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村镇银行的发展与问题的思考

发布时间:

关于村镇银行的发展与问题的思考
一、村镇银行简介
(一)什么是村镇银行
所谓村镇银行就是指为当地农户或企业提供服务的银行机构。区别于银行的分支机构,村镇银行属一级法人机构。目前农村只有两种金融主体,一是信用社,二是只存不贷的邮政储蓄。(二)发展村镇银行的背景
由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多年信用评定的积累,我国农村经济和信用环境已经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当前农民对金融服务的要求越来越迫切,突出表现在贷款需求多样化、贷款额度要加大、贷款利率要优惠、贷款要更加方便快捷等方面。在这种情况下,农村金融机构要立足农民需求,从促进农民增收的角度着手,进一步创新农村信贷模式。这就要求我们用更为广泛的农村信贷取代狭隘的农业信贷观念。除了农业贷款以外,金融机构还应不断创新包括在农村地区的中小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其他贷款,形成多样化的信贷产品组合,全方位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我国的金融学者和业内人士一直呼吁在中国的乡村地区建立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他们认为在这个体系中引入“村镇银行”这样的“鲶鱼”,既符合乡村实际,也有助于为乡村经济的发展注入活水。
二、村镇银行的特征
(一)村镇银行法人治理结构现状股本构成多元化,民间资本积极参与
银监会《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明确提出,村镇银行应采取发起方式设立,有一家以上(含1家)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发起人,村镇银行最大股东或唯一股东必须是银行业金融机构,最大银行业金融机构持股比例不得低于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20%2010年公布的《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放宽了村镇银行或者社区银行中法人银行最低出资比例的限制,允许发起银行对村镇银行的持股比例低于20%,为更多的民间资本参与村镇银行经营管理提供了依据。
(二)治理结构多样化,创新空间较大
《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中规定,村镇银行应根据其决策管理的复杂程度、务规模和服务特点设置简洁、灵活的组织机构,对于董事会、行长、独立董事、监事会、各专业委员会等设立并没有严格的规定,这就为村镇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构建留下了很大的空间。就目前村镇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上看,主要有董事会领导下的行长负

1

责制和扁平化的管理模式。不同的公司治理结构带来的公司经营成本、代理成本和监督成本不尽相同,采用何种形式的公司治理结构更有利于村镇银行的发展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和比较。
(三)机构设置较少,内控管理相对薄弱
根据《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村镇银行应“科学设置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精简设置职能部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提高风险识别和防范能力,对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进行纠正和完善,确保依法合规经营。”从目前村镇银行的运行情况来看,大部分组织架构都比较简单,部门较少,各部门之间相对独立,决策层次较少、链条较短,信息沟通渠道较为顺畅、反馈速度较快;在借鉴发起人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基础上,制定了与当前业务联系较为紧密的规章制度;风险识别和防范的重点主要放在贷款风险管理、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管理上,基本能够做到岗位分离、权责明确、相互制衡;监督评价和纠正机制作用的发挥主要来自内部监察稽核审计部门或者发起人银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内部控制检查与监管部门的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引入外部审计制度的非常少。(四经营特点

村镇银行的基本定位是农村社区银行。经营的基本要求是“商业、可持续”,是其作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核心标志性体现;村镇银行的经营方向,尤其是贷款投向,要涉农,要本土化,应当防止非农化和异地化,但贷款主体必须是个、微、小经济体,不能等同于财政救济或社会福利机构;村镇银行贷款运作如何把握,从量的特征看应当“小额、分散”,从质的特征看应当“快捷、灵活”;村镇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是贷款能力,而非吸储能力,应当将其打造成高效放款机器,而不可演绎为又一个将农村资金非农化的“抽钱机”。
三、村镇银行的作用
(一)对中小企业的作用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其中包括创新方面的政策。但是随着公司治理、规模控制、管控能力进一步提升,他们可以从一个城市到另外一个城市发展他们的机构网络。同时,现在我们有大概一百多家村镇银行,村镇银行的成立对改善县经济投资的瓶颈,包括改善中小企业和支持三农发展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设立村镇银行、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建立村镇银行是解决我国现有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
2

