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的道家观念论

发布时间:2012-05-13 09:40:47

《梦游天姥吟留别》的道家观念论

  摘要:《梦游天姥吟留别》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本文以作者自身主观情感为轴心,借助梦幻奇景挥洒篇意,虚实相间,笔势大开大合,意象纵横跳跃,创办了一个意象开朗,变幻莫测,缤纷多彩梦幻世界,似暴风骤雨,形如流水,一泻千里,将诗人复杂的感情从胸中奔涌喷吐而出,这其中最主要的思想便是文章中所呈现出的道家观念.

关键词: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道家

 

正文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历来以其笑傲王侯,不事权贵的高洁志向为人们所称道。这首古风,不仅思想内容丰富多采。诗中更以浪漫主义的博大笔触,以梦前、梦中写到梦醒,尽情地描绘了梦游仙山胜境的奇光异景。大胆运用夸张和对比的手法,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量。诗人极尽想象夸张之能事,描绘天姆山之高与天台山之高对比,山上的奇光异景与洞天的灿烂辉煌对比,理想与现实对比,极力描写神仙境地的无限美好,更加衬托出对丑恶现实的极端憎恶。诗歌将梦游经历中的神话传说和实境奇幻的交织在一起,通过梦境仙境来排解悲愤失忆的心情,曲折的表达了诗人对神仙世界自由、和道家和乐生活的向往。诗歌中让我们感受李白并非只是一个高洁的隐士,而且还让我们感受到他背后那种强烈干预政治、积极投身现实的入世情怀.李白为了实现其"申管晏之谈,某帝王之术"奋其智能.做了种种努力,乃至费劲心计,殚精竭虑,到最后对官场失望被逼无奈离去,痴迷于道家隐逸闲适的生活,这一下系列思想的变化,无论从史实、还是诗歌中所描写来看都是复杂多元矛盾的,这其中的道家思想尤其不能忽略。

李白在青少年时代即“通诗书”“观百家”,儒家、道家和游侠思想是影响他比较大的几个方面。从他的作品和其一生的行迹来看,道家思想可以说是他终生思想发展的一条主线。当时唐王朝为了自身统治的需要,采取了一系列崇道措施,规定了道、儒、释三家的顺序,确立道教为正宗,提高了道士的地位,甚至有陈希列这样的道士被提拔做了宰相。同时还修建道观,开设道举,收集编印道家经典。由此可见,盛唐时期虽然也可以说是“三教共弘”的,但道教由于统治阶级的特别提倡和扶持,其地位应该是在佛、儒之上的。我们可以推知道家思想在当时十分深入人心的。

    李白的家乡在今天的四川地区,是我国道教发祥地之一,道家在这一带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当时形成了“五里一道”,“十里一观”的壮观景象。李白少年时期呆在道教氛围浓厚的四川,受到了极大的道教文化熏陶。《新唐书.李白传》载李白“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郡以有道教科举推荐他,“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只是和他的一帮朋友“日沉饮”,号“竹溪六逸”。李白的老师也尚道,相传李白曾拜当时有名气的大隐士、纵横家赵蕤学习击剑和书法。赵蕤,字大宾,又自云卿,号东岩子,汉儒赵宾之后,好学,为纵横术,著有《长短经》九卷,开元中玄宗三招不仕,故人称,‘赵征君’,后徙梓洲长坪山安昌岩。李白生活在道教发祥地,少年时就表现出“做赋凌相如”的才华,但他的志向似乎不在做官和文学,而是“十五游神仙”“十五好剑术”,他更想成为一位仙人和侠客,所以,他爱打抱不平,曾经首刃数人。

    到了成年,李白开始走出蜀地,“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开始了一个新的漫游兼求仕的时期。特别是唐高宗时期和宰相许国师的孙女结婚,加上和诗人孟浩然以及泾 州长史韩朝宗等人的接触,他变得渴望出仕,“希望申管晏之谈 ”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跑。应该说这时候李白的思想是儒家占了上风的,但李白入世为官,和其他人也有所不同,他不屑于参加科举考试,因为这样违背了他“不屈己 ,不干人”的性格,故而他有时采取纵横家游说的方式,有时又希望走一走“终南捷径 ”,先后和吴筠等道士隐居嵩山,他和这些人意气相投,志同道合,借隐居以求仕,似乎也是通过更接近于道教的方式进行。

