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浦歌

发布时间:2020-08-19 08:48:20

秋浦歌

教学目标

1 结合资料,自主学习,正确理解诗意,入情入境地背诵诗歌;

2 咀嚼和体味重点词语的蕴味,反复诵读,想象诗歌中描绘的火热劳动场面,体会劳动的快乐, 受到心灵的熏陶和滋养;

3 对比参读,感悟诗中瑰丽的想象,神奇的语言,以及诗人乐观豁达的情怀。

教学重点背诵诗歌,在对比中领悟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学习他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难点想象诗中的意境,感悟诗歌的语言特色。

教学过程

一、赛诗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 师:李白是唐代诗坛上的一颗巨星,被历代文人称为“诗仙”。(板书“李白”)李白性格豪 爽,好饮酒,酒后灵感潮涌,出口成诗,他的好朋友杜甫《饮中八仙歌》赞道:“李白一斗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2 生根据自己积累的材料简单介绍李白;

李白(70128日一762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 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

集》传世。

3 生背诵积累的李白诗,比比谁记得多,背得好。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 道难》、《将进酒》、《越女词》、《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望庐山瀑布—古诗文网 作者:李白唐代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 知人论诗,整体观照,是学习古诗的一个重要方法。

解读诗人,诵读诗篇,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

二、层层引领,重塑诗中意境

1、 师:李白一生也写了大量诗歌,但有一首却是我国浩如烟海的古典诗歌中极为罕见, 诗人饱含

激情,唱出了一曲劳动者的颂歌,这在唐诗中是不多见的,因而弥足珍贵,这就是《秋浦歌》。(出 示《秋浦歌》其十四: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 歌曲动寒川。)

2 生自由练读诗歌,然后指名读,把诗读通读顺;

Nan

3 指导理解诗意。

师:读了这么多遍,同学们知道题目的意思吗?

生:“秋浦”是一个地名,“歌”是歌颂的意思。

师:秋浦,在今天安徽贵池一带,是唐朝铜、铁的重要产地。李白在天宝年间,大概是李白 52

左右,也是他辞去翰林职位,离开长安,漫游生活的第十年,流寓于此,写下了 17首秋浦歌,本 首是第十四首。这时期的李白生活是窘迫的,心情也很悲愤,但却始终没有丧失他的乐观和自信。

俗话说:诗中有画,画里有诗。这首秋浦歌就是一幅壮观的图画。

1 诗开头的“炉火照天地, 红星乱紫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一幅色调明亮、气

氛热烈的冶炼场景:炉火熊熊燃烧,红星四溅,紫烟蒸腾,广袤的天地被红彤彤的炉火照得通明。)

2 从“照”和“乱”这两个看似平常的字眼,你体会到了什么?(诗人的新奇、兴奋、惊叹之情。)

3 “赧郎”指什么?让你联想到什么?(联想到工人健美强壮的体魄和勤劳、朴实、热情、豪爽、 乐观的性格。)

4 他们唱的什么歌?歌声果真把寒川激荡了么?(这是诗人的独特感受,是夸张之笔,却极为传

神。揭示出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丰富的情感和美好的情操,字里行间饱含着诗人的赞美歌颂之情。)

5 小结:在诗人神奇的画笔下,光、热、声、色交相辉映,明与暗、动与静烘托映衬,鲜明、生 动地表现了火热的劳动场面,酣畅淋漓地塑造了古代冶炼工人的形象。

5 指导朗读,想象诗中营造的意境。(自由读f齐读f闭眼读,想象:你仿佛看见了什么?听见

了什么?板书“想象”。)

6 播放课件(旧时冶炼工人炼铁时的场面),齐读这首诗歌,再背诵。并说说从中体会到诗人什 么样的感情,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

感悟古诗,重要的是体味诗句背后的情感和蕴味。只有抓住诗歌意境的重建,才能成功实现这种 感悟,突破难点。

三、 比照《悯农》,体味诗人情感

1 师:那还学过哪些有关劳动的古诗?(指名背诵,相机出示配有图片的课件一一李绅《悯农》 其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 当这两首古诗摆在我们面前时,你有何发现?(生对比朗读,说说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 抓住:①描写场面不一样:一首描写农民在烈日下辛苦锄地,一首描写气氛热烈的冶炼场景;②表达 的情感不一样:一首悲愤、抑郁,感慨一粥一饭来之不易,暗斥侵夺农民劳动果实的剥削阶级,一首 字里行间饱含诗人的赞美歌颂之情;③语言风格不一样:一首急切悲愤,抑郁难伸,一首酣畅淋漓, 热烈奔放。)

3、 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诗人李白奔放的激情,浪漫的手法,他的诗歌所散发出的感人艺术力量。)

4 交替互读两首古诗。

常言道:“不比不知道,一比全明了。”比较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途径。比较教学用得好,用

得巧,对帮助学生巩固、归纳知识,提高比较、鉴赏能力,加强文本之间知识迁移,有着很好的效果。

四、 再比生辉,品悟语言魅力

1、 李白在秋浦写的组诗《秋浦歌》其十五更是传唱千古。(出示课件: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 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2 杜甫笔下的“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赞扬的是李白,你能从这首诗中找到他称赞的理由吗?

