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部分论述题答题范例

发布时间:2020-02-29 22:38:09

心理学部分论述题的答题范例

小伙伴们最近学习很辛苦吧,不过还是要注意劳逸结合啊!
天给大家分享几个论述题的答题范例,希望能为大家对论述题的解答有所帮助。这里提供的仅仅是参考范例,并不是所谓的标准答案。因为主观题是没有所谓一字不 差的标准答案的,主观题考察的是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水平,而不是考察我们的知识的记忆水平(不过要点还是要记住的),所以论述题只要你答中要点,语言 组织完整流畅,思路清晰,结构合理,就能得到较高的分数。所以主观题尤其是论述题,切不可照着所谓的标准答案一字不差的答下来,这样做真的很累,也完全没 有必要。论述题记住答题线索,理解和领会答题要点,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去组织即可。
有的小伙伴一直很纠结论述题到底该怎么论?有的小伙伴对自己的语 言组织能力不够自信,希望能找到所谓的标准答案然后背下来即可,当然这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我们都是习惯了接受学习,习惯了被告知所谓的标准答案,即使是主 观题,就像是论述题和作文,我们都恨不得找到所谓的标准答案,然后一字不差的背下来,似乎这样心里才踏实。这样是真的好呢,还是真的好呢……
今天只提供部分论述题的答题范例,其他的大家可自己组织。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记得一定要多动手,多自己写一写,多练习自己的书面言语的表达能力(实在不会表达和组织答案的,就按提供的范例或书上的答案背吧)。
小伙伴们,也别光顾着加油,也要注意身体,注意调整自己的动机水平,毕竟中等程度的动机水平才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升,祝大家顺利通关噢……
一、论述: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可以有以下几种途径:
(一) 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想创设问题情境,首先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此外要求 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状态,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老师在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时,要为学生创设具有50%难度的问题 情境,这样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设置合适的目标,培养自我效能感。教师要为学生设置合适的学习目标,让学生能体验到实现目标的成就感,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自我效能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学习动机。
(三) 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反馈信息,对学生学习效果有明显的影响。这是因为,一方面学习者可以根据反馈信息调整学习活动,改进学习策略.另一方面 学习者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或避免再犯错误而增强了学习动机,从而保持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表扬与奖励比批评与指责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四) 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学生对学习结果的归因对以后的学习行为会产生影响。一般而言,无论对优生还是差生,将学业成败归因于主观努力的方面 均是有利的,这可使优生不至于过分自傲、能继续努力,使差生不至于过分自卑,也能进一步努力学习,以争取今后取得成功。
(五)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合作与竞争教育,开展合作与竞争学习,因为通过合作学习和适度的竞争,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1)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教师应给学生创造一个能支持或容忍标新立异者或偏离常规思维者的环境,让学生感 受到心理安全心理自由,即给学生创造较为宽松的学习的心理环境。
(2)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在可能的条件下,教师应给学生一定的选择的权力和机会,让学生可以多一些思考分析的机会,也可以让有创造性的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干自己的事,为创造性行为的产生提供机会。
(3)(3)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应使考试真正成为选拔有能力、有创造性人才的有效工具。在考试的形式、内容等方面都应考虑如何测评创造性的问题。
第二,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1)保护好奇心。教师应接纳学生任何奇特的问题,并赞许其好奇求知。好奇是创造活动的源动力,可以引发个体进行各种探索活动,应给予鼓励和赞赏,不应忽视或讥讽。
(2)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对学生所提问题,无论是否合理,均以肯定态度接纳他所提出的问题。对出现的错误不应全盘否定,更不应指责.应鼓励学生正视并反思错误.引导学生尝试新的探索.而不循规蹈矩。
(3)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应重视学生与众不同的见解、观点,并尽量采取多种形式支持学生以不同的方式来理解事物。 对平常问题的处理能提出超常见解者,教师应给予鼓励。
(4)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非逻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成分,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猜测.进行丰富的想象,不必拘泥于常规的答案。

(5)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通过给学生介绍或引导阅读文学家、艺术家 或科学家传记,或带领其参观各类创造性展览、科学博物馆、与有创造性的人直接交流等,使学生领略到创造者对人类的贡献。
第三,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设创造性思维的课程:(1)发散思维训练。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有多种,如用途扩散、结构扩散、方法扩散与形态扩散等。(2)推测与假设训练。目的是发展学 生的想象力和对事物的敏感性,促使学生深入思考,灵活应对。(3)自我设计训练。这是一种灵活性较强的训练课程,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及其知识经验,并 要注意从活动中激发学生创造的积极性。(4)头脑风暴训练。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

