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物性格分析入手-以《香菱学诗》为例-评价人物形象

发布时间:2020-03-21 10:51:17

从人物性格分析入手-以《香菱学诗》为例-评价人物形象


从人物性格分析入手,以《香菱学诗》为例,评价人物形象

教学目标

1、 以《香菱学诗》为例,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描写,学会分析人物性格。

2、 从人物性格分析入手,学会由外到内、全面客观评价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看过《红楼梦》吗?全书规模宏大,结构谨严,不仅镜子般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的广阔的现实生活图景,而且广泛地涉及我国古代的文化常识,如官制、礼仪、建筑学、医学、音乐、绘画等,有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之称,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中现实主义的高峰。

《红楼梦》塑造了一大批光彩夺目的女性形象。同学们对书里哪些女子印象比较深刻?林黛玉 薛宝钗 贾元春 贾探春 史湘云 妙玉 贾迎春 贾惜春 王熙凤 贾巧姐······

尤为可贵的是,曹雪芹提出了尊重女性、提高女性地位的新思想,并且歌颂了女子的多才多艺,赞扬了女子反迫害反虐待的斗争精神。所以有人评价说“《红楼梦》既是女性的悲歌,又是女性的赞歌”。他曾这样写到:“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子,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把女子提高到比男子更高的地位。推崇女子,鄙弃男子,这就把几千年来“男尊女卑”的地位颠倒过来,对“男尊女卑”“夫为妻纲”的伦理纲常是一个猛烈的冲击,充分体现出曹雪芹反对封建礼教的超人勇气和远见卓识。

(出示判词猜一猜)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
1林黛玉和薛宝钗
画: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
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2、史湘云
画:几缕飞云,一湾逝水。
判词: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3、晴雯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4、香菱
画: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
判词: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出示课题:

二、 以《香菱学诗》为例,从分析人物性格入手,评价人物形象

1、 你认为香菱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苦志学诗, 精华灵秀,悟性极强学诗时“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已到了“呆”“疯”“魔”的程度。拿了诗回来“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地读起来。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宝钗见他这般苦心,只得随他去了”。 “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来往的人都诧异”;写第三稿时“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现”,甚至梦中喊出:“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

作品通过香菱苦吟诗词最后终有所成的描写,刻画了香菱执著、勤奋、刻苦、认真的性格特征,表现了作为一个青年女性香菱应该具有的青春朝气和高雅情怀,表达了她对理想世界的不懈追求。

香菱性格:执着刻苦 苦志学诗 悟性极高 精华灵秀

方法导航(一)正面描写 动作 语言

神态 细节

侧面烘托 其他人对香菱的看法

2、 你对香菱的印象如何?你将如何评价她?(知人论世:结合人物的身世背景)

香菱有着怎样的身世和处境?

香菱是一个从官宦小姐沦为奴婢的悲剧人物。她有着不幸的命运:从小遭受灾难,被拐卖,又被呆霸王薛蟠生拖死拽弄到家里,终于沦为诗妾,受尽凌辱和折磨。薛皤遭打外出后,香菱住进了大观园,有机会接触大观园内这许多富于才情的少女们,特别是像林黛玉这样的才女,萌发了强烈的精神追求。

方法导航(二)评价人物:

全面客观 (从身世言行到内在精神品质)

评价香菱:心性脱俗 命逝凡尘

三、 拓展:阅读《鲁智深大战野猪林》片段,分析鲁智深的性格,对其进行评价

从分析性格入手,评一评鲁智深

有人说,鲁智深性格暴躁、行事鲁莽,你认为呢?

