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的评价

发布时间:2010-12-10 18:10:23

辛亥革命的评价
   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有人说辛亥革命胜利了。
   认为辛亥革命失败的理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辛亥革命没有完成这个任务。这次革命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土地制度,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也没有赶走外国侵略者,废除不平等条约,革命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并未改变。而且,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篡夺,清朝皇室继续保留。这些都说明辛亥革命失败了。
   认为辛亥革命胜利的理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但革命是一个漫长过程,各个阶段有不同的任务,孙中山所领导的辛亥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建立共和国。辛亥革命的结果是,清王朝的统治被推翻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建立了,两千多年的专制统治结束了。与此同时,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革除了一些封建旧俗恶习,社会风气发生巨大变化,有助于社会生活近代化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因此,辛亥革命不仅完成了提出的任务,而且有深远的积极影响。所以说辛亥革命胜利了。
   认为辛亥革命既有它胜利的地方,又有它失败的地方的理由是:辛亥革命从推翻清王朝,结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等方面看取得一定的胜利,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但从革命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等方面看辛亥革命最终失败了。
   关于孙中出让位给袁世凯,史学界有不同的看法
   一种看法是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让位导致辛亥革命失败;另一种看法是不能仅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分析,还应根据当时国际、国内的具体条件来评判。其实,让位是正确的、明智的,应予以肯定。
   第一种看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困难,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导致政治斗争的软弱和妥协;革命党人缺乏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对帝国主义存在妥协和幻想,害怕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又不敢发动农民把反封建斗争进一步深入发展,只望尽快结束革命,稳定秩序。脱离了广大的工农群众。地方政权基本为立宪派、旧官僚所控制,革命阵营内部妥协思想占上风。没有统一的坚强的领
导组织和核心。内外压力大,又不敢发动广大群众反击,因而孤立无援,只有步步退却,最终让位。
   第二种看法。当时国际国内具体情况:帝国主义胁迫,各国采取军事威胁、外交孤立、经济封锁
等手段,对革命政权施加压力,帮助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革命党内部存在严重的政治分歧,组织日
趋涣散;南北双方军事力量对比悬殊;临时政府财政枯竭,无法武装北伐消灭清政府;为避免中国内
战继续,列强武装干涉,并促使清帝早日退位,决心与袁谈判。这在当时形势下应该说是正确的、明
智的。这充分表现出孙中山以民族利益为重的原则性与革命策略的灵活性的结合,应予以肯定组织转
化,成为地方政治近代化的组成部分。有人论析了清末筹备立宪时期的地方自治,认为清末地方自治
