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发布时间:2011-03-11 17:09:22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那一串记忆的珍珠

《动人的北平》

结合文章,理解划线句子的含义。

1、或是一个可爱的老画家,露着大肚子坐在槐树下的竹椅上用芭蕉扇摇风乘凉梦想他过去的日子。

2、或是一个踢毽子的老人,他能把毽子放在头顶上一点一点地移动着,然后由背后掉下来时,平落在他的鞋底。

老大一座北平,好久远的一座城市,撷取一个老人瞬间的动作做特写,以一当十,借一朵浪花表现了整座海洋的澎湃,借一滴露珠反射了太阳的光辉,真是大家手笔。

3、并且北平有蓝天洁月,雨夏凉秋,与高爽的冬日气候。

寥寥几笔,写尽北平四季自然美景,极尽简洁传神之能事。

4、招牌被烟熏得破旧不堪,还有肩上搭着毛巾的光头堂倌,他们的招待是十足和蔼的。(窥一斑见一豹,粗笔勾勒中间细加点染,古都风貌神采顿生。不忘表上一笔:十足和蔼。)

5、那里的果蔬新鲜,桃就是桃,柿就是柿。

看似无理不通中自有大通大理在。在快速发展的大都市中,桃子和柿子需要辗转运输层层包装就像浓妆艳抹的歌女早已失去了果蔬清新自然的本色。而北平的果蔬因为产地距离都市近,有许多直接从山上挑下来,老舍在《想念北平》中满含深情地赞叹了这一点:他说北平的果蔬带着泥土味雨水味带着露水有的还带着一层白霜呢!这里把北平的田园味渲染得十足!

6、清晨在花园中拔白菜的时候,抬头可以看到西山的雄姿——然而距离一家大百货商店,只有一箭之地。

这里把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意挥洒得淋漓尽致,真是令人羡煞得一个所在!有诗意的同时也不忘物质的舒适,离百货商店如此近便,买东西多方便啊。既享受着古老的田园风光又享受着现代文明提供的便利。这真是人间天堂啊。

7、看着车夫们沿途取乐,笑论别人的不幸遭遇,你会有莫名其妙之感。

这些勤劳朴实乐观坚强的平民是北平的魂,作者文中写到林林总总的很多人,唯独被这样一些人深深地打动,忍不住深情地讴歌。他们生活在都市的最底层,他们却依旧友善待人、笑对生活,享受着属于自己的一份生命华彩。

8、在晚上返家的途中,你也许会遇到一个褴褛的老年人力车夫。他向你讲述他的遭遇时,口吻诙谐清。如果你以为他年纪过老,想要下车步行时,他一定要强拉你回家。但是如果你突然跳了下来,然后把车钱照付,他向你表示的那种竭诚的感激,是你有生以来从未见过的。

这是全篇最详细的一幅画面,作者用疏简的笔墨刻画了古老北平最底层的平民。老年人力车夫的自立、乐观、倔强、清雅、挚诚、淳朴是北平的人性之魂。这个特写镜头有烛照全篇之力,它渗透着作者对北平的热爱对北平人的尊敬对中华文化的深深眷恋。它是人性最美的赞歌。

9、你认为作者描绘的北平是一座怎样的城市?作者对北平寄寓了怎样的感情?

林语堂笔下的北京形象,应该是一个“田园都市”,一个“文化之城”与“象征之城”,一个“理想的城市”,甚至是赫然立于古今、中外的“世界城市”。林语堂借助这样一种城市构建表达了多年旅居海外的游子对北平的追忆和热爱,对祖国的眷恋和思念,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热爱和迷恋。作为小说家、散文家、哲人、语言学家和“世界公民”,林语堂虽然也象大多数中国现代作家一样,摆荡于都市与乡村之间,但他既没有纯然以乡村美学或田园诗学为起点或归宿,从而批判现代都市与工业文明的罪恶与堕落,也没有刻意经营深厚、独特的都市文学。一如他笔下的“快活天才”苏东坡,林语堂恣意驰骋于乡村与都市之间,天马行空,自得其乐。

10、“北平好像是一个魁梧的老人,具有一种老成的品格。”

通过阅读下文我们明白,作者首先采用比喻拟人兼用的手法,向我们介绍了北平的品格,一座城市像一个人一样都有自己的品格和脾气。而北平的品格是:老成——豪爽宽大,从容自如。

11、“北平又像是是一株古木老树,根脉深入地中,藉之得畅茂。”

这个句子采用比喻的手法告诉我们:北平历史悠久深远,是一个人所无从了解的。

12、“北平是一个珠玉之城,一个人眼从未见过的珠玉之城。”

这个句子依然采用比喻手法,告诉我们的是北平的亭台楼榭名胜古迹以及美丽的自然风光,展现了北平的悠久和美丽。北平的美既是历史的文化的人文的又是自然的清新的。

13、“北平像是一个国王的梦境。北平像是一个饮食专家的乐园。北平是贫富共居的地方。北平是采购者的天堂。”

这一段是个综合段,它用“梦境”“天堂”“乐园”这样的词语描绘了北平的富饶繁华和热闹。

14、“北平是清静的,它是一个住家的城市。它是一个理想的城市。农村幽静与城市舒适相媲美。”

如果仅止于历史悠久名胜众多繁华热闹,那决不至于迷人动人。林语堂先生认为北平的真正的动人之处应该是繁华热闹中间的清静悠远。所谓“理想”其实包含两个方面:农村的幽静和城市的舒适。

《汉家寨》

1、在走近汉家寨的路途中,作者看到了怎样的风景?(请找出这部分中能很好地表现自然景观特点的词语)

“三百里空山绝谷,一路单骑,我回想着不觉一阵阵阴凉袭向周身。”“天涯何处都像是那个铁色戈壁,那么空旷,四顾无援”,这些都给人一种空旷、恐怖的感觉,(空旷、空寂、贫瘠、苍凉、荒芜、恐怖……)

2、作者的主观感受如何?联系上下文说说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在那种过于雄大磅礴的自然之境中,我觉得自己渺小得连悲哀都是徒劳。”把天山那种荒凉、孤寂的特点写出来了。因为环境的贫瘠、恶劣,这里除了毒草就是红石、焦土,死气沉沉。

3、在这样苍凉的大背景中,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又是一个怎样的汉家寨呢?

通过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和一些极富感染力的语言展现出一个周围环境寸草不生、荒凉贫瘠、与世隔绝的汉家寨。

4、文中写到了哪几个人物,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老汉----饱经风霜,木讷迟钝,不回答来客的提问。

小女孩----穿着破红棉袄,天真、好奇。

5、作者反复写那位穿红色破棉袄的小女孩,这是为什么,小女孩又是代表什么?

汉家寨人坚守生存的理想、信念、行为给现代文明中的人以强烈的震撼和鼓舞,作者用红色给文章营造悲凉深沉氛围营造一点亮色,使全文格调慷慨悲壮但不至于伤感。

作者主要通过外貌、神态、动作描写刻画了两个都穿着汉人服饰,始终无语,几乎是两个静态的汉家寨人物形象。正是这样的人,在环境极为恶劣,条件非常艰苦的汉家寨坚守着,这种顽强的“坚守”深深地打动了作者的心灵。

6、文中作者走进汉家寨的时候,看见三道巨大的戈壁滩觉得三个方向都像是“可怕的暗示”。它们到底暗示了什么呢?

