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活着的意义

发布时间:2018-07-01 08:07:53

人生活着的意义

责任

我们每个人从一出生开始都已经意味着责任的产生, 责任自始自终贯穿着我们的一生,责任它有两成含义:

1/ 一个人不得不做的事,也就是分内应做的事

2一个人没有做好自己的和工作,所必须承担的后果和责任。

他包含为四种责任:自我责任,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学习责任.

诚然,人的生命是短暂而有限的,但是责任却是重大的.所以在有限的生命里做一些有责任的事,会让生命变得更有意义.这些责任小到对自己的学习和行为负责,对工作的认真/敬业爱岗,对父母的孝心,对妻子的忠诚和情义和对孩子的关心和教育,大到关心国家大事,为百姓,为社会谋福祉.俗话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那怎样才算是有责任的人呢?首先,他会对自己人生每个阶段的所应当承担的责任负责,只有敢于对自己负责的人,才能勇敢的面对生活,一步步前进,不段完善自我,不会为生活和工作中的挫折而推卸责任.就像西点军校里的一句话:不找任何借口.

一个人一生幸福还是不幸,成功还是失败,没有一定的定数.选择权就在你自己手上,就看你对你的人生持着一个什么样的态度.我们每个人只有做一个负责任的人,才会不断地完善自我,成就自我,才会让自己一步步走向成功.

入世和出世

出世”,是指人的精神超脱世间的痛苦和烦恼。“入世”,是指人的精神在于世间的痛苦和烦恼。.

“出世”, 古代一种对世俗之事不关注的思想,不涉足于世间的俗务。

“入世”, 步入社会;投身于社会,也不等于沉迷于红尘世界,被七情六欲所牵,被物所转。

我们应当用出世的态度或精神,来做入世的事业。这主要是态度方面的,或者说是世界观与人生观。就是人生在世,确实要很好地处理出世和入出的关系,要用辨证的观点看待这一问题,才能有正确的答案。入世,就是把现实生活中的恩怨、情欲、得失、利害、关系、成败、对错等做为行事待人的基本准则。一个人入世太深,久而久之,当局者迷,陷入繁琐的生活末节之中,把实际利益看得过重,注重现实,囿于成见,难以超脱出来冷静全面的看问题,也就难有什么大的作为。这时就需要有点出世的精神。出世,就是尊重生命、尊重客观规律、既要全力以赴,又要顺其自然,以平和的心态对人,以不苛求完美的心态对事。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对有些东西看得淡一些。按照自然规律去做事,这样才能排除私心杂念,以这种出世的精神去做入世的事业,就会事半功倍。可以说,出世在渡己,入世在渡人。如儒家讲气节。不以财富、权力、声望为追求目标,而讲修身、养德、济世。这是出世观和入世观的统一。


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以入世的态度做事
这句话就是说:做人不要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不要过分追求功名利录
做事则重在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做对社会有意义的事。

出世方能入世,入世方能出世

只要能够超越人生者,才能把握人生,否则就无法适应人生,只有把握人生者,才能超越人生,否则就无法享受人生。

而作为一名国家或者企业公司的工作人员,能够精准的把握出世与入世的智慧将会受益无穷。

一方面,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不争名,不争利,求宁静以致远,大隐隐于朝。不去计较眼前的一时的得失。此时,若能发扬些出世的态度,坦然处置,定然会减少些系统内的能量消耗。

另一方面,以入世的态度做事。在工作中要认真严谨,不可得过且过。很多工作开展起来是有难度的,此时就要本着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入世态度,此时,我们每个人就要发挥入世的态度,要去计较得失,而且要计较的深远,要考虑到国家或者公司的利益,当责令改造则责令改造,当关闭则关闭,所谓要谋就谋千秋利!

这是一个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生存方式,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出世已经不复存在了,唯有本着出世的精神入世做事才能获得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双丰收。

以入世的态度做事,以出世的态度做人,这将是我们每个人追求的最高境界。

立德 立功 立言

这句话中"立德"是指做人,"立功"是指做事,"立言"是做学问,也就是说,做人最为重要,然后才是做事做学问。

立德,

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为人处事,首先要做的是树立自己的道德风范,提高道德修养,订立道德标准并且感染给其他人,使所有的人都跟着你向善.