话说当时薛霸双手举起棍来,望林冲脑袋上便劈下来。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 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两个公人看那和尚时,穿一领皂布直裰,跨一口戒刀,提起禅杖,抡起来打两个公人。林冲方才闪开眼看时,认得是鲁智深。林冲连忙叫道:师兄不可下手, 我有话说。智深听得,收住禅杖。两个公人呆了半晌,动弹不得。林冲道:非干他两个事,尽是高太尉使陆虞候分付他两个公人,要害我性命,他两个怎不依他? 你若打杀他两个,也是冤屈。鲁智深扯出戒刀,把索子都割断了,便扶起林冲,叫:兄弟,俺自从和你买 刀那日相别之后,洒家忧得你苦。自从你受官司,俺又无处去救你。打听的你断配沧州,洒家在开封府前又寻不见。却听得人说,监在使臣房内,又见酒保来请两个 公人说道:店里一位官人寻说话。以此洒家疑心,放你不下。恐这厮们路上害你,俺特地跟将来。见这两个撮鸟带你入店里去,洒家也在那里歇。夜间听得那厮两个做神做鬼,把滚汤赚了你脚。那时俺便要杀这两个撮鸟,却被客店里人多,恐防救了。洒家见这厮们不怀好心,越放你不下。你五更里出门时,洒家先投奔这林子里来,等杀这厮两个撮鸟,他到来这里害你,正好杀这厮两个。林冲劝道:既然师兄救了我,你休害他两个性命。鲁智深喝道:你这两个撮鸟!洒家不看兄弟面时,把你这两个都剁做肉酱;且看兄弟面皮,饶你两个性命。就那里插了戒刀,喝道:你这两个撮鸟!快搀兄弟,都跟洒家来。提了禅杖先走。两个公人 那里敢回话,只叫:林教头救俺两个。依前背上包裹,提了水火棍,扶着林冲。 又替他包裹,一同跟出林子来

师生品味鲁智深的语言、行为,评价鲁智深:武艺高强、嫉恶如仇,但又粗中有细、智勇双全,义薄云天,对朋友肝胆相照的英雄形象。

小结:评价人物形象,要全面客观,以分析人物性格为抓手,从人物的言行探究其内在的精神品质,对人物做出客观实在的评价。

四、 作业

课外阅读《红楼梦》,选一人物形象(如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等)做简要评价。

附板书:

人物形象 方法导航(一)

香菱:苦志学诗 正面描写 语言 动作

好学刻苦 神态

悟性极高 侧面烘托

(二)

评价:心性脱俗 全面客观

命逝凡尘 从外到内

(从身世言行到精神品质)

备课材料:

附其他判词:

2、贾元春
画: 一张弓,弓上挂着香橼。
判词: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3、贾探春
画: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
判词: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5、妙玉
画:一块美玉,落在泥垢之中。
判词: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6、贾迎春
画:一恶狼,追扑一美女——欲啖之意。
判词: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梁。
7、贾惜春
画:一所古庙,里面有一美人,在内看经独坐。
判词: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8、王熙凤
画:一片冰山,山上有一只雌凤。
判词: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9、贾巧姐
画:一座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里纺绩。
判词: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
10、李纨
画:一盆茂兰,旁有一位凤冠霞帔的美人。
判词: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11、秦可卿
画:高楼大厦,有一美人悬梁自缢。
判词: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副册判词

又副册判词
13、晴雯
画:又非人物,亦非山水,不过是水墨滃染的满纸乌云浊雾而已。
判词: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14、花袭人
画:一簇鲜花,一床破席。
判词: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林黛玉:

由于特殊的身份和遭遇,林黛玉固然有孤高自许,似乎别人很难与她接近的一面。林黛玉看似冷峻,实为热情。林黛玉是一定会把你当成知心的朋友的,与你以心相交,坦诚相见,热情相处,胸无芥蒂,她对薛宝钗的理解和感激,她和史湘云、妙玉成为知心的诗友,不是很能说明这一点的吗?香菱自小孤苦,连自己的真实姓名都不知道。她本为千金之贵,却被人贩子拐卖,又遭冯渊之变,后来沦为“呆霸王”薛蟠之妻。不论是在薛家,还是在贾府,香菱都不可能有什么地位的。但是,林黛玉并没有嫌弃香菱,而是向她伸出热情援助之手。于是当香菱提出要请林黛玉教她做诗时,林黛玉毫不推辞,欣然接受,并说:“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教得起你。”一下便破除了香菱的顾虑,使她敢于向林黛玉认真地学诗,并且最终使香菱学会了如何做诗。林黛玉作为一位贵族小姐,能够这样诚恳待人,助人为乐,向地位很低的初学写诗的香菱传授经验,并且还认真地教,毫不保留,这一点是极其可贵的。在地位又低、才气又平的香菱面前,林黛玉这位贵族千金没有一点架子,从未摆出什么威严,这本身已是十分不容易的事情了,何况林黛玉又对香菱悉心传教,无私培养,循循善诱,这种“有教无类”、“诲人不倦”的人师品德,尤为难能可贵,更令人赞叹不己。