三道巨大的戈壁滩指向的“三个方向”实际上暗示了人生选择的不确定性。汉家寨只是几间破泥屋,它坐落在新疆吐鲁番北、天山以南的一片铁灰色的砾石戈壁正中。无植被的枯山像铁渣堆一样,在三个方向汇指着它——三道裸山之间,是三条巨流般的黑戈壁,寸草不生,平平地铺向三个可怕的远方。因此,地图上又标着另一个地名叫三岔口;这个地点在以后我的生涯中总是被我反复回忆,咀嚼吟味,我总是无法忘记它。仿佛它是我人生的答案。

7、作者“人生的答案”是什么呢?

汉家寨人在如此困难恶劣的环境中依然坚守,他们肯定也面临了人生的“三岔口”与选择,但他们选择了坚守。这种信念、行为给作者极深的触动,使他意识到自己在面对不能确定的人生选择和形形色色的诱惑时应该像汉家寨人一样选择坚守。

8、汉家寨后有天山,前有吐鲁番,为什么他们不选择富饶的土地,去开始新的生活,而选择留守这块贫瘠的土地呢?他们留在这里有什么意义呢?

汉家寨是他们的家,是他们的根,不管它是贫瘠还是富饶,不管它是美丽还是丑陋,都不忍舍弃。另外,还有很多原因,比如他们已经适应了这里的生活,他们要坚守祖先的信念、传统、生活方式。如果我们把汉家寨人对于家园、传统、生活方式、信念的守护概括为两个字,这两个字就是:“坚守”。

9、为什么无论作者到哪里,都会倔强地回忆起汉家寨呢?

他回忆的不只是这块土地,更是这块土地上的人所给他的一种坚守的精神。汉家寨那种坚守的精神感染着作者,作者要从中吸取力量,要永远把“坚守”放在心中

10、汉家寨那种坚守的精神感染着作者,作者要从中吸取力量,要永远把“坚守”放在心中。那么作者坚守的是什么呢?

坚守着知识分子的良心,其实也是在坚守着纯洁的文学,坚守着自己的理想。作者为了追求高洁的人格以及纯洁的文学,放弃了优越的物质生活,汉家寨人为了坚守自己的家园和祖先的生活习惯,放弃了外面美好的世界,苏武、陶渊明也都是因为苦苦的坚守而牺牲了自己的青春、事业,有人认为他们很傻,他们只要稍微改变一下自己,就会换来舒适的生活。

《特利尔的幽灵》

1、作者为什么不多写马克思其人其事,而专写“幽灵”?

马克思是举世公认的名人,他的事迹在世界、在中国已经广为人知,再写一遍就没有新意了,所以作者转而写“特利尔的幽灵”,这是一个比较新的角度,也容易发挥作者善于思考、精于议论的特长。另外,所谓“幽灵”,虽然幽暗、悄然,却也灵动、迅捷;虽不可见,却也可感。这种朦朦胧胧的东西,作家诗人喜爱捕捉、表现。说“特利尔的幽灵”,比说“共产主义思潮”更有文学性。

2、文章标题是“特利尔的幽灵”,为什么大量篇幅写中国的事?

古人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任何文章都是为当代写作的,作家、学者把目光投向历史、投向外国,都是为着直接或间接地思考、解决本国和现时代的问题。特利尔毕竟离中国的读者很遥远,中国的读者更关心中国发生的事。文中涉及中国现代、当代的一些事情,正好可以发挥作者的判断力、概括力,也让读者感到亲切,有思考的余地。

3、作者造访特利尔,为什么不在开篇而在末尾描写特利尔小镇?

专访文章或游记类散文通常会花大量篇幅描写所游之地的景况。不过本文不是纯正的游记类散文,文中写景状物不多,而议论很多,思想性突出,带有“梁衡式”的文体特点。

再有,或许作者认为描写特利尔小镇不如描写“特利尔的幽灵”更重要,所以把重要的话在前面,把不甚重要的放在后面,这也符合散文写作的技巧和规律。

4、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经历无穷磨难的原因是什么?(第六段)

长期的封建统治,使中国人习惯于崇拜神威,按照权威的意旨行事而不会思考。有些人对待马克思主义也是如此,简单套用革命理论而不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必然带来悲剧。

5、毛泽东、邓小平摒弃了“洋本本”,使“幽灵”在中国“显灵”。“显灵”一词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第六段)

指在中国革命实践中发挥了积极的指导作用,使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6、结合文意,谈谈如何理解第八段中“凡先驱者的思想,总是要留给我们一段长时间的理解和等待”这句话。

任何一种先进的理论,都有一个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的较为漫长的过程,都存在一个理解再理解的过程。如果只是简单照搬,期望立竿见影,是错误的认识。

7、结尾段作者说:“思想家只管想,具体该怎么做,是我们这些后人的事。”讨论一下,如何理解这句话?

我们不能将理论当做教条来用,更不能将革命理论奉做神灵,一定要学会将革命理论与革命实践相结合。

结合文章,理解划线句子的含义。

8、“他们就像一位输在对方剑下的武士,恭手垂剑,平心静气地讨教技艺。”

以比喻的形式,形象化的语言,反映马克思主义在欧洲的巨大生命力。在论述这样一个严肃的话题之后,以这样生动的描述性语言作结,抒情性很强,说服力更强。

9、“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这句邓小平的“名言”脍炙人口,说说它在文中的具体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效果。

这是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句,生动地说明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不管什么理论,只有解决中国革命问题才有意义。邓小平以革命家的魄力破解了萦绕中国人民心头多年的问题,深入浅出,将一个神圣而抽象的问题一语点破。

10 “我仿佛是从大海里游上来,长途跋涉,溯流而上来到青藏高原,来到了长江、大河的源头,这里水流不多,一条条亮晶晶的水线划过亘古高原,清流漫淌,纯净透明,整修世界静悄悄的,头上是举手可得的蓝天白云。”

这里写的是虚景,不是实景,或者说写的是一种感觉、一种想法,却以一幅画面呈现出来。这里的意思大概是“我”来到马克思故居,产生一种庄严、神圣的感觉,受到许多启发,好像攀登到了思想山峰的最高点,对世间的事情看得透彻了。

11“落日的余辉正为它洒上一层淡淡的金黄”,“夕阳从天井里折射进来,给室内镀上了一层灿烂的金黄”。

作者表情达意有所节制,以形象的描写替代思想的阐发,感觉、情结隐然现于其中,两处的下文都没有继之以景物意义的阐发,笔墨转述他事。可是这样的情景描写正蕴含作者的一种敬仰、神圣的情感。

第二单元 心灵的独白

《新纪元》

1、文章以“新纪元来”的反复开篇,有何效果?

明确:两层意味:客观讲“新纪元”已到来;主观讲希望“新纪元”到来。反复手法,加强了语势,开篇高调。强调了内容,开宗明义。

2、为什么需要“新纪元”到来?什么是“新纪元”?

明确:①因为人类最高的欲求,是在时时创造新生活。

②新纪元:1919年元旦;现在的时代。

3、结合文章第四段回答:什么样的新纪元才有祝贺的价值?

明确:不是毫无意义、陈陈相因的生活,而是时刻尽最大的努力,为实现最高理想而别开一新局面。

4、文章的主体段在第6段,那么,第5段有什么作用?

明确:过渡。将“新纪元”具体到19141919这个年代。引人关注身处的时代。

5、怎样理解文中“新纪元”一词?作者对“新纪元”寄予了怎样的希望?