的推行,不仅是资产阶级的要求,也是封建政府的需要;既有正面的积极的价值,也有负面的消极的
影响。它作为近代地方政治改革的先导,构成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一个阶梯。 立宪派和立宪运动仍是
学者们兴趣不减的课题。有的根据新获取的咨议局议员的背景资料,证明立宪派90%出身于旧科举制
度下的绅士阶级,他们既保守又进取的性格,决定他们在辛亥革命中成为一种阻力而非助力。有的从
议政程序、议政态度和议政效果三方面,对湖北立宪党人在咨议局中的实践活动进行了入微的个案剖
析,指出咨议局既不是清政府的御用机构,也不是类似资产阶级议会的具有独立性的政治权力
机关,而是遵循一定民主程序对本省行政事宜实施提案和审议的议政机构。取得这种实践经验
的立宪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辛亥革命在湖北的结局。 有的学者提出,1911年的拒英、拒法、拒俄运动为时虽暂,但它迅速和保路爱国运动合流,在舆论、组织、武装上为辛亥革命作了准备。有的揭示
了收回利权运动、立宪运动在阶级基础、政治经济要求和人民权利意识方面的内在联系,论证了两个
运动与辛亥革命的关系。有的考察了辛亥革命时期上海国货运动的发生、发展和社会影响。有的探溯
了贵州自治学社与宪政预备会有合有分的演变历程。有的以l910年长沙抢米风潮被镇压为例,分
析了清末社会运动与近代通信的关系。这些探讨无疑都加深了人们对清末社会政治变革的特点的认识
 四、武昌起义与各省的反应 在为数不多的有关武昌起义的论文中,仍提出了一些新问题和新看法
。有的分析了湖北的舆论导向与武昌起义的成败,指出舆论宣传在武昌起义过程中起首先锋作用。从
某种意义上讲,武昌起义成功于舆论的深入宣传,但又失败于反满复汉的错误导向。民族资本主
义的微弱,小资产阶级的广泛存在,是造成舆论导向不能健康发展的根本所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土壤上成长起来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无从建立和掌握锐利有力的宣传武器。有的考察了武昌起义的
地利,认为从聚人、接济、进取三方面看,地利对武昌成为首义之区起了作用,但革命党人未能
充分利用武昌的地利,从而影响了武昌起义后的战局与政局的发展。 有的学者从宏观的角度全面审
视了武昌起义后各省独立的概况,指出武昌起义不是一个局部性事件,而是遍及中国的全面危机的产
物。各省独立的形式和性质,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的特点。有些学者则分别考察了沪军都督府与
南京临时政府的筹建过程、辛亥革命前后的东北政局、香港对武昌起义的反应及与广州革命政府的关
系。 还有学者对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反清武装起义进行总体反思,并且不囿史学界的陈见,对其作了
较多的肯定,认为辛亥革命的失败与革命派运动新军、会党,发动城市起义的战略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五、辛亥革命时期的经济 有关经济方面的论文也数量不多,但仍体现了学者们的研究功力。有的
学者探溯了近代中国工业化的道路,说明从甲午战争到辛亥年间,是民族资本在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
期,平均年增长率达15.1%,正是这种增长,成为辛亥革命经济上的动力。有的学者强调,产业革命
精神是辛亥革命的时代精神。中国的资产阶级没有经历过真正的产业革命,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
地位,激发了中国独立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和产业革命精神,辛亥革命即是中国产业革命精
神与爱国主义的结合。 有的学者论述了城市近代化与辛亥革命的关系,认为中国近代化的启动和发
展是以城市为基础的,城市近代化既推动了辛亥革命的发生,也对辛亥革命的失败有着很大影响。有
的则通过分析民初经济团体的起因、结构、功能和活动,从社会动员的角度,揭示了辛亥革命对中国
经济近代化的促进作用,认为这种社会动员作用虽有某些局限,但在总体上仍给中国经济近代化造就
了比较广大而稳固的社会基础。 还有学者分别对湖北区域经济近代化、重庆城市经济、近代企业汉
冶萍公司以及土纱与机纱在近代中国的价格对抗关系等问题作了具体分析。以上讨论,有助于我们了
