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代天文学看《黄帝内经》中阴阳五行之间的逻辑关系

发布时间:2018-09-29 13:08:15

从古代天文学看《黄帝内经》中阴阳五行之间的逻辑关系

1.六经与五纬

中国古代星占家用十二次和二十八星宿划分了天区,这些天区的边界线,以天赤道为中心垂直向南北两侧延伸,最终会聚于南北极。古人将连接南北两极的线称为经线,而将恒星称为“经星”。有经线就有纬线,纬线是由5个行星在天空中平行于天赤道的轨迹,好像织布机上的机梭带着纬线在经线中穿行,5个行星也称为“纬星”。请思考一下,中医中哪些内容和这些天文学内容是相关的呢?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十二经脉与六经,从前面对经线理论的理解,我们可以设想一下,人体也有经线连接南北,这经线分布在四肢和躯干、头上,四肢上各有6条经线,3条阳经在四肢外侧,3条阴经在四肢内侧。躯干上也有6条经线,太阳在背,少阳在侧,阳明在前;太阴在阳明之后,少阴在太阳之下,厥阴在少阳之内。这样看来六经系统应该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分布在四肢上的6条经脉,这6条经脉是构成十二经脉的主要部分,为什么要把四肢的经脉和躯干脏腑的经脉分开来看呢?是因为它们的特点各自不同,与之对应的纬线也是不同的。与四肢经脉对应的纬线是肢体关节,如果数一下就可以知道,四肢各有6排(个)关节,如果以四肢两端为南北极,也就是四肢末端和肩关节、髋关节,在南北极之间有5排关节,而这五排关节对应者五腧穴,五腧穴基本上都是在关节附近。这样得出一个经纬关系就是以十二经脉为经,关节上的五腧穴为纬。经线是受日月运行而规律性的变化,纬线是受脏腑阴阳气血的变化而不同。关于五腧穴的临床应用,我根据《黄帝内经》的基本理论总结出来了一套完整的针灸选穴方法,称之为“本输针灸”,在以后的篇章会有介绍。

第二部分,在人体躯干上的经线有6条,这6条经线在体表的位置是:太阳在背,少阳在侧,阳明在前;太阴在阳明之后,少阴在太阳之下,厥阴在少阳之内。而六经的内在关系正如《素问·阴阳离合论》所述,六条经内在的关系是:太阳与少阴是上下关系;阳明与太阴是前后关系;少阳与厥阴是表里关系。六经内在的关系与六经在体表的关系是相符合的,这是躯干上的经线。

纬线是如果确定的呢?纬线在体表是由脏腑的背俞穴和募穴组成的,而内在的纬线是五脏六腑,脏腑是以表里形式存在的。这样躯干部位的经纬关系就形成了,以六经为经线,即所谓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六经的外在表现在躯干上即为6条在躯干上的经脉。以五脏六腑为纬线,而五脏六腑的外在对应部位就是背俞穴和募穴。人体的经纬线是相交的,在四肢上五腧穴都是走在经脉上的;在躯干上的六经与脏腑是相连接的。为了能说明躯干与四肢的不同,这里举一个例子,有一次在上课的时候,有一个美国学生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在网上看到一个美国人,没有四肢同样正常生活,而且可以做正常人所做的一切事情。同样的例子有一次跟中国一位著名中医师聊中医的时候,他也提到了如果一个人没有四肢也一样生活的问题,提出躯干上的背俞穴和募穴对人体疾病的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看出四肢与躯干有着不同的功用,四肢属表,脏腑为根在里。

人可以没有四肢但不能没有躯干。打个比方,太阳系中以前有9个行星,现在确认有8个,可见太阳系的行星的数字不是固定不变的,少一两个也无所谓。但是如果少了五行星的任何一颗星,太阳系就不能正常平衡了,甚至可能就因此而崩溃了。人体也是这样,少了四肢的任何一肢对生命都没有影响,但是如果五脏少了一个生命就不存在了,因此说躯干上背俞穴和募穴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而四肢对人体的影响又如何呢?可以设想一下,四肢健全的人活动便利,首先对一个人的情绪来说要少很多的烦恼,其次比较方便可以通过锻炼而加强身体新陈代谢,同时血脉还有调节营卫的功能,营卫对营养和抗御外来邪气的功能都有帮助,另外四肢上的五腧穴和原穴与脏腑直接发生关系,因此通过对五腧穴的调理对一些相对表浅、早期的脏腑功能失调有治疗作用。

