怒哀乐表达出来。这一方面使学生的心理得到疏导,另一方面又给家长和教师提供了学生实际心理状况的图像,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维护他们心理的健康。在美术活动中,学生的手、眼、脑协调并用,这样既沟通了物质层面与观念层面的关系,又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协调发展。这也是美术教育的独特价值之一。正是基于对上述方面的认识,我们说美术是一种综合性的人类活动,正是由于它是综合性的,它才能对人的完整性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一、俄罗斯油画概况

这里主要介绍俄罗斯油画历史中影响深远的画派:俄罗斯巡廻展览画派。

油画自十八世纪初被引入俄罗斯,由传统古典画开始发展至十九世纪中叶出现了革命性的转变,一群新进的画家形成了巡廻展览画派,突破了拘谨矫揉的古典主义风格,创作出风格写实、面向生活、真实地描写俄罗斯人民的历史、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的作品。

在俄罗斯巡廻展览画派中,涌现出大批杰出的画家,他们把俄国的美术推向一个辉煌发展的新阶段,相对于同期于欧洲兴起的印象主义,他们也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普遍块面结构浑厚、笔触简练明快,很能反映出俄罗斯人刚毅硬朗的民族特征,以及悲壮沉郁的性格特点。

俄罗斯绘画力量之强,在技巧上要归功于俄罗斯皇家美术学院,也即现在的圣。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数百年来不间断不变化地坚持对学生的训练之严格。基础训练的素描深刻、严谨而不板滞,内在神采的捕捉使它比印象派素描着眼于形式的追求要来得更富精神性的内涵。如今在世界各国,当代美术教育基础训练普遍放松,尤其西方后现代的新潮的影响,绘画的式微令人怀忧。而俄罗斯绘画始终坚持了现实主义的传统。在技巧之外,强调发挥文化的民族特色──即那些在时空推移中积淀而成的人文思想、生命态度、价值品味、生活风尚等等;吸收外来文化而不丧失自我;扬弃偏向于以技艺的巧变与视觉趣味的追求取代艺术表现的心灵内在感受的形式主义,学院派绘画力量的强大,很自然地限制了某些现代派、行动艺术等的发展。俄罗斯那种执着坚守自己浓厚的民族的人文主义的艺术传统,应当唤起中国国内当代艺术界的反省。

二、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璀璨瑰宝---俄罗斯油画简史

俄罗斯油画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璀璨瑰宝,它的艺术传统曾经影响了中国艺术界好几代优秀的画家,也深受中国广大艺术爱好者的青睐。近年来,俄罗斯油画在中国市场上影响逐渐强大,其油画精品多次来到中国各地参展,俄罗斯画家群不间断地在中国各地举办作品展览,并受到观众的普遍赞赏和接受。当然,这也是中国的艺术欣赏者们理念和品味的不断提升和觉醒,很自然地摈弃前些年那些荒诞怪异的现代派“艺术”的直接结果

俄罗斯是一个油画的国度。皑皑的白雪、茂密的森林、广阔的草原,为艺术家的创作提供了源泉。从18世纪到20世纪的300年间,俄罗斯画坛出现了多个艺术流派,名家辈出。欧洲古典学院派绘画,在俄罗斯这块土地上成长、发育,并不断从俄罗斯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中吸收营养,逐渐形成既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绘画理念,又富有俄罗斯民族传统文化内涵的俄罗斯油画。俄罗斯油画艺术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重要发展阶段。

(一)是古典绘画阶段

18世纪初期,随着彼得大帝改革的全面推行,许多有才华的俄国青年画家相继被公派到国外学习绘画,学成回国后,成为18世纪俄罗斯绘画的骨干力量。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从欧洲引进的古典学院绘画在俄国土地上生根、成长。

(二) 是所谓“本土化”阶段

18世纪中期,圣.彼得堡成立了皇家美术学院,培养了一批俄罗斯的本土画家,他们不断从俄罗斯传统文化及现实生活中吸取营养,逐渐形成了有俄罗斯人文意境的俄罗斯油画。

(三) 是走向辉煌阶段

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俄罗斯油画逐渐成为俄罗斯文艺创作的主体。这一时期涌现的画家群体,其创作题材的多样、内容的丰富、绘画技巧的娴熟,都达到极高的造诣,与当时的法兰西绘画平分秋色,各领风骚。