明确:“新纪元”从字面看,是新的一年到来。纪元,纪年的开始。从深层看,是说世界形势发生了变化,第一个无产阶级国家政权已经建立,印证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预言;而在中国,也是“山雨欲来风满楼”,满清政府垮台,新文化运动兴起,这些都是“新纪元”的曙光。本来中国人习惯以过春节为过年,而不习惯在元旦欢庆。但作者意欲除旧布新,希望中国人在“新纪元”到来时,不再像因袭旧的传统,而要接受新文化的洗礼。其希望,一是大家都铲除旧的传统观念,接受新的社会理论;二是将新的社会理论付诸实施,“时时创造新生活”,这种“创造”是广义的创造、全面的“创造”,摧毁旧社会,开创新世界。

6“我们在这黑暗的中国……照见新人生的道路”这段描述性的文字,有什么效果?

明确:形象易懂,感情真挚、激励。

《捉不住的鼬鼠——时间片论》

1、此文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换句话说,此文大家普遍觉得好,好在哪里?哪几个方面?

1)内容上:充满哲理,语言优美,比喻恰当;(2)形式上:独特,诗话的语言,分段多,散文诗。2、先从内容上讨论,全文到底有没有一个中心,还是有几个中心?

三个中心:本文写得很“散”,又有些深奥,细察其文理似可看出三个层次,三个层次各围绕一个中心问题来写,共同组合成一篇“时间片论”。

第一层:开篇至“它不愿意拆穿这种幼稚的错觉”。中心问题:时间是什么?这是以文学的方式描写“时间”,因其抽象、空洞,故而用这些繁多的比喻表现它的不同侧面、不同特点,未必有科学性、准确性,但是有形象性、审美性。讨论“时间是什么”是文章的起点,也是全文的必要基础。这是将时间人格化、神化,表达对时间的神秘感和崇拜心理。

第二层:“人们经常爱问的一句话就是,‘你有没有时间?’”至“但我们经常向别人曲背弯腰、胁肩谄笑”。中心问题:我们怎么对待时间?写世人对时间的态度,列举一些现象,表现世人的劣根性。由写时间转入写人类,其中暗含逻辑关系。

第三层:“这些,当然你都看见了”至最后。中心问题:时间怎么对待我们?写时间怎么对待人类,又回到描写时间本身。首先出现“鼬鼠”的形象,这是全文最重要、最生动的一个比喻,而且还有点题的作用

3、三个中心是否违背了形散神不散的原则?

“形散神不散”是散文写作的通则,但不是唯一法则;当代散文创作更加个性化,更追求内容和形式上的新奇独特,有时会视“通则”为束缚绳索,必欲突破为快。本文就是创新、突破的一个显例。“形散”在本文中得以充分体现,作者围绕时间的话题纵横交错来述说,无数的比喻一个个排开,语句之间的关联多为松散,共六十多个段落,有的段仅三个字,不可不谓为形散;而神方面呢?作者的表意似难统而为一,如果说是表达对时间对人生的文学性思考,那么是哪方面的思考?思考的结论可以归结为哪一点?很难替作者作出合理的解释。如果认定本文是多主题的,或泛主题的,那么从前面对课文多重意旨的解读看,可以称为多元主题。这么说来还是用“神散”来解释更为恰当,谓之“形散神亦散”。

4、既是“形散神亦散”,那么题目取时间片论是恰当的?可是这和鼬鼠又有什么关系?为什么用捉不住的鼬鼠做标题?好在哪里?

鼬鼠:常年生活在北极草原上的最小的食肉动物。在北极生态系统中,或者说在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的系列中,旅鼠和鼬鼠是相互对应的,鼬鼠生下来似乎就是专门对付旅鼠的。腿短灵活,身小柔软,只要脑袋能钻过去,身体就会通行无阻。所以,它们几乎可以和旅鼠一样,来往穿梭于迷宫一般的地下通道之中,在草丛、雪堆和地表之下与旅鼠展开了深入持久的地道战和游击战。他和时间一样:形迹诡秘、不可捉摸、灵活自由、法力无边。

至于为什么不用时间片论作为主标题而采用了主副标题的形式,原因有三:(1)“时间片论”:直观而无味;空泛;大众化。(2)“捉不住的鼬鼠”:含蓄而形象;抓住特点,表明时间把握不住、过得快,即“无处不可穿越,无处不可逃遁”;独一无二。(3)文章采用主副标题的形式,一方面形象生动,吸引读者;另一方面也不致让人摸不着头脑。

5、给大家一些时间,找找,文章中描述的“时间”到底有哪些特点?

1)时间无形,变幻多端。

第一层,作者化抽象于有形,用各种比喻描写“时间”:“如水”,“那是烟、雾、空气的包围”,“如宇宙天空,如一切生灵惟一的裁判,如神”,“如奴隶”,“钟表里的刻度”,“一只看不见的手”,“淹没着宇宙万物的滔滔洪流”,“神秘的意志,神秘的脸”,“一切生命的杀手和产婆”,“一只规矩而又准确的小松鼠”。这些喻体总的特点是形迹诡秘、不可捉摸、变幻多端。

这是以文学的方式描写“时间”,因其抽象空洞,故而用这些繁多的比喻表现它的不同侧面、不同特点,未必有科学性、准确性,但是有形象性、审美性。

2)无处不可穿越,无处不可逃遁。

第三层:出现“鼬鼠”的形象,这是全文最重要、最生动的一个比喻,有点题的作用。“极度的灵活,超自然的伸缩性,不可思议的变幻速度。是的,鼬鼠一般,短、细长柔韧的身子,光滑的皮毛滴水不沾,豹头,双眼凝注而有神采。”

3)残酷凶猛,对人类无情。

这是从另一方面显示时间的特点,或许这是因为世人对时间不珍惜才招致时间对世人的不恭敬。

6、三读课文,品味语言

有关时间的哲理都是抽象的,为什么这篇文章并没有枯燥晦涩之感?请举例谈谈。

1、化抽象为形象(抽象道理形象化);化虚为实(运用修辞手法)。

1)“我一出世就沉没在时间里了,时间如水我如鱼。”(P.801)

形象化的表述中含暗非常深刻的哲理,表现了“我”与时间的不可分、“我”被时间包围的特点。

2)“那是烟、雾、空气的包围,浑然不觉如影相随,我几乎不能明确是我拥有了它还是我正被它裹挟……风无形,可是柳枝拂动、树弯腰,我们可以看到它的力量;空气无状,可是在阳光透射下,可以看到尘埃浮动、地气上升,目击它模糊的形态。但是时间呢?”(P.80245段)

这几句话把抽象的无形无状,不可捉摸的时间描述的非常形象。

用“烟、雾、空气”来比喻;同时还用自然界的风和空气来对比。风虽无形,但是可以通过“柳枝拂动、树弯腰,我们可以看到它的力量”;空气虽无状,但是也“在阳光透射下,可以看到尘埃浮动、地气上升,目击它模糊的形态。”而时间却不能。

3)“这个问题是世界柔软的腹部,谁的拳头打向这里,谁就会因扑空而迷惘。”(P.808段)

张若虚的思想没有陷入前人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全诗的基调是“哀而不伤”,使我们得以聆听到初盛唐时代之音的回响。因为时间不仅无形无状,更重要的是时间是空的,即它无法被我们人类所感知,所以人类面对时间的问题感到无能为力。

4)“它是钟表里的刻度,是太阳和月亮的约会;是由黄转绿暗暗托出春天的一只看不见的手,是淹没着宇宙万物的滔滔洪流;是神秘的意志,神秘的脸,是一切生命的杀手和产婆。”(P.81

此处用了暗喻。形象且恰当地说明了时间使得季节轮替;时间使生命消亡和诞生。

5)“它是宽容的。它不愿意拆穿这种幼稚的错觉。”(P.8111段)