远古时唐尧担任部落联盟首领,选贤任能;任职一定年限后主动禅让,交班给能干的虞舜,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屈原在楚国,一腔爱国热忱不能发挥,反而遭谗被放,但他决不背离祖国,宁愿投江自沉,以死明志。还有柳下惠克己守礼,坐怀不乱传美名。坚持国家民族利益和个人气节,决不叛变出卖灵魂的,则有汉朝的苏武和宋末的文天祥,等等。新中国树立的道德典范,我衷心敬佩的有雷锋、焦裕禄、孔繁森……

立功,

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救国家民族于危难,挽狂澜于即倒. 为人民做了好事,立了大功立功:神农尝百草,发明谷物种植和药物采用。大禹牵头治理浩浩怀山襄陵的大洪水,安定了九州大地。秦始皇统一六国,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确立郡县制,建立了封建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张良韩信萧何三杰各展才能,辅佐刘邦争雄项羽、创立汉朝。研究诸葛亮鞠躬尽瘁,辅佐刘备父子据蜀三国鼎立。郑和率领海船队远征,李时珍采药辨药,撰著成《本草纲目》。戚继光领导抗击倭寇。郑成功挥军收复台湾……,史不绝书;其中好多至今活在中国人民的口头和心中。

这也是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之处,西方人的成功是建立在个人的成功之上,而我们中国人的成功是建立在大多数人的成功之上,表现为立德 立功 立言.

立言,

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写书立言,讲自己的言行,自己对事情的理解积累写成书流传下去。让更多的人受益. 以救世之心著书立说。

老子《道德经》五千言,指出柔弱胜刚强,提倡无为而无不为;积极入世方面发展出黄老之术即帝王南面统治术,消极避世方面演化成道家道教养生术。

立德立功立言,三者集于一身,意思是指——个人在世间生存,生命有限;要让自己的人生被人们所纪念、为历史所记载,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一般来说只有三种途径:最高级的是修养完美的道德品行,其次是建立伟大的功勋业绩,再其次是确立独到的论说言辞。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第一句为天地立心

天地没有心,但人有心,人的心也就是天地之心为天地立心就是发展人的思维能力,以理解自然界的万事万物的发展规律。让我们每个人按照自然规律去做人做事.

在古代天地一词并不专指自然界。儒家经典《易传》中有一个关于天、地、人的三才宇宙模式,表明古人倾向于把天、地、人看作一个整体。因此,天地也就是天地之间的意思,既包括自然界,也包括个人和人间社会。 天地之心是《周易·复卦》的术语, 天地之心就是上天有好生之德,只以生物为本。肯定天地是有心的。生物之心是天地所固有的,无需人来.其实,为天地立心是指为社会建立一套以等道德伦理为核心的精神价值系统。 立心也就是立天理之心,因为天理能使天下悦且通,从而使天下(社会)必然会普遍接受仁孝之理等道德价值。实现和谐社会,国泰民安的大同局面.

第二句为生民立命

生民指民众百姓。这涉及儒家一直关注的安身立命问题。古代安身立命有两本书很好,建议大家看一下,

一为:<<安士全书>> 二为:<<了凡四讯>>

为生民立命,主要指人的命运。历史上长期流行的是命定论,认为人只能听凭命运的摆布。然而就像古书<<了凡四训>>里讲了一句很经典的话,命自我做,福自己求.如能懂得反省和了悟之身之因, 努力改过迁善,务要和气,务要包容别人的过失, ,扩充德性,多行善事,就一定可以超越命数的.因此,为生民立命是说为民众选择正确的命运方向,确立和了解生命的意义,从而改变命运.

