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著名独白两种译本浅析

发布时间:2016-12-10 10:27:23

【摘 要】本文主要对《哈姆雷特》著名独白的两种翻译形式,即梁实秋的散文体翻译和卞之琳的诗体翻译进行分析。首先介绍了《哈姆雷特》这一著名独白的内容,形式和思想含义。接下来在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对梁实秋的散文体翻译和卞之琳的诗体翻译分别进行了分析,指出各自特点。最后指出两个译本有着不同的目的,针对不同的读者,各有千秋,各具特色。

【关键词】《哈姆雷特》 散文体翻译 诗体翻译

.《哈姆雷特》著名独白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Whether ‘tis nobler in the mind to suffer

The slings and arrows of outrageous fortune,

Or to take arms against a sea of troubles,

And by opposing end them? To die: to sleep;

Must give us pause.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创作的一部悲剧作品,称得上是一部人类心灵咏唱出来的伟大史诗。以上选段出现在《哈姆雷特》一剧的第三幕第一场,甚称是流芳百世,世人为之倾倒的独白。哈姆雷特在这段独白中,思考并探讨人生。这段独白实际上是莎士比亚对生与死,社会与人生的思考,反映出哈姆雷特内心那种特有的痛苦和挣扎,同时也反映出他优柔寡断的性格特征。

这段独白运用排比短句勾勒了世间的风刀霜剑,效果强烈,容易使读者与之产生共鸣。其结构是素体无韵诗(blankverse),特点是每行十个音节,分为五个音步(five feet),每个音步由一轻一重两个音节构成,属于抑扬格(iamb),行与行之间不押韵,但素体无韵诗又不同于自由诗,虽不押韵,但是有固定节奏。

对莎士比亚戏剧的翻译,我国白话文的形式历来有两种,一种是散文体翻译,一种是诗体翻译。

二.梁实秋的散文体翻译

用散文体译剧的代表人物就是梁实秋先生。梁实秋先生以近四十年的漫漫人生完成煌煌四十卷《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不朽盛事,海内外能独自把莎剧全部译成汉语的,迄今只有梁实秋先生一人。并且他对待翻译的态度与他的人生观一样,传统,十分严谨,一丝不苟。在翻译莎士比亚时,他经过大量的爬梳剖析,最终选定未经任何增删的牛津版本作为原文材料,还广泛阅读了许多莎剧专家的大量注释,作细致的比较鉴别,尽量使译作与原作保持一致。

梁实秋的译文:

死后还是存在,还是不存在,——这是问题;究竟要忍受这强暴的命运的矢石,还是要拔剑和这滔天恨事拼命相斗,才是英雄气概呢?死,——长眠,——如此而已;

梁实秋采用了散文体,把原文中的无韵体一律译成散文,而原文中押韵之处则悉数译为韵语。用散文体翻译剧,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白话文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关于译为散文的原因,他在30年代出版的剧译本的《例言》中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这样谈到,莎翁的原文大部分是无韵诗,凡原文为无韵诗,则亦译为散文。因为无韵诗中文根本无此体裁,莎翁之运用无韵诗体亦甚自由,实已接近散文,不过节奏稍微齐整;莎士比亚戏剧在舞台上演员并不咿呀吟诵,亦读若散文一般。所以译文以散文为主。”“不过,所谓无韵诗并不是等于把散文拿来分开排印,这是很重要的一点。

他的译文不是单纯的直译,逐字直译会成为令人无法卒读的文字,也不是完全意译,因为意译能产生流畅的文字,但与原文的语气和节奏相差太远了。梁实秋的散文译本通俗易懂,读起来不会那么枯燥,索然无味。死后还是存在,还是不存在,——这是问题;一个踌躇满志又迷茫敏感的王子形象跃然纸上。

三.卞之琳的诗体翻译

用诗体翻译莎士比亚戏剧的有孙大雨,方平,林同济等人,但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卞之琳先生。

卞之琳先生认为剧本身是一种诗体,而他本人也是诗人,所以卞之琳是诗人译诗,以诗译诗的典型代表。他认为,剧既然是诗剧,译文也要还其诗剧的本来面目,唯有如此,才能充分保持原作的面貌,以复制出同样或相似的效果。周珏良在《卞译莎士比亚悲剧与素体诗的移植》一文中说:卞译莎士比亚悲剧试用的方法把英语素体诗移植到汉语中来是成功的,译文中诗的部分是能让读者感到一种节奏感的。

卞之琳的译文:

活下去还是不活:这是问题。

要做到高贵,究竟该忍气吞声

来容受狂暴的命运矢石交攻呢,

还是该挺身反抗无边的苦恼,

扫它干净?死,就是睡眠——

因为汉语中没有音步,所以卞译采用了模拟办法,以一个两个单音汉字作为一个节拍单位,合成一个音组为一以顿代步

再来看看行数的对应。原文是12行半,译文也是12行半,做到了行数相等。不仅行数相等,而且尽可能对行翻译,也就是说,译文的诗行顺序与原文尽量取得一致。在他看来,形似,而后神似,得形方可传神。形似神似,原本是文学翻译,特别是诗歌翻译力求兼备的品质。真正的诗是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的艺术。这样强调形式,卞之琳先生是这样说的,莎士比亚原著的面目是这样,要让读者看到莎士比亚的原来面目。总之言之,卞先生的译文相当严格地保存了原文的结构,形成了吞吐起伏的节奏,忠实地传达了哈姆雷特王子沉思的内容。

比较两种译文,一个是诗体,一个是散文体,这跟译者不同的意图和目的有关。梁实秋先生的散文体通俗明了,容易理解,适合读者阅读。卞之琳先生的译本比较适合有一定文学功底的相关学科人士阅读,学习,研究。两个译本都较忠实地反映了原作的思想内容,但是两者目的不同,面对的读者群也不同,各有千秋,各具特色。

参考文献

[1]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M]. 卞之琳译. 北京: 作家出征社, 1962

[2] 梁实秋. 梁实秋读书札记 [M]. 北京: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0.

[3] 莎士比亚全集 [M]. 梁实秋译. 呼和浩特: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86.

[4] 孙致礼.亦步亦趋刻意求似——谈卞之琳译《哈姆雷特》[J]. 外语研究, 1996, (2)1-4.

[5] 周珏良.卞之琳与诗艺术[M] 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0.

[6] 朱徽. 翻译理论与译作评析[M]. 成都: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2006

《哈姆雷特》著名独白两种译本浅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