3 生自由读后汇报,教师引导:

1 诗中最鲜明的特色是什么?(比喻独辟蹊径,出乎常情而又入于心,让人感到诗人壮志未酬, 人已先老的长叹疾呼实堪同情。)

2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是怎样的一种气势?(劈空而来,如大潮奔涌,似火山爆发,

骇人心目,不能不使人惊叹诗人的气魄和笔力。)

3 这是一首抒愤诗,它与《秋浦歌》其十四场景不同,人物不同,情绪不同,但细心的你还是可 以发现它们的相同之处的。(生答,师板书“激情奔放、浪漫手法、乐观豁达”)

4、指名读齐读表演读。

[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这里

运用横比,不仅大大拓展古诗解读的文化背景,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而且陶冶了他们的情操。 ]

五、拓展延伸,多元抒发情怀

1、 师:这就是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李白,就是不愿“摧眉折腰事权贵” 的李白,就是吟 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李白。让我们再来读一读他的其它诗作吧!(出示课件: 李白诗《赠汪伦》、《望庐山瀑布》、《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配乐齐读,指名读,轮读。)

2 师:同学们,请用一句饱含你的深情的语句,说一说你心中的李白。

3 小结:打开他的诗集,这一类诗歌几乎篇篇似锦,字字如珠,使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但无 一不是从积极方面热情歌颂,很少消极悲观情绪。今天,我们欣赏到的只是苍海一粟。如果课下你能 去读、去品、去积累,相信那时的你会“腹有诗书气自华”。(板书“腹有诗书气自华”)

李白《秋浦歌第十四首》;罗隐《蜂》

教材分析

《蜂》一诗,借对蜜蜂辛勤劳作的描写及其意义的反思, 赞颂那些象蜜蜂一样贡献了一生,

不求名利,为人类造福的劳动者。

《秋浦歌》的第十四首诗的题材非常特殊,写的是正在从事紧张劳动的冶炼工人,这类形

象不但在李白的诗中是绝无仅有,而且就是在中国整个诗歌艺术宝库中,也是十分罕见的,工

人们这种乐观向上,团结互助,不畏艰辛的精神面貌,作者由衷地发出赞美和钦佩之情。

教学目标:

1、读懂二首古诗,了解古诗所描写的劳动情景,从中感受劳动者无私奉献、团结向上、

不畏艰辛的精神

2、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

3、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背诵这二首古诗。

教学重点

1、了解古诗所描写的劳动情景,从中感受劳动者无私奉献、团结向上、不畏艰辛的精神。

2、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了解古诗所描写的劳动场景,从中感受劳动者无私奉献、团结向上,不畏艰辛的精神。

教学准备

多媒体 课件

教学过程

学习第一首古诗

(一)、背诵导入,理解课题

1、从前面我和同学们的简短交流中,我捕捉了一条有价信息,那就是我们班的同学特别 爱读书。现在我要考考同学们,谁能背一首自己喜爱的古诗?

2、有会背李白的吗?学生背《秋浦歌》 :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

秋霜。知道这首诗的文眼是哪个字?李白为什么会如此之愁呢?(安史之乱、社会衰败,受小 人陷害,怀才不遇……)

3、激情谈话,介绍背景,了解李白。

李白在秋浦时,感觉到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好像山穷水尽,看不到出路与光明,但是一

副感人至深的劳作场面,让他震撼。他从此吸取生活的力量,感受到人生的真谛,他的灵魂得

到新生。于是,他忘却自身的所遭受的不幸和挫折,昂起头来,热情地讴歌生命,赞美劳动。 他笔下的冶炼工人的劳动情景是一番怎样的场景呢?

4、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古诗《秋浦歌其十四》 。(师板书课题)秋浦,在今天安徽贵池一带,是 唐朝铜、铁的重要产地。李白在天宝年间流寓于此,写下了秋浦歌共 17 首。

(二)、独立思考,初步感知

1、看准字形,读准字音。要求把诗句读通读顺。

2、检查反馈:请学生读古诗,其他学生听后评价。

3、我们学习古诗除了读准字音还要做些什么 ?( 弄明白诗意

4、请同学们自己默读古诗,自己思考古诗的意思。要求先不着急,自己静静地读,静静 地思考。

5、课件 出示“赧郎 ”的注释,让学生再次独立思考古诗的意思。

6、请同学逐行说说自己对古诗的理解,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补充。再连起来完整地理解 诗的大意。

(三)、精读古诗,具象画面

古诗一、二句,作者从视觉的角度,向人们展现了一个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

1)读一、二行,作者给我们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课件 出示现代炼铁中钢花四溅

的画面)

