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电子备课(新版)

发布时间:2017-10-19 07:58:30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品德与生活》六年级

(上册)

任教班级:六年级( 1 )

谭仕武

2017-9-1

上册教学内容安排

第一单元 走向文明

  1 科技带给我们什么?

  2 社会文明大家谈

  3 健康文明的休闲生活

  4 学会拒绝

第二单元 不屈的中国人

  1 不能忘记的屈辱

  2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3 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

第三单元 腾飞的祖国

  1 站立起来的中国人

  2 日益富强的祖国

  3 告别贫困奔小康

  4 打开国门 走向世界

第四单元 漫游世界

  1 到周边去看看

  2 环球旅行去

  3 文化采风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材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在互相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以较好地落实“三维目标”。

一、教材分析

该教材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精神编写,教材具有综合性、开放性、情感性等特点。增强了教科书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形式活泼,富有童趣,使教材更具有亲和力。

本册教材共有四个单元,每个单元下设了四个主题,各单元体例结构如下:

主题文字:引出一个话题或对某个话题进行提升,一般是该主题主要思想和观点。

提示语:一般作为对某个话题的的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或开展相应的活动。

旁白:作为和学生对话、沟通的主持人,有时为前后内容起传承作用,有时为学生提高一种思考方向或揭示某个观点,有时向学生提出问题。作用相对灵活。

情境对话:一般是经过锤炼的真实生活的再现,帮助学生对自己得生活经验进行反思和整理,深入地感受自己、感受他人。

照片:真实地呈现社会现实,包括学生的活动场面。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认知、加深体验、开展活动等。

图标:包括“活动、交流、小资料”等,引导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启发学生调查、体验、讨论、探究、阅读、制作、搜集整理信息等。

学生作品:有时是提供一个可供讨论的案例,有时是体现学习过程、呈现学习成果,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增强其沟通与表达的欲望。

空白框:启发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对生活的体验,记录自己的学习成果,引导他们成为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和创造者。

二、指导思想

1、积极转变观念

1)树立综合的、开放的课程观

综合的课程观要求我们走出以往的学科教学模式尤其是说教式德育模式,尊重学生的生活,根据学生实际需要组织教学活动,积极引导他们在生活中饶有兴趣地学习、探究、体验,在学习中愉快地生活、成长,获取对社会的整体认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开放的课程观要求我们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注意联系本地区和学生的实际,官职社会中新的信息、学生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对教科书中提出的问题、预设的活动进行合理的拓展和延伸,及时、合理地调整教学目标,灵活有效地推进教学过程,增强教育的针对性、生动性和实效性。 2)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知和感悟,我们引导他们去关注生活,珍视学生独特的生活经验,强调体验式、探究式和研讨式等学习方式,帮助他们尝试着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就要尊重他们的权利和个性发展,在基本的是非标准基础上,允许他们在多元价值中做出不同的选择;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关注“边缘儿童”,对学生进行开放性的、发展性的、鼓励性的评价,帮助他们感受成长的愉悦。

3)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师观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的组织者、支持者和参与者。我们的任务不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和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帮助学生去体验、去探究。为达到这样的目标,我们要放低姿态,与学生平等对话,倾听他们的需要;要尊重学生的体验和判断,不用既定的结论代替学生的思考;要和学生交朋友,勇于面对真实的自己,要关注生活,开阔视野,勤于学习,不断吸收时代的信息,与时惧进;对于教材倡导的教学活动,要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探索和创新。

2、注意整体把握

为了体现一种儿童文化,使教材能真正成为学习喜爱的朋友,让他们愿意与教材中的儿童对话,教材中呈现的内容有很多细腻的生活场面和真实个案。然而教材中的范例只是一种提示,它并不是唯一的或最好的。因此,我们要通过这些提示去整体把握教材,既可以利用这些范例丰富学生认知和情感体验,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进行合理的取舍,或加以适当的拓展。

三、教学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教师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4、充实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注重与语文等学科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要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包括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题材,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联系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5、拓展教学空间: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为此,教师应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四、教学安排。

周次 内容

第一至五周 第一单元

第六至 第二单元

至十 第三单元

第十至十 第四单元

第十至十 复习、考查

课时备课资料——

第一单元 走向文明

1-1科技带给我们什么?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并体会科学技术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反对封建迷信和邪教。

能力:学会用辨证的眼光看待事物,用科学的眼光去判断和分析事物。

知识:知道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影响,知道科技是把双刃剑。

教学重点

感受并体会科学技术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知道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影响。学会用科学的眼光去判断和分析事物,反对封建迷信和邪教。

 教学难点

知道科技是把双刃剑,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事物。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收集科技不发达时期人们如何生活的资料或故事;查找科技广告的图片或者文字资料;寻找有关克隆技术的资料等。

学生准备:询问父母、爷爷奶奶儿时生活的情况;开展“科技在我家”的采访调查活动

 课时安排

2课时。

1课时完成话题“科技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科技是把双刃剑”的教材内容。

2课时完成话题“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和邪教”的教材内容。

 教学过程

1课时

活动一  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

1[播放动画:洗衣方式的演变]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看到这些,你有什么想说的?

小结:从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到,洗衣机的发明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捷。洗衣机就是科技带来的成果。科学技术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享用着科学技术成果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和方便。

2[播放视频:科技改变我们的生活]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现代科技的发展是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的,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哪些好处?

小结:科学技术的发展,减轻了人们家务劳动的负担,节省了时间,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增强了人们认识和抵御疾病的能力……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板书:科技带给我们什么)

3[播放课件:科技在我家]

学生结合表格,从生活、交通、娱乐等方面分组交流课前进行的“科技在我家”的调查结果。帮助学生多角度感受科技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和进步。(板书: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4[播放视频: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从袁隆平的事例中你感受到什么?你认为对我们生活影响较大的科技成果还有哪些?举例说说。

小结: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不断改变我国农村的落后面貌,给我们农村的生活、生产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不仅应该认识到科技的重要性,还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技术,用科学技术来武装我们的头脑,让我们的家乡也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步步走向文明、走向富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联系身边的生活,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感受和探究科学技术对国家发展、社会物质文明的促进作用。】

活动二  正反感知科技是把双刃剑

1[出示图片:农药]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他们在做什么?这样做有什么作用?

小结:农药可以用来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是农业增产的重要因素。(板书:利)

2[播放课件:农药的副作用]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农药使用不当会带来哪些弊端?

小结:不当使用农药不但会给土壤、农作物和环境带来污染,还会破坏生态,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对人体健康也会带来极大的危害。(板书:弊

3.在生活中再找找这样的例子,分析一下利与弊。

小结:当我们在享受着科学技术给我带来的好处和方便时,也会感受到带给我们的伤害,科学技术有利有弊,真是一把双刃剑啊!(板书:科技是把双刃剑)

【设计意图:初步认识到科技是把双刃剑。】

活动三  发展科技为人类造福

1[播放课件:克隆技术]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看了这个短片,你对克隆有了哪些了解?克隆技术给人类生存发展带来哪些变化和影响?运用克隆技术会给人类带来什么好处?如果滥用这一技术甚至克隆人,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小结:克隆技术的研究应该在一定的限制内规范发展,让这一技术在有力的法律监督下服务于我们的生活。人类应该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而避免其危害人类。(板书:利用科技为人类造福)

2以“科技是把双刃剑”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事物,加深对科技是把双刃剑的认识。

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科技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正确利用它就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方便。我们应该把科技用在有利于我们生活、社会发展的方面,想办法避免和控制它的负面效应,减少对人类的危害。这样,科学技术就能够造福人类,推动社会文明的继续前进。

 

板书设计

科技带给我们什么

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科技是把双刃剑

利用科技为人类造福

 

2课时

活动一 崇尚科学不迷信

1[播放动画:天狗吃月鬼火追人]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月亮真的是被天狗吃了吗?真的是鬼火在追人吗?说说你的理由。

小结:古时候,科技不发达,人们对很多自然现象无法解释。比如发生月食了,以为是“天狗吃月”;磷火燃烧了,却以为是“鬼火追人”。这些都是迷信的说法。其实这些让人害怕的自然现象发生的真实原因是这样的。

2[播放课件:月食的形成过程磷火现象的产生]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讨论:从上面资料中你明白了什么?

小结:古时候,科技不发达,人们对很多自然现象无法解释。比如打雷了,以为是天公发怒了;发生月食了,以为是“天狗吃月”;磷火燃烧了,却以为是“鬼火追人”。这些都是迷信的说法。只有掌握科学知识,才能破除迷信。

【设计意图:通过动画演示形象,帮助学生认识到科技是破除迷信的有力武器。】

3.思考教材关于“非典”和“法轮功”两个事例,说说迷信和邪教对社会和人们的危害。

小结:我们要充分认识迷信和邪教对社会和人民的危害,做到学科学,用科学,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板书:崇尚科学 反对迷信)

【设计意图:通过典型事例的分析,进一步认识迷信和邪教的危害,从小树立科学精神。】

活动二 崇尚科学 抵制迷信和邪教

学生讨论制定“崇尚科学 抵制迷信和邪教”宣传活动方案。

提示:宣传内容:歌颂科学、破除迷信,反对邪教等。

宣传形式:演讲、小品、儿歌、板报等。

【设计意图:通过此项活动,使学生学会用科学的眼光去判断和分析事物,反对封建迷信和邪教。】

 

板书设计

崇尚科学  反对迷信和邪教

课外资料:

 

农药的使用是农业增产的重要因素,是解决世界上60亿人口温饱问题的有力措施。据统计,世界谷物生产每年因虫害损失14%,病害损失10%,草害损失11%。我国的农作物从种植到储藏,因病、虫、草、鼠的危害,粮食最少损失10%15%,棉花约15%,水果、蔬菜20%30%。农药的使用可以挽回大部分的损失,在农业抵抗病虫害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很多次大灾害,如1845年,由于马铃薯晚疫病大流行所造成的震惊世界的爱尔兰大饥荒,18701880年,由于葡萄霜霉病大流行所导致的法国葡萄种植业的崩溃以及葡萄酒酿造业的倒闭,我国历史上十多次由于“南螟北蝗”造成的全国大饥荒等,都是由于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的结果。

    由于世界人口激增,粮食生产仍低于需求,在一些贫困国家,仍有很多人在挨饥受饿,平均每3.6 秒就有一个人饿死。所以农药作为植物保护的重要手段,今后还是必要的。

  此外,杀虫剂在疾病载体控制以及健康和生命保护的卫生项目中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疟疾问题中的疟蚊的防治。农药挽救了世界各地数以百万计人的生命,而且今后还将如此。所以,农药也是最重要的对付饥饿和保护人类生命的武器之一。

    然而,由于农药的毒性,其引起的负面影响也非常严重。世界各地经常发生农药中毒事件,依赖农药种植出来的粮食蔬菜,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如果大量使用农药,也会严重影响农业生态环境。所以,农药有功也有过。

1-2 社会文明大家谈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做文明人的重要意义,养成做文明人的意识。

能力:从小事做起,努力塑造自己的文明行为。

知识:知道我们的社会在走向文明的同时,对人们文明素质的要求也在提高,文明社会需要文明人。

教学重点

通过考察周围社区人们的文明素养现状,知道我们的社会在走向文明的同时,对人们文明素质的要求也在提高,文明社会需要文明人,体验做文明人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

养成做文明人的意识,从小事做起,努力塑造自己的文明形象。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查找相关图片、文字资料,查找倡导社会文明的公益广告。

学生准备:调查社区中文明或不文明的现象。

课时安排

3课时。

1课时完成话题“文明素养面面观”的教材内容。

2课时完成话题“生活中的一米线”的教材内容。

3课时完成话题“塑造自己的文明形象”的教材内容。

教学过程

1课时

活动一  文明素养面面观

1[播放视频:文明素养面面观]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交流研讨,辨析哪些是文明行为,哪些是不文明的行为。

2

我的调查报告

采访

地点

采访

对象

时间

采访提纲:

●你认为我们这里有哪些文明行为?