三、论述: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和品德?
教师可以综合应用一些方法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态度与品德。常用方法如下:
(1)有效的说服
师在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是应该注意:第一、低年级学生最好只提供正面论据,高年级学生可考虑提供正反两方面的论据;解决当务之急的问题时应只提出正面观 点,培养长期稳定的态度时应提出两方面的材料;说服对象原本有相反观点时,教师应主动呈现两方面观点,说服对象原本没有相反观点时,只呈现正面观点。
第二、教师的说服不仅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动人。第三、教师进行说服时,应以学生原有的态度为基础,逐步提高要求。
(2)树立良好的榜样
教师在给学生呈现榜样时,应考虑到榜样的年龄、性别、兴趣爱好、社会背景等特点,以尽量与学生相似,另外,给学生呈现受人尊敬、地位较高、能力较强且具有吸引力的榜样。
(3)利用群体约定
经过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协定,对其成员的行为有一定的约束力量,使成员承担执行的责任。所以老师可以多使用群体约定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行为规则、
(4)价值辨析:老师应鼓励学生努力发现自身的价值观,并根据自己的价值选择来行事,教师可用价值辨析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5)给予恰当的奖励和惩罚
奖励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要选择、确定可以得到奖励的道德行为。要选择、给予恰当的奖励物。同一种奖励物,其效用可能因人而异,要选用对个人来说最有效的奖励物。应强调内部奖励,外部奖励不可过多使用。老师应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强化。
惩罚可采取两种方式:一是给予某种厌恶刺激;二是取消个体喜爱的刺激或剥夺某种特权等。
另外,角色扮演、小组道德讨论等方法也很有效。

四、论述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人格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先天遗传与后天环境的关系与作用。心理学家们认为,人格是在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下逐渐形成并发展的。影响人格形成发展的因素有:
1)生物遗传因素。遗传对人格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随人格特征的不同而不同;人格的发展是遗传(生理、气质)与环境(教育、环境等)两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3)家庭环境因素。研究人格的家庭成因,重点在于探讨家庭的差异(包括家庭结构、经济条件、居住环境、家庭氛围等)和不同的教养方式对人格发展和人格差异具有不同的影响。
4)早期童年经验。人格发展尽管受到童年经验的影响,幸福的童年有利于儿童发展健康的人格,不幸的童年也会使儿童形成不良的人格,但二者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5)社会文化因素。每个人都处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文化对人格的影响极为重要。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使其成员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性的方向发展。这种相似性具有维系社会稳定的功能,又使得每个人能稳固地嵌入整个文化形态里。
6)个人主观因素。外界因素对人格的影响要通过个人内在因素去产生作用,因此人格的形成还受到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

五、如何创设积极的课堂气氛?
教师要创设积极的课堂气氛,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在营造良好的课堂的氛围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应精心组织教学,巧妙把握语言艺术,善于用良好的情绪情感感染学生,并善于处理课堂问题。具体要求如下:
(1)教师要具备一定的课堂管理能力,采用科学的班级管理,具有一定的教育机智妥善处理偶然事件,可以维持良好的课堂纪律,调动积极的课堂气氛。
2)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教学素养和教学艺术。教师有较高的教学艺术,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3)重视情感在教学中的应用,以积极的情感感染学生;要有体察学生情感反应的能力,并注重师生心态调整;教师应对每个学生形成恰如其分的高期望,以鼓励和表扬为主,兼顾其他,有的放矢。教师积极乐观的情绪以及对学生的积极期望,会感染学生,从而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
2、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切实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师必须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保持最佳的学习心态。
3、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课堂中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课堂气氛,要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师生民主平等。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自尊心和正当的兴趣爱好,要充分的信任学生,对每个学生给予期望,唤醒学生的自信和对未来的憧憬。
第二,树立教师威信。教师要树立起自己的教师威信,这样才能让学生信服产生促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第三,教师要关心爱护学生。教师要克服偏见,公正无私,把爱奉献给每个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

六、论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当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影响?
第一,知识观。(1)建构主义知识观认为,知识并不是绝对的真理。因此,教师在尊重书本知识的同时,不能用知识的权威压制学生的创造性,要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敢于向知识质疑、挑战。
二,学习观。建构主义学习具有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情境性。这要求老师做到:(1)认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主动建构自己 的认知结构。(2)注意学习共同体在学习中的作用,运用合作学习等方式帮助学生建构认知结构。 3)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开展实践活动课,在实践活动中帮助学生合理运用和领会知识。
第三,学生观。建构主义的学生观认为,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教室的。所以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模式、有关的先前知识和对教材的信任情况有所了解,以引导学生对学习材料获得新意义,修正以往的概念。

心理学部分论述题答题范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