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飞向蓝天的恐龙》优质课详案

发布时间:2020-02-17 23:36:46

《飞向蓝天的恐龙》优质课详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了解课文中介绍的科普知识。

2、了解科学家的研究发现过程,体会过程的漫长艰难。

3、了解恐龙与鸟类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体会说明性文章用词的准确生动。

学习重点:体会“点睛之笔”等词的涵义以及课文用词的准确性。

学习过程 ;

板块一 揭题导入,激发思考

板块目标:揭题引发对恐龙兴趣,引起对题目的思考。

1、同学们,先看老师在黑板写一个词,(板书:恐龙)感兴趣吗?

2、你了解哪些恐龙的知识?(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

3、恐龙虽然已经灭绝了,但是它留给我们许许多多的谜,今天我们就跟随科学家一起去探索——飞向蓝天的恐龙(补充课题)

4、一起读读课题,读着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预设:他们为什么要飞向蓝天,他们怎么样飞向蓝天,有多少恐龙飞向了蓝天。

板块二 初读课文,学会生字词

板块目标:学习文章主要词语,掌握读音和词义。对恐龙和鸟的关系有初步印象。

1、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打开课本翻到第148页,按要求轻声读课文。

2、出示自读要求:(生自由朗读)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思考刚才同学提出的问题。

3、检查反馈:

(出示词语) 后裔 繁衍 毋庸置疑 点睛之笔

身体轻盈 行动敏捷 五彩斑斓 凌空翱翔

迟钝笨重 凶猛异常 茹毛饮血 形态各异

(1)现在来看看这一课的词语,自己先读一读。

(2)开火车读第一行。

(3)能给“后裔、繁衍”找找近义词吗?

请男同学读第二行,女同学读第三行。

读得很不错,对比这两行,你发现了什么?(第一行描写的是鸟类,第二行描写的是恐龙。)

(4)齐读词语1遍。

(5)考考大家,请根据意思说词语:

颜色多,灿烂多彩。 (五彩斑斓)

高升到天空,回旋地飞。 (凌空翱翔)

说话或写文章时最重要的部分。(点睛之笔)

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茹毛饮血)

指无需怀疑,是铁一样的事实。(毋庸置疑)

(7)再读1遍这些四字成语。

板块三 学习第1自然段

板块目标:读懂科学家阐述的恐龙和鸟儿关系的结论,体会句子里用词准确的地方。

(主问题:找出关于鸟儿和恐龙关系的句子,体会句子里用词准确的地方。)

1、同学们,课文中的作者徐星叔叔经过长年累月对恐龙的研究后,发现恐龙和鸟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读读这一自然段,你找到了什么?请用横线划出相关的句子。

2、交流,出示句子:

二者似乎毫不相干,但今年来发现的大量化石显示: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3、这个结论多么不可思议,请你读一读,说一说你明白了什么?(学生一般会说恐龙变成了鸟儿。)

4、能说得更准确一点吗?再仔细读一读,你还发现了什么?(生谈发现)

(顺势出示红色的字体:一支、漫长)

5、小结:(一支指的是恐龙的某一分支,而不是全部。漫长体现了这一演化时间非常长。)同学们,语言准确,就是科普文的一大特点。

6、这段话中,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中生代)

7、我从网上查了一些关于中生代的资料:

中生代:距今约2.5亿到6500万年 ,当时还没有人类,只有爬行动物和数量繁多的恐龙,因此,中生代也被称为恐龙时代。

8、朗读指导:

从这一资料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个时期离我们很——远

谁来试着把这种感觉读出来,你也来试试。(评价语)

板块四 学习第2自然段

板块目标:明白科学家研究的步骤,体会科普文的用词准确。

(主问题:找出科学家研究过程的句子,概括成短语,体会句子里用词准确的地方。)

1、过渡:科学家们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呢?请大家一句一句仔细读第2自然段。

出示学习要求:(先自由学习,然后四人小组讨论)

(1) 细细地朗读第2自然段,划出表示科学家研究过程的句子。

(2) 想想能不能概括成几个简单的词组。

(3) 再读读找到的句子,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的地方?圈出重要的词语。

2、学生自由朗读、圈划

3、四人小组交流

4、全班交流:

(1)科学家们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交流句子)

出示第2自然段四句话:

早在19世纪,英国学者赫胥黎就注意到恐龙和鸟类在骨骼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

在研究了大量恐龙和鸟类化石之后,科学家们提出,鸟类不仅和恐龙有亲缘关系,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

根据这一假说,一些与鸟类亲缘关系较近的恐龙应该长有羽毛,但相关化石一直没有被找到。

20世纪末期,我国科学家在辽宁西部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顿时使全世界的研究者们欣喜若狂。

(2)长长的句子,哪一小组把它们概括成了简短的词组?

注意相似之处、研究化石、提出假说、发现化石

(3)小结:瞧,科学家得出结论的步骤清楚了吗?抓住每一句话的关键词能帮我们很快地读懂课文。

(4)看看我们找到的句子,大家从哪些词语可以体会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

(根据小组交流的,随机出示句子,谈小组的观点,随机指导朗读)

在研究了大量恐龙和鸟类化石之后,科学家们提出,鸟类不仅和恐龙有亲缘关系,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

根据这一假说,一些与鸟类亲缘关系较近的恐龙应该长有羽毛,但相关化石一直没有被找到。

a.有许多相似之处。(一两个相似之处,也许是偶然,许多相似才可能说明两者之间存在联系。)

b.在研究了大量恐龙和鸟类化石之后。(大量的含义:种类不同、数量多、不同年代。只有大量研究才能证明鸟类和恐龙的关系。)

c.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很可能:一方面说明,大量研究已经证明两者的关系。另一方面说明,还缺少关键证据。)(一种小型恐龙:说明只有某些恐龙有机会变成鸟。)

d.根据这一假说。(在还没有彻底发现证据前,只能称为假说,而没有说是理论。)

e. 一些与鸟类亲缘关系较近的恐龙应该长有羽毛.(也指部分,不是全部。)

(5)为了验证这个假说,科学家付出了长期的努力,直到20世纪末期…

(随机出示句子:)20世纪末期,我国科学家在辽宁西部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顿时使全世界的研究者们欣喜若狂。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

为什么说这是点睛之笔呢?