●你认为我们这里有哪些不文明行为?

●哪种不文明行为是你最反感的?

采访记录:

我的看法:

学生根据表格,结合课前调查进行交流反馈。

小结:在社区生活中,我们都能感受到现代文明人和文明社会的气息,它给我们带来春天般温暖的感受。不文明的举动则会带给周围人不愉快的感受,会影响整个社会的风貌。加强社会文明教育,提高人们的文明素养还需要大家的努力。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文明行为和不文明行为,感受不文明现象与文明社会的不和谐以及它们给大家带来的不愉快。】

活动二  小事中的文明

1[播放课件:天安门广场的口香糖残渣]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扔一张纸、吐一口痰、说一句脏话看起来是不起眼的小事,但是从这些小事中我们能发现些什么?

小组讨论思考题。

[播放课件:思考题]

学生分组讨论后在全班交流。

2[播放动画:一口痰吐走几千万]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这个小事例说明了什么?如果人人都把它们当成小事,那么,我们会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里?这样的环境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影响?

通过研讨,使学生认识到小事不可忽视,小事也体现公民对社会的责任,帮助学生树立公民的责任感,从而培养学生重视小事、关注小事、努力从小事做起的态度,引导学生初步懂得,每个人都应该规范自己的行为,努力做一个现代文明人。

3.学生交流自己了解的世界各国良好社会风气的事例。

小结:著名演员濮存昕在广告里说,“文明就在我们身边,一伸手一投足的距离。”小事体现了我们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我们要努力从小事做起,树立公民责任感,规范自己的行为,努力做一个现代的文明人。让我们也制定一个文明公约并向身边的人们进行宣传,为本地文明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辨析,让学生走进生活中,从不同的生活者的角度去感受、分析和思考文明行为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板书设计

文明素养面面观

 

2课时

活动一  生活中的“一米线”

1[出示图片:一米线]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这条线叫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

小结:我们在银行存款或取款,在机场换登机牌或过安检通道,在医院收费处时,都会看到这样一条线,因为它距离窗口办事人员大约有一米远,通常人们称它们为“一米线”。“一米线”将办事人员和等待人员分隔开,它提示人们,在前边一个人没有办完手续之前,后边的人不要越过这道线。“一米线”的出现,可以更好地保护个人的隐私,防止个人信息泄露,或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窃取、盗用。当然它对于维持秩序,防止个人财产丢失也起到很好的作用。

【设计意图:知道什么是“一米线”及其作用。】

2.模拟体验:想一想,当你在输入密码或点钞票时,有陌生人在近旁窥视你,你会有怎样的感受?

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生活空间。自己的信息不希望别人知道,自己的活动不希望别人打扰,自己的空间不希望别人闯入……保持你、我、他之间的距离不仅仅是空间的概念,也体现了对他人隐私和权利的尊重。“一米线”的出现,体现了社会文明。我们每个人在“一米线”前的行为也体现了个人的文明修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验感受,从而知道尊重他人的隐私就是尊重他人,讲道德的体现。】

活动二  看不见的“一米线”

1[播放动画:应该怎么做]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该怎样做到心中有条“一米线”呢?

小结:保护隐私是个人正当的权利,打听别人的隐私是一种很不礼貌的做法。我们不能随便打听、谈论和侵犯别人的隐私,要尊重他人的隐私权,这也是讲道德的体现。

2.小组讨论,联系本地区实际,说说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是属于个人隐私,不能随便打听的。可以参考以下表格列出来:

个人信息

个人隐私

家庭和个人的基本信息

如电话号码,户口本中的信息……

家庭收入和经济状况

如父母的工资、家庭存款、欠款……

个人健康状况

如有些不愿意被别人知道的疾病……

家庭内部的事务

如家庭矛盾……

私人资料

如个人的日记或书信、好朋友间不希望别人知道的谈话……

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尊重彼此的隐私。保护公民的隐私既是道德的呼唤,是法律的要求,也是现代文明的标志之一。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尊重个人隐私是每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文明修养。】

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一米线

 

3课时

活动一  我的形象我塑造

1.根据课本“我的文明形象设计”内容,组织学生分小组设计自己的文明形象,可以从衣着打扮、言谈举止、行为习惯等方面思考。

2.评选“文明之星”。每组选一名代表参加全班文明之星的评比。

3.讨论:如何让自己的设计付诸实践。

【设计意图:让设计形象的过程成为一个自我反思、自我教育的过程。】

活动二  我眼中的社会文明

1.学生阅读“瞭望台”中“公交车上‘六少’折射市民公德水平”,谈谈自己的感想。

小结:社会的文明风气,是通过每个公民在各个公共场所的点滴行为体现出来的。因此,在每个公共场所,我们应该注意自己的行为对他人、对社会的影响,学会尊重他人,给他人、给社会带来温馨和谐,给自己带来快乐幸福。

2.拓展活动:畅想“人人都文明的社会”会是怎样,可以写一篇小作文。也可以办一份宣传社会文明的黑板报。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理解社会的文明风气,是通过每个公民的点滴行为体现出来的,要从小事做起,努力塑造自己的文明形象。】

 板书设计

塑造自己的文明形象

1-3 健康文明的休闲生活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健康有益的休闲活动的乐趣;自觉抵制不健康活动的诱惑。

能力:能够分辨健康与不健康的休闲娱乐活动,合理安排自己的闲暇生活,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休闲活动。

知识:知道社会中有各种各样的休闲娱乐活动,懂得休闲娱乐活动有健康和不健康之分。

教学重点

懂得休闲娱乐活动有健康和不健康之分,健康的休闲活动有利于家庭幸福和个人的身心健康。

教学难点

积极参加或开展健康的、有利于成长的休闲娱乐活动,并体验这些活动的乐趣,用行动抵制不健康活动的侵害。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前搜集身边人的休闲生活资料。

学生准备:调查身边人的休闲生活情况。

课时安排

2课时。

1课时完成话题“我们的休闲活动”“我们社区新风尚”的教材内容。

2课时完成话题“净化我们的流行文化”的教材内容。

教学过程

1课时

活动一 我看休闲活动

1[播放视频:人们的休闲生活]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你们从录像中看到人们都开展了哪些休闲活动?大家交流课前关于身边人们的休闲活动的调查结果。

休闲生活的内容:

看电视、打球、逛商店、读书、听广播、聊天、打扑克、下棋、唱歌、其他

 

调查对象

休闲活动

 

 

 

 

 

 

小结:从画面中我们看到人们在游戏、在阅读、在旅游、在收听收看视听媒体、在消费购物,在开展文艺活动等等,这些都是休闲活动。真可谓是丰富多彩。

2[播放动画:我的休闲生活]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你们都参加过哪些休闲活动?哪些是健康的休闲活动,哪些是不当的休闲活动,它们有哪些害处?人们在选择休闲活动时要注意些什么?

小结:休闲活动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色彩,使我们感到充实、愉快,尤其是健康的休闲更是有益身心健康。不当休闲害处多。选择什么样的休闲活动,是休闲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它不仅影响着个人的身心健康,也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和文明风尚的建设。希望每一位同学都拥有健康的、文明的、安全的、丰富多彩的休闲生活,让健康、快乐、精彩伴随大家每一天。(板书:健康、安全、文明)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健康文明的休闲生活,影响着个人的身心健康

活动二 我们社区的新风尚

1[出示图片:农村休闲新风尚]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些什么感受?交流自己所在的社区的新风尚,以及新风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

小结: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不满足于老式的休闲生活方式,他们积极投身于新的休闲生活方式,这已成为了一种新风尚。

2[播放动画:为社区树新风提建议]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为社区休闲活动树新风提出建议。

小结:让我们都积极投身于健康、文明的社区休闲活动中,用我们的热情去带动周围的人们。让大家都成为社区新风尚的主人,让小区健康文明的休闲活动成为一种时尚吧。(板书:积极参与 提高品位)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健康文明的休闲生活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和文明风尚的建立。

板书设计

我们的休闲活动

健康、安全、文明

积极参与 提高品位

2课时

活动一 认识流行文化

交流研讨:了解到哪些流行文化的内容以及自己喜欢的流行文化。

小结:每个时期,人们都会有自己喜爱的流行文化,比如:流行歌曲、童谣、电子游戏和动漫……。从流行文化中,大家收获了快乐,丰富了知识,增添了朋友间的友谊,给单调的学习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流行文化也丰富了我们的校园生活。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认识流行文化

活动二 净化流行文化

1[播放动画:校园流行文化]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短片中的内容哪些有益于我们的身心健康,哪些不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在我们身边有没有不健康的流行文化?对我们有什么影响?怎样抵制流行文化中的垃圾文化对我们的不利影响?

小结:流行文化正在不断更新着我们的生活内容。据报道,少年儿童对流行文化的热衷,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的少年儿童缺少适合自身的文化生活,同时,也反映出少年儿童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尚不成熟,对于流行文化的追求有着盲从性。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活动中,要引入健康、文明的流行文化,丰富我们的学习生活,抵制流行文化中的垃圾文化!(板书:净化我们的流行文化)

2.教师推荐“阅读”这种休闲方式,学生交流休闲时阅读的感受和好处。

小结:网络、电视、游戏,现在吸引大家的东西越来越多,从中我们能学到很多知识。但是,它们取代不了图书阅读。我们要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将阅读作为一种休闲方式,在闲暇时间多读书、看报,一定会受益终身。

3.学生创编健康文化的童谣、设计健康休闲游戏。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本地区、本校儿童的生活,以及回顾父母儿时的健康休闲活动,创编童谣和游戏,从中体会健康休闲活动的乐趣,学会在生活中用健康的活动替代不健康的活动

板书设计

净化我们的流行文化

1-4 学会拒绝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体验感受社会生活中有“阳光”,也有“陷阱”,从小应当学会识别生活中的“陷阱”。

能力:学会用正确的方式抵御各种危害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陷阱”,避免受到伤害。

知识:认识毒品、烟酒、痴迷网络对少年儿童的危害。

教学重点

知道在社会生活中有“阳光”,也有“陷阱”,学会识别生活中的“陷阱”。认识毒品、烟酒、痴迷网络对少年儿童的危害。

教学难点

学会用正确的方式抵御各种危害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陷阱”,避免受到伤害。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调查了解学生在吸烟喝酒以及上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学生准备:课前通过调查、访问搜集社会上一些人因掉入“陷阱”而不能自拔的事例。

课时安排

3课时。

1课时完成话题“生活中的陷阱”的教材内容。

2课时完成话题“不和烟酒交朋友”的教材内容。

3课时完成话题“小心网络陷阱”的教材内容。

教学过程

1课时

活动一  远离毒品

1[播放动画:一个花季少女的独白]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这个女孩的经历给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为什么说“吸毒一口,落入虎口”?三个月的强制戒毒,能使她最终摆脱毒品吗?