拟人手法。说明了人类想抓住时间,珍惜时间。但是又事与愿违,但是时间却是宽容了人类。

6)“极度的灵活,超自然的伸缩性,不可思议的变幻速度。是的,鼬鼠一般,短、细长柔韧的身子,光滑的皮毛滴水不沾,豹头,双眼凝注而有神采。”(P.82

这是本文最重要的一句话。运用了比喻手法。形象了表达了时间的变化多端的不可确定性和“无处不可穿越,无处不可逃遁”的特点。

7)“时间从来就没有公正过。”(P.82

似乎是对“时间是最公证”这种说法的颠覆,其实这是站在人类的主观感受上表现对时间的无奈和难以把握住,以及对生活的感慨。

2、富有哲理性

1)“我一出世就沉没在在时间里了,时间如水我如鱼。”(P.801)

表现的人们一出生就于时间形影不离,形象化的表述中含暗刻的哲理。

2)“它大到无边无际、无始无终,如宇宙天空,如一切生灵惟一裁判,如神;它小到无影无踪、无孔不入,它甚至规矩渺小到了可以被任何一位钟表匠囚禁于方寸之间,如奴隶。它操纵着生命而又似乎被人操纵。”(P.80倒数123)

“处处有它而无它,处处无它而有它。”(P.812段)

时间是真实存在却难于把握。

3)不知畏者不足畏。

不知道害怕时间的人是不值得害怕的。

3、诗的韵律和气势

作者是散文家也是诗人,本文散文的语言是诗化的,很有意蕴和节奏感。一些比喻句形象而巧妙;大量的排比句,增加了作者追问时间的气势和力度,具有极大的感染力。

《美》

1、每个片段的开头的神态描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这些神态描写包括“蹙了起眉”“抿紧了唇”“颤动起了长长的睫毛”等,它们的作用一是铺垫,二是连缀。所谓铺垫是说写神态、写情景便于后面述理,即缘景述理、缘情入理,如果没有这种描写作铺垫,后面的述理就成为空穴来风;后者是说全文有现实发生场景和联想场景,如何把它们贯穿在一起?抓住两种场景相同的神态,是一巧妙方法,这些共同的标志如同熟悉的记号,方便读者阅读。

2、怎样理解本文主题的多义性?

本文的核心话题是谈美,有关这话题在文中具有多义性,试缕述之:其一,文章表现美是如何发现的。贯穿全文的是发现美的过程,于平凡中生出机巧,于朴素中生出妙理。其二,文章表现美的不同种类。如前所述,有距离美、直线美、曲线美……全文都在展现这些美,境界逐层开阔,逐层提高。其三,文章表现女性美。这是一群有文化知识、有自觉的审美观念、有高雅情趣的大学女生,全文都在表现她们的女性美──以女性特有的目光发现自然美,发现女性自身美,拒绝悲哀的美、屈辱的美等,显出与男性所不同的细腻、温柔、秀美的特点。

3、怎样理解文中暗含的哲理性?

体本文选入第二单元,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蕴涵某种哲理性。不过本文的哲理性是与丰富的感性形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开篇两句话“她爱美”是写她感性的一面,“她懂得美”是写她理性的一面。文中场景描写是感性的,文中审美意义的阐发是理性的。文章描绘人物、场景的感性形象,其实是为着表现思想的内核、理性的内核。

第三单元 一粒沙里见世界

《都江堰》

1、思考:在这一部分主要采用了对比手法,从多方面进行比较,那个方面是最重要的和最根本的?为什么?

作者从修建时间、社会功用、延伸举例、文明特征诸方面将长城与都江堰作比较,其中社会功用方面大比较释最根本最重要的。这不仅因为延伸距离。文明特征等方面大内容依附于社会功用,而且因为对社会功用的评价使文章的核心内容,这里是在为第三部分展开文化反思张本,所以重在社会功用比照两大工程,从而表达了作者的见解:“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2、作者通过描写都江堰强悍而又驯顺的水,表达了作者的感情怎样?

这一部分主要写都江堰的水,突出了水流的宏伟气势,强悍和规整。写水强悍撒野,以见其凶瞒,说明工程艰险;水的规整驯顺,则见治水人的气度手段不凡,将水化害为利。字里行间激荡着作者对都江堰的热爱和对李冰的敬慕的感情,蕴含着对都江堰巨大社会功用的赞叹。

①如果说,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那么,它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

长城的美在于规模宏大,气势的宏伟,给人一种巨大的惊悸,但时过境迁,它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都江堰,却直到今天依然在造福人类,给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滋润濡养了天府之国,永久性的灌溉了中华民族。所以说它的美具有长久性。

②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它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

“灵动的生活”是指都江堰直到今天依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并将一直延续下去。将都江堰比喻为乡间母亲,显示了它不炫耀、无所求、默默地奉献的精神。这一比喻生动形象的地刻画出都江堰的本质特征:它像母亲一样滋润和濡养着中华民族。

③这里明显地出现了两种判然不同的政治走向,在李冰看来,政治的含义是浚理,是消灾,是滋润,是濡养,它要实施的事儿,既具体又质朴。

参考课文第三段和第九段,政治走向,在这里指与政治理想相关联的实施政治的方案。一种是一些官场丑类的政治走向,他们或无所事事,无所专政,根本无视百姓的疾苦,或互相倾轧,玩弄权谋,不惜置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另一种是李冰的政治走向,即拥有利民富民的胸怀与责任感,认定在旱涝成为百姓最大祸患时,治水就是最大的政治,政治家就应该成为水利家。显然持第一种政治走向,随之而来的是死气浊味乃至腥风血雨;而正是基于第二种政治走向,都江堰才得以矗立在四川大地上。

④没有证据可以说明李冰的政治才能,但因有过他,中国也就有过了一种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

从表面看,李冰显示的只是水利方面的才能,但是当治水成为政治家的首要任务时,政治家对水利工程的倾力投注就成了一种晴明的政治,政治家在水利工程上的实绩就成了他的第一政绩。因此,当李冰出于利民富民的考虑而要求自己成为水利家的时候,它确实是向世界宣告了一种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

⑤“那把长锸,千年来始终与金杖玉玺、铁戟钢锤反覆辩论”的含义是什么?“他失败了,终究又胜利了”又指什么?

这种政治辩论,就是两种判然不同的政治走向的辩论,就是两种政治纲领的辩论;李冰手中的长锸说:政治要做事儿,既具体又质朴,就是要像长锸这样为百姓消灾,给百姓濡养;金杖玉玺和铁戟钢锤自责在为权势、征战和镇压辩解。他失败了,因为千年政治是站在另一边,他终又胜利了,因为在今天的中国长锸象征朴素的唯物主义的思想,利民富民的政治路线和政治的政治品质,不但为世人首肯,而且与当代社会学政治发展的基本思想相通,与当代社会所要求的人格品质相融,从而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

⑥他的这点学问,永远水气淋漓,而后于他不知多少年的厚厚典籍,却早已风干,松脆得无法翻阅。

其一,因为他的这点学问是水利界的重要成果,说“水汽淋漓”显得形象生动。其二,是为了与厚厚的典籍“风干松脆”对举。这里的典籍,是另一种政治纲领的代名词,它们貌似堂皇威严,却早已腐朽不堪,失却了活力;而李冰的学问,渗透着利民富民的不休思想,造就了都江堰的辉煌,当然“水气淋漓”。

⑦他大愚,又大智。他大拙,又大巧。

大愚大拙似说李冰极不擅长无所专政或蝇营狗苟的为官之道,而只是具有田间老农的思维;大智大巧是说政治家正是由于具有了田间老农的思维,才具备了可贵的实事求是的精神,才有了民本思想,从而能够清晰而透彻地关照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

