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吴江船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9-11-28 00:52:48

文化苦旅吴江船读后感

文化苦旅吴江船读后感一:读《吴江船》有感读完《吴江船》一篇,虽是子夜时分,却困意全无。初读时的不以为然,批评者的无情诘问,似乎都在《吴江船》里听到了余先生的无可奈何的解答。尼采将人生的心路历程分为三个阶段,谓之“精神三变”。初为骆驼,可以忍辱负重;二变为狮子,凭自己的威力去争取自由,创造新价值;最后再变为天真的婴孩。但是,那个以革命的名义的文化浩劫,却将余秋雨先生的心路历程,完全颠倒过来。大学刚毕业的“青年士子”,仍未泯灭婴孩的天真,仍然不断地追求人生的哲理,仍然惊叹爱神的杰作。但是,浮士德和狄更斯们却因和“文革”相抵触而付之一炬;爱情的火花刚刚闪烁,就早早地消失在慢慢长夜里。回到城里的 余先生,面对的是一个是非颠倒的世界。在一个遵守丛林原则的社会,除了变为“凶猛动物”,你还能有其它的生存哲学吗?于是,天真的婴孩一下子变为凶猛的狮子,被宣判为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胡适, 成为余先生的第一个猎物。今天的另一个余先生(余杰)读《胡适传》,当然会愤愤不平,但是和当时的社论、大批判文章相比,文革时代余 先生对胡适的批判,实在是小巫见大巫。后来便有了“伟大领袖永垂不朽”;有了“大快人心事,粉碎四人帮”;有了革命的知识青年退出革命群众的视野,转而变为一头负起艰重的骆驼,向辉煌湮没后的文化沙漠走去,埋头“钻研中国古代线装本”(自序第2页)。于是后来又有了一批文化名人纵情山水,指点媒体,激扬文字;有了翻开在我面前的《文化苦旅》。正如批判者指出的那样,《文化苦旅》中没有告诉我们婴孩到狮子的变化过程,余先生好像是跳越了一个时代,直接走进了“以书为壁”(247页)的书房,像骆驼一样默默地做起学问并成为了文化史学者。
文化苦旅吴江船读后感二:《文化苦旅》之《吴江船》读后感读完了余秋雨先生的这篇《吴江船》,我感受颇深。这篇文章讲述了文革时期作者在松陵镇亲身经历的几个片段,分别是:砍芦苇、烧书、游泳。叙写了一群青年学子“文革”期间在吴江的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表现了他们爱太湖而去毁太湖,爱读书却亲手焚书,珍爱友谊却因友谊而死的茫然与痛苦,从而揭示“文革”对青春对人性的扭曲与摧残。面对这一切,作者的内心也是痛苦,悲愤的,无奈的是却无力去改变,只能用文字来诠释自己内心的感受。从这篇文章中隐约可以读出作者的悲情,文字中流露出来的情感,能让人产生共鸣。通过读这篇文章,感觉像是跟随着作者一起经历了文革,一起去松陵镇走了一趟。最后,我想说的是以后有时间的话,我一定要将《文化苦旅》这本书,重头至尾去细细品读一番,我想我定会有所收获。
文化苦旅吴江船读后感三:读《吴江船》有感不知怎么地从初入眼帘的三个字题目“吴江船”,我便已经感受到一种凄美而又深沉的基调。而本文着实是完全笼罩在一种忧郁的氛围之中。从故事的开篇即一个“冷”字,冷的不仅是身还有心,不难体会在那个年代的学子心中背景离乡的无奈与哀愁。他们背着那笨重的行李蹒跚踉跄地踏上充满着未知而又艰辛的路程,他们知道那笨重的行李中蕴含着父母对远方游子的无限牵挂,可他们又可否明白那笨重的行李中承载着生命不可承受之重呢?太湖的美恰好反差似地倒映出了那像血一样殷红,残忍,被人为扭曲的青春之歌。在人生像激流一样涌进的年龄,本该是努力拓展自己眼界,放飞自己梦想的时候,可对于他们来说又是何其的不幸,他们的视野被局限在了太湖这一狭小的区域之中。