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节日习俗的诗句

发布时间:2019-01-22 23:04:56

反映节日习俗的诗句

  篇一:的传统节日习俗及其寓意、相关诗句

  的传统节日目前主要有八个,下面按照日期次序,将每个传统节日的日期、相关习俗、寓意以及相关诗歌名句摘录如下.

  1. 除夕

  (1) 习俗:农历十二月三十。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做“守岁”。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

  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门笼,人们则换上带喜庆

  色彩和带图案的新衣。

  (2) 寓意: 含有“旧岁到此而除,明日另换新岁”的意思,即“”。

  (3) 描写除夕的诗句有:

  《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2. 春节

  (1)习俗:一般以吃年糕、饺子、汤圆、大肉丸、全鱼、美酒、苹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肴馔为主;并伴有掸扬尘、洗被褥、备年货、贴春联、贴年画(门神钟馗)、包饺子贴剪纸、贴窗花、贴福字、点蜡烛、点旺火、放鞭炮、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送年礼、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等众多活动,极尽天伦之乐。 (2)相关传说及寓意: 古称:元日、元正、元辰、元朔、岁旦、岁首、岁朝、新正、首祚、三元(“正”即正月之“正”)俗称“过大年”, 古时候有一种叫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所以每年春节,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3)描写春节的诗句有: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1)习俗及寓意: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2)描写元宵节的诗句有:

  《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4. 清明节

  (1)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2)描写清明节的诗句有: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1)来历及习俗:端午节是人民纪念的,节日里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放黄烟子、吃十二红。

  (2)寓意:描写端午节的诗句有: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6. 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

  (1)来历和习俗: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在这一天晚上,妇女们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活动,礼拜七姐,仪式虔诚而隆重,陈列花果、女红,各式家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爱。

  (2)描写七夕节的诗句有: 迢迢牵牛星

  (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7.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1)习俗及寓意:中秋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轻松的欢娱。“民间拜月”则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2)描写中秋节的诗句有: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8.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1 习俗及寓意: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

  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联系的有赏菊赋诗、插茱萸、吃重阳糕等

  风俗。

  (2 描写重阳节的诗句有: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篇二:关于节日的古诗和习俗

  正月初一,亦称元日,有祭神贴桃符的习俗。相传东海度朔山大桃树下有神荼、郁垒二神,能食百鬼。古人用桃木画二神像,悬挂在门口来驱鬼。五代开始在符上写联语,后来演变成春联。

  1)王安石《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唐)高适《除夜作》: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上元

  正月十五,亦称元宵、元夕、元夜。古代习俗在上元夜张灯为戏,所以又称灯节。元宵活动盛大在有灯会和烟火活动。舞龙舞狮,社戏杂耍,从白天起就开始进行,直至深夜。

  1)(唐)苏味道《正月十五日夜》: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2)(宋)辛弃疾《青玉案 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3)(宋)欧阳修《生查子》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社日

  农家祭土地神的日子。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开始有秋社。春社在春分前后,秋社在秋分前后。社日这一天,乡邻们在土地庙集会,准备酒肉祭神,然后宴饮。王家《社日诗》:“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寒食

  清明前二日,即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有时是一百零六天。相传起源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介之推在绵上之山隐居,晋文公为逼他下山放火,他抱树而死。晋文公便下令这一天禁火寒食,以后演变为寒食节。每逢寒食节,人们要禁火三日。从上到下只吃瓜果点心一类冷食。元镇《连昌宫词》:“初过寒食一百六,店社无烟宫柳绿。”寒食禁火 元张养浩曲《中吕。兼尧民歌。寒食道中》“清明禁烟,雨过郊原”

  2)韩 翃《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3() 偓《寒食夜》: 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烟雨中。

  阳历四月五日是清明节。清明节的习俗主要是踏青和扫墓。杜牧有《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上巳

  原定于三月上旬的一个巳日,所以叫上巳。曹魏以后,这个节日固定在三月三日。早先,人们到水边去游玩采兰,以驱除邪气。后来,演变成水边宴饮,郊外春游的节日。杜甫有《丽人行》诗:“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端午

  五月初五,又称“端阳”、“重五”, 民间要自发组织龙舟 比赛,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艾草于门庭。这个节日相传是纪念楚大夫屈原忧国忧民,奋身投汨罗江的故事,老百姓以糯米以棕叶包成饭团投入江中作饵,让鱼鳖不食他们尊敬的屈大夫。

  七夕

  七月七日。民间传说此日夜间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妇女们结彩楼,陈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人主张将“的情人节”定为“七夕”。 杜甫《牵牛织女》诗:“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和凝《宫词》:“阑珊星斗缀朱光,七夕宫嫔乞巧忙。”