(四) 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阶段

十月革命后,俄罗斯油画的主流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这种风格的油画强调表现劳动与光明,重点描绘劳动生活的欢乐。同时期的世界画坛,没有哪一个民族的绘画像俄罗斯油画那样充满阳光、朝气和欢乐。

(五)是苏联解体后,我称其为“俄罗斯新现实主义阶段”

俄罗斯油画新现实主义阶段的主要代表,仍然是圣.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1998年排名世界第一的美术院校是圣.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而莫斯科苏里科夫美术学院也是美术教育渊源深厚的院校。

当下世界上许多艺术较为发达国家的高等艺术院校,纷纷放弃了写实技法的培养,而转为对个人艺术创造性的开发,作为世界上几大美术院校之一的俄罗斯的圣彼得堡国立油画、雕塑、建筑美术学院(简称列宾美术学院,艺术科学院),依然保持着传统的教学体系。艺术科学院的美术教学体系具有写实的传统优势,是世界高等美术教育资源的组成部分。在世界现代艺术的滚滚大潮下,研究、保留、发展其传统体系,有利于文化艺术领域的生态平衡,并将对保持世界艺术创作、艺术教育领域的多元性起到重要的作用。现在的俄罗斯艺术科学院的传统,并不意味着古老的文化,它是欧洲文化在俄罗斯同本土文化的整合与延续。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人放眼看世界时,世界的文化艺术已经发生了巨变。列宾美术学院艺术家的作品,已不再有很强的时代特征。

但是无论列宾美术学院艺术思想体系如何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都建立在以具象为基础的技法之上。从这方面看,学院真正支撑其艺术思想的载体是具象的造型手段。以古典主义起家的这个院校,经历了许多艺术思想的斗争和变迁,而今的艺术家和教育者渐渐平静,其写实技法的教学体系依然继续。而在当今的世界现代艺术风起云涌涌,在世界各大艺术院校纷纷放弃了写实技法的教学体系时,列宾美术学院的教学体系似乎是落伍了。而这恰恰给了列宾美术学院一个极好的生存空间。艺术的多元,要求技法的多元,这需要艺术教育的多元。表象的落伍却把列宾美术学院这种为数不多的教学体系推到了世界范围内比较重要的空间位置---客观上,历史又给列宾美术学院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遇。有几位年轻的教师把写实技巧与当代文化结合起来思考艺术,他们是当代活跃的俄罗斯新生代的主要成员,其中有贝斯特罗夫、戈留达、萨伏古斯特、巴格香和斯克里格等。不管他们是割舍不掉那一份写实情结,还是骨子里对具象艺术手段的青睐,他们作品中表现出的折衷主义的态度,又一次把列宾美术学院的写实传统注入了新的精神力量。但是,列宾美术学院的同仁们是否能把握历史给予的机遇,把这样一个世界仅存不多的,以写实教学体系独立于世界美术教学之林的学校,提升到与当代世界的时代文化共进的位置,这仍是一个未知的前景。

俄罗斯绘画对欧洲国家做出相当重要的贡献,只因为冷战的关系,长期被西方冷落抑制,这种情况在后冷战时期有所改变,欧美近年越来越认识到俄罗斯绘画的成就,巴黎、柏林、纽约都举办了俄罗斯油画的回顾性展览,俄罗斯画家们的作品在欧美的市场行情也逾来逾好。作为俄罗斯近邻的中国的收藏家应看到未来的市场远景,充份利用中俄人民之间的某种特殊的联系做足自己的功课。