⑧他以田间老农的思维,进入了最澄彻的人类学的思考。

田间老农的思维,是李冰治理故讲演的出发点:人活着,必须要有清泉和米粮,要想达到治理的目的,就必须使人民富足。他的治理就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上,而是落实到实实在在具体的工作上,是最基本的,也是最智慧的。

⑨这个设计竟然没有遭到反对而顺利实施,只能说都江堰为自己流泻出了一个独特的精神世界。

都江堰矗立着李冰的精魂,营造着一种为民造福的浩荡氛围。在这种强大精神的投射下,李冰雕像置于水中不但合情合理,而且甚至不应或不该有其他选择,因为只有这样才符合李冰的心愿,才不悖李冰的精神。在官僚权贵们死后也要荣华富贵这种层层相因的腐朽观念的衬托下,李冰死后的归宿的确令人耳目一新。我们应当感谢那位汉代水官,是他将李冰的生命延续了,是他将李冰的利民富民的精神表现到了极至。这样都江堰不但流泻着驯顺的江水去丰富物质世界,所展现的精神世界,也是朴实清新独特高格的。

⑩在这里,我突然产生了对中国历史的某种乐观。

李冰通过轰鸣的都江水传达的遗言是:政治家应当完全抛弃一己私利,尽心尽意地去为百姓谋福利,中国历史上有这样杰出的人物,这样璀璨的精神,当然值得骄傲,当然应当产生某种乐观。另一方面,作者相信这个遗言会长留人间,李冰的精魂不会消散,继承其精魂者会代代繁衍,这当然是更加值得乐观的。

3.李冰精神的实质是什么?

为民造福,务实求真,淡泊名利,贴近苍生。

4.是如何来表现这些内容的?

对比手法的应用。第一部分把都江堰与长城作比较,突出都江堰的伟大:默默地永久性的灌溉中华民族,滋养中华文明;第二部分通过作者看到都江堰前后心情的变化,来突出都江堰水强悍的生命力;第三部分将李冰与其他封建官僚作比,比出李冰人格的魅力,将长锸与金杖玉玺、铁戟钢锤对比,彼处长锸的守持,即将治水经验与后后的典籍作对比,比出治水经验的长久生命力。

本文无处不在对比,形成文章的骨架,将都江堰雕刻成一座文化纪念碑,精神的丰碑,历史因它而闪光,今人因它而自豪,它不仅滋润了中华大地,也流淌着中华文明,光照千年,启迪后人。

5.文章第三部分与第一部分的侧重点有没有什么不同?由此分析一下文章的思路走向。

第一部分侧重写堰,第三部分侧重写人;第一部分肯定都江堰的社会功用,第三部分赞颂李冰的民本思想。二者血肉相连,但侧重点还是不一样。

第一部分提出都江堰由于其社会功用,是比长城更伟大、更激动人心的古代工程,这是一重新意。

第三部分揭示李冰之所以成为都江堰的创建者,是因为他特有的坚定信念:既然四川最大的困扰旱涝,那么四川的统治者就必须成为水利学家这个信念未必是李冰亲口说出的,而是作者曾在此演出历史话剧的李冰“厮磨”、“周旋”,“从而产生人格比照”(余秋雨语),进而感悟出来的。这种对李冰行为动机的解释,或曰对李冰施政纲领的揣摩,找到了古代进步意识与现代意识的结合点。这是文章的第二重新意。还应当看到作者并不是孤立地、静止地评价李冰的政治信念,而是把李冰放到两千年官场观念的大背景中,通过两种判然不同的政治走向的比照,让人们体会到李冰那种澄彻的人类学思维的难能可贵,让人们理解这种思维对于封建官场的腐朽精神世界的强烈的挑战意味与反拨作用,甚至让人们意识到这种思维对于现代官场的警示作用。这样,文化反思的触角就进入深层次。这是文章的第三重新意。

《吻火》

1、徐志摩的眼睛不是银灰色的,作者为什么说“我记得最清楚的是他那双银灰公的眸子”?

答:这是作者的感觉。作者看到他的眼神总是惊奇的,好好像是猜人生之迷,揭开宇宙的神秘;他的眼睛像希腊雕像那含有无穷情调的眼睛。

2、说说“吻火”的为深层含义

答:“吻火”象征徐志摩先生人生的态度,就是诗人亲“吻”生活之“火”、投身生活烈焰的精神境界和人生态度。无论是对“人世的悲欢”“自然的美景”还是“日常的琐事”,诗人都对其充满“惊奇”,探索人生的真谛。

3、本文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

答:精选了两个典型的侧面——“惊奇”的眼睛和“吻火”的动作,来展示诗人灵魂和风采。

4、“惊奇的眼睛”和“吻火”的动作有什么联系?

答:文章前两节主要写诗人的眼睛,后两节主要写“吻火”的动作。对诗人徐志摩而言,“惊奇”的眼睛和“吻火”的行为是互为表里的,对人生的“惊奇”是“吻火”的动力,“吻火”的行动是“惊奇”最彻底的表现。没有“惊奇”的眼睛,就没有“吻火”的惊人之举。文章前后两部分在“人生态度”的层面上实现了有机“对接”。

《合欢树》

1、开头写儿子小时候与母亲的一场冲突,从这件事情中可以看出母亲是个怎样的人?

1)突出母亲年轻时争强好胜,不免孩子起的性格,使母亲的形象一开始显得率真可爱,这与后文中母亲因操劳而早逝的可敬形象构成对比。

2)展现母子间曾经有过的一段轻松快乐、无忧无虑的合家欢乐的生活,与后来的生活困境及后文夺魁的气氛形成对照。

3)回忆母亲,如此开头非常别致,增强了文章的生活情趣和艺术感染力。

2、还有哪些事情可以看出母亲对“我”的爱呢?

细节描写。细节描写往往显得真实,和有感染力,运用它可以收到“见微知著”的效果。

3、能够回忆母亲的物品想必很多,为何独独选择合欢树来悼念母亲呢?

母亲对合欢树的精心照料是她呵护关心我的写照。

4、为什么从母亲照料合欢树的过程能看出是她照顾“我”的写照?母亲照料合欢树的过程和母亲对“我”的关心照顾有什么具体的相似之处?

合欢树希望的表现:

“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会,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长在瓦盆里。”

“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有时念叨,不知道这种树几年才开花。”

母亲对“我”对合欢树都抱有无限的希望,希望合欢树能开花,希望“我”由写作闯出一条路以获得生活的信心。

作者行文过半才出现合欢树,显示了作者结构文章的技巧,前面大量的铺垫为合欢树铆足了劲,蓄足了情。并且,在前面6段的记述中,作者很巧妙地选取了人生中的三个时间段,来说明自己成长的过程,来塑造刻划母亲的形象,可谓良苦用心,显示了作者选材的高超。

5、母亲为了我,过度操劳,早早的离去了如何理解“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母亲心中有什么“苦”?

二十岁的儿子双腿瘫痪,对于母亲意味着什么?人生中的又一次重创,而母亲付出的关心却被我拒之心门之外,不被“理解”,母亲心中的苦闷悲哀可想而知。

6、“我”又是怎么对待这棵合欢树的?凝聚着我对母亲怎样的情感?

忘记 ——找借口不看 —— 老惦记着 —— 主动想去看

7、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变化?