  (宋)秦观《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中秋

  八月十五日。八月十五在秋季的正中,所以叫中秋。此时秋高气爽,月光最美,为赏月佳节。中秋围坐吃月饼,然后走出户外赏月,还有一家人团聚 之意南宋时的中秋夜,都要燃放十万羊皮纸做的灯,让它们顺钱塘江水飘流,是夜星星点点的钱塘江面上,宛如星汉,良多乐趣。

  韦庄《送秀才归荆溪》:“八月中秋月正圆,送君吟上木兰船。”

  1) 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

  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3)《中秋月》【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

  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4)《水调歌头》【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

  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重阳

  九月初九。又称重九。古人认为九是阳数,日月都逢九,称为重阳。古人认为此日带茱萸囊登山饮菊花酒可以免祸,于是便有了这一天登高饮酒的习惯。九月九日佩茱萸草,在风和日丽的 日子里,登高坡之顶,饮菊花酒,使人想到生命的和自然浑然一体,所以想到长寿。

  1)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唐)孟浩然《秋登万山寄张五》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3)(宋)李清照【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4)毛泽东采桑子《重阳》(一九二九年十月)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腊日

  腊是祭祀名,岁末祭众神叫腊(所以十二月叫腊月)。古代十二月初八是腊日,村人击细腰鼓,作金刚力士来驱逐瘟疫。杜甫有《腊日》诗:“腊日年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腊八煮粥

  十二月八日是祭祀灶神的日子吃所谓“腊八饭”,就是以

  各种果子杂料煮粥而食

  除夕

  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除是除旧布新。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苏轼有《守岁》:“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除夕守岁

  人家尽量争取团圆,全家围炉而聚,喝酒吃美食以辞旧岁,迎新年之意,而户

  外则是爆竹声声。家大小在一起度过一个温馨的一年中最后一个夜晚

  四。三月曲水

  就是河流弯曲之处,水流速度减缓,旧时,游人乘坐画舫顺水飘流,每至港湾或河流弯曲处,则停下来饮酒赋诗。曲水流觞

  七。四月佛诞

  大小禅院都有浴佛 斋会,和尚以香药糖水赠送香客,民间则煮酒,吃春季瓜果纪念。

  十。中元鬼节

  中元节在七月十五日,俗称“冥节”,这天据说要烧纸钱饷亡魂, 寺院要设法会,作道场以超度亡魂。中元节又被称为“盂兰盆会”,

  篇三:传统节日习俗及诗句

  传统节日习俗及诗句

  春 节:

  时间:农历正月初一,

  习 俗:熬年守岁 贴春联和门神贴窗花年画 扫尘 燃放爆竹 拜年 蒸年糕

  诗 句:

  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2、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范成大卖痴呆词)

  3、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董必武)

  4、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林伯渠)

  5、田家占气候 共说此年丰(孟浩然)

  元宵节:

  时间:农历正月十五日

  习 俗:吃元宵 观灯 耍龙灯 耍狮子 踩高跷 划旱船 扭秧歌 打太平鼓

  诗 句:

  1、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欧阳修)

  2、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张祜)

  3、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李商隐)

  4、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姜白石)

  5、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唐寅)

  清明节:

  时间:春分后十五日,冬至后的106 (公历446日) 习俗:禁火 扫墓踏青 荡秋千 踢蹴鞠 打马球 插柳 放风筝 句: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

  2、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张继)

  3、俏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王禹)

  4、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吴惟信)

  5、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高启)

  端午节:

  时 间:农历五月初五

  习 俗:赛龙舟 端午食粽 佩香囊 悬艾叶菖蒲

  诗 句:

  1、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文秀)

  2、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张建封)

  3、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李静山)

  4、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老舍)

  5、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边贡)

  七夕节:

  时间:农历七月初七。

  习俗: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在这一天晚上,妇女们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活动,礼拜七姐,仪式虔诚而隆重,陈列花果、女红,各式家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爱。

  诗句:

  《七夕》

  【唐】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中秋节

  时间:农历八月十五日

  习 俗:文人赏月民间拜月 中秋宴吃月饼 玩花灯舞火龙 句:

  1、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陆龟蒙中秋待月)

  2、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3、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杜甫 八月十五夜月)

  4、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5、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重阳节:

  时 间:农历九月初九

  习俗: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

  诗 句:

  1: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望积风烟。(卢照邻)

  2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王勃 )

  3、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杨衡)

  4、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文森)

  5、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

  

  

反映节日习俗的诗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