三、俄罗斯油画的特点---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

在漫长的俄罗斯绘画历史长河中,产生过几大流派:即以世俗人物肖像画为主的古典画派到具有强烈批判现实主义色彩的绘画流派———俄罗斯巡廻展览画派,从强调独特视角和别致构思的“艺术世界”到提倡大胆革新和反叛的先锋派,它们都在俄罗斯绘画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也直接影响到东亚地区的绘画。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8世纪到19世纪的俄罗斯巡廻展览画派。在这个阶段,俄罗斯的油画逐渐从学习西方过渡到具有本民族特色。“巡廻展览画派”,作为生机勃勃的大众艺术的批判现实主义,开始与没落的官方学院派决然对立。巡回展览画派的出现造就了俄罗斯绘画史上最辉煌的一页,她的创始者便是伊凡?尼古拉耶维奇?克拉姆斯科依。 这个画派从成立一直到20世纪初,成为推动俄国艺术发展进步的艺术团体,拥有很多著名的大画家,如列宾、苏里柯夫、希施金、列维坦、谢洛夫等等。俄罗斯巡廻展览画派主张面向生活,决心把绘画艺术从贵族沙龙里解放出来,以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真实地描绘俄罗斯人民的历史、社会、生活和大自然,揭露沙俄专制制度和农奴制。这一画派中涌现出大批杰出的画家,像克拉姆斯科依、列宾、苏里科夫、希施金、列维坦等。

总体来说,俄罗斯的油画有着强烈的民族风格,特别是描绘山川自然的风景画。《乌克兰的傍晚》、《白桦树》、《墓地上空》、《三月》等都是俄罗斯经典的风景画。这些油画总能让人感到静谧,画中的色彩是调和的;光和影子都是朦胧的,笼罩在淡淡的情绪里,更有一种触手可及的温度;它们描绘的阳光是一种淡淡的辐射,这就是它的典雅所在;它们也表现夕阳,紫红的苍茫犹如一杯浓烈的咖啡。俄罗斯的油画也具有文学性,有的像一首抒情诗,有的又好像在讲述一个委婉而有情节的故事。比如列维坦的《深渊》,看似一幅普通的风景,却蕴藏着一个山村姑娘的坚贞爱情。《深渊》讲述的是一个磨坊主的女儿与一青年农民相爱,她的父亲为了阻止这不般配的婚姻,买通了征兵的官吏,迫使男青年终生服兵役。姑娘闻讯后非常绝望,在一个黄昏投身深潭。《深渊》里蕴藏了一个姑娘的遗恨,在幽静深邃的风景中,似乎能听到一个美丽灵魂的哭泣。

四、对中国艺术界产生过深远影响

众所周知,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起,俄罗斯油画艺术对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它与中国的文化交流构成了中国油画艺术发展的一段重要历史。上个世纪50年代,苏联许多画家来中国举办展览和讲学,中国也派出大批画家到前苏联学习。这一时期,很多中国油画家直接或间接接受过俄罗斯油画艺术的启发,在选材、风格和技法上都曾向苏联画家学习过。1955年,我国文化部举办了由苏联苏里柯夫美术学院教授马克西莫夫主持的油画训练班,培训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教师和画家。这种教育教学体系曾为新中国美术培养了一代中坚力量。

前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美术,对中国现代美术的影响始于上世纪30年代,鲁迅在推广和介绍俄罗斯美术方面曾做了大量的工作。苏联美术对中国最直接的影响是三个人和一个体系——盖拉西莫夫、扎马施金、马克西莫夫,以及契斯恰可夫素描体系。从历史的角度看,受到苏联美术影响的这一代中国画家中,有许多人成了20世纪末期中国油画界的大师,这些对中国现代美术发展来说,意义十分重大。

中国人的艺术语境里有着独特的俄罗斯情结,上个世纪,俄罗斯艺术的洪流以及俄罗斯文学的熏陶,令中国文学艺术界群体对俄罗斯油画有着深深的感情。近年来中俄关系友好让两国的文化交流也日益广泛。同时,俄罗斯油画比较适宜我国大众的油画欣赏习惯和审美情趣。俄罗斯油画作品风格写实,油画作品色彩典雅、构图端庄,而俄罗斯油画无论是意境深幽的自然景色、形态逼真的景物描绘还是朴素真切的人物肖像,总能带给我们一种特殊的亲近和感动。高耸的白桦林、黄昏的西伯利亚,冰封的高加索。一切都属于这个伟大的国度,如果无缘亲见,至少可以通过这些画作感受身临其境的美妙,以及加深了我们对俄罗斯这个邻居和她的民众的深切了解。因为这些大师笔下充满情感的油画完全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