小结:一日吸毒,长期想毒,终身戒毒!这位花季少女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染上毒瘾。她的一生,因为毒品被彻底改变了,而三个月的强制戒毒后,也难以保证这位女孩不再吸毒。许多青少年就像她的经历,没能经受住诱惑,导致后悔终生。(板书:吸毒一口 落入虎口)

2.了解有关毒品的小资料。[播放课件:毒品介绍]

3[播放课件:毒品给个人、家庭及社会带来的危害]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看了这个课件,你有什么感受?毒品还给人们带来哪些危害,你能举例说说吗?

小结:毒品的危害有目共睹。(板书:危害身体 危害家庭 危害社会)

4[播放视频:禁毒]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我国政府和人民为防止毒品侵害,作了哪些努力?

小结:为防止毒品侵害,我国政府和人民乃至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都做了大量的工作。许多人进行了不懈地努力,有的人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毒品及其危害,使学生具备基本的认识毒品的能力,防止上当受骗。】

活动二  远离毒品行动手册

[播放课件:远离毒品行动]

引导学生结合资料进行研讨:作为学生,为防止毒品侵害,可以做些什么呢?一起来制定一个“远离毒品行动手册”吧。

总结: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在成长的道路上有“阳光灿烂”,也有形形色色的“陷阱”,一旦误入歧途,会给自己的人生造成重大损失,还会影响到家庭幸福。让我们用毅力和理智绕过“陷阱”、远离毒品!(板书:远离毒品)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活动,使学生知道如何远离毒品。】

 

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陷阱

吸毒一口 落入虎口

危害身体 危害家庭 危害社会

远离毒品

 

2课时

活动一  吸烟危害知多少

1[播放课件:顺口溜]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你们都听到过这样的一些顺口溜。像这样有关烟酒的俗语你还听说过哪些?这些俗语反映了一些什么社会现象?

小结:从这些俗语中我们看到,人们对烟酒充满了感情,认为烟酒给自己带来了快乐,生活中离不开烟和酒。

2.做一个小调查:

调查内容

统计人数

家里有人抽烟吗?

你喜欢家人抽烟吗?

你阻止过家人吸烟吗?

家人有成功戒烟的吗?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从统计数据中,你们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想说的吗?

小结:在我国,特别是在农村,吸烟、喝酒是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我国是烟草销售大国。据调查,2000年中国的烟民达3.6亿。被动吸烟者高达5.4亿。其中,青少年吸烟者高达500万。烟民逐渐年轻化。

3[播放动画:吸烟对人体的影响]

[出示图片:吸烟前后肺部比较]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看了这个短片,你对吸烟的危害有哪些新的认识?

小结:香烟燃烧时的烟雾中主要含有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及烟碱等有害物质。一支香烟里面的尼古丁,可以毒死一只小白鼠。焦油是一种致癌物质,70%的焦油沉淀在人体的肺部,损害人的呼吸功能。一氧化碳会使大脑、心脏等多种器官产生损伤。还有烟碱,它会使我们的牙齿变黑变黄,在它经过的口腔、气管、支气管、肺部都会留下印迹。在日积月累中,人们的身体慢慢地被侵蚀,健康受到很大影响!所以拒绝香烟诱惑,才是明智选择!(板书:吸烟有害健康)

【设计意图:针对学生对吸烟的误区探讨、认识吸烟的危害。】

活动二  酗酒危害大家谈

[播放视频:酗酒酿惨剧]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看了这个短片,有什么感触吗?像这样的悲剧你还听说过吗?你有哪些拒绝饮酒的好方法吗?

小结:酗酒带来的后果是多么严重啊!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50—60%的交通事故与酒后驾车有关。过度饮酒,为什么会带来这么严重的后果呢?其实这都是酒里面的一种物质在作怪,酒里面都含有酒精,它对机体组织和器官有直接毒害作用,对酒精最敏感的是肝脏,肝脏持续受毒害将会导致酒精肝、肝硬化,直接威胁宝贵的生命。它还会毒害中枢神经系统,让人不断“出错”。酗酒的危害可真是大呀!对于烟、对于酒,我们都应该勇敢而理智地说“不”。(板书要点:酗酒危害大不和烟酒交朋友)

【设计意图:使学生学会识别生活中的“陷阱”,认识到酗酒的危害。】

活动三  做个小小宣传员

制定活动方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根据实际制定戒烟、戒酒、禁毒宣传活动方案,如写一写戒烟、戒酒、禁毒的宣传标语;画一画戒烟、戒酒、禁毒的宣传画;写一篇戒烟、戒酒、禁毒的演讲稿。

【设计意图:通过此活动,进一步强化学生戒烟、戒酒、禁毒的意识。】

 板书设计

不和烟酒交朋友

吸烟有害健康 酗酒危害大

 

3课时

活动一  感受网络魅力

[播放动画:学生上网情况介绍]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你自己经常光顾的网站有哪些?最吸引你的是哪些内容?你喜欢在网上做哪些事情?

小结: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方便快捷,可以帮我们节约时间,还丰富着我们的课余生活。让我们有着不同的收获,体会着各自的乐趣!

【设计意图:使学生了解网络对人们生活的意义。】

活动二  小心网络陷阱

1[播放视频:少年之殇]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事例?学生交流课前调查的沉迷网络游戏伤害自己及他人的事例。

小结:生命并不会像游戏中虚拟的人物可以重生,更不能像开关机那样可以重启。无法区分现实生活和虚拟世界的张潇艺落入了网络陷阱,生命的轨迹在13岁这一年里戛然而止,而他留给父母的却是无法抚平的痛苦与思念。同样,也留给我们许多沉甸甸的思考。除此之外,在少年犯罪中,还有很多都是与玩网络游戏有关的。残酷的现实再次提醒大家,正确对待游戏,小心游戏陷阱。(板书:小心网络陷阱)

2[播放视频:专家谈沉迷网络游戏的原因]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这些人沉迷网络游戏的原因是什么?哪些原因是可以自己控制的?

小结:迷恋网络的原因有多种,在这么多原因中,我们唯一可以控制的,就是提高自己的自控能力。

3[播放课件:其他网络陷阱]

其他网络陷阱包括网上购物陷阱”“网上聊天陷阱”“网上中奖陷阱三个动画素材。)

让学生了解其他网络陷阱。

【设计意图:使学生认识痴迷网络对身体、对生命、对他人的危害。】

活动三  我的金点子

[出示图片:保护青少年文明上网]

引导学生了解,现在各级政府正制订各种措施,从各个方面来保障青少年的权益。不过这毕竟是外力,关键还是要靠我们的自律。学生分小组,就当地存在的问题,出出“金点子”,看看怎样避免网络陷阱。

小结:我们时刻提醒自己,控制上网时间、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在生活中多交朋友,用正确、健康的方式上网,合理地运用网络来服务我们的生活。相信我们的生活会因网络变得更精彩!

[播放课件:儿歌]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活动使学生学会避免网络陷阱。】

 

板书设计

小心网络陷阱

游戏陷阱  聊天陷阱  购物陷阱  信用卡陷阱……

提高警惕  避免受到伤害

第二单元 不屈的中国人

2-1不能忘记的屈辱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感受祖国曾经山河破碎、家园被劫、人民受辱的悲惨命运,体验身为华夏儿女的悲愤之情,树立振兴中华的理想与愿望。

能力:学会收集整理历史资料,从生活中去学习和了解历史的方法。

知识:知道近代以来中国曾经遭受到列强的侵略和凌辱,山河破碎;了解外国列强曾在中国烧杀掠抢,残害生命,犯下了不可饶恕的滔天罪行。

教学重点

知道近代以来中国曾经遭受到外国列强的侵略和凌辱,致使山河破碎、国宝被掠、人民遭受屠杀的史实。

教学难点

通过对这些残酷的历史事实的了解,体验和感受中国曾经遭受过的那段屈辱历史和悲惨命运。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要从“破碎的山河”“被掠夺的国宝”“日本屠刀下的血泪史”这三个方面搜集近代中国遭受外国列强侵略的历史事件、数据等具体的资料。

学生准备:通过各种途径(电影、电视、报纸、书籍、向周围人询问等),从“破碎的山河”(被侵占的领土)、“被掠夺的国宝”(重点了解圆明园)、“日本屠刀下的血泪史”(中国人民“亡国奴”的悲惨生活)这三个角度了解近代中国遭受外国列强侵略的历史史实。

课时安排

2课时。

1课时完成话题“破碎的山河”的教材内容。

2课时完成话题“被掠走的中国国宝”“日本屠刀下的血泪史”的教材内容。

教学过程

1课时

活动一 回归的孩子

1[出示图片:中国香港北京奥运代表团]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2008年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中国北京隆重召开,在参赛的204个国家代表团中,走来了一支特殊的方阵,这就是中国香港奥运代表团!香港于1952年在赫尔辛基首次参加奥运会,此后直到1996年,香港都作为英国的殖民地参加了每一届的奥运会。自2000年悉尼奥运会起,香港开始以中国香港的身份参赛,这是因为在199771日发生了重大的历史事件,你们知道是什么事件吗?

2.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祖国拥有过辉煌,也经历了屈辱;享受过和平安宁,也有过英勇的反抗。(板书:破碎的山河)

[播放视频:香港回归]

小结:199771日,香港像一个流失在外的孩子,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当五星红旗和紫荆花区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意味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了。

【设计意图:以学生较为熟悉的香港回归为切入点,引入学习主题。】

活动二 七子之歌

1.阅读教材三幅地图(地图分别为1985年、1998年、2002年香港、澳门的名称变化),思考: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感悟到什么?让学生通过读地图,将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从变化中认识和了解中国曾遭受列强侵略的那段苦难史。

小结:回顾过去,中华民族蒙受了许多屈辱,我们的国土有的被外国列强强行租借,有的被它们强取豪夺,四散漂零。

2[播放课件:七子之歌]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从诗歌中你发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引导学生发现诗中描述的七处失地: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和大连,并侧重引导学生体验失去国土的屈辱和愤慨。

3[播放视频:七子之歌——澳门]

师生齐唱《七子之歌》中的“澳门篇”,进一步来体会民众的悲愤之情。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会国土被强占的悲愤之情。】

活动三 国土的问题

1[播放视频: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是什么原因使得我们的祖国山河破碎,并阅读教材的表格,结合平时的了解,说一说这些列强分别侵占或强行租借了我国哪些领土。教师也可补充相关信息,如沙俄侵吞了我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要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例如历史遗迹、战争遗留物等。

小结: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列强纷纷入侵我国,先后爆发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等,先后签订了一千多个不平等条约,掠夺我国的财富,瓜分我们的国土,还有许多地方和香港、澳门一样,离开了祖国的怀抱。

2[播放视频:时局图]

引导学生围绕情境,结合课前调查收集的资料,进行交流讨论:看到这幅时局图,你们的感受是什么?也请大家想一下当时人们的感受。你还知道哪些祖国山河破碎的情况?学生可以结合自己了解到的历史信息,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这张时局图的寓意,图中“不言而喻”四个字点破了帝国主义妄图侵略和瓜分中国的野心,更形象地描绘了中国当时山河破碎、领土残缺的状况。

小结:据统计,清政府割让国土160余万平方公里,相当于目前中国国土面积的六分之一!这些外国列强在强占、强租的中国土地上建立了自己的市政、税务、警察,甚至军队,成为“国中之国”——租界。这些租界遍布中国各地。租界里的中国人面临怎样的命运?