足、竞争不充分、金融服务缺位等“金融抑制”问题的创新之举。同时,对于新型农村金融体系的形成,更好地改进和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和进步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我国村镇银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股本设置欠合理且村镇银行股份制优势难以发挥
从村镇银行的股权设置看,虽然民间资金参与了新设的村镇银行,但是由于《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中明确规定,村镇银行的最大股东或惟一股东必须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并且最大银行业金融机构股东持股比例不得低于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20%这样,大股东对村镇银行占有的绝对控股地位致使村镇银行在成立初期相当于大银行的一个分支机构。人员管理、业务经营诸多方面都受到约束,自主经营权难以发挥。另外村镇银行注册资本金较低,导致其抗风险能力较弱,存款客户特别是一些大额资金不敢进入,影响了负债业务发展。此外,受最大贷款户比例不得超过注册资本5%限制,难以满足一些中小企业的信贷需求影响其资产业务拓展。(二)配套法规政策不健全
自从政策以后,中国银监会又陆续发布了《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6项新型农村银行业金融组织的行政许可及监管细则,但是对农村新型金融组织的财政支持、税收优惠、业务管理等具体规定还没有出台。各地区的政策也不一样,具体表现为:一是国家税收政策扶持不明确,能减多少税、免税多少年没有规定;二是国家还未建立支农奖惩机制,对支农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尚未建立激励机制影响其支农积极性;是中国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尚未向村镇银行倾斜;四是村镇银行的不良资产处置能否享受国有商业银行的剥离、核销呆账和农信社的中央银行票据置换等政策当前还未能明确。
(三)信用环境较差且贷款风险难以控制
农村信用环境是村镇银行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但目前农村信用环境不容乐观。首先,村镇银行信贷支持的主要对象为弱势产业和弱势群体,他们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很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在农业保险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村镇银行的信贷资金存在严重的风险隐患;其次,由于认识上的误区,一些农民对政策产生了很强的依赖心理,凡是国家在涉农方面的政策举动都被认为是对农民的“救助”,部分农户认为在村镇银行借钱可以先不用考虑归还从而引发资金的道德风险;第三,担保机制缺失,村镇银行信贷资金的有效运作依赖于农村地区信贷担保体系的完善,但农村地区可用担保资源稀少,遏制了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供给,加之村镇银行发放的贷款多以信用贷款为主,极易形成信贷的道德风险。(四)金融监管模式缺乏针对性且严监管难实现
3

当前,银监部门对村镇银行采取“低门槛、严监管”的模式。“低门槛”即适当降低机构和业务的市场准入条件,增加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覆盖面;“严监管”即强化监管措施实行刚性市场退出约束,但是事实上很难将“严监管”这一目标落实到位。首先,目前的监管力量不够充足;其次,即使有足够的监管力量,并采用目前通常的银行内部关系人控制的模式,来对村镇银行实行严厉的监管,也可能因为管得过多、过严而使村镇银行失去应有的生机和活力。以退出机制的运用来看,村镇银行一旦出现经营风险,就启动刚性市场退出机制其负面效应是很难预料的,而且由于金融风险有着强烈的传导效应,因某一家金融机构非正常退出则有可能引发区域性的金融风波。
五、我国村镇银行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逐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如果村镇银行改变目前由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最大股东或惟一股东的做法,就可以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加快进入农村。例如,可以进一步放宽银行业机构发起人组建村镇银行的条件,探索境内外各类出资者,包括银行、保险、证券、信托、企业和自然人共同发起组建、控股。村镇银行的金融控股公司逐步尝试由控股金融公司发起组建村镇银,行形成投资多元、主体多样、形式多种的银行格局,更好地为农村小额农户、农村种养殖专业户、农村及县域小企业等不同层面的金融需求者提供多种金融服务。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村镇银行的支持政策应当明确作为银行业的新生力量,特别是诞生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支农型地方性银行,村镇银行在发展时处于明显的经营弱势,需要相关部门尽快出台关于税收、准备金、再贷款等各方面的支持或优惠措施。具体而言,第一中国人民银行应给予村镇银行一定的支农再贷款,支持以扩大村镇银行的资金实力;第二放松利率管制,允许村镇银行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资金供求状况、债务人可承受能力自主确立贷款利率;第三对初创阶段的村镇银行减免营业税和所得税支持其发展壮大。
(三)不断优化经营环境
首先要大力改善当地信用环境,增加违约者的机会成本,培养和打造一批愿与村镇银行进行业务往来的客户群;第二要加快农村个人诚信系统的建设,在全面采集个人信息的基础上,为农民建立信用档案。同时,可以在试点村镇开展诚信农民评选活动,在农民诚信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不断优化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环境;第三要建立农村风险补偿与转嫁机制,按照“银行+保险公司”模式开办由村镇银行放款、农户承贷、保险公司担保的贷款品种;或者按照“企业+农户+银行”模式开办由企业和
4

