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是写在大地上的诗歌

发布时间:2023-03-12 12:17:32

河流是写在大地上的诗歌
河流是写在大地上的诗歌
"河流是自然写在大地上的诗歌";,或隽永悠长,或气势磅礴。诗人喜欢以河流做意象,抒情感怀。城市则在河流之上,唱着兴衰的咏叹调。
几乎每一座城市都有那么一条河流,对于这座城市而言,它既是建设的推动者、文明的见证者,也是现代工业的受害者。从河流的角度去看一座城市,既可以讲述这个城市与河流相依存的历史,也可以透过今天我们对待河流的态度,映照出城市将来发展的轨迹。大沽河是青岛历史不可跳过的一章。
虽然发源地不在青岛,但从北到南一路南下的大沽河,却长期滋润和丰沛着青岛的莱西、度、即墨、胶州和城阳。大沽河有着青岛"母亲河";的美誉,亦被视为这座城市的"动脉";201228日,青岛重启对大沽河的治理,这也是青岛治河史上的最大工程。它不再只承担防洪的功用,它要构筑的是一个生态旅游、农业发展和城乡统筹共同推进的新"姑水";(大沽河古称)
过去,青岛人的生活离不开大沽河。将来,大沽河对于青岛和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而言,更加不可或缺。
虽然发源地不在青岛,但从北到南一路南下的大沽河,却长期滋润和丰沛着青岛的莱西、度、即墨、胶州和城阳,有着青岛"母亲河";的美誉,亦被视为这座城市的"动脉";讲述一座城市,要从哪里开始诉说?河流就是一个源头。
一条河之于一座城市,是时间最深处的记忆。当城市历经沧海桑田,河流依然安静地流淌,或清澈或浑浊,或荣或枯,它始终充当着这座城市的见证者,讲诉着这座城市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一个丰富的城市文明,会不断地以这条河流作为一个中心点,发展出文化的年轮。";(蒋勋《美的曙光》
当人们形容青岛的欧陆风情、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时候,他们的着眼点在于那片海。是那片海,给城市着上了颜色。依托港口的优势,青岛也迅速变身为一座现代化的都市。可要说起这座城市的过去,说起它城市版图的延展,说起这座城市内在的性格和区域文明的特色,人们往往会提起大沽河,这条被青岛人称之为"母亲河";的河流。干渴的青岛
"青岛犹如一位当代夸父。渴欲得饮,先饮崂山水库,不足;再饮大沽河,不足;再饮大沽河地下水,不足;再饮莱西县产芝水库,不足;再饮平度县尹府水库,还是不足。";当年,青岛记者徐昆源曾在《干渴的青岛》中这样描述青岛的干渴。如果说碧蓝的大海是青岛的外衣,那么干涸的土地就像这座城市裸露的肌体。每到冬春的干旱季节,缺水的麦田一片枯黄,鲜有绿色。
如利物浦由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港口城市一样,青岛最早也只是一个小渔村。青岛"因港兴市";,这个城市经济的发展固然离不开优越的区位和优良的港口,但人们却很少知道青岛城市地图的延展,一直追随着河流的脚步。
青岛是个缺水的城市。多年以来,其平均水资源总量仅为22.1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约312立方米,仅占全国平均值的12%也远低于国际公认的500立方米的绝对缺水水平。河流对于这座城市,是不可或缺的。
20世纪60.70年代,青岛因为连年干旱,曾多次发生供水危机,居民用水限量,部分工厂也因此停产。为此,青岛四处寻找水源,从海泊河到李村河,再到大沽河,青岛的区域规划也随之扩展至胶南、即墨,以及平度、莱西。对水源的渴求,形成了今天青岛的区域版图。青岛人称大沽河为"母亲河";,它是青岛的脐带。这条发源于烟台招远阜山的河流,是胶东半岛最大的河流,从莱西进入青岛,流经莱西、平度、即墨、胶州、城阳五市(区),在胶州码头村南注入胶州湾。大沽河干流全长179.9公里,流域总面积6131.3平方公里,在青