寻找素描的本质

素描在美术专业技能教育的课程设置中是属于基础训练范畴。在美术大世界里,素描的功能一般是以基础训练和创作草图为主,至于其所具有的独立绘画表现形式,影响是有限的。一般人对素描的关注往往放在基础训练,而忽视素描的特质对塑造一个艺术家长期的艺术素养所起的关键的作用。

很多人把素描基础归为传统概念中的写实能力的表现技巧,也有不少人把素描扩展到包括如速写性的或具有速写特点的或现代形式的表现语言。这种不同的定性是以审美理念来作背景的,就是说,肯定或否定“素描的写实性是基础训练的惟一形式或最高形式”会导致对素描功能的不同理解。这里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基于当代美术基础教育中存在着素描的训练意识、手段与目标追求有一定的疑惑的现状,比如某些实用主义的观念在起作用,各种美术专业就对“素描”各取所需,如油画专业的素描应该注重什么,版画专业的素描应该掌握什么,师范教育性质的素描又应该如何把握,中国画专业的素描应该以什么为主要表现因素,都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我们可以在专业画册中看到更多这种不同群体性的艺术追求。

我们知道,在中国,形式多样的当代绘画艺术与西方绘画的发展与传播有密切的关系。一百多年来的中西绘画艺术交流在碰撞过程中,通过实践产生的一个重要观念是对素描有这样的理解:素描是一个决定画家其艺术基础和创作风格的重要基础。因此如何理解素描的本质就成了美术教育的关键,最有代表性和最有影响的范例就是徐悲鸿先生现实主义道路的美术教育模式(他提出“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的论断)与苏联模式。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现代艺术观念和形式在中国的传播和容纳、吸收,以及近年来部分专家教授建议重建符合中国画审美理念的素描体系,美术教育对素描的理解和使用又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并且还有区域性的变化和特色。不同性质的美术专业教育在素描的课程内容和课时安排上也有很大的区别。在纯艺术(相对实用美术如服装设计、环境设计等而言)的专业教育上也存在对素描的本质的理解差异,从而导致美术基础和创作的引导有很大的不同。其实,不同的教育方式和学生的个性肯定会导致艺术作品以迥异的面貌在社会上出现,这既是正常的,也是必须的,有些专业的素描基础教育要求确实不能等同视之。艺术规律告诉我们,“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艺术家创作更是如此。

面对迥异的素描艺术,我们应该分清在绘画的物质形式中(实实在在的作品载体,不包括艺术家理念),哪些素描形式的表现(或者说学习、探讨、研究)是比较本质的,哪些素描形式的表现是属于较外表的(这里没有艺术高低之分)。我们的目的是探求素描的共同规律。我们可以作这样的分析:有些素描作品表面看起来之所以被认为相当精练和简约、生动,其实是人的一种补充性的视觉想象,它本身并没有表现出物象的本质,它的物质属性在人的眼里只是一种符号,是能让艺术家和观众接受与理解、想象、扩展的象征性符号,这些符号的传播过程实质上是某种内在的看不见的信息在传播、想象、放大的过程,一个简单的例子是漫画中的人物简笔画:头是圆形,一条腰椎线,外加四条表示手脚的线条,我们就知道这个就是“一个人”的形象,凭此我们可以猜想这个“人”的性别、年龄、动作等等。之所以我们能猜,是因为我们可以将信息想象、放大。如罗丹的素描、毕加索的素描、马蒂斯的素描等等,都是明显的例子,甚至可以包括如安格尔的某些以描绘外轮廓为主的线条的作品。这些作品中的符号语言相当出色,令我们充满想象和理解,也充满敬意,但毫无疑问,他们画出的东西是附加有个人强烈的艺术理解,并不是为了如实表现我们平常所见物象的物质属性。