忘记:“悲痛弄得我们都把那棵小树忘记了。”

“我摇着车躲出去”“我摇车离开那儿,在街上瞎逛,不想回家。”

找借口不看:“推说手推车进去不方便。”

(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忘记,找借口不去:这棵合欢树身上有母亲的影子,怕睹物思人,所以我无法面对这棵树。

找借口不看:“抖”字体现出我的难以抑制的悲痛和深深的愧疚。

对愧疚的理解:母亲为我操劳而早早的离世了。逃避,曾经对母亲的不理解,对母亲付出的熟视无睹,沉浸在自己的悲伤中无法自拔。在她过世之前仍然沉浸在自己的悲伤里,无法直面自己的人生。同样被母亲寄予希望的合欢树终于开花了,而我却尚未成功。(“后悔两年前没有自己摇车去看看。”)

老惦记着:体现了思念之深,成长到了一定程度,但还没有积聚足够的勇气去面对。

主动想去看:注意是在什么情况才想去看的,我在写作上取得了成功想去看看合欢树告慰母亲在天之灵。我在写作上取得了成功想去看看合欢树告慰母亲在天之灵。并且,自己的思想上也成熟了,能够直面自己人生道路上的起伏,能够克服人生道路上的各种悲伤的打击,社会的压力,他人的目光,真正为自己而活着,直面人生。

小结:“我”之所以对合欢树有这样的态度变化主要是因为在“我”对母亲的无尽的思念中更多地包含的是悲痛和愧疚。其中最令“我”悲痛的是母亲当初的希望都实现了,她却不在了。在她离世之前,我始终没能完成自我的成长,而让母亲带着对自己的担忧离去。

8、如何理解“悲伤也成享受”?

悲伤:自己的残疾给母亲带来的痛苦;

自己获奖母亲已不在了;

自己当年不体谅母亲,给母亲带来的痛苦

想看合欢树却没看成

享受:真正懂得理解了母亲对我的爱;

写作成功完成了母亲的夙愿;

真正成熟了,拥有了独特而深刻的人生体验,领悟了生命的价值真谛。

9、作者写此文是为了纪念母亲,又何以“合欢树”为题?合欢树有何象征意义?

文章采用托物言情的写法,虽为《合欢树》但文章一上来笔触并不落到合欢树上,直至母亲去世后,偶尔回到旧址才由邻人嘴里提及“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引出母亲种合欢树的一段往事,虽未直写对母亲的深切怀念,甚至连物都未能目睹,只写了当人们提及合欢树“心里一阵抖”,但这足以令人感到万般思念,情系“合欢”触物及心,也自然使人想到树已亭亭如盖而植树人已离世而去,因而产生“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悲伤,这样的托物言情,委婉含蓄,实在胜过千言万语。

1)合欢树象征母爱。

理由母亲挖回这棵“刚出土的绿苗”,很大程度是寄予了一种生命常青的愿望。 树是母亲亲手栽种的,在合欢树中融入了母亲的辛勤、母亲的慈爱、母亲的希望。它是母亲活在人世的见证,是无私母爱的象征,是母亲恩泽的物化。

2)合欢树象征着作者自己。

理由是合欢树的经历与我的经历极其相似:当初合欢树就像残疾的我,弱小不健壮,在母亲的照料下, 第三年,合欢树又长出叶子了,而且茂盛了。合欢树就像我一样,又显示了生命的活力,我想从事写作,找准了自己的人生位置,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又过一年,合欢树被移栽在地上,能自我生存。像我一样,生活的信念坚定了,生活的处理能力也有了,可以坚强地活下去了。 若干年后,母亲去世了,合欢树却长成了参天大树,我的作品发表了,也获奖了,我已步入中年,身体虽残疾,可思想经历磨炼,意志更加坚定,性格更加成熟,对生命感悟更加透彻,事业也有所成就。所以,合欢树象征着我,象征着生命的顽强,意志的坚定,象征着事业的成就。

3)合欢树象征母子合欢。

理由“十岁那年,我作文得了第一”,看似母子呕气,其实母子合欢;“二十岁,我两条腿残废了” 母亲全副心思放在给我治病上;还挖回一棵“刚出土的绿苗”,寄予了一种生命的期望。当我鼓起勇气想从事写作时,“母亲鼓励我,到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抱了希望。” 母子齐心协力共同反抗命运,虽然生活是压抑沉痛的,但这也是另一种意义的母子合欢。

第四单元 如真似幻的梦境

《森林中的绅士》

1、文章的标题有什么意味?

文章标题耐人寻味,引人入胜。文章精心锤炼了“森林中的绅士”这一颇为形象化的标题,不仅极大地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如果说森林中的珍禽怪兽奇花异草并不希奇,那么,森林中的“绅士”则足以让人好奇),而且准确地概括并有力地突出了豪猪的本质特征──“绅士风度”,从而起到了统摄全文、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

2、作者为什么称豪猪为“森林中的绅士”?豪猪的“绅士风度”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

形态上:身体矮小肥胖,面孔方正持重

行动上:老是踱着方步,不慌不忙

待人接物:保持距离,潇洒悠闲,逍遥自得

遇敌反应:守势防御,全身而退,镇静

娱乐方式:无病呻吟

豪猪的绅士风度不仅表现在它有一身钢针似的威力强大的刺毛,可以使豪猪与同伴之间永远“保持相当的距离”,更在于它“潇洒悠闲”“不慌不忙”、极端“镇静”的处世态度和生活方式,而后者才是豪猪“绅士风度”的主要特征及其被称为“森林绅士”的根本原因。

3、文章的讽刺意味表现在什么地方?

文章通篇采用讽刺、调侃的笔调完成叙述、描写,讽刺意味强烈。作者把豪猪称做绅士,把豪猪与绅士巧妙联系,极有讽刺意味。同时,文中充满讽刺意味的具体描写也不少,如第二段写道:“不过豪猪的刺还是有形的,绅士之刺则无形,有形则长短有定,要保持相当的距离总比无形者好办,而这也是摹仿豪猪的绅士们‘青出于蓝’的地方。”作者以有形的豪猪之刺衬托无形的绅士之刺,深刻地揭示了绅士们虚伪狡猾的丑陋面目;同时,绅士与豪猪本无关联,文章却认为绅士们摹仿豪猪,而且“青出于蓝”,从而对现实生活的绅士们进行了辛辣的讽刺,表现了作者对绅士们的憎恶和轻蔑。第九段写道:“但正像我们的可敬的绅士们尽管‘得天独厚’,优游自在,却也常常要无病呻吟一样,豪猪也喜欢这调门。”再次以豪猪比拟绅士,形象地刻画了“可敬的绅士们”无病呻吟的丑恶嘴脸,深刻揭露了他们装腔作势虚伪透顶的丑陋本质。

4、拟人方法的运用有什么效果?

本文虽然篇幅不长,却综合运用了多种文学手法,其中拟人方法的运用尤为成功。无论是描写豪猪的形态、动作等外在特点,还是揭示豪猪绅士风度的内在本质,作者都充分使用了拟人方法,如“矮胖胖”的体态、“方正而持重的面孔”“踱着方步”“不慌不忙”“潇洒悠闲”的风度、“很有教养似的边走边哼”“在‘待人接物’上多么有分寸”“宛然是一位乐天派”“好比穿了件救生衣”“方正而持重的脸部照常一点表情也没有”等都十分精彩。这种把动物人格化的拟人方法的使用,极大地增强了文章审美性,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首先,拟人方法生动传神地刻画了豪猪的外在特点;

其次,拟人方法准确到位地表现了豪猪的“绅士风度”;

第三,拟人手法引导读者自然而然地联想到现实生活中形形色色“绅士们”的典型特征,凸显了文章的主题。

5、“森林中的绅士”——豪猪,代表了怎样的一种生活方式?为什么作者说这种生活方式“叫人看了寒心”?

