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不学医则不孝父不学医则不仁

发布时间:

子不学医则不孝,父不学医则不仁

子不学医则不孝,父不学医则不仁!仁义礼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使一个个家庭充满着温情。父慈子孝才是天伦之乐。而打破一个个幸福家庭的往往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到了我这个年龄身边有好多朋友。失去了父母亲人。我想那段与病痛相伴,每天在医院里跑来跑去的日子,是这些人永生都难以忘却的。病得在至亲的人身上,当你看着他的时候,真不如得病的是自己。内心的折磨是自己无力撑控的,往往亲人从生病到离世,护理的人也会大病一场,因为他们心力憔悴痛失挚爱。这个时候很少有人能挺住。难道说学了中医就能不生病,永远长生不老吗,我们说那是不可能的,但你如果学习了中医,你就会懂得如何规避可能产生疾病的原因。有了病能早想办法治好,以免最终转化成不治之症。上面说,子不学医不孝,为什么呢。因为当今的社会,年青人都在外面打工。很少有时间去关心父母,而父母又不想拖孩子后腿,所以等父母病的很重了才和孩子们说,往往这个时候已经进入疾病的晚期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如果能懂些那怕学一点医术,也许就能看出父母已经生病。这时候去治疗能到最后的不治之症吗。所以,我们扪心自问你有做到真正的孝道吗?你对得起生养自己的父母了吗?别说孝顺-----就是最根本的,他们生命你都在漠

视。这样的人还可以为人子吗?父不学医则不仁,是说一个做长辈的不懂点医学知识,会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忽视很多问题,从而可能给孩子在身体和精神方面造成终生的遗憾。学中医最入门的经典要数黄帝内经了。在这里我简略的给大家说一下。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我国现存医书中最早的典籍之一。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经验总结。它的问世,开创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标志着祖国医学由单纯积累经验的阶段发展到了系统的理论总结阶段。他也是现今中医的指导临床的不二之作。说了这么多,那内经里都写了什么呢,在这里我带着大家打开黄第内经的第一页。看一看我们的祖先关于生命最想对我们说的是什么呢?下面我将为大家一句句讲解第一课篇(上古天真论)看看古人我们的祖先是怎么样看待生命、养生和保健这些问题的。原文如下】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乃问于天师①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②,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

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③,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
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帝曰: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尽邪?将天数然也?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
二七,而天癸④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
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
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

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
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
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今五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
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
岐伯曰:此其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此虽有子,男子不过尽八八,女子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
帝曰:夫道者年皆百岁,能有子乎?
岐伯曰:夫道者能却老而全形,身年虽寿,能生子也。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⑤,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
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

间,无恚嗔⑥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原文到这里就结束了,下面我把译文呈现给大家,这其中谈到古代人的生存年龄生活方式,以及对饮食劳动房事。人的生长周期都做了详细的描术。这是祖先们在告诉我们这些人,一个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去饮食养生劳动才能有一个完美的结局。【译文】
从前的黄帝,生来十分聪明,很小的时候就善于言谈,幼年时对周围事物领会得很快,长大之后,既敦厚又勤勉,及至成年之时,登上了天子之位。他向岐伯问道:我听说上古时候的人,年龄都能超过百岁,动作不显衰老;现在的人,年龄刚至半百,而动作就都衰弱无力了,这是由于时代不同所造成的呢,还是因为今天的人们不会养生所造成的呢?岐伯回答说:上古时代的人,那些懂得养生之道的,能够取法于天地阴阳自然变化之理而加以适应、调和养生的方法,使之达到正确的标准。饮食有所节制,作息有一定规律,既不妄事操劳,又避免过度的房事,所以能够形神俱旺,协调统一,活到天赋的自然年龄,超过百岁才离开人世;现在的人就不

是这样了,把酒当水浆,滥饮无度,使反常的生活成为习惯,醉酒行房,因恣情纵欲而使阴精竭绝,因满足嗜好而使真气耗散,不知谨慎地保持精气的充满,不善于统驭精神,而专求心志的一时之快,违逆人生乐趣,起居作息,毫无规律,所以到半百之年就衰老了。
古代深懂养生之道的人在教导普通人的时候,总要讲到对虚邪贼风等致病因素应及时避开,心情要清静安闲,排除杂念妄想,以使真气顺畅,精神守持于内,这样疾病就无从发生。因此,人们就可以心志安闲,少有欲望,情绪安定而没有焦虑,形体劳作而不使疲倦,真气因而调顺,各人都能随其所欲而满足自己的愿望。人们无论吃什么食物都觉得甘美,随便穿什么衣服也都感到满意,大家喜爱自己的风俗习尚,愉快地生活,社会地位无论高低,都不相倾慕,所以这些人称得上朴实无华。因而任何不正当的嗜欲都不会引起他们注目,任何yín乱邪僻的事物也都不能惑乱他们的心志。无论愚笨的、聪明的、能力大的还是能力小的,都不因外界事物的变化而动心焦虑,所以符合养生之道。他们之所以能够年龄超过百岁而动作不显得衰老,正是由于领会和掌握了修身养性的方法,而身体不被内外邪气干扰危害所致。黄帝说:人年纪大的时候,不能生育子女,是由于精力衰竭了呢,还是自然规律呢?岐伯说:女子到了七岁,肾气盛旺起来,乳齿更换,头发开始茂盛。十四岁时,天癸产生,任

