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启示教案

发布时间:2020-01-13 11:13:56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 8 个生字。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把握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到大自然能给人类以警示和启发,激发其阅读仿生学等科普读物的兴趣。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了解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

2.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明确大自然能给人类以警示和启发,学习用联系的眼光认识自然界。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在这个单元里,我们走进了大自然这本百科全书,去了解、 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自然之道》告诉我们,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警示人们要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蝙蝠和雷达》让我们知道,研究生物可以对人类的创造发明有所启示。

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学习《大自然的启示》。(板书)

师:一起读。(生齐读课题)

师:谁来说一说启示是什么意思?

生:它的近义词是启发

师:大自然的启示就是指从大自然中得到启发。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是由两篇小文章组成的。一篇是《打扫森林》,另一篇是《人类的老师》。需要同学们运用前面课文中学到的方法来自读自悟。

1、(投影展示)默读课文 独立思考:

打扫森林》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人类的老师》介绍了哪些动物身上得到的启示?

2学生自学后交流。

1指名说第一篇短文,提示:抓住课题来概括,引导学生说清楚,谁打扫森林,打扫森林的结果怎样?再指名说一遍。

2)指名说第二篇短文,《人类的老师》介绍了哪些动物身上得到的启示?提示:能不能抓住文章的关键句来概括呢?

3小结:文章主要内容可以抓住课题概括,也可以通过找文章的中心句的方法,这些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都可以运用。

三、检查字词。(出示词语,指名读)相机正音。

遭殃 菩提树 腐烂 土壤 逞凶

机翼 略重 关键 鲸鱼

打扫 扫帚

轻而易举 生态平衡 枯枝败叶

四、再读课文,质疑研讨

(一)学习“遭殃”,体会森林遭了什么殃?

师:这里有个词语遭殃是什么意思?

生:灾难。 师:猜对了。今后要多预习,特别关注每一个字 是什么意思。

师:森林遭了什么殃?请同学们再次打开课本, 把森林遭殃的这段话用笔画出来。

不想森林却从此遭了殃。几年过去了,橡树和菩提树的叶子越来越少,光秃秃的像一把把扫帚,有些树木甚至干枯了。

师:我们一齐来读一读。(生齐读所画段落)

师:老师有两个问题,第1个问题,这段话中把什么比作扫帚?

师:第2个问题,为什么要把它们比作扫帚?

(二)探究森林遭殃的原因。

师:为什么林务官下令打扫森林,反而让森林遭了殃呢?

1读课文第 56 段。(投影展示)思考:为什么林务官下令打扫森林,反而让森林遭了殃呢?

2交流汇报。

1这两段话是围绕那句话来写的?(原来,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 这样,才能保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2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是如何互相联系的呢?请同学们4人小组合作。合作要求,请看大屏幕。

(投影展示)小组合作学习:选择课文当中写到的一些事物,写一写、画一画它们之间的互相联系。

教师先示范:比如说枯枝败叶,它和土壤之间有什么联系呢?(师边讲解边示范画法、写法)它是 肥力枯枝败叶还与什么有联系呢? 又与什么有联系呢?老师给大家发了一张纸,4 人小组一起完成这个作业。写得越多越快越准确,越好。你们有5分钟的时间。

画好了,可以贴到黑板上。(生小组合作。组长张贴合作单)

3师:来介绍一下你们的成果。

师:我们再来看看这句话,一起读一遍。(原来,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 这样,才能保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3师:其实,不仅是在这森林中事物是互相联系的,在整个自然界中各种生物都是通过互相提供食物而形成相互依存的 关系的,缺一不可,这就是生物链。在大自然中,存在着许多这样的生物链。只有链条中的任何一环不受到人为的破坏,我们的大自然才能保持生态平衡。

4回顾课题:可是,文中的林务官却并不懂得这一点,他人为地除掉了杂草、灌木,他的打扫森林,还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打扫吗?课题上把打扫加上了引号,是想告诉我们怎样特殊的含义呢?(指名说,相机板书:破坏,违背)

小结过渡:是啊,林务官打扫森林,人为的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违背了然规律,这个打扫非但没有让环境变得更好,反而把森林给毁了,好心办了坏事。(板书:自然规律),结果遭到了大自然的惩罚(板书:惩罚),可是,如果我们拜大自然为师,向他学习,又会怎么样呢?