我们也可以作这样的分析:有些素描相当精细,也就是被认为是“全因素素描”的传统性质这类,尽管写实性很高,技巧令人惊讶,但是画面上也没有涉及内部的本质的东西。比如一尊蜡像,靠的是可以以假乱真的表面效果,体内什么也不是。假如一个模仿力很强的画家就算不懂内部结构的特征,也能像照相机一样画出逼真的画面效果。因此其信息(比例、结构、明暗、质感等)传播即使很快、很准确,也是表面性的、自然性的符号,但是我们仍可以强烈感受到隐藏的内部信息。这里也包括了很多写实大师的素描作品。

上面的分析透露了这样的信息:我们所崇拜的艺术家们的绝大部分的素描属于符号性的(犹如冈布里奇说的再现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指导性投射”)。当然由此所产生的疑问是:这些被认为是符号性的素描是不是有什么问题或不足?恰恰相反,这些大师们的素描作品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有些甚至是经典。问题是我们该如何学习,如何深刻地理解大师们的做法,我们应该想办法知道他们的内心世界里有没有比他们表面所做的有更本质的东西,并且我们还想比前辈们做得更好,否则我们的学习就会变为一成不变、毫无生气的模仿。现在我们就有这种情况,在对待素描的学习上,有些强调写实(有样板或标准),有些根据时间的限制强调速写或某种新概念的形式(也有样板或标准),有些强调结构(特别是高考)。偏重哪种表现是没问题的,也是艺术规律使然,但我们能否达成共识,找到某些更本质的东西(如本质性的符号),确定本质的表现规范,然后才让人们在审美理念的选择中运用其本质,使自己的作品有个人风格和特色。应该说这种寻找是很有价值的。

首先,这种寻找能够理清对各种素描的理解分歧。以人体素描为例,在人体素描的训练中,通常会出现类似或等同于医学上的骨架和肌肉群分布图,目的是让学习者充分认识造成人体外观形状的内因,从而使学习者对外观形状的描绘有合理的认识、准确的描绘和艺术上的表现。这种情况下,艺用人体解剖图相当重要,是很多教授们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基本学习要求。在对外表描绘的时候要凸现骨架和肌肉群的潜在。这种教学要求的道理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很多人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记不住各种生理上的名称,更严重的是离开了这种难得而珍贵的学习环境,很多学习者会忘掉这些不感兴趣和难记的名称,并且慢慢淡忘,最后一点印象甚至都没有,在以后的素描实践中就可能会因小心翼翼而失去大气,从而失去本质的东西。现在有人对长期作业持某种怀疑态度,就应该有这个原因。这种学习方法可能没法照顾非天才但确实是绘画艺术的人才,因此显得普及性不是很强,或者说没有完全体现素描这门基础训练的“艺术化的本质”。

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做了完全等同于外科医生的工作,相当精湛的解剖知识使他的“蒙娜丽莎”有了一双美轮美奂的手。他也由于在解剖学上的苦苦追求作出的贡献而在医学上留有芳名。但是有多少个如达·芬奇式的画家呢?这种独特的学习理念和方法只能适合独特的人,就如莎士比亚一样不是人人都可以做的,因为其中的悟性和敏感相当重要。我们想找出一个不是大师们单独具备的能够适合广大画者的人体素描的基本方法和规律,我们想把它称之为“普遍的本质的”东西。我们可以寻找得到吗?