3[播放视频:国人的屈辱]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在那段屈辱的历史中,祖国失去了主权,人民失去了什么?帮助学生感受中国人民失去家园、失去尊严、失去生存权的悲惨生活。

总结:破碎的山河在哭泣、分裂的国土在控诉,祖国母亲的屈辱就是我们每一个华夏儿女的屈辱,这段屈辱的国耻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我们每一个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更不会也不能忘记!(板书:不忘国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大片国土曾经被列强瓜分和掠夺,体验人们心中悲愤的心情。】

 

板书设计

破碎的山河

不忘国耻

 

2课时

活动一 被掠走的国宝

[播放视频:圆明园]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根据课前的调查收集进行反馈交流:看到昔日被称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被侵略者焚毁,你有什么感受?他们为什么可以这样肆无忌惮地夺走我们的国宝?你还知道哪些流失的国宝?当你看到被掠夺的国宝,需要用重金买回时,你的感受和心情是什么?(板书:被掠走的国宝)

小结:圆明园的毁灭,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耻辱,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场空前的浩劫。不只是圆明园,那一时期还有无数个园林遭到毁坏,众多的国宝流失。今天当我们再次看到这些曾经被掠走的中国国宝时,它们向我们传递着什么?以史为鉴,才能让我们不再重蹈覆辙。(板书:以史为鉴)

【设计意图:通过圆明园被焚烧,中国国宝被掠夺,激发学生的民族愤慨之情,体验沉重的历史留给我们的深刻反思。】

活动二 日本屠刀下的血泪史

1[播放视频:九·一八]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看了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感受?学生根据课前调查,从人民流离失所的生活境况到命如草芥的生存境况交流研讨。(板书:日本屠刀下的血泪史)

小结:每年的918日夜晚,在沈阳市的上空都会响起撕心裂肺的警笛声,它提醒人们不要忘记1931年这一天,日本侵略者侵入中国,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除了鸣警笛,每年到了“九·一八”这一天,人们还会举行到纪念碑敬献花圈、参观“九·一八”博物馆、召开报告会等纪念活动,用各种方式牢记国耻,从民族的血泪中汲取力量。

2.阅读教材两个典型事例,通过讨论“原日本731细菌部队的士兵为什么要为中国受害者作证”及了解“8·4事件的原委,让学生从中认识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不容置疑的罪行以及给中国人民带来的苦难。

3[播放视频:南京大屠杀]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你对南京大屠杀中日本侵略者的罪行还有哪些了解?为什么中国会不断地遭受凌辱和侵略?面对欺侮,当时的中国人是什么态度?这段历史告诉了我们什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忘记?引导学生参考教材表格“记下历史事实”,将自己对抗日战争那段历史的了解写下来,然后在小组里交流各自的感受。

小结: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略者在我国制造的又一起震惊中外的血腥惨剧。血淋淋的史实不容抹杀,灾难深重的南京古城永远铭记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

4.针对有些日本人矢口否认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实,说说你的看法及态度。侧重挖掘学生的情感体验,感受作为现代中国人,有责任、有义务还原历史真相,用真实的历史击破别有用心者的谎言,维护国家的尊严。

小结:无论是“九·一八”的屈辱,还是“南京大屠杀”的血泪,日本军国主义屠刀制造的段段血腥历史,成为每个中国人刻骨铭心的记忆。在今天这样一个和平的年代,我们唯有建设自己强大的祖国,才是对逝者最好的安慰!(板书:强我中华)

【设计意图:认识日本侵略者曾经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这是不容辩驳的历史事实。这段历史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留存在人们的心中,成为不可磨灭的历史烙印。】

 

板书设计

不能忘记的屈辱

破碎的山河

被掠走的国宝

被蹂躏的东北沃土

南京大屠杀

以史为鉴 强我中华

教学反思:

本单元是以近代史与现代史中的典型事件为载体,让学生去探究中华民族在这一时期的屈辱、觉醒、反抗和振兴。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在学生了解清末中华民族所受屈辱的前提下,引导学生通过搜集、整理、分析等一系列活动,最终实现自主探究的有效性教学,为此,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在清末中华民族的领土被割让、被租借,山河破碎的情形。2、证实历史分析原因,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3、培养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情感。

同时,为切合《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为儿童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这一要求,我确立的教学重点是: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情感。教学难点是:分析旧中国遭受屈辱的原因。“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是有效教学的出发点和基础。

教学中,我首先出示香港、澳门回归的图片,直观的激活学生思维,证明今天的祖国正在走向强盛,激发出潜藏在学生心中的民族自豪感。并顺势揭晓课题,引领学生共同去了解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

有效教学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进行知识的传递,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因此,课前我将学生分为国土、国民、国宝三个学习小组,进行资料搜集,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经验基础。课中,则同样以此为交流汇报的主线。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我提出了:“你还知道那些曾经被侵占或割让的国土?”、“你能想象生活在这些地方的中国人过的是怎样的日子吗?”以及“你知道这一群强盗的战利品还有什么吗?”这样三个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有条理的交流汇报。并适时的出示课件,用最直观的方式展现中华民族曾遭受的屈辱。但“体会屈辱,不忘国耻”仍不是本节课所要达到的终极目标。在此前提下,让学生真切的认识到,今天的祖国还远远不够强大,帮助学生明确自己身上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才是至关重要的。

为此,我出示了一组被英法联军从圆明园中掠走的国宝图片,并以一则新闻告诉学生,这些原本属于我们的国宝,却是中国人用了2000万买回来的。至此,学生已然是怒火中烧,我立刻提出问题:“此刻你的心情如何?”使学生深刻的认识到今天的祖国还远远不够强大,屈辱仍然在继续。于是,在此我给学生提供自主发现、继续学习的条件,让学生自由讨论并总结出造成这段屈辱史的原因——落后就要挨打!并立刻追问:为了不让这样的屈辱重演,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以此问将学生的思维重新带回到现实生活,以自身出发去规划“振兴中华”的蓝图!

本课最大的收获是,通过图片及影象资料,为学生再现了已经逝去的历史,给生活在和平环境中的孩子补上这重要的一课。并通过递进式的知识交流,在学生心中种下了“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情感幼苗。达成了教学目标很好地完成。

2-2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唤起学生对民族英雄的崇敬之情,引导学生深刻体会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抗争精神。

能力:学习收集、整理、分析历史信息。

知识:知道中国人民面对外来侵略曾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从中体会中华民族顽强的抗争精神;了解林则徐、邓世昌等民族英雄反抗外来侵略者的故事;探究并了解中国遭受外国列强欺凌的原因,知道落后就要挨打的基本道理。

教学重点

通过了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者的故事,知道面对外国列强的野蛮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

 教学难点

了解中国遭受外国列强欺凌的原因,知道落后就要挨打的基本道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从林则徐和“虎门销烟”“三元里抗英”“黄海海战”“抗日烽火”等方面搜集中国人民抗击侵略的历史事件、数据等具体的资料。

学生准备:通过各种途径(电影、电视、报纸、书籍、向周围人询问等),了解关于“林则徐和虎门销烟”(鸦片给中国带来的后果和虎门销烟经过)“三元里抗英”“黄海海战”“抗日烽火”(关于抗日英雄、抗日故事、著名战役等)等中国人民抗击侵略的历史信息。

课时安排

2课时。

1课时完成话题“英雄的中华儿女”的教材内容。

2课时完成话题“抗日烽火”的教材内容。

 教学过程

1课时

活动一  林则徐与虎门销烟

[播放课件:虎门销烟]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屹立在北京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第一幅浮雕,表现的是什么事件?为什么林则徐要销毁鸦片,开展禁烟运动?他是怎样禁烟的?你们知道鸦片给中国带来的是怎样的后果吗?设想一下,如果中国的国民吸食鸦片成风,那么我们的中国将会是怎样的情景?引导学生了解吸食鸦片的危害:人是萎靡不振、家是穷困潦倒、国是不堪一击。鼓励学生将各种信息进行整合,以讲故事的方式让林则徐这样一位民族英雄的形象丰满起来,强化学生对中华民族顽强抗争精神的体验。(板书: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虎门销烟)

小结: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同时也是一部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史。从列强闯入中国的那一天起,中国人民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反抗压迫、反抗侵略的斗争。他们不屈不挠、奋发图强,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虽然,腐败怯懦的清政府最后以向侵略者妥协告终,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林则徐也被革职,但是林则徐虎门销烟给了列强一次迎头痛击,打击了鸦片贩子们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抗击侵略的斗志,显示了中国人民不屈的精神。

【设计意图:了解鸦片的危害及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意义。】

活动二  三元里抗英和黄海海战

1[播放课件:我们的民族英雄谱]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看到民族英雄谱,你知道些什么,想了解些什么?

2[出示图片:广州三元里抗英烈士纪念碑]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三元里抗英纪念碑代表的是什么?想象一下,三元里人民手拿长矛、锄头冲向敌人时的场面,说说了解到三元里人民把敌人打得魂飞魄散时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扣住“人民自发组织”,体会人民的力量,也引导学生对比清政府的态度,以此感受清政府的腐败。

小结:在三元里抗英这个历史事件中,我们见证了人民的强大力量,看到了民族凝聚力爆发的威力,正是因为每一个中华儿女心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才有了抗击侵略者的斗志!(板书:三元里抗英 不屈不挠 顽强斗争)

3[播放视频:甲午中日战争]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当邓世昌指挥军舰冲向敌人,要与敌人同归于尽时他想到的是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从虎门硝烟到三元里抗英再到黄海海战,从这些中国人民不畏强敌、英勇抗击侵略者的历史事件中,你感悟到了什么?侧重挖掘学生的情感体验,如对英雄的敬佩之情、悲痛之情,对日军和清政府的痛恨之情等,感受中华民族英勇顽强抗争的精神。(板书:黄海海战)

总结:邓世昌和他的将士们用生命捍卫国家的领土完整,用与敌军同归于尽的壮举书写了中华民族大无畏的斗争精神。这场黄海海战是日本舰队首先撤离,然而,日本却广造舆论,大肆渲染胜利,更加刺激了其扩大侵略战争的野心。清政府身负军事指挥重任的李鸿章反而夸大失败,推行消极避战方针,最终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日本成为亚洲强国,更加对中国虎视眈眈。下一节课,我们将走进“抗日烽火”。

【设计意图:通过三元里抗英和黄海海战两个历史事件,感受和了解中华民族反抗列强入侵的斗争精神。】

 

板书设计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虎门硝烟

不屈不挠 三元里抗英 顽强抗争

黄海海战

 

2课时

活动一  抗日战争中的著名战役

[播放视频:抗日战争中的著名战役]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想象一下,当祖国面临危亡的时候,中国人民的心情怎样?你能结合平时的了解,给大家介绍有关抗日战争中发生的故事吗?有哪些著名的战役?假如你生活在那个时代,听到胜利的捷报和抗日官兵不屈不挠、英勇作战的英雄事迹时你会是什么心情?让学生通过对抗日战争中著名战役的了解,知道抗战初期国共合作,在不同战场打击日本侵略者。启发和鼓励学生收集和交流资料,范围可以宽泛,包括抗日英雄、著名战役、抗日故事,甚至是现在留存的抗日战争遗址,目的是通过交流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感受抗日战争的残酷和中国人民作出的巨大牺牲。