林黛玉性格:热情 富于同情心 以心相交 坦诚相待

评价:外表孤高 内心火热 坦诚直率 心无城府

四、薛宝钗

三通过“香菱学诗”这一情节,小说也很真实地刻画了薛宝钗的性格特征。薛宝钗虽说诗才出众,在大观园的诗会上也经常夺魁,但她却因思想深受封建礼教的束缚,总认为写诗作赋这并非是女子的正业。她信奉着“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教条,总想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封建淑女的形象。如第六十四回,当听到贾宝玉说要把她们闺中的诗写在扇面上时,薛宝钗便说:“自古道‘女子无才便是德’,总以贞静为主,女工还是第二件。其馀诗词,不过是闺中游戏,原可以会可以不会。咱们这样人家的姑娘,倒不要这些才华的名誉。”这已把薛宝钗的思想表白得非常清楚了。她虽确有诗才,并且也作诗,但她毕竟认为这些词“不过是闺中游戏”,无关紧要,“可以会可以不会”。在第四十二回中,薛宝钗还曾亲自开导林黛玉说:“咱们女孩儿家不认得字的倒好。男人们读书不明理,尚且不如不读书何况你我。就连作诗写字等事,这不是你我分内之事。……你我只该作些针线纺织的事才是。”薛宝钗对自己和林黛玉这样的贵族小姐尚且如此看待,那么地位低下身份卑微的香菱就更不在话下了。所以身边虽有诗情才思毫不弱于林黛玉的薛宝钗,香菱仍不能得到薛宝钗的指点和帮助,她只好舍近求远,去向林黛玉拜师求教。这样的描写便有力地反衬出薛宝钗在思想上的因循守旧,可以看出薛宝钗的确是自觉地用封建礼教思想来约束自己,以求得人格完善,努力使自己成为真正的封建淑女。再者,薛宝钗外表看起来给人们的突出印象是稳重平和,温柔敦厚,善于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尤其是大得下人之心。但是薛宝钗到底还是一个“冷美人”,她的内心是“冷”的,骨子里是非常高傲的,一般的人她根本不放在眼里。薛宝钗能够以和自己作伴的理由把香菱带进大观园,

菱既能够见到大世面,开阔了眼界,又能够在温馨祥和的环境中与大家相处,这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香菱如果再去学写诗,这在薛宝钗看来,无非是“得陇望蜀”,是得寸进尺,她薛

宝钗怎么会再去亲自教导香菱学诗呢?而香菱学诗不来请教近在咫尺的薛宝钗,这说明香菱对薛宝钗还是不太敢接近的,不得不采取敬而远之的做法。这也进一步说明薛宝钗是具有令人望而生畏的威仪的,也反映出薛宝钗和香菱之间还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这就是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而这切又有力地反衬出林黛玉的平易近人,待人诚恳,与人友善,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尊卑的等级和高下的界限,让人感到林姑娘的温暖和可亲。尽管薛宝钗“任是无情也动人”,但毕竟是太冷了,冷得几乎让人不能走近她。还有,薛宝钗对香菱苦志学诗不仅不能理解,而且还常常进行打趣取笑,甚至对她予以嘲笑讥讽。香菱为了学诗,苦读诗书,乃至于茶饭无心,坐卧不宁,薛宝钗便笑话她说:“何苦自寻烦恼。都是颦儿引的你,我和你算帐去。你本来呆头呆脑的,再添上这个,越发弄成呆子了。”认为因学诗读诗,香菱已是呆上加呆,成了一个真正的呆子了。香菱冥思苦想,呕心沥血,惨淡经营,终于做出第一首诗来,请薛宝钗看一看,以便得到她的指点,而薛宝钗非但不鼓舞,而且还说什么:“这个不好,不是这个作法。你别怕臊,只管拿了给他瞧去,看他是怎么说。”把身边的香菱愣是又推给了林黛玉,无奈香菱只好再次去请教林黛玉。香菱写诗入了迷,薛宝钗便不无讽刺地说:“这个人定要疯了!”“可真是诗魔了。都是

