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学案例

发布时间:2019-03-09 02:52:09

《荷叶 母亲》教学反思

一、案例背景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在语文课中进行情感教学,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达到切实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如何让学生体会作品中深刻的含义,走进作者的心田,领悟文章的思想内涵。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从而生就新的知识,有新的收获。调动学生在课堂阅读教学中的情感。因为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是融合的,互补的,只有在积极健康的情感驱使下,学生才不会视学习为畏途,才能在书中领会思想,获取乐趣,升华灵魂。如何在语文课上有效调动学生情感?我感到困惑,并一直在不断地探索中。

一堂《荷叶 母亲》的教学引发了我对课堂调动学生情感教学的关注和思索。《荷叶母亲》这篇文章是一首母亲的颂歌。文章情景交融,真切动人。语言中透露对母亲深深的感激。学会感动,感受母爱,感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体验家庭的温暖,培养学生感激父母的观念,帮助学生树立美好的情感。注重挖掘文本的内涵,发挥教师的主导,创造课堂动情点,拓展延伸等手段激活学生的情感,使文本、教师、学生产生共鸣。我在《荷叶母亲》教学中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二、案例描述

片段1、整体感知 寻找感动(2分钟)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有一种花你不曾看见,它却绽放在你的面前;有一种声音,你不曾听见,它却萦绕在你的耳畔;有一种爱你不曾发现,它却时刻陪伴在你身旁。今天让我们就一起欣赏冰心爱的美文《荷叶 母亲》。

(在《春野》的音乐声中用深情描述营造温馨的氛围。

片段2、整体感知(10分钟)

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文章题目,概括主要内容。

朗读提示:语调温婉,轻柔和缓。)

学生概括主要内容。

教师总结:本文写了“我”看见雨打红莲,荷叶护莲,联想到了母亲对自己的爱,充满了无限的感恩与赞美之情。

教师板书:荷叶护莲,母亲爱我。

片段3、品读赏析(10分钟)

小组合作探究4-7自然段.(选句朗读分析)

温馨提示:可以是景物描写、心理描写等。学生交流教师点评。

让学生体会情由境生,景随情迁,情与景总是交相辉映,这就是情景交融。

片段4、诗情画意(6分钟)

聚焦红莲,筛选句子,改写成诗。

(提示:抓住描写红莲的词句,稍作修改,组合成一首小诗。教师可以先出示第一小节,学生再仿写。后一节诗最后呈现。)

那一朵红莲,    那一朵红莲,     那一朵红莲,             

                                                                                         

                                                                                         

1.学生交流教师总结,展示三节诗。学生齐读。

2.诗情饱含着画意,请概括三节诗呈现的画面。 学生交流后呈现:红莲绽放图、雨打红莲图、荷叶护莲图。            

3.随着情景的变化,作者的情感也波动其间。体现了作者那些心情呢? 学生交流后呈现:惊喜、担忧、感动。有感情的朗读这三节诗,先齐读,在男女生分角色读。女生读第一节,男生读第二节,最后齐读。

4.当看见红莲倾侧而下时,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学生齐读最后一段。

教师呈现最后一段文字。让学生体会情感和朗读的语气语调。同为感动与荷叶护莲有何不同呢?重音节奏该如何处理等。

明确:语气更强烈,情感更饱满。母亲、你、我、除了你、谁等词语要重读。再齐读,老师领读红色词句。

学生交流后呈现:

那一朵红莲,                    母亲啊!            

今晨却开满了,                 你是荷叶

亭亭地立在绿叶中。       我是红莲。    

那一朵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

被繁密的雨点,                 除了你,

打得左右欹斜。              谁是我

那一朵红莲,                    在无遮拦天空下的—— 

荷叶倾侧而下,                 荫庇?

她却不动摇了。

片段5、提炼主旨,升华感动(2分钟)

朗读体会最后一段的妙处。

学生讨论后概括出:比喻之美 句式之美 抒情之美 点题之美 升华之美

总结板书明确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借莲喻“我”,借荷叶赞母亲,全文抒发了对母亲深情的赞美。对于冰心,母亲就是那一张盛满了浓浓母爱的荷叶。

片段6 联系实际,叙述感动(10分钟)

同学们,母爱是什么?有人说只是惊天动地、舍身相救的壮举。我说:不!那只是悲壮的母爱。而我们更多拥有的是如涓涓溪流般母爱的滋润。她是一个眼神,一抹微笑,是雨中撑起的一把伞,是天凉批上的一件衣,是临行时的一句叮咛,是夜深时的一个等待,或许那只是雾里的一次挥手别离……细节饱含着深情,点滴蕴藏着真爱。请同学们提起手中笔,抒写心中情,借一种具体事物表达对父母的爱。

学生交流教师总结示范,师生齐朗诵。

树的心愿

妈妈 我的茁壮为你遮挡严寒

我愿是一棵树

枝影扶疏 就是你窗前的这棵树呀

在你夜晚的窗前 当我抖落两肩的星光

迎来每一个明媚的早晨

月光清冷的日子 我愿你拉开窗帘的第一眼

有我的繁茂慰藉你的孤单 照亮你的喜悦

风狂雨骤的时刻 这就是我青葱的心愿。

教师总结:同学们,我们应该如这棵树,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也许妈妈此刻正在单位忙碌在家里操劳,让我们深情的道一句:妈妈您辛苦了!遥想妈妈正在异地他乡为家人的生计而忙碌,让我们最深情的道一句:妈妈我你!