种养大户签订协议、农户给企业签订单、企业给农户贷款做担保的贷款品种。(四)进一步完善监管体系
金融监管部门应引导村镇银行建立起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银行组织体系,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和风险管理机制,帮助村镇银行提高风险防范能力。第一,应建立严格的准入制度加强村镇银行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审查对申请开办村镇银行的个人或企业建立相应的举报制度,让公众对申请者的资信、品行进行评议;第二,建立审慎的运营监管制度,对于村镇银行考虑到其经营的高风险性和抗风险能力不强的特点,对其运营应坚持更为审慎的原则,比如资本充足率标准应该高于其他类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分类标准和流动性比率应更高,以保障其运营更安全努力减少因经营不善可能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五)努力拓展资金来源
首先,政府可以考虑对村镇银行开放更多的融资途径以使其获得更大的资金支持。比如捆绑发行金融债券可以吸收大额的协议存款等等;其次,可以利用各种媒体和平台向公众宣传设立村镇银行的意义和目的,介绍村镇银行开展的相关业务,正面引导公众充分了解并认可村镇银行;增强公众向村镇银行存款的信心;第三,可以不断设立村镇银行分支机构,加快村镇银行基础设施建设,以现代化的手段和优质的服务吸引客户的加盟。
实践表明,村镇银行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广阔的农村金融市场大有可为。正如一位村镇银行负责人所说,村镇银行的活力在于“农”味十足:在贷款管理上,像农民收获一样,颗粒归仓;在业务流程上,像农民耕种一样,精耕细作;在银行效益上,像农民收成一样,五谷丰登。因此,在鼓励新设机构的同时,还需推动现有村镇银行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内控机制,进一步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5

附录
附录1《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保护村镇银行、存款人和其他客户的合法权益,规范村镇银行的行为,加强监督管理,保障村镇银行持续、稳健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村镇银行是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附录2《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间投资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繁荣城乡市场、扩大社会就业的重要力量。在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同时,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有利于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共同发展;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有利于激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稳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有利于扩大社会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拉动国内消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6


参考文献

1汪卫霞,孟庆华.关于农村信用社合作制改革的冷思考[J].财贸研究,2002062杨丽萍.论中国农村金融贫困[J].江汉论坛,2004113杨丽萍.中国农村金融贫困效应分析[J].武汉金融,200501
4张耀平.中国农村金融风险:问题、设计和前景[D].华中农业大学,20075闫永夫.完善农村金融体制增加支农信贷供给[D].厦门大学,20016黄长志.金融支持农业发展问题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6
7周峰.我国农村信用社资本充足性监管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8王超.新时期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07
9郭喜忠.西部地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10焦海英.日本农村合作金融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D].浙江大学,200211袁洪斌.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改革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212施文波.关于我国农村合作金融面临的矛盾与改革措施的探讨[D].厦门大学,200213何春明.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体制改革探讨[D].西南财经大学,200214吴蕾.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发展模式探讨[D].西南财经大学,2003


7

致谢

本文得以完稿,得益于导师韩媛媛老师的悉心指导,从论文题目的选定、大纲的编写以及论文初稿的修改、审稿到最终定稿无不倾注了大量心血。尤其在论文写作过程中,韩老师对论文结构和其它不足地方提出了大量宝贵意见,使我能够较明确对论文进行修改和完善。专业指导之外韩老师还给予了我许多支持和鼓励,从而使这篇论文能得以顺利完成。韩老师高尚的人品、严谨求实、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对我影响颇深。在此谨向尊敬的导师韩媛媛老师表示忠心的感谢。

8

关于村镇银行的发展与问题的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