第三句为往圣继绝学

往圣,指历史上的圣人。儒家所谓圣人,其实就是指人格典范和精神领袖。绝学,指中断了的学术传统。儒家学统自孟子之后就中绝了,所以要努力恢复。我们要继承古圣先贤的绝学,各种经典书籍,为社会的和谐,家庭的幸福,个人身心的安乐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四句为万世开太平

太平大同和谐等观念.现今是社会不光是以太平为本,而是以更深远的视野展望如何使万世”“太平基业问题,这也是这句话的不同凡响之处。

四为句的理解,不能脱离儒家。总之,四为句涉及社会和民众的精神价值、人生意义、学统传承、政治理想等内容。他是社会乃至企业,个人追求的最高境界,为社会重建精神价值,为民众确立生命意义,为前圣继承已绝之学统,为万世开拓太平之基业.因而也可说是人类教育最高的向往。

格物 致知 诚意 正心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

1)格物——调查研究

  格,就是确实研究清楚。格物就是在读书中求知,在实践中求知,而后发现规律,明辩道理。

2)致知——认清本质

就是探究事物发展的本来面目和规律性。

3)诚意——意念诚实

  发自于内心,不矫饰,不做作,不欺人,不自欺,在慎独上下功夫,严格要求自己,修养德性。

4)正心——动机纯正

  就是要除去各种不良的情绪和邪念,不为诱惑所动,保持心灵的安详。心得其正,则公正诚明,心正自然不怕影子歪

5)修身——提高修养

  只有自身的品德端正,无偏见,无陋习,才能为别人所拥护。修身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功夫的落脚点,又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出发点。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

6)齐家——经营家庭

  就是要经营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只有教育好自己的家庭成员,才能教化他人。一个家庭后院经常起火的人哪有能力哪有精力去治理企业和国家呢?

7)治国——以德治国

要使仁、敬、孝、慈、信的仁爱之风充满全国,国治而后天下平。

8)平天下——天下太平

   就是要布仁政于天下,使天下太平。只有实行坦诚至公,以德为本,才能达到天下太平的境界。

8个条目是被列为四书之首的《大学》你讲的,也是我们每个人一生走向成功所必须要了解和学习的,更是很多人的一生所要追求成功的一种境界. 他是以自我完善为基础,通过治理家庭,直到平定天下,是几千年来无数知识者的最高理想和实现人生价值的体现。

内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进德)

外治:齐家,治国,平天下 (外修)

修身,其实内修外治都是修身,如果一定要分开的话,就选内修吧.

“内圣外王是中国学术的全体啊!内,自我的修养;外,成就一番事业,这就是领导力。

自天子已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古代,无论你是皇帝还是普通老百姓,都要以修身为本,如果做不到修身就失去了为人的根本,这样根本谈不上其他的功业!只有做好了修身,才可以齐家;只有做好齐家,才可以治国;只有做好治国,才可以平天下.

8个条目的意思是:

从一个人内在的德智修养,到外发的事业完成,构成一贯不断开展的过程。以修身为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即其内在的德智修养,明明德的功夫。齐家、(立业)、治国、平天下为管理者外发的事业完成, “亲民的发扬。而物格、知至、意诚、心正、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表示每一阶段调整得恰到好处的状态, “止于至善的境界。

事物的原理一一推究明白,然后才会拥有渊博的知识,彻底了解事物。拥有渊博的知识,彻底了解事物,然后意念才会诚实。意念诚实,内心才会端正而无邪念。内心端正,然后才能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自身的品德提高了,家庭才会整顿好。家庭整顿好了,然后国家才会治理好。国家治理好了,推而广之,然后才能使天下太平。

人在青年,有两件事情需要做,一为修身养性,二为收敛!至于齐家治国,却看日后你的造化!

古人的修身养性之道“静。古人关于修身养性之道,特别强调一个字、一个字。    古人的所谓修身养性,实际上就是通过自我修炼来达到自我完善的一种途径,就是要把先贤之美德才学化为自身之习性功力。而要,就首先要能,否则,心浮气燥,是修不下去的.

    对于年轻人来说,修身养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修身养性对于一个人的一生的成功来说又是很重要的境界。

人生活着的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