三、教学反思

1.注重文本的内涵,充分挖掘文本的情感因素

文学作品内涵丰富,语言风格千姿百态,思想感情深刻真挚。注重文本的内容,挖掘文本的精髓,充分展现文本的情感因素是激发学生情感的基础。而这需要教师深入理解文本内容,主动切入文本,理解文本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理解作者蕴含在文本里的深厚感情,从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荷叶母亲》这篇文章是一首母亲的颂歌。纯洁的母爱,总在我们遇到风雨时悄然而至,给我们慰藉和力量,无私的母爱,将永远保护我们,伴我们一生。课本的内涵很感人。情景创设很自然,在自家院中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情景。一朵在雷雨之夜盛开的红莲,被打得左右倾斜。作者站在屋檐下,不由得担心那朵刚刚展开花瓣的红莲。正当“无法可想”时,红莲旁的大荷叶“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无惧无畏地守护着红莲,正如母亲的手呵护着儿女一般。此情此景,触动了作者,于是产生了联想,深情地呼唤:“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挡天空下的荫蔽?”语言中透露对母亲深深的感激。因此我设计了两个环节让学生充分感悟文章的情景交融与诗情画意。第一个环节让学生小组合作品读探究文章47,充分感受文中的景物描写及作者的情感。在此基础上提炼对红莲的描写,组成一组诗,充分感受散文诗的诗情画意美。

花本无情人有情,以花喻人,情真意切。只有注重挖掘文本的内涵,激发了学生的情感,才能真正领悟作品的思想,受到文学作品的熏陶。

2.发挥教师的主导,激发学生的情感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对个体的认知过程具有组织或瓦解的效能,它能直接作用于学生的课堂行为并微妙地影响和改变学习质量。因此,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精神,情感的交流能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激发学生的情感流露,更好地了解文本的思想。

我教《荷叶母亲》时用多种形式,声情并茂的朗读,因为这篇文章内容很感人,我也被那种意境感动着,想到了自己的母亲,她含辛茹苦的抚养我们长大,想起母亲为我做的一切。我读“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把那种焦急、担心、兴奋、激动到温暖,用语音尽量表达出来,传递给学生。读“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把赞美、感激之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感染学生。

作为教师要把感动传递出去,感染学生。辅之以恰到好处的朗读留白,教室里的每一位同学不禁深深被感动,有的,还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泪来。要想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与你产生共鸣,教师自身就需要同学生心弦对准音调,这样才会凑出强有力的音响。

3.利用多媒体技术 ,激发学生情感。

人的情感往往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所以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情境,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富有吸引力的感性材料,使学生在形象感知的情境下,对语文阅读产生兴趣,调动学习的情感。

我们可以把教学的知识点都统一在课件结构的设计中,用文本的形式展现内容,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表现优势,利用图片、视频、音乐、图形、声音、影象把课文所描写的景物展现出来。冰心的《荷叶母亲》温馨感人,爱意浓浓。我以抒情柔美的《春野》乐曲作背景音乐,导入课本,美妙的乐曲,动情的讲述让学生不由自主的联想到母亲、母爱。在我朗读课文的时候,改写成诗的分节朗读,让学生置身于文中所描绘的红莲绽放,雨打荷花,沉醉于荷叶护莲的温馨中, 有雨中荷叶的挺拔与风中红莲的依偎,有女儿对母亲的依恋之情。学生来到作家的感情世界中,并从中渐渐领悟到作家的情感,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联想到自己熟悉的生活,自己相似的情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深刻领会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境界,才能有效地启迪学生更加深远地想象和联想,最大可能地再现事物的原貌,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中阅读,激发学生情感。

4.拓展外延,激发学生的情感

在教完《荷叶母亲》课本的内容后,我让学生拓展延伸,用借景抒情的方式,表达自己与母亲的爱。同学们举手踊跃,畅所欲言。这个细节,有助理解文本,深化课堂教学。有的同学把母亲比作一棵大树为自己遮风避雨;有的把母亲比作盾牌,为自己挡住了危险,有的把母亲比作了溪流,滋润自己干涸的心田…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套用过来就是说,生活中学生并不缺少爱,而是缺少发现爱的心灵。

《荷叶母亲》这篇课文的教学我因势利导,非常成功,激发同学们的情感,本课的成功之处最大的特点就是激发学生的情感,各个环节的设计围绕这学习目标,一步一步敲击学生的心灵,令他们情绪饱满,热情高涨,使教学进程波澜起伏,具有艺术的美,尤其是让学生回忆自己母亲对自己的感情,达到了高潮。

激发学生的情感能使学生更好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激发学生情感能启迪学生的真实的心灵;激发学生的情感能使语文课堂妙趣横生,激发学生情感能让学生感动而幸福。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学案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