解近代中国新的经济因素的成长与发展,了解在此基础上所发生的辛亥革命的新的性质。 六、辛亥
革命时期的思想文化 比较而言,思想文化的讨论是又一较为集中的课题。有的学者以辛亥革命与
只争朝夕为题,以近代意义的历史紧迫感为中心,论析了辛亥革命前后的社会心态,指出近代意义
的历史紧迫感,产生于中西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明显差距,以及因此而出现的外来严峻挑战,它影
响了鸦片战争以后近百年我们整个民族的潜在心态,不仅对辛亥革命,而且对辛亥以后的中国历史发
展都具有多方面的影响。历史紧迫感本身是一种必要的有益的社会心态,是民族的生机与活力所在,
是社会发展与繁荣的驱动力之一,因此应该永远珍惜与保持;但需要正确地加以引导与调节,注意保持民族心理的平衡与稳定,否则也可能导致极大的民族灾难。 有的学者探讨了辛亥革命时期的伦理
思想和人生价值观,认为政治革命需要伦理思想的变动,完全株守中国传统道德,不可能达到推翻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目的;而全盘照搬西方的伦理学说,袭用西方的价值观,既不合中国国情,也不
能解决中国社会的实际问题。有的学者强调,辛亥时期西方政治学说的引进与传播,对辛亥革命起了
理论准备与思想指导作用,对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与社会觉醒起了前导作用,但又存在缺乏选择、良
莠不分乃至脱离国情、盲目崇拜的欧化主义倾向。 有的学者考察了革命图书出版与辛亥革命的关系,
认为革命书刊的出版发挥了舆论先导作用,推动了辛亥革命的发展;辛亥革命则为出版阵地扫除了封
建专制主义障碍,出现了民国初年出版事业的新发展。有的学者论析了辛亥文化革新与五四新文
化运动的关系,认为辛亥时期的资产阶级新文化发挥了同封建文化作斗争的革命作用,为五四
的新文化运动开辟了道路;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时期文化革新的继承和发展。 有些
学者则分别考察了辛亥时期的爱国主义思潮、辛亥时期的民权观、辛亥前后对封建家族制度和宗法思
想的批判、革命党与保皇党在新加坡的论战、辛亥前后教育思潮的变迁、革命派与清末民初的文学革
新运动、辛亥革命中的激进主义与乌托邦主义等问题。这些探讨,又使我们对辛亥革命时期意识形态
领域的变革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七、孙中山与其他辛亥人物 孙中山研究历来是辛亥革命研究的重要
内容。会议提供了11篇论文,力图从新的角度或用新的方法重新评价孙中山的思想与活动。有的学者
探讨了孙中山民生主义研究中较为薄弱的社会主义思想,认为在中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途
程中,孙中山是先知先觉者,他高倡社会主义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孙中山不是科学社会主义论
者,但他是一位真心实意要在中国推行社会主义的理想家、革命家,他的思想为中国人开启了一条既
要实现国家工业化,又要避免西方资本主义的新的思维方式,预示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必将
在中国代之而起。 有的学者借鉴现代政治学的方法,从政治认知、政治价值、政治进步三方面探究
了孙中山的政治文化取向,认为孙中山作为一个文化人,其政治取向代表了他那个时代社会进步潮流
的方向,具有世界性的影响。有的学者考察了学界甚少研究的孙中山与基督教关系的历史发展过程,
认为基督教观念在孙中山整个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孙中山首先是一个伟大的民主革命的先行
者,其次才是一个品德高尚的基督徒。 以往学术界多认为孙中山对政党政治态度消极,其政党政治
理论在民权主义学说中不占重要位置,这次会上则提出了新看法。有的认为,孙中山对政党政治是很
热心支持和宣扬的,他对政党政治存在的必要及其功能、政党政治运作的原则等问题,都有很精确详
细的说明。有的强调,孙中山的政党作业贯穿他整个革命生涯,目的就是力图按照他所希冀的方向解
决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权威转换和政治造型问题,而这正是众多国家和民族从古代社会走向近代社会都
曾面临的问题,有的则把孙中山与国民党的关系视为其政党政治思想的一次失败尝试。 此外还有学