    天宝元年,李白已经是四十二岁了,因为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应唐玄宗征召终于入朝为官,被供奉翰林,他也有过“仰天大笑出门去,吾辈岂是蓬篙人”的狂喜,但李白的仕途生活似乎也充斥着明显的道教色彩,他一到长安,就被道士贺知章欣赏为“此天上谪仙人也”唐玄宗也尚道,尤其对道教音乐情有独钟,他自制道教音乐《霓裳羽衣曲》,还亲自教授道教的思想精髓,杨贵妃也出家做过女道士李白生活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之中,很快就感受到失意和幻灭,他发现唐玄宗器重的不是他的政治才能,而是把自己作为御用文人而以.他唐玄宗无非是借用他的盛名为他的统治歌功颂德而已.李白对此很失望,即便是这种情况下他也坚持自己的原则,不与奸逆小人同流合污,再加上他本身自视清高,因而招致了权臣们对他的联合馋言,最后发展到无法立足京城,只好主动请求离开长安。三年的仕宦生活并不是很长,但对李白世界观的影响带有决定性,他切身感受到自己政治理想的幻灭,深刻认识到统治集团的内部腐朽和现实政治的黑暗,他开始对仕途彻底失去兴趣,继而和好友贺知章,崔宗之等人成天狂放纵酒,排遣愤懑,落了个“饮酒八仙”的浪名。

天宝三年,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这是李白政治上的一次失败。他离开长安后,四海云游,貌似逍遥超脱,但这种超脱难以掩饰他内心的无奈与愤懑,我们不难理解他的酸楚和失落.天才诗人李白,不仅对自己的诗才颇为自负,对自己的经济治世之才同样自恃清高.他常以管仲、乐毅、张良、武侯自比,渴望为朝廷建功立业,但朝廷并不给他提供现实报复的机会和舞台,这使他内心充满了无奈与愤懑.我们知道他曾与杜甫、高适游梁、宋、齐、鲁,又在东鲁家中住过一个时期。其实李白在东鲁的家在当时来说是十分富裕的,他完全可以在家中怡情养性,以度时光。可是李白并没有这么做,他有一个不安定的灵魂和更高更远的追求。于是他又一次离别了东鲁的家园,踏上了漫游的征途。 《梦游天姥吟留别》就是他告别东鲁诸公时所作。这首诗的题目又为《留别东鲁诸公》,作于天宝五载。全诗以“梦游”为主线,分成梦前,梦中和梦后三个时段来具体讲述,以第二时段为主体。诗人从海客、越人的舆论起笔,引出瀛洲、天姥二山进行对举,瀛洲是自古传说中的仙山,那里有仙草、美石、甘泉和神仙。《史记.封禅书》记载,战国时齐威王、齐宣王、燕昭王和后来的秦始皇都曾派人出海寻求过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十洲记》载“瀛洲在东海中,地方四千里,......上开神芝仙草...令人长生,洲上多仙家,风俗似吴人,山川如中国也”天姥山在今浙江省新昌县东面,相传天姥也是仙人,常常在天姥山上唱歌,登山的人多有所闻。照理说诗人选择的两座山都是带有一些仙气的,但今人多以瀛洲太虚无缥缈,天姥是现实之山为由来分析诗人为什么选择了天姥,似乎也较为勉强。其实诗人最向往的还是瀛洲,因为那才是诗人最理想的具有道家理想世外桃源般的世界,以至于诗人都觉得它是高不可攀的,而天姥山雄奇高峻,既有现实之据,又有神人之影,选择由天姥而登仙,看起来是退而求其次,实际上诗人寻求的是一种更可靠的心灵支撑。