小结:在八年抗战中,八路军共歼灭日伪军一百二十五万余人,为抗日战争最后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而台儿庄战役中的中国军队也狠狠打击了日寇。体现了中华民族面临国家危亡之时同仇敌忾的爱国精神。(板书:祖国兴亡,匹夫有责)

活动二 抗日英雄谱

1.抗日英雄谱。讲一讲、演一演、唱一唱抗日英雄的英勇故事。每组确定一位歌颂的抗日英雄,(也可以是一个群体)鼓励学生用讲故事、表演、唱歌等方式来讲述抗日民族英雄的故事。从中体会中国人民顽强抗击侵略者的斗争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教师要注意评价或引导学生参与互动。如讲到王二小的故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唱唱这首歌,说说自己的感受。

2[播放音频:义勇军进行曲]

引导学生围绕情境谈自己的感受。

小结:这个铿锵豪迈的旋律我们再熟悉不过了,它反映出在抗日烽火连天的年代,亿万中华儿女心底的呐喊。让我们记住英雄们的名字,永远地缅怀他们,纪念他们,传承英雄的精神!让我们齐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板书设计

抗日烽火

祖国兴亡,匹夫有责

2-3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爱国志士为了拯救中国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和付出的巨大代价,帮助学生树立为祖国强盛和人民幸福而奋斗的民族责任感;唤起学生对英雄人物的敬佩之情,深化热爱共产党的情感。

能力:学习收集、整理、分析历史信息。

知识:知道为了人民的解放和祖国的富强,许多革命先辈不断探索拯救中国的革命道路;知道一些影响中国革命的重大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知道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越的斗争,取得了民族独立和解放的伟大胜利。

教学重点

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光辉历程,了解革命先辈为人民解放和祖国富强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和英勇斗争。

教学难点

通过了解中国革命的重大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敬佩爱国志士,激发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培养为祖国强盛和人民幸福而奋斗的民族责任感。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要从“孙中山和辛亥革命”“五四爱国运动”“英雄的共产党员”“新中国诞生”等方面搜集历史事件、数据等具体的资料。

学生准备:通过各种途径(电影、电视、报纸、书籍、向周围人询问等),了解关于“孙中山和辛亥革命”“五四爱国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斗争”(长征路上的故事、人民英雄的事迹)“新中国诞生” (相关知识)等方面的历史信息。

课时安排

2课时。

1课时完成话题“救国之路”的教材内容。

2课时完成话题“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教材内容。

教学过程

1课时

活动一 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1.提出探究的问题:前两课的学习使我们了解了近代中国人民屡遭列强侵略的屈辱历史,也许有的同学要问:为什么近代以来,我们的祖国总是被践踏和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始终不能改变国家的命运?假如你生活在那个时代,会提出什么样的救国方案?教师要注意及时地肯定与鼓励学生的回答,同时引导学生要站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思考问题。

小结:清政府腐败无能、工业和科学技术落后、军队的武器装备落后、人民思想的守旧等多方面因素造成了祖国落后的面貌,而落后就要挨打是近代中国屡遭践踏和侵略的根本原因。面对日益衰败的祖国,许多爱国志士以拯救中国为己任,努力探索和寻找一条救国之路。(板书: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 探索救国之路

2[播放视频:洋务运动]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洋务运动要通过什么救国?为什么要提这些措施?通过洋务运动要维护谁的统治?

小结:洋务运动主张向西方学习,自强、求富。由富而强, 虽然它想走的是富国强兵的救国之路,但是其本质却是继续维护腐朽的封建王朝的统治。(板书:洋务运动)

3[播放视频:戊戌变法]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戊戌变法要通过什么救国?他们提出了哪些主张?这两项改革和你的想法有哪些异同?这些改革措施对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起到哪些积极作用?但为什么最后都以失败而告终?

小结:戊戌变法是以“变法图强”为口号,对政治、经济、文化、军事进行一些改革,但是在腐朽的清政府的统治下,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任何改革都难以成功。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它们推动了社会改革的进程,激励着后人不断探索新的救国道路。(板书:戊戌变法)

【设计意图:了解当时人们寻求救国之路而进行的两项改革,即“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活动二 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

1[播放视频:孙中山和辛亥革命]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根据课前的调查交流反馈有关孙中山和辛亥革命的相关资料,可以用讲故事、表演、图片介绍等多种形式,使学生了解到辛亥革命虽没有最终把中国人民从苦难中解放出来,但是腐败的清王朝被推翻了,统治了中国两千年之久的封建帝制土崩瓦解了。这意在引导学生认识辛亥革命的重要作用和继续跟随先驱们探索救国之路。(板书:辛亥革命)

2[播放课件:革命先烈秋瑾]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交流讨论,了解秋瑾烈士以及她所代表的许许多多在辛亥革命中抗争的英雄,他们代表的以祖国崛起为己任,愿与祖国共存亡的革命气概和高度的民族责任感。

小结:当国家面临内忧外患之时,无数有志之士挺身而出。

3.同学们,你们知道5月4日是什么节日? [播放视频:五四爱国运动]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五四爱国运动发生在哪年,为什么要游行,提出了什么口号,都有哪些人参加?引导学生结合前面所学的内容,比较三元里抗英、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在参加人员上有什么不同,进而让学生感受知识青年和工人在中国革命中所起的作用。

小结:有句话说“少年强则国强”,这些探索救国之路的青年,其中很多人日后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板书:五四运动

【设计意图:了解孙中山和辛亥革命以及五四运动。】

活动三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播放音频: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这首歌的歌词内容告诉了我们什么?引入本活动研讨。

2[播放视频: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引导学生围绕情境交流反馈他们所了解的有关共产党的知识,如党的诞辰纪念日、党中央是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机构、党中央总书记、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地位、每年的“七一”活动。如果家人有党员,也可以向同学介绍他们是哪年入党的,引导学生认识、热爱中国共产党。还可引导学生把资料整理成小故事在班上演讲。

小结: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统治,但并没有完全改变中国的旧貌,为了不受欺凌,摆脱贫穷落后,许多仁人志士仍然在为祖国的明天奋斗着。在不断的探索中,他们找到了救国之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下一节课,我们再一起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板书:中国共产党诞生)

 

板书设计

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

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探索救国之路 辛亥革命 中国共产党诞生

五四运动

 

2课时

活动一 井冈山的斗争

1.谈话导入,创设情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候,54门礼炮鸣炮28响,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是因为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了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

[出示图片:井冈山的斗争]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你从图片中了解到什么?可引导学生回忆语文课上学过的《朱德的扁担》一课,帮助学生了解井冈山的生活状况,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小结:《朱德的扁担》这个故事就发生在井冈山,192710月,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在中国革命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的道路上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随后朱德、陈毅和彭德怀等人先后率领队伍来到井冈山,与毛泽东的部队胜利会师。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对井冈山根据地的军事“会剿”和经济封锁,取得了井冈山斗争的胜利。

当时的条件很艰苦,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开展革命工作时,他就居住在宁冈县茅坪一栋八角楼上,经常深夜点着一盏油灯学习、办公。大家再来读读这张红军给老百姓的借条,它说明了什么?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纪律严明的军队,有一首歌就见证了这支人民子弟军的优良作风。

2[播放音频: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听了歌里的内容,同学们想到了什么?说说你的感受。引导学生将红军铁一般的纪律要求与当时红军艰苦的生活战斗环境对比,体会共产党人在艰苦的环境下,不畏艰险、不怕苦难、救国救民的崇高意志。

小结:红军时时处处以群众利益为本,在艰苦的环境下坚持革命斗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生活困难,首要的还是粮食问题。在“人口不满两千,产谷不到万担”的井冈山,本地产的粮食很少,仅够群众自用,部队要吃粮、储粮,都得到山下去挑。毛泽东、朱德和陈毅等领导都亲自带头参加挑粮上山运动,于是才有了“毛委员背粮上山”和 “朱德的扁担”的故事。不仅如此,边区的党和政府还领导井冈山军民艰苦奋斗、因陋就简、白手起家,自力更生地解决根据地内的日常生活用品问题。部队的枪支弹药缺乏,除了从敌人手里夺取外,还利用简陋的工具,创办各种类型的军械所,制造简单的武器。苏区党组织还制定和执行了正确的工商业政策,开辟圩场,兴办公卖处,调动商人的积极性,以繁荣根据地的经济。由于边界军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才得以渡过重重难关,使革命的红旗始终高高飘扬。直到今天,我们还能从许多反映井冈山斗争的歌曲中感受到红军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播放音频:井冈山下种南瓜]

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小结: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一块“浸透着烈士鲜血的圣地”,“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更是共产党人顽强革命意志和崇高革命品质的鲜活写照。

设计意图:了解共产党人在艰苦的环境下,不畏艰险、不怕困难,坚持革命斗争的精神。

活动二 寻找红军长征足迹

[播放视频:长征]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从193410月到193610月,长征历时两年。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看看地图上红军走过的路线,说说中央红军都经过了哪些省。在艰险的长征路上,都发生过哪些著名的战役,又演绎出哪些感天动地的故事?设想一下,在飞夺泸定桥的时候,在爬雪山过草地的时候,红军战士遇到什么困难?他们是靠什么力量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斗争的?你知道“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这句话的含义吗?把了解到的信息在小组里交流。启发学生发现生活中有许多学习资源可以挖掘,比如说电影、书籍、课本、革命遗址以及人们的口头传诵;学生交流的“长征路上的故事”可能来自课本的比较多,如“金色的鱼钩”“飞夺泸定桥”“倔强的小红军”“丰碑”等,可以鼓励学生上台讲讲这些经典的故事,以引起更多学生的情感共鸣。

小结:这是一条充满艰难险阻的万里长征路,毛泽东同志就曾在红军长征路上挥毫写下这样的壮丽诗篇:“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我们的红军就是这样一路与国民党蒋介石的部队作斗争,一路征服险恶的自然环境,最终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会革命者心中的坚定的革命理想和舍生忘死的斗争意志。】

活动三 革命英雄故事会

[播放课件:历史的丰碑]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你知道哪些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而牺牲的英雄?把他们的故事讲给你的小组听,小组可以选择一位英雄人物,用各种形式如朗诵诗歌、演唱歌曲、表演故事等让大家走近英雄,感受革命先烈的高尚气节。(板书:历史的丰碑)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感受人民英雄的高尚气节。】

活动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播放视频:新中国成立了]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想象一下,当听到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的时候,人们为什么会欢呼雀跃?此时此刻他们想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感受,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历了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才换来新中国的第一面五星红旗,了解新中国成立的重大历史意义和世界影响力。(板书: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艰苦卓绝的28年)

2[播放课件:共和国的缔造者](“共和国的缔造者”包括“共和国的缔造者之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四个视频。)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交流汇报,介绍领袖的事迹,可办一个“我们心中的领袖”图片展或一份墙报,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

总结:今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回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伟大斗争史。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我们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精神,为祖国的强盛和人民的幸福而奋斗,为中华之崛起而好好学习。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及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