脉通畅,太冲脉旺盛,月经按时来潮,具备了生育子女的能力。二十一岁时,肾气充满,真牙生出,牙齿就长全了。二十八岁时,筋骨强健有力,头发的生长达到最茂盛的阶段,此时身体最为强壮。三十五岁时,阳明经脉气血逐渐衰弱,面部开始憔悴,头发也开始脱落。四十二岁时,三阳经脉气血衰弱,面部憔悴无华,头发开始变白。四十九岁时,任脉气血虚弱,太冲脉的气血也逐渐衰弱泄,天癸枯竭,月经断绝,所以形体衰老,失去了生育能力。男子到了八岁,肾气充实起来,头发开始茂盛,乳齿也更换了。十六岁时,肾气旺盛,天癸产生,精气满溢而能外泄,两性交合,就能生育子女。二十四岁时,肾气充满,筋骨强健有力,真牙生长,牙齿长全。三十二岁时,筋骨丰隆盛实,肌肉亦丰满健壮。四十岁时,肾气衰退,头发开始脱落,牙齿开始枯竭。四十八岁时,上部阳气逐渐衰竭,面部憔悴无华,头发和两鬓花白。五十六岁时,肝气衰弱,筋骨的活动不能灵活自如。六十四岁时,天癸枯竭,精气少,肾脏衰,牙齿头发脱落,形体衰疲。肾是接受其他各脏腑的精气而加以贮藏,所以五脏功能旺盛,肾脏才能外溢精气。现在年老,五脏功能都已衰退,筋骨懈惰无力,天癸已竭。所以发鬓都变白,身体沉重,步伐不稳,也不能生育子女了。黄帝说:有的人年纪已老,仍能生育,是什么道理呢?岐伯说:这是他天赋的精力超过常人,气血经脉保持畅通,肾气有余的缘故。这种人虽有生

育能力,但男子一般不超过六十四岁,女子一般不超过四十九岁,精气便枯竭了。黄帝说:掌握养生之道的人,年龄都可以达到一百岁左右,还能生育吗?岐伯说:掌握养生之道的人,能防止衰老而保全形体,虽然年高,也能生育子女。黄帝说:我听说上古时代有称为真人的人,掌握了天地阴阳变化的规律,能够调节呼吸,吸收精纯的清气,超然独处,令精神守持于内,锻炼身体,使筋骨肌肉与整个身体达到高度的协调,所以他的寿命同于天地而没有终了的时候,这是他修道养生的结果。中古的时候,有称为至人的人,具有淳厚的道德,能全面地掌握养生之道,和调于阴阳四时的变化,离开世俗社会生活的干扰,积蓄精气,集中精神,使其远驰于广阔的天地自然之中,让视觉和听觉的注意力守持于八方之外,这是他延长寿命和强健身体的方法,这种人也可以归属真人的行列。其次有称为圣人的人,能够安处于天地自然的正常环境之中,顺从八风的活动规律,使自己的嗜欲同世俗社会相应,没有恼怒怨恨之情;行为不离开世俗的一般准则,穿着装饰普通纹彩的衣服,举动也没有炫耀于世俗的地方,在外,他不使形体过度劳累,在内,没有任何思想负担,以安静、愉快为目的,以悠然自得为满足;所以他的形体不易衰惫,精神不易耗散,寿命也可达到百岁左右。其次有称为贤人的人,能够依据天地的变化,日月的升降,星辰的位置,以顺从阴阳的消长和适应四时的变迁,追随上古真人,

使生活符合养生之道,这样的人也能增益寿命,但仍有终结的时候。译文到这里就结束了。我所以选择这篇去讲解,第一是因为它是黄帝内经的开篇之作。第二是因为我想让大家知道。我们的祖先对自己的民族对自己的后代是多么的关爱与负责。有些时候是我们的无知才让自己白白受了很多痛苦。人一出世就有自己的家人自己的民族。不好好去学前人的经验怎么立世做一个完整的人呢。所以从这篇文章我希望大家能发起深思。好好想想我们除了医学方面,还有那些也如此一般的被自己忽视。我可以告诉你我的朋友。你忽视的不只是这点。你在忽视自己的民族,自己的文化。我所以写:做一个中国人不必去空喊口号去保钓。而是要先静下心来学好自己的文化做个有用的合格的中国人。这才是当务之急。中国人的问题不完全在领导,难道不是在每一个人吗。自强不息的民族才有无比强大的国家。我们也许失去了当代,但我们还有从前伟大的祖先留给我们宝贵的财富。所以一个真正有远见的人。是不会被当下的局势所迷的。我想能把我的文章看到这的人。都是有自己追求的人。我希望与这样的朋友一起进步。一起探索。让我们回到本章,看看古代人和现代人的区别,我们就是违背了天道才会有这样那样的病症的。所以,做一个人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天道,知者长生,不知则老。所以我说人是不能真正左右自然的,只能和它合谐相处。这才是真正的大聪明真正的养生之道。

一篇,我讲了一个学医者在北京的故事,我未来还会接着写下去,有学医的故事和医案,也有对医学对文化的思考,我的想法只有一个,看着他的故事使我们走进中国的文化。这样远比生硬的去讲解古籍更容易让人接受的多。所以,有一定这方面知识的人不要说我把文章写的不论不类,因为我写的不是论文,我写作的目的是让更多的人来学习我们的自己民族的文化,在汲取文化营养同时自身得以提高。过上幸福的生活。在我们家乡这片贫瘠的土地上不要在发生在重复。那祖祖辈辈不忍人看的故事。由于自己的时间有限,所以今天就写到这,写完中医的故事,我还会写四书五经的故事。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我想三人行必有我师。包括我在内的所有看过文章的人,都会得到自己的收获。在这里祝福大家,每天都快乐幸福。

子不学医则不孝父不学医则不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