镜湖飞渡是诗人梦游的起点,诗人于似梦非梦中,恍恍惚惚地飘到了清新幽雅的镜湖,看见了当年谢灵运登山时的住处,然后诗人便迫不及待的穿上谢公当年登山时穿的木屐,开始了自己登山游览的历程。诗人对当年谢灵运的登山记忆犹新,这绝不是偶然的,谢灵运 《登临海峤》诗:“瞑头剡中宿,明登天姥岑”《宋书.谢灵运传》记载,谢灵运当年登山,“登蹑常著木屐,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去其后齿”李白狂妄不羁的性格,又加上遭受放还后人谗言诽谤,只好忘情于山水,这一点和谢灵运当年的境遇极其相似。

    诗人穿着谢公当年登山时的木屐,追随这谢公当年的足迹,一步一步地登上了天姥山的主峰,随着视点的上升,展现在诗人眼中的是一幅壮观神奇的景象:海日红艳艳的从苍茫的大海上升起,桃都山上的桃树枝叶繁茂,横遮广宇,晨光照在上面,烟笼雾绕,云蒸霞蔚。这是一副有声有色、充满仙气的艺术画面,是诗人精心挑选,意象叠加的产物。《述异记》载:东海有桃都山,上有大树名曰桃都,枝去三千里,上有天鸡,日照出照此木,天鸡则鸣,天下鸡皆随之鸣”诗人用天鸡报晓,高歌黎明,一鸡引领天下鸡鸣的神话传说,增添了天姥山的神奇与灵异。诗人在似人似仙之间游历了一天,已经略感疲倦,似乎已经满足和尽兴,可是好戏还在后头,到了傍晚的时候,景色突然发生了变化,日落天黑,能在咆哮,龙在长吟,震的岩石、泉水、林木、峰顶都在战栗,天气也急剧变化,云色黑沉沉的像要下雨,蒙蒙的水面升腾起阵阵烟雾。这种阴森,、恐怖、惊心动魄的景象,为下文描写的洞天仙境作了强有力的铺垫。

    随着仙府的石门匐地一生打开,展现在诗人眼中的才是一幅真是的、纯正的神仙世界:天空高远旷阔,似乎看不到边际,日月同辉,像两个红红圆圆的大大的镜子,照耀着本身就金碧辉煌的亭台阁榭;仙人们穿着彩虹制成的衣服,驾着像马一样快的轻风,密密麻麻的纷纷从高空中飘临而下,老虎为仙人们演奏者美妙的音乐,鸾鸟为仙人们司职车架,这是一幅明远、灿烂、和乐的神仙世界,是诗人追求最高理想王国,更是诗人的道德理想完全占据头脑的一种折射,期间各种意象的选则,都是和仙道有关的各种典故的组合。金银台出自郭璞的《游仙》是“神仙排云出,但见金银台”,云之君、鸾车、仙人可以说分别是从《楚辞.九歌》和《山海经》中请来的,虎骨瑟则是受到张衡《西京赋》中“白虎鼓瑟”的启发,与其说洞天仙境是诗人主观意象的产物,还不如说是诗人尽力调动了自己过去关于仙道世界的所有记忆,至此,自上而下的写作模式,完成了时空上的纵向阶梯式的跨越,诗人驰骋生花妙笔,纵情描绘了梦游天姆山的奇情幻景,穷形极相而又层次井然。

然而,李白的幕仙似乎又有点信心不足,所以诗人一开头就放弃了瀛洲而选择了天姥。到此时,诗人在神仙世界神游了一番,自己最终还是没有随他而去,诗人还是不得不恍而惊梦,又回到了眼前这极不情愿的现实。这是对现实很留恋吗?是对入仕为官施展政治才能心存幻想吗?两说都很勉强,神仙固然好,但毕竟高不可攀,生活在现实的人要想在真正拜托现实的束缚,完完全全的超脱成仙,又谈何容易,对于这一点,诗人有着清醒的认识,因而诗人就有了“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外事东流水” 的失落。