 板书设计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艰苦卓绝的28

历史的丰碑

第三单元 腾飞的祖国

3-1站立起来的中国人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民族自豪感,为祖国的繁荣强盛感到自豪与骄傲。

能力:感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体会到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知识:认识中国申奥成功和运动员在运动场上的辉煌,不仅反映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更体现了中国的崛起和日益提高的国际声望;知道随着中国的强大和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等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到我国体育事业所取得辉煌成就,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等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一切均源于祖国的强盛和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使其由衷地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感到骄傲与自豪。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教学课件,课前搜集与中国奥运历程相关的音像资料。

学生准备:了解我国奥运冠军的情况;收集我国近年来参与国际活动的报道。

课时安排

2课时。

1课时完成话题“从‘东亚病夫’到相约2008”的教材内容。

2课时完成话题“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的教材内容。

教学过程

1课时

活动一 回顾申奥成功的激动时刻

[播放视频:北京申奥成功]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你从视频中了解到什么?为什么一届体育运动会的申办成功,会牵动那么多人的心?(板书:从“东亚病夫”到相约2008

【设计意图:由申奥成功导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了解中国人为什么对申办奥运充满了热情。】

活动二 了解旧中国参加奥运的经历

[播放视频:刘长春参加奥运会]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当时的刘长春会有什么样的感受?看到外国人称中国人为“东亚病夫”,你怎么想?使学生了解到旧中国国力衰败,运动员训练比赛条件很差,无法取得好成绩。

小结:运动员的命运和国家命运息息相关,落后的体育事业是旧中国实力软弱的真实写照,三次参加奥运会,带回的是中国人民的耻辱和痛苦。(板书:综合国力弱)

【设计意图:了解中国由于国力衰败,第一次参加奥运会时的悲惨遭遇。】

活动三 解读中国奥运奖牌榜中的变化

1[播放课件:许海峰夺冠]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中国运动员在奥运赛场上实现了奥运金牌零的突破说明什么?透过我们国家参加奥运会这一世界性的体育运动会的历史,你能从中领略到祖国的富强带给我们的是什么吗?使学生看到新中国国力强盛,运动员训练和比赛条件极大改观,为取得好成绩提供了物质保证,体会到只有新中国才能摘掉“东亚病夫”的帽子,只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中国人民才能真正站起来。我们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感到自豪和骄傲。

2[播放视频:奥运飞人刘翔]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你从刘翔身披的国旗中看到了什么?使学生感受到正因为祖国的强盛,中国运动员才能赛出好成绩,展示自己的实力。

3[播放视频:2008奥运开幕式]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你从开幕式盛况中感受到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和感受中国的日益强大。

4[出示图片:19842004年奥运会中国奖牌统计表2008年北京奥运会奖牌榜]

引导学生结合素材进行讨论:从数据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小结:从数据中我们再一次体会和感受到了祖国的日益强大。当国际体育赛场上一次次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升起五星红旗的时候,人们看到的不仅仅是赛场上运动员们矫健的身影,还看到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已经崛起的民族,中国一次又一次向世界证明:我们再也不是“东亚病夫”。(板书:综合国力强)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中国获得第一块奥运金牌到成功举办奥运盛会,获得奥运金牌总数第一的好成绩中,认识到我国体育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感受中国的强大。】

 

板书设计

从“东亚病夫”到相约2008

综合国力:弱——

 

2课时

活动一 两幅照片的对话

[播放课件:从两张图片看中国的变化]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从这两幅相隔100年的照片中,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小结:看着这前后相隔百年的照片,我们不禁感慨万千。腐败的清政府在列强入侵时,只能被迫签订屈辱的不平等条约,通过赔偿、割地等方式来换取一时的安稳。而100年后的今天,中国人在世界面前却是截然不同的形象,祖国的国际地位日益增强。中国已经是国际社会中重要的一员,不仅完全有能力组织好大型的国际会议,而且能够在国际事务中与各国平等协商、发表自己的主张和看法,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板书:平等协商 发表主张 发挥作用)

【设计意图:从两张照片看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

活动二 国事论坛

[播放课件: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表现]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从哪些方面看出我国国际地位提高了?从电视等媒体中,你还知道哪些我国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性活动的报道?

总结:从我国参与的各种各样的国际事务和国际性活动中,从我国在国际社会中所承担的重要角色中,我们都能够感受到,今天的中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中有能力、负责任的一个大国。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国际社会的发展,真正体会到祖国的日益强大和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培养学生的自豪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板书设计

平等协商 发表主张 发挥作用

3-2日益富强的祖国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新中国建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工农业生产突飞猛进,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骄傲。

能力:能通过各种途径了解祖国建设的巨大成就。

知识: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改变了一穷二白的面貌,祖国一天比一天富强。

教学重点

了解我国工农业生产突飞猛进,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改变了一穷二白的面貌,祖国一天比一天富强

教学难点

为祖国的繁荣富强骄傲。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相关课件,调查表若干。

学生准备:调查家里餐桌上常吃的东西及家里使用的各种生活用品。根据兴趣分成若干小组,分别收集我国在国防、航天、科学研究、交通、农业等方面迅猛发展的数据、图片等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1课时完成话题“餐桌上的变化”的教材内容。

2课时完成话题“从无到有”的教材内容。

教学过程

1课时

活动一 从吃饭看变化

[播放动画:餐桌上的变化]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根据课前调查交流讨论:把你们现在每天吃的粮食、蔬菜品种和长辈小时候吃的比较一下,得出了什么结论?引导学生发现、归纳不同年代餐桌上的变化:食物数量:少——限量供应——货源充足;食物品种:单一——几个品种——品种丰富且讲究营养和环保。

小结:由爷爷奶奶过去饿肚子,到爸爸妈妈逐渐能吃饱,再到我们能吃到丰富的食物,说明我国农业得到了迅猛发展。

【设计意图:从日常生活——餐桌上的变化入手,通过长辈了解不同时代家庭餐桌上的食物(粮食、蔬菜品种等),认识我国农业的迅猛发展。】

活动二 农业发展小探究

1[出示图片:粮食增长柱状图]

引导学生结合素材,根据课前专题探究,进行交流讨论:你从统计数字中读出了什么信息?为什么20世纪50年代粮食那么紧张,现在人口增长了反而不紧张了?这些变化是怎么来的?

小结: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近年,我国农业生产水平有了极大提高。中国粮食总产量大幅度增长,用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解决了约13亿人的温饱问题,这在全世界都是一个奇迹。

2[播放视频: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袁隆平和杂交水稻的故事说明了什么?

小结:袁隆平为提高水稻产量作出了巨大贡献。我国农业科技工作者不仅为解决中国粮食生产问题,而且还为解决世界粮食生产问题,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农业的发展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

3[播放视频:菜篮子工程]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菜篮子工程”给人们带来哪些实惠?使学生了解到我国在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方面取得的进步,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学习教材中的小资料“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引导学生认识到,是改革开放政策给现代中国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探究活动,进一步感受我国农业的迅猛发展,体会是国家英明而伟大的决策特别是改革开放政策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板书设计

餐桌上的变化

食物数量:少——限量供应——货源充足

食物品种:单一——几个品种——品种丰富且讲究营养和环保

 

第2课时

活动一 “洋”名字的来历

1[播放音频:一位老人的日记]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根据课前调查进行讨论:找找文中带“洋”字头的物品名,它们现在叫什么名字?你还知道哪些像这样过去带洋字头的物品,现在又叫什么?

2[播放课件:“洋”物品]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为什么当时有这么多东西带“洋”字?

小结:旧中国工业落后,很多东西中国不能自己制造,所以我们当时只能用外国人制造的产品,并把这些产品都冠以“洋”字。

【设计意图:从“洋”字头物品中,了解旧中国工业生产非常落后。

活动二 找找家中的“中国造”

学生根据课前调查,汇报交流家里使用的家用电器等生活用品分别是哪里生产的,商场琳琅满目的商品分别是哪里生产的,算一算国产商品比例是多少。

举办中国制造产品图片展示会。

【设计意图:通过调查交流,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到由于工业的发展,生活中的各种产品,我们国家基本上都可以自己制造了。

活动三 “洋”字头是怎样甩掉的

1.学生结合前面的学习,阅读教材,并分小组自愿选择其中一项进行研究性学习,如灯、油、布、船……了解“洋”字头是怎样甩掉的。可引导学生结合本地特点、自己生活的实际等,学会从身边的变化看我国的发展,如从电视看发展、从汽车看发展、从马路看发展……

2.以研究报告的形式在课堂上进行交流,通过具体例子来感受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并引导学生通过了解日常生活中很熟悉的工业用品,却有着不同寻常的发展历程,来感受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日益富强。(板书:工业发展从无到有)

3.启发谈话:假如我们现在还完全依赖外国制造,会是什么结果?某些其他国家能生产的产品,我们国家也能生产,可是为什么有些产品现在人们还是愿意买外国的呢?引导学生了解完全依赖外国制造的严重后果,另一方面,也要引导学生面对现实,承认差距,树立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雄心壮志;鼓励学生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待生活问题,相信我们的生产技术水平一定能提高。

【设计意图:以汽车生产切入,在研究性学习中了解中国工业的发展是如何从无到有的。

活动四 科学技术中的“中国第一”

[播放课件:中国科技史上的第一]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你还知道哪些“第一”?从这许许多多的“第一”和一系列的数字中,你感悟到了什么?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国防科技、航天科技、交通科技、科学考察研究、农业科技等多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板书:国防科技 航天科技 交通科技 农业科技……)

小结: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依靠自己的力量,创造出许多“第一次”,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展示了祖国日新月异的面貌。

【设计意图:通过收集、整理、探究“中国的第一”,感受中国工业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认识到中国人独立自主、发奋图强的民族精神。

 

板书设计

工业发展从无到有

国防科技 航天科技 交通科技 农业科技……

3-3告别贫困奔小康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热爱祖国和热爱共产党的情感。

能力:了解我国不同时期人们的生活状况,感受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

知识:知道幸福美好的生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体人民共同努力得来的;知道当前我们正努力建设小康社会,并对“小康”有一个基本认识。

教学重点

了解我国不同时期人们的生活状况,感受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小康”有一个基本认识。

教学难点

知道幸福美好的生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体人民共同努力得来的,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共产党的情感。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收集各种票证。

学生准备:了解票证背后的故事,调查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小时候的衣食住行和我们今天比起来都有哪些不同。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 歌曲引发的话题

[播放音频:春天的故事]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这首歌主要歌唱谁?

