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政治思想

发布时间:2020-01-08 18:13:49

第三讲 道家的政治思想

本讲重点:

1、老庄简介 2、道家思想体系及核心 ——“道”、朴素辨证法

3、道家价值观 4、道家审美特质 5、天人合一、中和之美

道家概述

一、道家流派

(一)“道家”之称

“道家”之称是从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开始的,称之为

“道德家” 和“道家”。此后,“道家”遂成为传统的称呼。

(二)道家的自我意识 第一,他们有树立旗帜和宗师的倾向。

第二,思维方式和使用的范畴、概念基本一致 第三,有一定的师承关系

(三)外界眼中的道家——“党

“隐者”

“贵生之士”(《韩非子·六反》)倡导“全生之说”

2、道家的理论特点

(一)讲道

“道”是他们整个理论中的核心范畴,也是他们整个理论体系赖以存在的基础。

(二)讲因道或法自然

道家研究事物的规律与运动,意在引导人们的行动要符合道,符合自然。

《老子》 “法自然”

《庄子》 “与天合一”,“与天地为一”

《管子》 “随天”

3、道家中的不同的政治派别

(一)道家共同点是“无为而治”。至于如何“无 为而治”,又有不同的理解或侧重点,于是在政治上表现为不同的流派,从而形成派中之派。

(二)不同派别与主张

4、道家的政治倾向

积极参与政治,出谋划策《老子》、《管子》中的道家,马王堆《老子》乙本卷前古佚

书积极地参与政治为统治者出谋划策较多地论述了政治哲学问题,广泛的适应性

反对一切政治,不合作主义杨朱和《庄子》既反对一切政治,又宣传不合作主义,还对当时所有的统治者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对劳动人民投以同情从总体上看,它不是教人去抗

争,去争取生存的权利,而是引导人追求精神的满足和超脱

二、道与政治
《老子》把具有丰富哲学内容和政治内容的思想都归于一个最高范畴之

下,这个最高范畴就是。所以,不仅反映了老子本人的宇宙自然

观,也反映了他的社会人生观

(一)的概念:多层次性

   第一,代表宇宙和事物的本原;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老子·二十五章》)

   凡道无根无茎,无叶无荣,万物以生,万物以成,命之曰道。《管子·内业》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庄子·大宗师》

第一节 老子

一、老子与《老子》——学界难解之谜

(一)老子

1 早在战国就已不清楚。司马迁的《史记 》给老子立传,讲的也是

含混不清。

2 近代以来的几种观点,

1)历史上根本没有老子其人;

2)历史上有其人,具体看法则大相径庭:

东周后期的老聃(郭店竹简),又名李耳,为东周的守藏史,孔子曾经向他学过礼。

战国时期东周的太史儋(郭沂:今本的作者)。

楚国的李耳(老莱子)。

上述三人本为一人,流传中分为三

(2) 《老子》

1 作者

   有的说是上述人的作品;有的说书中的思想是春秋末老聃的,但成书于后;有的说书与人无关。

2 成书时间

   春秋末期说,战国初期说,战国中期说,战国末期说等。

大体上讲,书中的思想大约是老聃提出来的,成书于

战国前期,《老子》一书应是老子一派的共同创作。

3 内容与特点 

(1)全面揭示了柔弱在事物矛盾中的地位与作用。

《吕氏春秋·不二》:《老子》的中心思想:老聃贵柔。

(2)以论哲理称雄,哲学与政治融为一体,人君南面之术的经典。

(一)的概念:多层次性

  第一,代表宇宙和事物的本原;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老子·二十五章》)

凡道无根无茎,无叶无荣,万物以生,万物以成,命之曰道。《管子·内业》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庄子·大宗师》

第二,是规律性的

     反者,道之动。

   对立转化的规律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反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塞翁失马)