怪不得,全世界的研究者会(欣喜若狂),让我们一起来带着欣喜的心情来齐读这一段。

(6)好,就让我们来看看辽西地区发现的恐龙化石的资料。

出示“资料袋”中的内容,学生默读

板块五 总结

这节课,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鸟儿是由恐龙演化而来的,体会了科普文用词准确的特点,可是恐龙到底是怎么飞上蓝天的?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板块六 书写指导

让我们也来学学科学家认真的工作态度,看看这些生字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的?

1、出示本课书写的8个生字

2、提醒注意点

3、重点指导“顿”的书写

板书设计:

31 飞向蓝天的恐龙

注意相似之处

研究化石 用词准确

提出假说

印证假说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和已有的知识,用自己的话有条理地说一说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2.在探究科学推测中形成热爱科学、探索求知的浓厚兴趣。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初读文章剩余部分 过渡段导入

版快目标:了解这部分讲的内容,体会过渡句的作用。

1.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鸟儿是怎么飞向蓝天的,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三四五自然段。

2. 说说第三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提示:过渡段。这段以设问的形式激起了读者强烈的学习兴趣,它循着读者的阅读思路,十分自然地引出下文,将读者视线引向中生代,再现恐龙变成鸟类的演化过程。

板块二阅读重点段落,引导学习第二句。

板块目标:给段落分句,了解演化过程,重点体会第二句,能根据小标题复述第二句。

(主问题:弄清楚共有几句话,第二句又有几个分句,给这些分句概括小标题。)

1.默读第4自然段,弄清共有几句话,用序号标出。想一想:恐龙是怎样演化成鸟类的?

  2.抽学生说,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点拨。(这段长句多,如“庞大家族”冒号后的句子具体指出庞大家族有哪些,前后都是围绕相同内容说的,一共8句。)

  3.重点体会第二句。

  (1)齐读第二句。

  (2)标出冒号后的分句(3个分句组成一个长句)。

  (3)引导学生体会各分句的内容。(表格式或小标题式,如:行走——身体形态——性情。)

  (4)采用引读、对比读等方法,再次体会第二句话的意思:恐龙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重点体会“繁衍”、“形态各异”、“庞大家族”、“凶猛异常”、“茹毛饮血”等词语的意思。

  出示:

(5)学生看ppt复述第二句话的内容。

板块三 自主学习第二句 掌握前三句过程

板块目标:学会第二句,能复述前三句内容。

1.过渡句:第三句和第二句一样是个长句,请同学们用刚才的方法来学习。

学习要求:

(1) 自由读第三句,用序号标出冒号后的分句。

(2) 找出分句中恐龙的什么部分发生了变化。(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骨骼、脑颅、前肢、体表。)

(3) 根据板书和变化部位,复述第一二三句的内容。

2.学生自由朗读、分句

3.四人小组交流复述

4.全班交流复述。

5.现在我们请大家来交流下这个分句讲了哪些部位的变化。(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骨骼、脑颅、前肢、体表。)

6.比赛谁复述的好。

板块四 体会第四至八句 贯通全段

版块目标:学会第四到八句内容,全段内容融会贯通。

1. 过渡:那恐龙是怎么飞起来的呢?让我们来学习后面四句。

2. 学生朗读这几句,体会科学家假想长羽毛的恐龙是怎样飞向蓝天的。

(1)他们有哪两种猜想,请学生说一说。

(2)前两句讲树栖恐龙在跳跃、降落中具备了滑翔能力,最终主动飞行。后两句讲地面上的带羽毛恐龙在奔跑过程中学会了飞翔。

3. 为什么说“毋庸置疑”?理由是什么?(因为恐龙演化成鸟的证据和过程都已经很清楚了。)

4.最后哪一种恐龙飞向了蓝天?

5.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板块五:学习第五自然段

1.齐读课文。说说科学家们又有怎样的愿望?

  提示:希望找到更多、更充分的证据,重现恐龙飞向蓝天这一历史进程。

2.说说你对“科学家们希望能够重现这一历史进程”这个句子的理解。

  提示:“希望”说明这一历史进程还没能完全重现,说明科学家还在继续探索、搜集证据。

说明:回归整体,引发深层次的思考,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浓厚兴趣。

师总结:科学家们经过百年的努力研究,帮助我们了解了体态笨重的恐龙最终变为轻盈灵活的鸟儿的演化过程,这一切凝结着他们多少宝贵的心血啊!但他们并没有就此停步,心中仍然有更为美好的愿望——重现这一历史进程。

课堂练习

  读一读,填一填。

  1.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  )经过(    )的演化,(    )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2.亿万年前,一种(  )羽毛的恐龙(  )同类,飞向蓝天,(  )出今天的鸟类大家族。

  3.地球上的(  )恐龙(  )出现在两亿三千万年前,它和狗一般大小,像鸵鸟一样用两条后腿(  )身体。

4.数千年后,它的后代(  )成一个形态各异的(  )家族。

板书:

31 飞向蓝天的恐龙

  第一代恐龙 → 庞大家族 →猎食性恐龙(其中一支)→飞向蓝天

部编版《飞向蓝天的恐龙》优质课详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