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学术论文

发布时间:

古代诗歌学术论文 古代诗歌意境透析 关键词意境原型意象比较鉴赏知人论世 诗歌的艺术境界,即诗的意境,是诗人对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感受以后产生的一种诉诸笔端的真实情怀,是诗人将内部世界(境的“心灵化”与外部世界(意的“具象化”融合而成的充满主观情意的艺术图画,是诗人追求的最高艺术目标。因此,不引导学生深入体验诗的意境,就不能算真正进入了诗歌鉴赏教学,当然也不能获得诗歌鉴赏的最高层次的美的享受。 何谓意境?所谓意境,就是客观物象同作家主观感情高度融合的结晶和语言呈现。诗歌是语言的艺术,但伟大诗人总是能超越文字的羁绊,在诗歌中把语言文字幻化成直观的视觉的美。 如何才能准确领悟诗的意境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一、感悟原型意象 二、整合意象画面 诗的意境是诗人心灵的映射,因此作品中艺术境界的显现,绝不是客观地机械地描摹自然,而是情景交融的结晶。 把握意境,需要品味意象特征及其寄寓的感情,然后做整体理解。 比如:《天净沙?秋思》是马致远小令中最著名的一支,也是元人小令中的名篇,代表着咏物小令质朴清丽的风格。它从一个沦落天涯的游子的角度描写了秋郊傍晚一系列的景物,反映了游子的漂泊情怀。
第一句三个景物连接在一起,显示了毫无生机的萧瑟的气象:几株秃树兀立在旷野之上,瑟缩在肃杀的秋风之中;树身缠上了几道枯萎的藤蔓;而天空中,暮鸦无精打采地低飞着。凄清的晚秋气氛开启全篇,使人感到悲凉抑郁。 在这样凄凉的背景之中,却出现了“小桥流水人家”这样极为明净的景色。潺潺的流水、纤巧的小桥、温暖的茅屋,一切都显得那么安谧,犹如“柳暗花明又一村”,或许他的家乡也是这样的温暖、安适、春意盎然吧,不过却远在天边,可望而不可及,以这种悲凉的心情来体味这一“乐景”,势必会更添一重悲伤。 “古道西风瘦马”,冒着凛冽的寒风,一匹筋疲力尽的瘦马在荒郊古道上踟蹰而行。一个“古”字点明了驿道年代之“古”,这不仅表明其今日的荒废,更意味此情此景为古往今来的羁旅中人所共同体验。将游子凄苦推及古今,足以引起读者的丰富联想和共鸣。“夕阳西下”,处在日暮途穷,尚未觅得归宿的时刻,作者不由发出哀叹:“断肠人在天涯!”是啊,落魄天涯,羁旅异乡,仕途失意,前途渺茫,归宿不定,这怎能不令人愁肠寸断呢?全曲仅二十八个字,却写了富有特征性的十种景色,一个人物.前九种景色全是名词,不用一个动词,却又巧妙地连缀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秋郊夕照图。景景相连,物物含情,情景交融,达于化境,终而脱落出这样一幅游子断肠的完整画卷。 三、运用比较鉴赏 领会意境要注重比较,挖掘求新。比较鉴赏是古代诗词鉴赏的一种常法。 四、学会知人论世 所谓知人论世,就是了解作者的身世、处境、思想状态、作诗的缘由。作品是作者在特定背景中的思想与情感的写照,有的诗是就具体的某件事有感而发。不了解身世,不了解背景,便很难体验出写作意图,更不用说引起情感共鸣,有时甚至会得出相去甚远的理解。
如:李清照的《一剪梅》和《声声慢》两首词,同是以“愁”为主题的,两者却有本质的区别:一首是表达对丈夫深切思念的闺愁;一首是表达国破家亡之恨的悲愁。从创作时间看,一首是前期作品,一首是后期作品。从写愁的不同,可看出作者前后期内容、风格的变化。 李清照的词作以1127年赵宋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南渡前的词作,主要运用自然朴实的语言和女性所特有的委婉细腻的手法,抒发真挚爱情及思念丈夫的离别愁苦。南渡后词人由于经历了切身的不幸,词风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127年,发生了“靖康之变”,北宋宣告灭亡;之后不久,丈夫赵明诚病故。一连串的变故使词人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她既悲痛家的变故,更悲痛国家的破亡。第二首词《声声慢》集中反映了南渡后的生活和精神风貌,表现出曲折复杂的内心世界。 李清照词风的变化是与她生活的时代紧密相关的。前期生活在北宋词的极盛时期,时局相对比较安定,再加上婚姻生活幸福。因此,她抒写自己的生活和思想,显示青春活力,展示热爱生活、珍视爱情的内心世界。如果说词人在南渡前由于生活面狭窄、视觉不广而影响了作品深刻的话,那么南渡后,金人入侵,国土破碎,扩大了词人的视野,她一改过去抒发个人情感的格调,而将家破国亡之恨揉合在一起,词风显得苍凉沉郁。个人的不幸与民族的灾难凝聚在一起,构成了她这种表现复杂的内心矛盾的词风。 只有了解了李清照这一生活变故,才会深切领会《声声慢》这首词的意境,体会到作者在这部作品中要表达的家国之恨、沦落之悲。 由此看来,要准确的透析文学作品的意境,知人论世的方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建邡。文学作品教学中意境的透析 古代诗歌的情愫 摘要:本文对古代诗歌分析,并提出了其现实意义。
关键词:诗歌情愫现实意义 至于在特定情况下.面对纯为欣赏“原汁原味”的传统戏曲(如学术研究、接待外宾、露台演出等观众时,自当一切依旧;以达到其特定目的为上。我相信。只要我们真正做到了认真继承传统,坚持与时俱进,作为中国人民自身创造的戏曲艺术,决不会被人民自己所抛弃;并将永远为华夏后人所喜爱。永远作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在世界民族之林独树一帜,大放异彩。

古代诗歌学术论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