小结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从那以后,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逐渐从计划经济走向了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歌中的这位老人——邓小平,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带领全国人民齐心协力,一步步从贫困奔向了小康。今天我们就围绕这个话题告别贫困奔小康进行讨论。(板书:告别贫困奔小康)

【设计意图:由学生熟知的歌曲引发话题。】

活动二 票证的故事

[播放课件:中国票证]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根据课前的收集调查,交流讨论:为什么在那个时候非得要用票证才能买到东西?你从长辈那里还听到哪些关于票证的故事?通过对票证的观察,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票证上的各种区域标志,了解这些票证的用途。通过讲票证背后的故事,从回忆中感受物资紧缺时代人们的困难生活。

【设计意图:从票证的故事中,感受我国工农业生产发展落后时期,人们的困难生活。

活动三 今昔对比

1[播放课件:过去人们的生活]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根据课前调查进行交流反馈:你还收集到哪些过去的老照片和实物,那个时候人们的生活怎样,他们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从过去的老照片和物品中,找一找过去生活的影子,找一找过去人们使用的物品,感受不同时代人们的生活。

2[播放课件:现在的衣食住行]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现在人们的生活是怎样的?通过刚才这两组图片的对比,我们来说说过去人们的生活和现在相比,都有哪些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板书:食──吃出健康;衣──穿出个性;住──宽敞舒适;行──交通便利)

3.研究性学习:学生阅读教的报道《两代人的账本,两种生活滋味》,交流汇报:谈谈你看了这篇报道后的感受。分析一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引导学生从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及居民消费水平的变化等更宏观、更综合的角度,感受人们生活的变化,并认识到是党的正确领导给人民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

【设计意图:从对比中认识到是党的正确领导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人们的生活正在发生着“质”的变化。

活动四 向小康生活迈进

研究性学习:阅读教材“向小康迈进”的相关资料,结合课前调查,交流反馈:除了吃、穿、用,人们的生活还有哪些变化?引导学生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等方面,感受和认识我们的生活正在迈进小康。但由于发展不平衡,目前一些地区还面临很多困难,从“西部大开发”计划和“中部崛起”战略中,让学生认识到强国富民之路任重道远,增强责任感。

总结:通过交流研讨,我们看到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感受到了祖国的发展变化。党和国家在新时期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蓝图,那就是要把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和谐新农村。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广阔的农村里,让我们一起为实现这个美好目标而共同努力吧!(板书:向小康生活迈进)

【设计意图:认识到党和国家为提高全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努力着,我们幸福美好的生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体人民共同努力得来的,培养热爱祖国和热爱共产党的情感。

板书设计

告别贫困奔小康

食──吃出健康 衣──穿出个性 住──宽敞舒适 行──交通便利

向小康生活迈进

教学反思:

本课与学生现实生活比较和拍,学生有较好的家庭和社会生活直观印象。为此,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热爱祖国和热爱共产党的情感。了解我国不同时期人们的生活状况,感受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知道幸福美好的生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体人民共同努力得来的;知道当前我们正努力建设小康社会,并对“小康”有一个基本认识。教学重点:了解我国不同时期人们的生活状况,感受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小康”有一个基本认识。教学难点:知道幸福美好的生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体人民共同努力得来的,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共产党的情感

教学前,我让学生去收集爷爷奶奶曾经用过的布票粮票,让学生去听爷爷奶奶讲述一些过去他们挨饿受冻的故事。通过调查,学生收集信息的同时,让其充分调动了学习热情,触动大,效果好。

教学时,我通过“两代人的账本,两种生活滋味”和“我家今昔小调查”过去与现在的对比,使学生感受到了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人们对生活的要求也在发生变化。利用课件,把学生从旧房带进绿色的住宅小区,越活越健康,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舒适的家庭生活,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由此感受到现代生活的得来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体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学生纷纷表示:现在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要建设好祖国,建设好家园,用实际行动来实现小康这一宏伟目标。

总体看,这节课教学效果良好,教学环节清晰,学生融于生活,思想教育渗透自然。

3-4、打开国门 走向世界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中国在各个方面都在走向世界,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能力:感受祖国打开国门后社会所发生的变化及取得的成就,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家繁荣昌盛,并从开放、多元、国际化的社会发展趋势来认识和关注中国的发展。

知识:了解中国在各个方面都在大踏步的走向世界,初步认识对外开放对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员素质的提高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在各个方面都在大踏步的走向世界,感受祖国打开国门后社会所发生的变化及取得的成就。

教学难点

初步认识对外开放的重要意义,从开放、多元、国际化的社会发展趋势来认识和关注中国的发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课件,搜集中外人士交流图文、出入境数据。

学生准备:多种渠道调查本地乃至中国产品出口情况,在地图上找到其销往的国家与地区。

课时安排

1课时。

完成话题“打开国门 走向世界”的教材内容。

教学过程

活动一 走向世界的中国制造

1.阅读教材中关于中国产品走向世界的真实图片及有关报道,结合课前调查,交流汇报:你知道哪些有关中国产品出口海外的信息?看到这些远销海外的中国产品及其销售的地区,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这些“中国制造”的产品会受到世界人民的欢迎?引导学生认识到我国打开国门,走向世界,和世界各国进行着互惠互利的贸易往来。(板书:打开国门走向世界)

2.阅读教材中的“小记者在行动”,结合课前调查说说当地生产的出口产品,并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出口产品有着种类多、遍布广、受欢迎的特点,出口产品结构、出口的方式都发生着变化。

【设计意图:从远销海外的“中国制造”中,感受中国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

活动二 走出国门的中国人

1[播放课件不同时期出入境数据]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透过这组数据,你看到了什么?可以适当向学生渗透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人们经济条件的改善、人们观念的变化是造成数据剧增的主要因素。

2[播放课件:走出去,请进来]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从这些信息中你感受到什么?(板书:增进了解 共同发展)

小结:我们的产品走向了世界,中国人也走出了国门。我国与国外的交流在不断扩大,这不仅加深了相互间的理解,而且标志着中国已经进入了国际社会。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感受中国已融入世界。

活动三 在中国的外国人

1[出示图片:来华留学生统计图]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能否感受到外国和中国的联系?可从两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外国的物品、企业在中国;外国人与中国的交往。

2.模拟与外国人交往,并在模拟情境中运用学习过的常见问候语。

总结:“中国有世界,世界有中国”,在与世界紧密、长远的联系中,开放中国走向世界。

【设计意图:进一步感受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启发学生应该从小具有开放的国际视野。

 

板书设计

打开国门 走向世界

增进了解 共同发展

第四单元 漫游世界

4-1到周边去看看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邻国的情感,激发学生了解邻国的兴趣。

能力:使学生学会通过教材范例去搜集整理资料,并从中归纳概括出有价值的信息。

知识:知道和认识我国周边的主要国家及其与我国的历史、文化、经济的联系。以亚洲一些国家为例,初步了解东方文化的主要特点。通过比较,发现周边国家与我国文化的共性和差异性,以及不同国家的生活习惯、文化习俗与其历史渊源、地域环境的关系。知道我们与邻国之间要友好交往、和睦相处、共同发展。

教学重点

知道和认识我国周边的主要国家,以及这些国家的国名来历,不同的文化及风俗习惯。

教学难点

认识周边国家文化的多元性,以及文化与物产、文化与历史、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体会与邻国友好交往的重要意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教学课件,搜集教学所需的相关国家的文字资料、图片、视频等材料。

学生准备:调查自己喜爱的国家的生活习俗;调查我国与周边国家历史上有过哪些方面的交往,这些交往对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带来了哪些影响;搜集我国近期与邻国友好往来的新闻报道。

课时安排

1-2课时。

[如果安排2课时,建议第1课时完成话题“我们的左邻右舍”的教材内容。第2课时完成话题“风格迥异的文化习俗”“与邻居的交往”的教材内容。 ]

教学过程

1课时

活动一 找找我们的“左邻右舍”

1[播放动画:我们的左邻右舍]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交流:中国的邻国有哪些?各在我们祖国的什么方位?(板书:我们的左邻右舍)

2.呈现活动素材:[播放课件:方位游戏]

游戏攻关:

第一关:测试方位,学生根据老师的手势回答方位。

第二关:假如老师代表的国家是中国,你们都是我的邻居,请你选择一个国家的名称,说出自己的方位。

【设计意图:知道我国周边的主要国家及其方位。】

活动二 从国名认识“左邻右舍”

1[播放视频:邻国的国名或别称]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你们从这些国家的国名或别称中发现了什么?

小结:看来,这些国家的国名或别称的命名还有一定的规律,有的与地域环境、地理位置有关,有的与该国人的信仰、爱好有关,也有的与民族有关。

2[播放视频:邻国的特点]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这几个国家各有什么特点?根据它们各自的特点分别取一个贴切的别名。

国名

基本情况

特征

我们的命名

 

 

 

 

 

 

 

 

 

 

 

 

小结:我们从信仰、自然环境、文化生活、地形、地貌等方面,了解了邻国各自不同的特点,加深了对周边国家的了解。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了解邻国的兴趣,自主探究,了解其他邻国的特点,加深对邻国的认识。】  

2课时

活动三 风格迥异的文化习俗

1[播放视频:日本的文化习俗]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从日本独特的文化习俗中,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日本的这些文化习俗和地域特点是有关系的。

2[播放视频:印度]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从印度的生活习俗中,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不同国家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生活习俗与他们所处的自然环境、气候特点、风土人情、历史发展、宗教信仰有着紧密的联系。(板书:地域特点、宗教信仰、生活习俗、气候特点)

3[播放课件:猜一猜]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这些习俗各属于哪个国家?从“猜一猜”活动得出的结果中,同学们能比较一下我们左邻右舍的国家有哪些不一样吗?

小结:我们周边的每个国家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建筑、服饰、饮食及舞蹈艺术,由于这些不一样,显出了每个国家文化上的特色,正因为各个国家的不一样,才使我们生活的世界显得多姿多彩!(板书:风格迥异的文化习俗)

4[播放课件:比一比]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这些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之间有相同的地方吗?

小结:品茶,使用筷子,使用汉字,过春节,信奉佛教等,都是我们与左邻右舍国家之间的相似与相同之处,这些相似与相同是由于我们与左邻右舍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而形成的。

【设计意图:认识周边国家文化的多元性,以及文化与物产、文化与历史、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等。】

活动四 邻国互访活动

1.准备互访交流活动。每组选择一个自己熟悉或喜爱的国家,扮演这个国家的“公民”,可以用多种形式将这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展示出来。

2.参观出访。请小组代表前往自己想去的国家“参观访问”,并向所在国的“人民”提问。所在国的“人民”对前来参观访问的“外国朋友”热情接待,主动介绍自己所在国的情况。

3.交流出访观感。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对邻国的感性认识,让学生深入角色,从而加深认识所了解的邻国的文化习俗。】

活动五 古往今来话邻国

1[播放课件:鉴真东渡;播放视频:郑和下西洋]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从故事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你还知道哪些我国古代与邻国交往的故事?(板书:与邻居的交往)

小结:自古以来,我国与周边邻国和睦相处,友好往来,广泛地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邻国间的友好交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播放课件:生活中的相互影响与融合]

2[播放课件:我国与邻国的交流与合作]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交流研讨:我国与邻国在文化、经济、科技、贸易、旅游等方面有哪些交流与合作?这些友好往来对我国和我们的邻国有哪些好处?