我们力图找到能够把骨骼和肌肉群同时艺术化地表现的方法。我们应该首先认识和理解骨骼和肌肉群(最好也能像达·芬奇那样精到),但这种学习仅是一个铺垫,一个前提,但更重要的环节是在具体画法上形成一个概念:骨骼和肌肉群应该是一个整体,而不是像外科医生那样对它们区分得清清楚楚。我们在注意骨骼和肌肉群的基本功能和分布之后就应该把它们总和起来,用各种概括的有激情的线条画出“总和”的特征,包括其形状、空间走向、联系、刚柔性,等等,这是构成一位艺术家最重要的素质——“敏锐感觉”在这时候的主要任务。“敏锐感觉”应体现在精彩、形象、概括的描绘中。在画出“总和”的特征之后,一个人的动态、形状特征甚至男女区别应该可以很快地“本质”地表现出来:既像生活中的人,但又像是被剥了层皮的人;既有解剖的印象,更有艺术化表现的人情味。这个过程最重要的是艺术化地画出“总和”,而不必理会表皮的特征,不必照顾明暗等非本质的东西,当然仔细描绘骨架和个别的肌肉群也不重要了。在具体的表现上是倾向于用精练、酣畅、自由的几何线条来描绘“骨架——肌肉群”的集合体特征——空间,这时我们可以使“指导性投射”降低到最少的程度,我们既可以客观地观察到人的动态、力量、表情、年龄,也可以捕捉到经过艺术化的解剖分析结果。这个空间既不是传统教科书中的简单几何块体,也不是逼真的解剖图,而是另一种重新构建的艺术化的解剖理念——这一点很重要,和常见的人体素描的区别就在于此。当然这种理念同样在风景描绘中可以得到体现:树木的本质构成、大地的地质形态分布、海浪的客观规律等。我们在这里是忽视光线明暗、质感等表征的,一切的工作是围绕分析研究物象的本质为主。“本质”在这里不是美学上的含义,而是物质、物理世界的表述,个人的“艺术化”发挥程度是有限的。

这样的素描训练是有难度的,同样需要对解剖有深刻的认识,以及掌握表现的一般规律。但是它不受时间的限制,应做到无论长短时间都可以进行,特别是短时间的学习,更显有用。因为“总和”的本质的东西掌握了,表现就简单了,印象就深刻了。我们可以说这种训练是把“医学”和后期艺术化表现结合起来,不仅希望弥补以前那个一闪而过的“空白”——解剖与艺术化表现之间的薄弱地带,而且上升为一个有独立地位的素描表现形式,形成一个比较固定的基础格式。

其次,寻找能够凸现素描艺术对画家终身探索、学习的作用。我们认识到素描不光是绘画艺术的入门学习,更重要的是能够在以后漫长的创作生涯中检验、积累艺术素养与锻炼对物象的解释方式和技巧,比如我们常常以毕加索画一头牛的变化过程来说明探索研究对艺术家作品的重要,也常常在鉴赏名家的作品中尤以其创作背后的精彩素描而拍案叫绝(如门采尔的《轧铁工厂》)。对一个画家的研究脱离不了其平时的素描作品,反过来说素描是衡量一个画家作品质量的重要砝码,素描研习是画家终身的修养与任务。理所当然,本质的素描在学习阶段有着重要的意义,他可以抛开城府之见,把握事物的根本,而后在艺术实践和创作生涯中重新构建、调整其素描表现方式,这时的素描才真正是检验画家的审美心理和学术价值的试金石。学习者在艺术性极强的描绘之中掌握本质,甚至以后也不会也不应该局限在基础训练形成的模式中,而是有着永远的使命——画家每时每刻都可以用这种格式解决艺术上的其他问题,使素描对艺术家的作用更有本质的永恒的实用意义。

我们允许和希望这种基础训练有限制地存在变化(考虑到艺术规律中的个人情感因素的影响)。假如认为是一个模式,那只能是一个基础模式,一个本质的模式,犹如基础数学与应用数学的关系一样,未来的艺术家完全可以在基础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更多的与众不同的艺术化的表现。这也是新模式希望做到的宗旨:以本质为圆心,向外辐射形成无数风格、魅力、形式各异的素描艺术并由此带动艺术家的创作。油画版画等绘画专业的素描学习,或者师范类学生的素描学习,特别是中国画专业的素描学习都可以或应该有表现形式(或者说是符号性的语言)的区别,而惟独不应该有掌握本质的区别。尤其在中国画的基础训练中,素描也不必分是否符合中国画语言的风格,而是以学习本质的态度对待素描,使素描的意义更显普遍性,中国画的人物、山水表现也就走向更宽的更科学的道路。

这种基础模式使所有绘画性的造型艺术归于同一个学习起点,使画种之间的融合与学习、借鉴更有可能,在拓宽造型表现力和深层互动方面更有价值。

美术新课程标准解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