颦儿引的他!”“你这诚心都通了仙了。学不成诗,还弄出毛病来呢。”显而易见,薛宝钗对香菱学诗,非但不肯定,不支持,不鼓励,反而是不断地去挖苦,去嘲笑,去讥讽。而这同林黛玉全心全意而又耐心细致地教香菱做诗相比,恰好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照,二人在思想性格上的差异甚至对立,从中亦可窥出一斑。作者虽然用的是白描手法,寓主观情感于客观描写之中,但是读者是完全可以从中看出作者对林黛玉、薛宝钗二人所持的不同情感和态度的。薛宝钗不仅对香菱苦志学诗不能理解,不断予以讥讽,而且对史湘云同香菱大谈诗歌之事也很不满。薛宝钗说:“我实在聒噪的受不得了。一个女孩儿家,只管拿着诗作正经事讲起来,叫有学问的人听了,反笑说不守本分的。一个香菱没闹清,偏添了你这么个话口袋子,满嘴里说的是什么?怎么是杜工部之沉郁,韦苏州之淡雅,又怎么是温八叉之绮靡,李义山之隐僻。放着两个现成的诗家不知道,提那些死人做什么!”史湘云忙问:“是哪两个?”薛宝钗笑了笑答道:“呆香菱之心苦,疯湘云之话多。”这里薛宝钗说的虽是带有调侃意味的话,但毕竟她是把学诗和谈诗的香菱和史湘云分别说成是“呆”和“疯”,从中足可以看出薛宝钗对女子学诗是持何等轻蔑的态度,这也说明薛宝钗思想受到封建意识戕害是何等的深重。四在“香菱学诗”这一情节中,作者也没有忽略对史湘云性格的刻画。小说中写道:“如今香菱正满心满意只想作诗,又不敢十分罗唣宝钗,可巧来了个史湘云。那史湘云又是极爱说话的,哪里禁得起香菱又请教他谈诗,越发高了兴,没昼没夜地高谈阔论起来。”从这段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史湘云是如何地爱诗,如何地喜欢谈诗,如何地善于帮助香菱这样的女子学诗。再从薛宝钗上述那番用来打趣史湘云的话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史湘云对古代一些大诗人的艺术风格也了如指掌,常常可以如数家珍地说出来,可见其对中国古代诗歌和诗史见识之高,阅读之广,体会之深。不是吗?直至今日,我们常常还喜欢用“沉郁”、“淡雅”、“绮靡”和“隐僻”来分别形容杜甫、韦应物、温庭筠和李商隐诗歌的艺术风格。作者曹雪芹把他对这四位著名诗人不同的艺术风格的准确概括,通过“香菱学诗”的情节,借助于对史湘云形象的刻画,巧妙而自然地表现出来了,既表明作者对史湘云形象的赞美之情,又把作者自己的诗学修养充分地表现出来,这应该说更耐人寻味。这样来表现史湘云是非常可信的,因为这和史湘云一贯的性格特点是吻合的。史湘云给人的突出印象是“大笑大说”,坦荡直爽,毫无顾忌。小说中作者多次表现她这种性格特征,使她特有“大笑大说”的情景深深地印在读者的脑海之中。史湘云不仅风流倜傥,而且才气纵横,她在诗思诗才上,并不一定就比林黛玉和薛宝钗逊色,她很有名士风度,也很有诗人气质。小说借“香菱学诗”这一情节,把史湘云这两大特点,都淋漓尽致、惟妙惟肖地表现了出来,使这一艺术形象

更具艺术魅力,丰富了中国古代女子的人物画卷,令人耳目一新,拍手称赞。五曹雪芹通过“香菱学诗”这一情节,还展示了林黛玉在诗学上的渊博知识和高深修养,也展示了初学写诗者香菱对如何阅读诗歌和写作诗歌的初步认识和切身体会,这不仅对刻画人物性格具有重要作用。

从人物性格分析入手-以《香菱学诗》为例-评价人物形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