2.二十八星宿在《黄帝内经》中的应用

二十八星宿是岁星的背景,岁星是指木星,十二年转一圈,分二十八星宿为十二次,木星一年走一次。《黄帝内经》中有二十八脉,营卫流行于经隧中,各行五十度每天。可以设想一下二十八脉好像二十八星宿,十二脏腑将其分为十二次,每个时辰一次,一次代表一个脏腑。

《灵枢·邪客》记载:“天有列星,人有牙齿。”人有28颗牙齿,28颗牙齿可以分为上下左右4部分,每一部分相对于四象,根据牙齿的生长期判断小儿的生长期。另外督脉有28个穴,任脉有24个穴,督脉为阳,任脉为阴,督脉对应二十八星宿,任脉对应二十四节气,这里也有阴阳关系。

3.“四象”与中医

“四象”的内容在经典中医中被广泛应用,例如《伤寒论》中用方剂名字对应“四象”,东方有大小青龙汤,西方有白虎汤,南方有黄连阿胶汤,北方有真武汤等。

东方阳生,阳在内阴在外,好像青龙从水中出,因此而得名。当阴寒过盛,阳不出阴而成青龙汤证。青龙汤有大青龙和小青龙汤两个方子,大青龙汤是针对外有寒内有热而设定的,小青龙汤是针对外有寒内有寒而设定的,两者相同的地方就是阳不能出阴。西方阴生阳收,阳在外阴在内,好像白虎下山,因此而得名。西方阴升阳降,阴升根于肺,阳降根于胃,当阴不生而阳不降则气逆生热。白虎汤以滋阴降火而擅长,因此用于主治西方气逆生热。

南方阳长,南方属火,火主炎上,好像天上的飞鸟,因此而得名。火在上,但要“搏而勿浮”,如果心火过旺而不降,或者肾水不足,不足以枢转少阴而致心火上炎,这时可用黄连阿胶汤治疗。处方内有鸡子黄,因此而得南方朱雀之属。

2-3-12 玄武图

至于北方玄武,玄武的本意是玄冥,武、冥古音相通。玄,是黑的意思;冥,就是阴的意思。玄冥起初是对龟卜的形容:龟背是黑色的,龟卜就是请龟到冥间去诣问袓先,将答案带回来,以卜兆的形式展示给世人。因此,最早的玄武就是乌龟。以后,玄冥的含义不断地扩大。龟生活在江河湖海,因而玄冥成了水神;乌龟长寿,玄冥成了长生不老的象征;最初的冥间在北方,殷商的甲骨占卜即“其卜必北向”,所以玄冥又成了北方神。玄武即道家所奉之真武帝,宋时避讳,改“玄”为“真”,道家又称为真武。以后逐渐演变,人们把北方的若干星星想象为龟蛇的形象,谓之玄武(图2-3-12)。

根据阴阳五行理论,北方属水,故北方神即是水神,《后汉书·王梁传》:“玄武,水神之名。”在人体玄武属肾水,五行之中水主藏精属少阴,少阴为枢,枢转从阴开到阴阖,少阴之精为阳之根。当少阴寒水过盛,精不化气属脾肾阳虚之证,《伤寒论》中的真武汤就是为肾阳不足、水湿停留而设。同时玄武又是生殖之神。中国古代素将伟大的神力和阴阳交感演化万物的现象相类比,崇拜生殖的神力。蛇本身就是生殖和繁衍的象征,玄武以龟蛇合体的形状出现,更被古人看作雌雄交配、生殖繁衍的标志。在人体肾气盛而天癸至,肾气衰而天癸竭,天癸主生殖而为肾气所主。同时肾还有主骨生髓,主生长的作用。《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

最后玄武是司命之神。由于龟的寿命长,代表长寿,蛇每年蜕皮而生长,代表永生。龟还有行气导引的功能。《史记·龟策列传》载云:“南方老人用龟支床足,行二十余岁,老人死,移床,龟尚不死。龟能行气导引。”人体中肾受五脏之精而藏之,精是身之本,《素问·金匮真言》曰:“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生命的存在是依靠肾精的收藏功能,如果肾不藏精,生命也就结束了。如何能更有效地养肾藏精也是养生当中最重要的内容。

总之,古代圣人通过对天体的观察总结出一整套有逻辑的阴阳五行关系,是中医的基础,所谓天人相应就是在了解并掌握了天体的阴阳变化的规律,然后应用于人体的,几乎所有的中医生理功能都能在天体运行当中找到其根据。因此要想真正了解中医的基本语言和人体的生理结构,必须首先要了解古代天文的基本内容。

从古代天文学看《黄帝内经》中阴阳五行之间的逻辑关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