他们想要挣脱出这一框架,于是他们不顾身心的疲惫,夜里偷偷地与浮士德对话,到狄更斯的小旅馆里逛上一圈,再与曹雪芹磨上一会。可是现实的无奈总是好景不长,上帝好似在嫉妒这个梦太美,所以又发疯似地夺了去。现实生活中的“上帝”就更具讽刺意味了。“上帝”愤怒了可想而知后果有多么严重,所以又上演了一出现实版的“焚书坑儒”。或着说他们比历史上的焚书坑儒更为狠厉,因为他们企图用学子们自己的手亲手埋葬属于那个年代学子真情的寄托,渴望真理的灵魂,又有什么比一个人没有精神支柱的灵魂来得更为悲凉呢?在被剥夺了读书的权利后,学生们在劳作之余只好用游泳来打发业余时间。运动又重新激发了属于年轻人特有的朝气与活力,学生们从焚书后的悲伤麻木中苏醒过来,女生爱美活泼的天性得到了唤发,男生恢复了人性中对美的认知。男女之间这个时候都有些朦胧的好感,可这又有什么错呢?男女之情是友谊,也可能是爱情,不管怎么说都是爱的一种,给这种美好的感情加上阶级斗争的头衔,无疑是对人性本身的亵渎。终于“一个漂亮热情、善于交际的女学生”在阶级斗争中不堪忍受对生命亵渎或者说她知道无谓的反抗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便干脆投进了太湖的怀抱,真正成了太湖的女儿。一群没有了书的书生,从千古吴江到千古苏州,不知去干什么,也不知为什么突然被通知回城了。学生没有书已经够荒缪的了,还不知道去干什么,又不知道为什么回来,就足以看出故事情节的荒诞性。但这样的故事却是真实的,可想而知真实的可怕,足以振憾今天的每一个中国人。同在文化繁盛的吴地,同坐着夜航船,同为喜爱书的文人学子,明代文人为“虎丘山曲会”而奔忙,清代柳亚子为“南社”而奔忙。历史却“神奇”般地出现了倒退,难道那个时候的中国人是真还不如古人吗?不,不是。是那个时候的中国领导人没有看清中国应该走的道路。中国复兴之路可以重新走,可生在那个年代的学子呢?显然,生在那个时代的学生只有默然承受文革所带给他们的伤痛,成为埋葬文革的殉葬品了。也许那个时代的学生只希望后世的子孙不要在走上他们的路了……
文化苦旅吴江船读后感四:《吴江船》读后感夜航船,我想现在已经几乎见不着了。但一次偶然的机缘巧合,我追随余秋雨的足迹,了解了他与夜航船的邂逅……时间:20世纪70年代地点:吴江人物:余秋雨一届的大学毕业生们事件:筑围堤那年头,大学生们都要去外地“洗去身上的污点”(做苦工)。每天清晨,所有人都要踏入彻骨的太湖水中,割去芦苇,种点粮食,筑筑围堤,晚上钻井温暖的被窝,抓紧时间看上会儿书。就这样一天又一天,工作完成了,大家却一个个面无血色。结果,书被发现了,被烧毁了,被他们自己的手烧了……没有了精神粮食,干嘛呢?还好当时是夏天,收工后可以游泳。男生直接往水里一跳,快活地游起来。女生看了一会儿也眼馋了,全都换上泳衣。此后,男女生的接触多了起来。男生还在女生宿舍门口挖了一口井,还用石子垒出三个字:友谊井。好景不长,报告者们接二连三地揭发着。有一天,一位正在受审的女生不见了,最终在湖里找到了她的遗体。两年后,政府下令回城。月黑风高,我们乘着船驶回城镇。这样,余秋雨的第一次夜航,也有20多年了。读完后,我实在不知该说些什么。散文我还是第一次读,给我的感觉就像一个梦,朦朦胧胧,感触很深,却又说不出它是什么。这种经历,是我们无论如何也不会有的。每天如饥似渴地读着书,却又要烧掉这些文化瑰宝。大家发展了一小段无邪的恋情,却又被告密者们无情地粉碎。那些坐夜航船归乡时想起的零零散散,是珍贵无比的回忆。无论是好是坏,是福是祸,都是无法取代的。这大概便是我们这一代体会不到的吧。

文化苦旅吴江船读后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