小结:通过交流我们看到,现代社会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更加紧密;邻国间的交流与和睦相处,有利于共同发展;邻国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共生共存的关系。我国与周边国家不断地交流学习、合作交往、相互尊重是非常重要的。(板书:密切联系 相互影响 共生共存)

【设计意图:从历史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在历史的年轮中体会从古至今,邻国之间的友好交往、和睦相处是至关重要的,从而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板书设计

文化习俗(风格迥异)

地域特点 宗教信仰 生活习俗 气候特点

与邻居的交往

密切联系 相互影响 共生共存

4-2环球旅行去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人类文明及其所蕴含的聪明智慧,养成全球意识和对世界多元文化的理解与欣赏的态度。

能力:注意培养调查研究的能力,学会探究性学习。

知识:初步了解世界主要的文化遗产;对多彩的世界有更为全面的认识,为今后进一步了解世界、认识世界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

让学生初步了解世界主要的文化遗产,感受人类文明及其所蕴含的聪明智慧。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和对世界多元文化的理解与欣赏的态度。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准备图片、录像短片、课件,有关金字塔、古玛雅、希腊、巴黎、纽约的文化资料等。

学生准备:查找古城的历史及现在大都市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1课时完成话题“神游埃及金字塔”“探秘古玛雅”及“追溯西方文明的摇篮——希腊”“游览艺术之都——巴黎”“到维也纳听音乐”的教材内容。

2课时完成话题“漫步国际大都会——纽约”“城市花絮”的教材内容。

教学过程

1课时

活动一 神游埃及金字塔

1.[播放视频:神秘的埃及金字塔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想象一下,建造金字塔都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你能作出怎样的猜测?你觉得“狮身”和“人面”都代表了什么?猜猜看,为什么把“狮身”和“人面”结合在一起?

小结:这些为古埃及国王修建的巨型坟墓,默默地耸立在一望无垠的大沙漠上,向人们展示了四千多年前古埃及人的智慧,成为古代人类文明的典型代表。(板书:环球旅行去 神游埃及金字塔)

2.呈现研讨素材:[播放课件:古埃及文明]

引导学生选取一个方面,通过各种学习途径继续自己的“埃及神秘之旅”。

小结:埃及和中国,非洲与亚洲,虽然相隔万里,虽然文明的发展各有千秋,但是两个民族悠久的历史、辉煌的文明都为世界所瞩目,创造出这辉煌成就的人都拥有同样无穷的智慧和非凡的创造力!(板书:无穷的智慧 非凡的创造力)

【设计意图:通过探究性学习,了解埃及金字塔,感受世界古文化的魅力。

活动二 探秘古玛雅

1.[播放视频:古玛雅遗址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玛雅人是怎样在密林中建起一座座像金字塔一样的神庙?一千多年前,他们是用什么方法计算时间的?玛雅文明为什么会神秘地消失?通过这些遗址的探寻,你们有什么感悟吗?(板书:探秘古玛雅)

小结:金字塔和古玛雅这两个文化遗迹中所表现出来的令人惊叹的科学成就和充满神奇色彩的难解之谜,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古代人类的聪明智慧和无限的创造力、想象力。

2.故事续编“密林深处的秘密”。(让学生结合教材或资料库中的相关资料整理成小故事,把玛雅人的消失作为一个开放的结尾,让学生思考失踪的原因,按照自己的猜想将故事续说。)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古玛雅的文明,感受古玛雅人的聪明才智。】

 活动三 追溯西方文明的摇篮——希腊

1.[播放视频: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来历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你知道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来历了吗?除了奥运会,大家对希腊还了解多少?

2.[播放视频:走进希腊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你还知道哪些希腊神话传说和古希腊科学家的故事?希腊为什么会被称为西方文明的摇篮?(板书:希腊——西方文明的摇篮)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希腊人对人类文明作出的重要贡献。

活动四 游览艺术之都——巴黎

[播放视频:巴黎览胜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听了上面的介绍,你知道艺术之都的魅力在哪里?可以根据你的兴趣和了解,选择你关注的内容,介绍一下西方的文化艺术。(板书:艺术之都——巴黎)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巴黎的艺术氛围,知道为什么称之为艺术之都。

活动五 到维也纳听音乐

1. [播放视频:音乐之都——维也纳]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你从哪些方面看出这里的确是音乐的殿堂?(板书:到维也纳听音乐)

2. [播放课件:贝多芬]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看了介绍,你有什么感触?你认为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

3[播放课件:小约翰·施特劳斯]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看了介绍,你想说点什么?

4[播放课件:莫扎特]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从这个小故事中,你们知道莫扎特是一个怎样的人?同学们还知道哪些著名的音乐大师?现在你能说说“没有音乐就没有维也纳”的含义吗?

5[播放视频:音乐名曲]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感受西方音乐艺术之美。

小结:维也纳的名字始终是和音乐连在一起的。维也纳处处跳动着音符,是音乐造就了维也纳!(板书:音乐圣殿——维也纳)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维也纳的音乐,通过音乐大师的故事以及他们创作的音乐来感受维也纳音乐的魅力,体会维也纳不愧为音乐的殿堂。

 

板书设计

环球旅行去

金字塔 古玛雅(无穷的智慧 非凡的创造力)

西方文明的摇篮——希腊

艺术之都——巴黎

音乐圣殿——维也纳

 

2课时

活动一 漫步国际大都会——纽约

[播放视频:纽约风光]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交流研讨:在地图上找一找纽约在什么位置,想一想,为什么称它是国际大都市?你还知道美国的哪些事情?说说你所了解的美国吧。

小结:纽约,这座独具特色的国际大都市,繁华、时尚,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认识纽约这个国际大都市以及它所体现的文化间的交融。

活动二 城市花絮

[播放视频:世界名城风光]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感受?从介绍中你了解到哪些有关城市的历史、地理和文化内涵?

小结:希望大家能利用课后时间多角度地去了解、发现、探究更多的人文景观与世界文化。向你身边的朋友讲讲你所了解的国家的文化和地方特色,你们将更深切地感受到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世界上更多国家和城市的历史、地理及文化内涵,感受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养成对世界多元文化的理解和欣赏的态度。

 

4-3文化采风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人类文化的传播及其传承与发展,感受文化的多元性;懂得对不同国家的生活习惯、不同的文化习俗持宽容、欣赏和尊重的态度。

能力:能够借助资料,在分析比较中发现不同国家、地区人们的生活特点与他们的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学会联系、发展地认识一个国家。

知识:初步了解对世界影响较大的几个主要节日及其文化内涵,知道世界上的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民族信仰、文化习惯和节日习俗;初步了解一些国家或民族在民俗风情、生活习俗及礼仪上的不同。

教学重点

让学生初步了解对世界影响较大的几个主要节日及其文化内涵,知道世界上不同国家在民族风情、生活习俗和礼仪上有许多不同。

教学难点

让学生从节日中感受人类文化的转播及其传承与发展,感受文化的多元性。对于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文化习俗,引导学生应持理解、尊重和欣赏的态度。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前搜集世界各国的特色节日,民族风情、生活习俗及礼仪的文字音像资料。

学生准备:课前从书籍、长辈或者其他途径了解世界一些国家的节日、礼仪以及风俗人情,收集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1-2课时。

1课时完成话题“多彩的节日”的教材内容。

2课时完成话题“礼仪中的文化”“世界风情画”的教材内容。

教学过程

1课时

活动一 节日知多少

1.呈现研讨问题:

国外著名的节日

节日

特点

引导学生结合表格进行交流研讨:你们知道哪些世界各地的节日?

设计意图:初步感受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多姿多彩的传统文化节日。

活动二 节日探秘

1.[播放动画:多彩的节日——圣诞节多彩的节日——感恩节多彩的节日——开斋节多彩的节日——狂欢节多彩的节日——奔牛节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不同的国家或民族,节日习俗有着很大的不同,你能说说它们都表达了人们怎样的愿望吗?请各组选择一个主题,结合课文和资料进行研讨。

[播放课件:想一想 议一议]

小结:不同的国家或民族,节日习俗有着很大的不同。节日往往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历史、信仰、生活态度,反映了国家或民族的历史与传统,反映了国家或民族的个性和精神,对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文化习俗我们应持理解、尊重和欣赏的态度。(板书:文化、历史、信仰、生活态度、民族个性、民族精神 理解 尊重 欣赏

2. [播放动画:日本男孩节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不同的国家或民族,还有哪些节日习俗有共同的地方?

3 [播放动画:韩国秋夕节]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有哪些国家的什么节日也深受中国文化和节日的影响?

4 [播放课件:中国人过圣诞节]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我国的人们是怎样过圣诞节的?你还知道哪些外国节日对我们国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小结:每个国家的节日都有这个国家或者民族特色的烙印,节日活动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丰富多彩的节日,让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

【设计意图:意在引导学生了解和探究更多、更广泛的不同国家或民族的节日习俗,从而明白各种节日习俗都反映了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信仰、生活态度和历史。

 

板书设计

多彩的节日

文化、历史、信仰、生活态度、民族个性、民族精神

理解 尊重 欣赏

 

2课时

活动一 见面礼仪

1.[播放动画:见面礼仪之握手礼见面礼仪之鞠躬礼见面礼仪之拥抱礼见面礼仪之合十礼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见面礼仪在各国之间有哪些相同与不同?当遇到与我们不同的见面礼仪时,应该怎么办呢?(板书:礼仪中的文化 见面礼仪)

小结:见面礼仪是人们交往中的重要礼仪,世界各地有着多种多样的见面礼仪,它们有的表示敬意,有的表示祝福与友善。当遇到与我们不同的见面礼仪时,我们应该理解和尊重对方,适应对方的见面礼仪。(板书:理解 尊重)

2. 游戏:你演我猜。游戏规则:全班同学分成两组,表演各国不同的见面礼仪,猜猜他们来自哪个国家。

【设计意图:通过展现一些国家的见面礼仪,认识世界各民族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使学生拥有一种多元的文化观,认识到文化习俗的差异性,从而去尊重和理解不同的文化习俗,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视野以及在比较中思考问题的能力。

活动二 饮食礼仪和馈赠礼仪

1.[播放动画:饮食礼仪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交流:不同国家的饮食礼仪有哪些不同?不同的饮食礼仪和什么有关?面对不同的饮食礼仪,我们应该怎么做?

饮食礼仪表演。学生分组表演有关吃中餐、西餐和其他类饮食的饮食习惯。

小结:饮食礼仪与当地的文化和习俗有关。面对不同的饮食礼仪,我们应该做到理解和尊重。

2[播放动画:馈赠礼仪]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说说各国礼仪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

小结:因为地理环境、文化观念的差异,各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活方式及礼仪习俗都有很多不同。我们要尊重和理解不同的文化习俗,形成多元的文化观。(板书:饮食礼仪 馈赠礼仪)

【设计意图:使学生拥有一种多元的文化观,认识到文化习俗的差异性,从而去尊重和理解不同的文化习俗。

活动三 寻找世界风情

1.[播放视频:世界风情

引导学生围绕情境进行交流研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在生活及生产劳动方面,有哪些有趣的事情和现象?[播放课件:思考题]

小结:因为文化和地域及生活环境存在着差异,世界各地人们的日常生活才会有所不同,才会呈现出如此多姿多彩的景象。

2[播放课件:需要大力拯救的文化]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瞭望台的文字,传递给你什么信息?你想到些什么?

小结:我们要关注世界上更多古老的传统文化,树立为珍惜和传承世界古老文化而尽力的意识。(板书:保护 传承)

[播放课件:联合国保护土著人权利]

【设计意图:意在通过不同地域的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多姿多彩的风貌,让学生感知生活在地球上不同地方的人们在衣食住行和生产劳动中所体现出的各自特点,同时启发和引导学生去学习探究不同地区的人们的生活特点以及与他们生存坏境的内在联系。

 

板书设计

礼仪中的文化

见面礼仪 饮食礼仪 馈赠礼仪

理解 尊重

保护 传承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电子备课(新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