(三)独立学习第二篇短文。

1、完成练习纸

(1)科学家从蜻蜓的翅膀上得到了什么启示?

(2)科学家从鲸的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

(3)为什么说生物是人类的好老师?

2完成后小组交流:(如果无法解决的还可以问其他小组的同学)

师:时间都去哪儿了?都花在学习上了。请一 位同学来说一说,要求是说说你的同伴怎么说的。 (引导互相倾听)

师:同学们都有很多的感受,很好。那么这篇短文中的科学家和前文的林务官最大的不同在哪里? (指名说,相机板书:研究,利用,受益)

只有去了解、研究大自然, 利用自然规律,才会有所发明和创造,让我们受益无穷。

师:我们再来读一读课题。(生齐读) 大自然的启示

五、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大自然的启示呢?请阅读课外知识链接。

板书设计:

大自然的启示

“打扫”森林 破坏  违背                     受惩

               自然规律

人类的老师 研究 利用                      受益

自学《人类的老师》完成练习纸

(1)科学家从蜻蜓的翅膀上得到了什么启示?

(2)科学家从鲸的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

(3)为什么说生物是人类的好老师?

(课外知识)

建筑上的“薄壳结构”  一个人握住一个鸡蛋使劲地捏,无论怎样用力也不能把鸡蛋捏碎。薄薄的鸡蛋壳之所以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是因为它能够把受到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分。建筑师根据这种“薄壳结构”特点,设计出了许多既轻便又省料的建筑物。人民大会堂、北京火车站以及其他很多著名建筑,屋顶都采用了这种“薄壳结构”。

响尾蛇与现代军事装备  响尾蛇的视力几乎为零,但其鼻子上的颊窝器官具有热定位功能,即使爬虫、小兽等在夜间入睡后,凭借它们身体所发出的热能,响尾蛇都能感知并敏捷地前往捕食。科学家根据响尾蛇这一奇特功能,研制出现代夜视仪、空对空响尾蛇导弹,以及仿生红外线探测器。

长颈鹿与抗荷飞行服  超音速歼击机突然加速爬升的时候,由于惯性的作用,飞行员身体中的大量血液会从心脏流向双脚,使脑子产生缺血现象。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从长颈鹿的身体构造得到启发。长颈鹿的脖子很长,脑子与心脏的距离大约是3,要使血液能输送到头上,血压相对要高,大约是人体的两倍。但当长颈鹿低头喝水时,血液却没有一股脑地涌向头部。原来是裹在长颈鹿身体表面的一层厚皮起了作用。长颈鹿低头时,厚皮紧紧地箍住了血管,限制了血压,使其不能因血压突然升高而发生意外。依照长颈鹿皮原理设计的抗荷飞行服,飞行员穿上后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限制血压的作用,当飞行加速时,抗荷飞行服还能压缩空气,也能对血管产生一定的压力,就此而言比长颈鹿的厚皮更高明了一步。

向植物取经  车前草是一种很普通的小草,它的叶子是按螺旋形来排列的,这种排列方式,使每片叶子都能得到充足的阳光,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建筑师们依照车前草叶子的形状,设计建造了螺旋状排列的楼房,使每个房间都能享受到明亮、温暖的阳光,避免了普通楼房在这方面的不足。

高山上的云杉长年累月都经受着狂风的袭击,树干的底部变得又粗又大,整个树干成了圆锥形。这种形状使云杉牢牢地挺立在山顶之上。人们模仿云杉建立的广播电视塔,即使遭到强台风的袭击,也不会有倒塌的危险。

青蛙和电子蛙眼 青蛙的眼睛对小飞虫非常敏感,当小飞虫在它头上飞时,它会盯住不放。于是,人们模仿蛙眼的结构原理制成了电子蛙眼,可用来识别飞行中的飞机和导弹,也可用来预防飞机相撞。

大自然的启示教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