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少年诗词

发布时间:2015-04-25 17:12:37

咏指甲花》——少年毛泽东的诗词创作(转载)

    星期天上午,为了完成最后一道语文作业——摘抄描写凤仙花的好词好句,我打开电脑上网搜索,可是找到的资料很少,而且不怎么满意。我知道,凤仙花因为能够染指甲,又被称为指甲花。于是,我用“描写指甲花的好词好句” 搜,偶然搜到少年毛泽东作的第三首诗——《咏指甲花》并读了少年毛泽东诗词:《吟天井》《赠父诗》《咏蛙》,赞叹一代伟人少年时期的非凡,特转载与大家共同学习

     毛泽东同志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同时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一生与诗词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日理万机之余,以极大的兴趣和激情,创作了大量雄奇瑰丽的诗篇。
    毛泽东诗词艺术风格的三个特点。第一,豪放大气。第二,想象浪漫。第三,文采华美。
    毛泽东的诗词作品少而精,根据《毛泽东诗词集》最新版本统计,自1915年至1966年近半个世纪的时间内,毛泽东诗词仅有67首。而毛泽东少年时期的诗词作品,更鲜为人知,显得尤其珍贵。
    毛泽东的故乡是一个山水秀丽、富有传奇色彩的地方。相传舜帝南巡至此,被雄山秀水所吸引,令臣僚奏韶乐,引来百凤朝仪,留下“乐成九韶,音召凤至”的千古佳话。从此,这里名曰“韶山”,成为历代文人墨客游览歌咏的胜地。故乡的人文景观、神话传说,赋予毛泽东浪漫多情、想象丰富的诗人气质,使他在少儿时期就显露出非凡的诗词天赋。
    1902年正月的一天,刚满八岁的毛泽东来到外婆家拜年。在阵阵锣鼓、鞭炮声中,一群耍狮子的队伍进村来了。毛泽东兴高采烈地跟随大人去看耍狮。按照当地习俗,狮子耍到谁的身边,谁就要赞几句吉利话以讨个口彩。那些吉利话通常都是整齐押韵而富有诗意的顺口溜。当狮子活蹦乱跳地耍到毛泽东身边时,小小年纪的他灵机一动,脱口赞道:

    狮子眼鼓鼓,擦菜子煮豆腐。  
酒放热气烧,肉放烂些煮。

     这首活泼有趣的顺口溜,从一个儿童的视角,生动地描写了狮子的可爱形象和烧酒煮肉的热闹农村气氛。“擦菜子”是当地自制的一种腌菜,“擦菜子煮豆腐”是湖南人十分喜欢吃的菜。他的朴素语言散发着浓厚的乡土气息。
    少年毛泽东记性特别好,有时简直是过目不忘。一次,先生出去有事,要求学生在教室读书,不许出房间。可先生前脚刚出门不久,毛泽东就把书背会了,也就跟着先生的后脚出去了。先生回来不见毛泽东,便派人把他找来,厉声责问:“为什么跑出去了?”毛泽东回答说:“书背熟了。不信,我背给您听!”先生也明知背书难不倒他,便指着天井对他说:“不让你背书了。你有本事不服管教,那就作一首《咏天井》诗来,做不好我再打你的板子!”
    毛泽东不动声色,绕着天井转了两圈,仔细观察着那四四方方的天井:四周围着高高的墙,井水清澈见底,几条小鱼嬉戏在水底卵石间,煞是可怜。由此他先想起被先生关在小屋里读书的小伙伴,触景生情,即兴吟出一首《吟天井》:

     天井四四方,周围是高墙。
    清清见卵石,小鱼囿中央。
     只喝井里水,永远养不长。 

    这首诗表面上是介绍了私塾天井的环境和景象,实质上把关在小屋里读书的小伙伴比喻成了小鱼,揭露了封建教育的局限和弊端。学生们听了,高兴地都拍手叫好。先生心中一惊,没想到毛泽东小小年纪就能出口成章。先生先是一阵尴尬,继而转怒为喜,板子自然不用打了。
    少年毛泽东作的第三首诗是《咏指甲花》。那是一个夏天,毛泽东到外婆家附近的保安寺玩耍。他看到寺院四周盛开着色彩斑斓的凤仙花。这是一种不择土壤、随处生长的小花,因花瓣可用来染指甲,故俗称指甲花。望着顽强生长、傲暑盛开的指甲花,少年毛泽东不禁萌生写诗欲望,并联想起古人各得其趣的咏花诗文:陶渊明归隐田园,独爱菊花;周敦颐生性清高,独爱莲花。此时的毛泽东却偏爱枝叶弱小、意志坚强的指甲花。从保安寺归来,毛泽东吟成了一首五言诗《咏指甲花》:

 
    百花皆竞春,指甲独静眠。
    春季叶始生,炎夏花正鲜。
    叶小枝又弱,种类多且妍。
    万草被日出,惟婢傲火天。
     渊明独爱菊,敦颐好青莲。 
    我独爱指甲,取其志更坚。

     这首诗以浅近、明快的语言,描写了指甲花的生长特性和笑傲炎夏的坚强性格,结尾点明题旨,寄托了少年毛泽东高尚的理想和情操。
    1910年,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要他去做生意,毛泽东却立志走出韶山冲继续求学。经过自己的力争和亲友、老师们的一致劝说,父亲才答应他的要求。
    在离家赴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求学前夕,毛泽东提笔写了一首《赠父诗》,夹在父亲每天必看的账簿里。这就是:

《赠父诗》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少年时的书生意气,风华正茂时挥斥方遒的豪情,这首诗给我们展现了一个个性豪放、雄心壮志的少年形象,也让我们看到了作为一代伟人的毛泽东的大气!这首诗是少年毛泽东走出乡关、奔向外面世界的宣言书,表明了他胸怀天下、志在四方的远大抱负。
    在东山小学就读期间,先生令学生吟诗抒怀,毛泽东写了一首《咏蛙》诗:

     独坐池塘为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这首诗是已知的、毛泽东少年时期最后一首诗,诗中描绘了青蛙威武轩昂的形象,以蛙设喻,抒发毛泽东人小志大、藐视天下的气概和胆略。
         少年大志,一生大为;少年无大志,一生难作为。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后来的丰功伟业,正是基于他们年轻时的壮志激励。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当今时代同样需要中流击水、中流砥柱型的英豪,青少年更应敢为人先立大志、成英豪,踏实奋进,渐强渐升,以不辜负时代的重托,民族的期盼。

毛泽东少年诗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