因为豪猪的生活方式其实就是作者所担忧的某些人的一种生活状态,作者的用意在于提醒艰苦年代的人们不要像豪猪那样懒散、无所用心、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生活,否则也有绝种之忧。

6、哪些地方对豪猪的描写很传神?找出来,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①“它的潇洒悠闲,实在也到了殊堪钦佩的地步:可以在一些滋味不坏的灌木丛中玩上一个整天,很有教养似地边走边哼,逍遥自得,无所用心,宛然是一位乐天派。”

突出表现了豪猪的生活方式悠闲自在,逍遥自得,颇具绅士风度。

②“它躺在树枝间,从容自在地啃着树皮,啃地倦了,就打个瞌睡;要是睡中一个不小心倒栽下来,那也不要紧,它那件特别的长毛大衣会保护它的尊躯。”

能吃能睡,甚至边吃边睡,吃、睡均从容不迫,豪猪的憨态跃然纸上。

③“它从掩蔽部抽出了鼻子,拼命低着头(还是为的保护鼻子),倒退着走,同时猛然挥动尾巴,这样‘背进’到了最后一棵树,它就笨拙地往上爬,爬到了相当的高度,自觉已无危险,便又安安逸逸躺在那里啃起嫩枝来,好象根本没有发生过什么事情似的。”

笨拙的样子令豪猪更可爱了,而大敌当前却仍不忘记,可谓从容镇定。

《云霓》

1、“这是去年夏天的事”在文中两次出现有何意义?

万事开头难,本文的开头是作者精心设计的。“这是去年夏天的事”,一句话单独成段构成开头,自然引起读者的阅读期待。在文章的第五段,这句话原封不动再次出现。这种刻意反复,必然引起读者思考:作者何以要旧事重提?而且作者还特意指出,农人、工人和商人等普通老百姓都“不再回忆过去的旧事了”,而开始等候“蚕熟和麦熟”的幸福和希望,作者却无法忘怀这陈年“旧事”。这说明,对作者而言,往事并不如烟,隔年旧事给作者留下深刻印象,引起作者深刻思考。

2、作者为什么选用“云霓”为标题?

作者对云霓颇为偏爱,以其命名画作、画集,在为画集撰写序言时又以其为标题。在本文中,云霓是文章的文眼和题旨的关键。文章告诉我们,该画集是作者“从大旱以来所作画中选出民间生活描写的六十幅”。由此可以推断,该画集的画作大多是表现老百姓与大旱抗争的辛苦、辛酸与沉重主题的。但作者从六十幅“民间生活描写”的图画中特意遴选出《云霓》作为卷首画,并以其命名画集,其中的原因作者在文中有清楚的表示:这不仅是模仿《关雎》《葛覃》“取首句作篇名”的旧例(其实置《云霓》于卷首是作者的刻意安排),更重要的是,作者坚信,在一个“充塞着大热似的苦闷与大旱似的恐慌”的时代,云霓“用美好的形状来安慰我们,勉励我们,维持我们生活前途的一线希望”。这正是本文的中心主题。

3、文章的结构安排有何特色?

“形散而神聚”是散文的文体特征。本文标题是“云霓”,前半部分用较长篇幅详细描绘人们在“大热的苦闷和大旱的恐慌”中备受煎熬的无奈与辛酸,直至倒数第四段才首次出现“云霓”字样;本文是作者为自己画集撰写的序言,前面却花费大量笔墨交代“去年夏天的事”,直至倒数第二段才涉及画集。大量的文字似乎与主题无关。其实不然,这种貌似“不平衡”的结构设计恰恰透露出作者独特的艺术匠心:大旱让人苦闷、恐慌,云霓带来慰藉、希望;“现代的民间”充塞着“大热似的苦闷和大旱似的恐慌”,作者希望画集《云霓》能成为“大旱时代”给人们带来希望的“云霓”。文章始终紧紧围绕“云霓”这一主题中心,可谓形散神不散,结构井然。

4、“它们忽浮忽沉,忽大忽小,忽明忽暗,忽聚忽散,向人们显示种种欲雨的现象,维持着他们的一线希望,有时它们升起来,大起来,黑起来……”而云霓消失的时候,“它们在炎阳之下渐渐地下去,少起来,淡起来,散开去,终于隐伏在地平线下……”

这一连串的动词使用得非常准确、细腻、传神、生动,充分显示了作者感觉敏锐、观察细腻的艺术天赋和非凡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传神地刻画出求雨若渴的人们随“云霓”而起伏波动的心理状态。

5、“河底处处向天。池塘成为洼地。野草变作黄色而矗立在灰白色的干土中”

幽默而形象化的说法,增强了文章的艺术表现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是辛苦的,但也不乏幽默感,即使身处“大旱的恐慌”的困难时期也不例外。这种来自民间生活的声音,形象地传达了农民语言所独具的幽默感。

6、“两个月不下雨。太阳每天晒十五小时。寒暑表中的水银每天爬到百度之上。河底处处向天。池塘成为洼地。野草变作黄色而矗立在灰白色的干土中。大热的苦闷和大旱的恐慌充塞了人间。”

在此,作者使用的全是简洁精练的短句,从久不落雨、骄阳暴晒、河塘干涸、野草枯黄等自然现象表现干旱的情形,仿佛电影的蒙太奇手法,推出一个一个的精彩镜头,颇有说服力地表现了干旱咄咄逼人的严峻形势。

《埃菲尔铁塔沉思》

1、作者笔下的埃菲尔铁塔有哪些特点?(用形容词概括你认为最重要的特点,并引用文中语句说明。)

(1)高大 脱尘 (2)孤独寂寞 (3)坚韧 宽厚

2、其中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

主要特点(作者着力表现的特点)是:“孤独寂寞”。“高大脱尘”是铁塔“孤独寂寞”的原因;“坚韧宽厚”是铁塔“孤独寂寞”中显示出的高尚品质。且“高大脱尘”写在文章前半,“坚韧宽厚”写在文章后半,而“孤独寂寞”写在全篇。

3、作者这样写铁塔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借塔喻人,喻生活中像铁塔一样“高大脱尘而孤独寂寞”的人。李白诗云:“古来圣贤多寂寞”。古今中外有许多“圣贤”,卓有建树,但不为人知,不为人容,因而孤独寂寞。李白还说:“惟有饮者留其名”。这是自嘲,是调侃。我们改为:“超尘脱俗留其名”。埃菲尔铁塔最终不是成为“一个永远矗立的丰碑”“巴黎城市的一个象征”吗?那些不为人知、不为人容的“圣贤”,最终不也成为受人景仰的人吗?

4、写铁塔形象,哪些是“实”,哪些是“虚”?

写铁塔的特点是“实”,喻生活中的人是“虚”。写铁塔的特点,其外形(高大)是“实”,其内蕴(超尘脱俗、孤独寂寞、坚韧宽厚)是“虚”。

5、作者写登铁塔,写出了自己情感和心理怎样的变化?

存有无知的偏见和戒心——开始仰视,但没有膜拜。——空间上升,更是登塔过程中思想的上升——在登塔中境界发生了超越,精神得到升华。——作者经过沉思,终于寻觅到铁塔坚韧宽厚的眼神,窥视到铁塔高大而孤独的灵魂。“你没有接近过它,你便没有权利轻视”这是铁塔对作者情感和心理的征服,给作者的启示;也是作者登塔的收获,是作者的超越和升华,体现了作者一种强烈的生命情怀和人生感悟。

6、概括本文“写实藏虚、虚实相生”的特点。

本文由登临铁塔“所见”,触发作者的“沉思”,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悟。就全文言,写埃菲尔铁塔和作者的登铁塔是“实”,写作者感情和心理的变化是“虚”;就写铁塔言,写铁塔的特点是“实”,喻生活中像铁塔一样的人是“虚”;就写铁塔的特点而言,写其高大雄奇的外形是“实”,写其超尘脱俗、孤独寂寞、坚韧宽厚的内蕴是“虚”。本文就是这样“写实藏虚,虚实相生”。使铁塔的形象更丰满,使作者的感情表达得更充沛,营造了一种朦胧迷离、亦真亦幻的绝妙意境。

7、你读了这篇散文,得到哪些启示?