其实诗人有没有做过这个梦我们已无从知晓,也没有证据表明他曾经确实做过此梦。但如果我们对《梦游》一诗进行深入的分析,不难发现,诗人其实更多的是想通过这首诗去抒发他对现实不平,表达他以道家理想为主的生活理想。前面也曾提过,李白做此诗时,正是他政治失败、开始第二次云游的次年,他被奸逆排挤、被朝廷遗弃不平和愤懑还未从心头消失,。但效力朝廷的思想仍然贯穿他的心中并影响着他以后的生活。身欲退而功未成的尴尬,使他陷入了更大的矛盾中。他借住虚幻的梦境,以道家的理想描绘出一幅飘渺神奇、瑰丽凄清、烟水迷茫、深远莫测的梦幻景象,以此表达他的超脱。但这种超脱是无奈的。他在梦境中效仿仙人肆意飘游,正是表达了他挣脱尘网羁绊的强烈愿望

这也是这首诗不同于一般游仙诗的原因,他慷慨沉闷,抗议激烈,而又并非真正托于虚幻之中,而是在神仙世界虚无缥缈的描述中,依然着眼于现实.神游天上西安经,而心觉"世间行乐亦如此",诗人从虚幻中回到现实,再美也不过是黄粱美梦、“古来万事东流水”,其中包含着诗人对人生的几多失意和沉闷的慷慨,诗中,虚幻与现实相结合,荒诞与真实互为表里.荒诞是手段,真实是目的,虚幻是外表,真实是本质.荒诞虚幻是比真实更真实的真实.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大篇幅地描写虚幻的梦境,其实也正是诗人人生追求失意时的一种寄托。当然,诗人并不止于此,他要在虚幻与现实中寻找一条途径,他敢于直面人生,击浊扬新,也敢于宣泄自我情绪,暴露黑暗现实,在诗即将结束之际,发出愤然之音。“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吐长安三年的郁闷之气。唱出了封建社会中多少怀才不遇的人的心声。在这里,我们更多地势看到李白自由超然出世到积极入世,有虚幻到最终回到现实。事实上,古往今来,没有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是真正超脱现实的。

李白既不掩盖他对功名事业的向往,同时有因为自己绝对无法接受那些取得富贵利禄的附加条件而弃之如履。他热爱现实中一切美好的事物,而对其中不合理的现象毫无顾忌的投之以轻蔑。在封建社会,敢于这样想,敢于这样做的人并不多。李白说了。也做了,这是他异乎常人的伟大之处,也是他高于时人的特异之处。

李白有出世的自由向往,他想要显示知识分子强烈的个人尊严和自我价值。在现实中保持独立人格,超然物外,从而拜托社会现实的束缚。按照自己的行动原则实现自己的理想或愿望。他这种豪迈洒脱的性格就是道家所说的个体与生命的价值、个体与他人的互不相争、主张摆脱“物役”的自由发展。在生活中采取一种洒脱、顺其自然的超越态度,始终保持精神上的自由,即所谓“真人”、“神人”观。 而道家这种理想文化又恰到好处的触及了李白诗歌艺术创作中的审美观照,这种审美观照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遒劲灵活的笔法、飞动飘逸的气势、绚丽耀眼的色彩,淋漓尽致的表达了他对“至乐”的道家思想人格的主求和神袖世界的向往。特别是和一些仙家相联系的色彩语言频频出现,诸如紫霞、紫薇、紫宫、子殿、紫藏等。李白通过对诗歌的描写,将道家这种把个体生命价值,个体与他人的互不争斗,主张摆脱"物役"的自由,发挥的淋漓尽致.诗人在诗歌艺术创作中同样也采取了一种顺其自然的超越态度,认为这样就可以从人世苦难获得解脱,始终保持精神上的自由,即所谓的‘真人’‘至人’‘神人’观。

   有人说,我们的真实在我们的梦幻里和我们的想象中,虚幻的现实比日常的现实更深刻,更有意义。而《梦游天姥吟留别》就是将虚幻和现实融为一体,从中不但能解读到李白对生活的的无奈和不屈,而且更能够看出李白对道家那种从上自然、无为而为的悠然气息追求。

参考文献

 

 

【1】 高海夫著.唐宗八大家文钞校注集评之临川文钞.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

【2】 高步瀛.唐宋文举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3】 罗宗强.李白与道教:道教与传统文化.中华书局.2005

【4】 王洪、田军著.中国文学百科大辞典——唐诗百科大辞典.光明日报出版社.1977

《梦游天姥吟留别》的道家观念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