岛市域内的干流长度约为140公里,流域面积约4781平方公里,约占青岛市域总面积的45%大沽河就像青岛的大动脉,与其他支流共同供养着青岛这个躯体。
30年来,大沽河平均年径流总量3.83亿立方米。有14条较大支流,辖区内建有2座大型水库、7座中型水库,总库容7.32亿立方米。流域内地表水、地下水总供水能力为1.83亿立方米(供水保证率95%这条充沛的水源,一度为一直缺水、寻水的青岛缓解了干渴。但城市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工农业用水的需求,更加剧了青岛的水危机。大旱也一度使得大沽河断流,崂山水库几近干涸。在1968年至1983年,大旱的青岛虽然先后四次实施引水应急工程,但缺水的现实依然困扰这个面朝大海的城市最基本的用水需求。
"市民排长龙,工厂机器停,老少三辈一盆水,剩下留着冲厕用。";当地人曾这样形容上世80年代之前青岛缺水的现状。据相关媒体报道,1981年,青岛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降水量只有339毫米,全市72家企业因缺水不得不停产或半停产,每名市民每天的水供应量30斤,每月不能超过半吨。
到哪里去寻找充足的水源?"当时我们千方百计找水自救,凡是有条件能引来的水,都通过工程尽快把水引来,有人甚至提议租船去上海长江口运水来青岛。";青岛的水危机,使得许多青岛人找了一辈子水,天天跟水打交道,这一切直到引黄济青工程的实施。
1986415日,引黄济青工程在桃源河开工;19891125日,工程建成通水;1989129日,青岛市民喝上了黄河水。
因为通常都是冬季引水,3月的棘洪滩水库碧波荡漾,水量充足。作为引黄济青工程的惟一调蓄水库,水库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水库的库容是1.46亿立方米,日供水量约为20万立方米,可以满足青岛市区50%以上的居民用水。自1989年棘洪滩水库通水以来,青岛没有再出现过因干旱而引发的供水不足。
在此后的20多年里,青岛虽然暂时缓解了水危机,可要让这座城市不再那么干渴,一个棘洪滩水库是不够的,黄河的断流也会不时地影响对青岛的供水。因此,基于现有的水源条件,青岛显然应把大沽河利用起来,而不是让它静静地躺在城市的记忆里⋯⋯
201228日,青岛市大沽河治理工程启动。这是青岛治河史上规模最大、周期最长、档次最高的综合性基础建设项目。把岸还给河流
"当一条河从人们的身边流过,人们都会为它命名。";所以,俄罗斯人称黑龙江为阿穆尔河。澜沧江流出中国之后,被人们称为湄公河,湄公河在越南的入海河段又被当地人称为九龙江。每个城市几乎都有这么一条河流,它穿城而过,滋养经济,孕育文明。台北是从淡水河发展起来的,上海的发展有着苏州河的哺育。人们喜欢把与城市紧密相连,哺育其成长的河流,称为母亲河。
青岛的母亲河就是大沽河,人们又称它为"姑水";"江边上总有故事在流传";"姑水";与一个美丽的爱情传说有关,也让大沽河平添了许多文化色彩。人们也许不熟知这个传说的美丽寓意,但人们却能切实感受到这条河流的变化。
因为流淌着大沽河、小沽河和五沽河,水源充沛,土地肥沃,莱西的店埠镇有着"膏腴桃花";的美誉。住过这里的80后年轻人依然清晰地记得,他们小时候经常去河流交汇的地方玩耍,"那个时候的水是长流的,水草茂盛,我们都在那里抓鱼。现在基本都断流了,即使有水的地方,鱼也很少了,有的地方污染得也很厉害。";
想必波兰诗人密茨凯维支对这样的场景并不陌生,他在诗歌《致聂门河》里写道:"那黄金时代的水流哪里去了?/我曾在河边玩耍,我也曾滑过水面。/⋯⋯聂门河啊,那水源哪里去了?/它给了我这样的希望的梦和幸福。/哪里是我的前程万里的儿时?/哪里是我的友人?我只徒然地关注!/哪里是我的曾在水中照影的洛拉?/一切都去了,我的眼泪又怎能留住?";2012年年初,国家海洋局发布了2011年第四季度海洋环境信息,在对37条入海河流断面

河流是写在大地上的诗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