埃菲尔铁塔这个形象启示我们,当你因为独树一帜而遭受误解、甚至排斥时,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耐得住生命的寂寞,用坚韧和宽厚去对待他人的误解和排斥。正如周国平所说:“一个优秀的灵魂,即使永远孤独,永远无人理解,也仍然能从自身的充实中得到一种满足。”

作者对埃菲尔铁塔认识的变化又启示我们,对待生活中那些特立独行的先锋人物,应当宽容,尊重,关怀,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更好的发挥。正如张抗抗所说:“你没有接近过它。你便没有权利轻视”!

第五单元 自然地年轮

《葡萄月令》

1、我们发现本文内容和结构有什么特点?

1)葡萄的生长过程和栽种过程是紧密联系的,在人的精心照料下,葡萄才能像孩子一样健康成长。(2)开头与结尾呼应,栽种过程与生长过程年复一年,人与物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2、葡萄12个月的生长情况都是详细介绍吗?

明确:不是。重点放在三、四、五、八几个月上。

3、作者为什么选择这几个月作为重点呢?(提示:这几个月分别写了什么?)

明确:因为上架、吸水、抽条、长叶、开花、结果是葡萄生长过程中最有情味的内容,是整个葡萄园生命涌动的时刻,是充满活力、蓬勃生长的季节,也是最能让人为所见到的自然声明而感动的时刻,所以,作者对其进行详尽的描写。

4“一串一串剪下来……倒怕是装不紧,逛里逛荡的。那,来回一晃悠,全得烂!”

语言平实自然、口语化本文通篇都采用口语叙述的方式,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人为的雕饰,也没有轰轰烈烈的场面,表现出的是一种朴素、洁净、自然、平实的美。

5“然后,请葡萄上架。把在土里趴了一冬的老藤扛起来,得费一点劲。大的,得四五个人一起来。“起!——起!”哎,它起来了,把它放在葡萄架上,把枝条向三面伸开,像五个指头一样地伸开,扇面似的伸开。然后,用麻筋在小棍上固定住。葡萄藤舒舒展展,凉凉快快地在上面待着。”

三月葡萄上架的情形 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写出上架后的葡萄舒展自在的情态,仿佛在地窖里藏了一个冬天,现在苏醒过来,又快活又舒坦。

6“葡萄喝起水来是惊人的。它真是在喝哎!……浇了水,你再回来看看吧:梢头切断过的破口,就嗒嗒地往下滴水了。”

四月葡萄喝水的情形。把葡萄喝水比喻成“小孩嘬奶”,仿佛能听到葡萄象孩子一样呼喊:“我渴了,要喝水啊 !” 然后又听到葡萄咕嘟咕嘟拼命地喝水,多有意思啊。种葡萄的汪曾祺,仿佛是一位母亲慈爱地看着自己的孩子。

《光》

1、这篇散文写了哪几样事物?

本文主要是写“光”,但不仅限于“光”,还写了黑暗(黑影)、声音等与“光”紧密相联的事物;作者也没有单一地写“光”,而是写出了“光”的不同变体,如晨光、阳光(日光)、月光、闪电、烛光等。作者显然是注意到了“光”的丰富多样,譬如日光“不停地把自己蕴藏着的美丽借给别的东西——它把颜色借给云雾,成了晚霞和虹彩,借给瀑布,成了五色的水花,它把温暖借给空气,成了最迷人的熏风,把光借给一个极不足道的小卫星,成了千古为人歌咏的月亮”。

2、本文体现了作者思维的什么特点?

作者的思维是发散型的,常常由某一点联想开去,引出了许多相关的话题。例如在谈到阳光驱散“隔夜的黑影”和“梦境里的幻象”时,作者将思绪转向了“黑影”和“梦境”的形成;在谈及阳光的“热闹好动”时,作者由成人与小孩在阳光下的对比,很快想到光亮的被约束所造成的幽暗静穆。这种发散思维一方面导致了行文的密集,另一方面使得作者的情感和意绪——譬如对阳光的礼赞和对人为世界的揶揄,在不经意间表露出来。

3、如何看待本文的对比方法?

文中多处运用了对比的方法。例如,写太阳只垂顾大自然的万物而无暇及于人为的事物,对比十分鲜明:“在朦胧中显得古色古香的点缀,在日光中只觉得陈旧破敝,在月光下显得神秘艳异的装饰,在日光中只觉得荒谬可笑,在灯光下显得娇艳欲滴的美人,在日光下每见得脂粉狼藉……”这种对比突出了太阳的“犀利”“深入”;为了说明“越是光线小弱,越能照出变化无穷,奇伟突兀的影子”,也采用了对比:“烈日下的人影,瘦瘠短小得全无生气,到夕阳西下,人影已随着长大变活,蠢然欲动,点上蜡烛之后,影子才真正得了生命……”这样的描绘十分准确、传神。

《树》

1、各类树有何不同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作者每谈到一类树,都明确与某一种信仰或精神气质联系起来,例如菩提树关联着佛教,象征东方宗教的人本思想;圣诞树关联着基督教,渗透着一种救赎主题;棕榈关联着回教,体现的是倔强、忍耐的品格;桑展示了一种朴实与清严;松则是中国士族和仙逸的共同化身。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谈论各类树时,所显示的态度、流露的意绪是不一样的。比如,菩提树对应的安详、静穆,令作者肃然起敬,产生一种景仰之情;圣诞树“被人类当做一种季节的征候、一种普世的意象”后,就变成了现代商业文化的一种仪式,改变了其原初含义,对此作者表示了深深的忧思,同时隐含着批判的意味——批判它依附的殖民主义;与此相对的是棕榈的倔强,引起了作者的同情和感佩;此外,作者对桑是“怀念”而钦敬的,对松则有一种向往之情。

2、课文在行文方面有何特点?

本文的行文疏密得当。文中有的地方十分细密,如写菩提树的叶:“近似心脏形的叶廓,在边缘镶滚着优美的曲线,尖细的末梢顺着主叶脉伸展成一道流逝在时空中的笔画,给滚动在嫩绿网络上的露珠儿开条滴落大地的虹迹”;有的地方极为疏阔,如写圣诞树的“惊人地繁殖”:“在18世纪初叶巴黎来往马车的市街上”,“在19世纪新大陆降雪的旷野中孤立的、清教徒的木造小筑里”,“在20世纪中期政变频频的南美午夜,那显得特别温暖的公寓客厅中”……虽寥寥几笔,却以跨越数个世纪的时空。还可引导学生再找些例子。

3、如何理解课文的文化情怀与都市色调?

林燿德的散文被认为是都市散文的代表,这篇散文除了包含浓烈的文化意味外,都市的气息也隐现其中。譬如,首句“一对菩提树谦逊地生长在都市的盲点”,就点明了菩提树在都市中的位置,“盲点”意味着看不见的地方,因而说明菩提树是都市所欠缺的;作者在谈圣诞树时,更是通过“播放着重金属乐团蓝调歌曲的百货公司”等都市景象,展开了对都市文明的审视与反思;另外,对“呈现出民间劳动之美”“属于庶民”的桑的赞赏和“怀念”,也反衬了作者对于都市的态度。可参看“有关资料”中的文章,找林燿德其他散文,进行扩展阅读。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