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中的家国情怀,离我们远吗?

发布时间:2019-03-06 13:37:03

古典诗词中的家国情怀,离我们远吗?
作者:孙建辉
来源:《中国教师》2017年第11

        2014年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各学段诗词教学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到2017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指出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战略任务,再到2017年春节期间的中国诗词大会,这都激发了中小学教师了解并学习中国古典诗词的极大兴趣与热情。

        适逢亚圣孟子诞辰之际,2017427日,由中共海淀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海淀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主办,敬德书院、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承办的敬德书院2017“古典诗词与家国情怀春季论坛于美丽的西山脚下隆重举行。海淀区政协党组书记、敬德书院院长傅首清,国务院参事室中华诗词研究院执行院长杨志新,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当代著名国画家、教育家焦秉义先生及夫人书画家阿拉坦高娃女士,海淀教委主任陆云泉,海淀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敬德书院执行副院长吴颍惠等领导和嘉宾和与会者一同就古典诗词、传统文化教育等展开研讨,发表观点,气氛热烈。

        唤醒心中的诗意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大学》中的这些文字将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有机联系起来。但是当今时代,社会获得飞速发展,人们的价值观逐渐多元,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中拥有一方净土,体味古典诗词的深厚底蕴?

        于丹教授用她那如诗如画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告诉我们,诗词是深植人们内心的一种生存方式,带有民族文化鲜明的烙印,所谓诗者,天地之心。只有在诗词中,才能感受到温暖的归属,而有归属的人,才有可能一次次的出发,并走得更远,此心安处是吾乡。并以诗词中特有的田园乡土、诗酒流年等意境,告诉人们诗词的价值,那是一份安顿,是守拙,只有守拙,才能回归田园,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她认为我们要传承中华文脉,化育民生,开启和滋养悟性,透过诗词来体味人生意味,唤醒心中的诗意。

古典诗词中的家国情怀,离我们远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