者分别探讨了具有史鉴意义的孙中山中国和平统一的思想、孙中山振兴实业与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
孙中山大亚洲主义思想、孙中山的国家观与伯伦知理的《国家论》和1913年初孙中山访日等问题。 
其他辛亥人物的研讨也显得丰富多彩,不仅研究方法有所更新,而且视野更为开阔,既有重要人物的
重新透视,也有陌生面孔的初步观察,既有群体塑像,也有个体解剖。 有的学者用社会心理学的方
法,探讨了辛亥革命先驱家族背景与个人解放的关系,认为辛亥革命前宋教仁等人之成为革命者,家
庭环境的影响是个关键因素。有的学者以比较研究的手法,分析了吴玉章和胡汉民对辛亥革命的反思,指出反思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不同,对他们后来人生道路的影响也不同。其他辛亥人物之所以
五四后选择了不同的道路,与他们对辛亥革命的反思不无关系,从而揭示了辛亥革命与中国社
会发展道路的内在联系。 还有学者根据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汪荣宝日记》稿本,剖析了以汪荣宝为
代表的京城立宪派;有的利用新加坡丘菽园家藏资料,考察了康、梁以及丘菽园等海外知识分子;有
的以上海光复为背景,勾画了各派人物群体形象,尤其着重审视了以李平书为代表的地方绅商。此外
,还有学者分别研究了刘揆一、林森、宋教仁、陈独秀、赵尔巽、程德全、徐宝山等众多人物,使辛
亥人物的研究取得长足进展。 八、民初政局与政党政治 对于民国初年研究薄弱的现象已经引起与会
学者的高度重视。有的学者从有关法律的制定、人权条款的提出、国会制与内阁制的确立、政党制度
的创行等方面,论证了辛亥革命与中国民主制度的建立,认为民初民主制度已经建立起来,这是辛亥
革命的最大成就,后来虽为袁世凯所破坏,但民初所建立的民主传统,影响了此后十余年间国家的政
治方向。有的学者对以往缺乏研究的《临时的法》所设计的政体问题进行探讨,认为《临时的法》在
设计国家政体时与西方原型产生差异,是共和制与内阁制折衷的产物,而且在运作中也逐渐偏离了民
主政治的轨道。 有的学者考察了辛亥革命前后的政党政治,认为中国资产阶级不论是左翼还是右翼
,其政党政治在清末民初的中国社会大变革中都起过巨大作用,但因中国社会还缺乏开展资产阶级政
党政治的必要条件,以及政党本身斗争策略上的错误,导致民初政党政治的失败。有的学者考察了
1912年前后的国民参政热,认为民元前后以政党为核心的国民参政活动虽以袁世凯独裁统治的最
后确立而失败,但却反映了近代中国人追求民主政治的必然趋势。有的学者探讨了民初国会覆亡引起
的反省和探索,指出仿效欧美议会制度的民国第一届国会的败亡与堕落,引起袁世凯及其御用政客、一部分资产阶级政论家、孙中山等革命派和早年共产党人等中国各派政治势力的反省和探索,提出了各自不同的政见,从而表明:国情需要认识顺应,更需要改造并且能够改造,并在此基础上明定改革进步的国是。 还有学者分别考察了中国政党史的发展历程、袁世凯获任中华民国大总统的经过、民初广东军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的奋斗与挫折、民初的民主党以及交通系与清末民初政局。这些探讨,不仅加深了人们对民初社会的认识,而且展示了今后一个时期的研究趋向。 九、辛亥革命时期的中外关系 辛亥时期中外关系的研究显然是一薄弱环节。会议提交了三篇论文,均是探讨中日关系。有的从区域研究的路径入手,考察了辛亥革命期间湖南省与日本的关系,认为湖南省对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生活均有一定的影响。有的从日本对袁世凯的认识着眼,探讨了辛亥革命与日本外交。还有学者研究了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中日外交,认为这时期中国分裂为北袁和南孙,而围绕分裂的中国的国际环境又分裂为日本和英国,这四者既相互对立、相互牵制,又相互协商、相互妥协
。这时期中日外交就是在此种国内外关系中开展的,并且决定了中日外交的姿态、外交的内容及外交的交涉过程和结局。 综上可见,这次学术讨论会是近十年来中外学术界关于辛亥革命研究成果的一次检阅,从研究方法到研究对象,从史料发掘到主体思辨,都体现了学者们的辛勤劳绩和执着的追求
,展示了辛亥革命研究的前景和希望。正如有的学者指出,这次学术讨论会确实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
把辛亥革命的研究工作又向前推进了一步。这证明历史是不断前进的,人们对历史的认识也是不断发
展和深化的。  

辛亥革命的评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