   返本复初——循环运动的规律,老子哲学的归结点

   有物混成……周行(与同义)而不殆……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第三,指生活准则的

  形而上的落实到生活的层面,作为人们行为的准则,就成为人类的生活方式和处世的方法了。

   

   当落实、作用于万物,而内化形成各种事物的属性或特性,这就是;同样,落实到人生层面而作为我们生活准则的,也是

   

   凡是自然无为、致虚守静、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柔弱、不争、居下、取后、慈、俭、朴等观念都是所表现的基本特性与精神

的方法论意义

教导人们去分析和研究事物的本质及其相互关系和规律,

以及人们怎样对待这些关系和规律。

二)的政治特点

1老子的宇宙自然观既是其政治思想的基础和出发点,又是其政治理想的最后归宿。因而,也是一个融哲学、伦理、政治为一体的概念

2混沌

  这种混沌和法令以及各种规范形成鲜明的对立。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老子·十八章》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章,盗贼多有。(《老子·五十七章》)

3政治与自然的一体化

 因自然、因道,即因循、顺应、效法自然法则而推行无为政治。

3、无为政治:少忧民与愚民

(一)《老子》的政治思想的主旨 ——“无为政治

 1有为   为无为

  有为是产生祸乱之源,为无为””首先就是要把这一切祸源铲除。

  无为决不是纯因自然或消极的观望,无为是一种政策,用于实际叫做为无为

 2 主旨——“无为政治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无为无不为

(2) 无为政治内容

1是劝统治者减少活动

 (1)总的原则是三去”——“去甚,去奢,去泰

 (2)具体要求

 薄税敛: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朝甚除(朝廷非常败坏),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饱足)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强盗头子)。

 轻刑罚:法令滋章,盗贼多有

 慎用兵: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尚节俭

治大国若烹小鲜,一要治,二要谨慎  

2 使民失去有为的条件。

 把引起有为的社会条件,用行政、政治等办法加以消除。
  经济上: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政治上:‘’不尚贤,使民不争。
  精神上: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军事上:慎征伐

  制造禁区,使人不敢为欲求利:罪莫大于可(当为之误)欲。

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

老子无为政治的基本精神。

   无为政治,首先不能理解为老子一派要取消政治,让统治者放弃权力,解除对人们的一切束缚。相反,老子正是企图以无为这种更为迂回的手段,来实现其治世的目的;更巧妙地运用自己的权力; 把人们更有效地束缚在自然经济这块老死不相往来的土地上,以实现统治的稳定和功利。《老子》谋求的不是通过统治者的赤裸裸的严刑苛法或温情脉脉的仁义说教来维护统治,而是要造成一种人民的自我智能不发达的环境,实行以智治愚,最终导致圣人对广大的群氓(meng)的安稳统治。

老子》的小国寡民说小国寡民,

使民有什伯[bai]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

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

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

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八十章)

消灭一切技术,消灭一切文化,把人们的社会关系和交往减少到最低限度。这种小国寡民说主要不是反对压迫与剥削,而是反对文明与技术进步。

社会理想:

小国寡民

政治主张:

无为而治

绝圣弃智,绝仁弃义;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慎征伐

第2节 庄子

庄子: (前360——280?)

名周,宋之蒙(河南商丘)人,尝为蒙之漆园吏。《庄子》共33篇,具有宏大之美。

道家学派的继承者,认为现实社会: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

敝屣富贵,淡泊名利,清静无为,

追求遗世独立、追求绝对的自由

2、道家思想核心

(一)核心:

1、道,可道,非常道。

2、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

不改,周行而不怠。可以为天地母,吾不

知其名,字之曰。强为之名曰

3、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

4、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一,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关于的内涵:道是世界的本原。

② “是作用于万事万物的产生、发展

与消亡的客观规律。

③ “是一种神秘的境界。伟大、渊

深,玄妙,朦胧恍惚。

(二)朴素的辩证法:

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

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先后相

随。

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熟知

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存在对立的双方,即对立统一。

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但老子认为转化是循环的,不懂得对立转化有条件。

庄子的主要观点:
1、追求自然本真的存在状态。

2齐物论

齐万物同是非一死生

3、追求逍遥(自由)的人生境界。

无待无己

庄子追求精神和人格的独立和自由。要想获得真正的自由,必须使自己处于很高的层次。

三、道家价值观

注重天道、自然,轻视人事。追求出世,独善其身,知其不可为而安之若命。

人生观

(一)处世哲学

1、身重于外物,少私寡欲。

2、明哲保身,不敢为天下先。

3、以柔克刚,上德若水。

4、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为。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志,功成而弗居。夫为弗居,是以不去。

无为:不妄为还是不作为

(二)生态哲学

1、道法自然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

2、天人合一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

4、道家审美特质

道家文化作为中国本土的文化产物与正统的儒家文化构成了补充和对立面的关系,它们相辅相成地在塑造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文化心理结构和艺术理想、审美兴趣。

1、形式上追求素朴之美

—— 即朴素清新、自然天成的美学倾向,提倡文学、音乐表现形式的简洁与朴实。反对精巧与华美。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十五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2、追求意境的含蓄、朦胧、飘渺

  中国艺术举凡绘中国传统音乐主要受儒家中正和平、温柔敦厚和道家顺应自然、大音希声、清微淡远等思想的影响。

1)大音希声:

最完美的音乐,是作为的音乐,是音乐的自身。这种音乐,我们是听不到的。

追求所谓道的境界的音乐。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

画、诗词、音乐、讲究的是一种"意境",并以此为最高的审美准则。

2)得意忘言:

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忘言。

——庄子

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

——陶渊明

赠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而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五、天人合一与中和之美
天人合一与中和之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两大特质,它决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性质。

这两大文化特质,渗透于中国古代各种文化形式之中,对人的道德修养、伦理关系、社会组织形式、政治管理制度及艺术审美体系等均发生深刻影响。

(一)天人合一
天:天道,天地自然界运行的规律。

人:人道,人类社会运行的规律。

包含着和与人相对应的天地是统一的一体。

天人合一思想演化的过程

1、《易传·文言》提出了著名的与天地合其德

的精湛的天人合一思想。

2、道家思想的天人合一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

我为一

3、儒学汉代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天人相

”“天人感应的神学理论。

4、北宋的张载在中国文化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命题。

1)肯定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2)人和自然都遵循统一的规律。

3)把天人合一看作是人所追求的

最高境界,人生的最高理想是天人

协调。

(二)中和之美

中和之美是中国古代美学的基本形态,古代中国人思考社会人生问题都以中和之美为最高理想。
中和之美的哲学基础是儒家的中庸之道

1、
者,正也,中正、适度、准确、得当。

    尚中:对正确的崇尚追求。

(1)《荀子·yòu坐》载孔子观宥坐之器得出的结论——不偏不倚

2)孔子进一步提出获取的一整套原则

——中庸

中:正确、适度、中正。

庸:用。

中庸:用中

执两用中,在事物的两端、两极、两面之 间求,使事物保持持中不偏、均衡统一的势态,如此事物才发展、才平衡、才和谐有序。

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礼记·中庸》


过犹不及《论语·先进》


《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论语·八佾yì  

  

2、和
(1)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
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国语· 郑语》

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

和:即和谐。是万物昌盛,生生不息的内在根据。是相异要素的统一
 
和而不同《左传·昭公二十年》
美寓于杂多黑格尔《美学》  

3、兼容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的角度上,取文与质的两端的中间点,追
求适度;另从的角度看,只有文与质两方面结合,
才能生出美来。文质彬彬,是两要素间的最佳关系形
态。

4、中和之美的常见表现形式
(1)A而不B式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载季札语:
直而不倨,曲而不屈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2)亦A且B式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既刚且柔
亦阴亦阳

道家政治思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