学生 1:只见炉火熊熊燃烧,映红了整个天地,在夜幕中远远望去,景色非常壮观;从炉 中喷出一股股紫色的浓烟,时而有腥红的火星从炉烟中欢快地跳出来。

学生 2:远远望去,炉中的火烧得正旺,紫色的烟雾不断地向空中升腾。半空中字眼袅袅。 如流星的火星跳的非常欢快。

2)通过 “乱”这个字,你体会到什么?品味作者的用词之妙。

学生 1: 体会到了冶炼工人们非常辛苦,工作艰辛危险。

学生 2:我体会到了工作虽然艰苦,但是这些工人工作热情很高。

学生 3:我体会到了火星飞舞,像夏夜的萤火虫。

3)作者的心情如何? 感受诗人在亲临这种火热的劳动场面后,所引起的兴奋、欣喜而又夹杂着新奇、赞叹的多 重感情体验,然后通过品读来回味。

古诗三、四句,作者从视觉、听觉的角度,通过正面描写,体现了工人们那种乐观向上, 团结互助的精神面貌。

1)“郝”什么意思?郝的本意是因为羞愧而脸红。冶炼工人为什么脸红?

学生 1:因为熊熊燃烧的炉火烤红了他们的脸。

学生 2:因为繁重的体力劳动,需要不停地出力,工人们各个使足气力,脸挣的发红。

学生 3:可能是在寒夜里冻得发红,火光又映照更显通红。

学生 4: 因为劳动的紧张, 在月色的笼罩下和炉火的辉映中, 一个个显得精神焕发, 红光满 面。

2)在这样的劳动状况下,工人们的心情如何?怎么体会到的?

学生 1:繁重的体力劳动,并没有压垮他们,相反,他们在这种艰苦的创造性的工作中, 感到了一种发自内心的豪迈与振奋。

学生 2:他们才能够一边挥汗如雨地工作,一边情绪昂扬地放歌,那高亢的劳动号子,此 起彼伏,响彻夜空,编织成一曲粗犷的劳动创造一切的赞歌,甚至使得寒冷的河水都为之激情 荡漾起来!

3)想象一下,工人们是怎样劳动的?

4)诗中 “动”你认为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他们的劳动号子应该是怎样的调子,该怎么 读三四行诗。

学生 1:我认为 “动”的意思是惊动,因为诗中诗中说是 “寒月夜 ”,夜晚非常安静,工人们

的劳作惊动了寂静的夜。我认为他们劳动号子是响亮的。 (读)

学生 2:我认为 “动”的意思是 “震动 ”,因为照亮天地的炉火就可以看出很多人在合作努力。 他们一起发出的号子必定是震动河川的。号子是激昂铿锵的(读)

学生 3:我认为 “动”的意思是 “感动 ”,工人们劳动中的铮铮号子深深震撼了李白那颗失落 的心,使他为之一振。号子是雄浑有力的。

学生 4:我认为 “动”的意思是 “震撼 ”,寒冷的黑夜,工人们还这样挥汗如雨,那么他们的 白天也一样辛苦,劳动人民的艰辛震撼着李白的心。号子是振聋发聩的。

5)还有什么震撼着此时的李白? “寒川 ”难道就是冰冷的河面吗?

学生:工人们这种乐观向上;团结互助;无比艰辛;积极奉献 ……

学生: “寒川 ”是李白那颗冰冷的心。

6)教师小结:如果说诗歌的前三句是通过主要是通过画面来表达诗人内心所受到的视 觉冲击的话,在诗歌的结尾,则是通过音响效果来重现诗人当时所感受的听觉震憾。他在这一 瞬间,已经全然忘记了自己满头的白发,而又一次感到生命的可贵,体验到劳动的崇高,于是 他的内心再也无法消沉,他的灵感又一次焕然喷发。

7)指导朗读。(试读、指名读、配乐读,齐读、试背。 )

8)齐背古诗,边背边想象情景。

9)听《秋浦歌》歌曲,练唱,注意诗句中每个字的写法。

10)默写古诗,同坐互批。

(四)回顾学习经过,总结提炼学习古诗方法步骤。 (课件 出示)

1)读通古诗

2)理解诗意

3)体会诗的情境和思想感情

4)诵读古诗

(五)根据方法,自学古诗《蜂》诗

(六)拓展延伸

《秋浦歌》共十七首,我们只学了其中的两首。同学们课下搜集其他的十五首,我们来个 《秋浦歌》品颂会。

专家意见:

有幸聆听到特级教师潘文彬校长和杨新富校长的热心指导,他们在仔细听完之后,给出了 非常中肯的改进意见。这是我本次上课的一大收获。

其一,他们指出,像这类同为劳动体裁的古诗两首的教学,要对这两首诗做一个整体的认 读感知。因为从编者的角度可以看出,他们之所以从纷繁复杂的古诗将他们选在一起,是因为 他们都是一个共同中心主题,那就是赞美劳动的。所以我们在授课中不能机械地一课时学习一 首古诗,人为地将古诗内在的联系割裂开。

其二、这首写于唐天宝年间(公元 954)的秋浦歌系列古诗,它主要反映的是安史之乱后, 唐王朝的逐步衰败的历史,李白在目睹冶炼工人的乐观向上、团结互助的同时,他更感受到了 他们无比的艰辛,从诗句中的 “乱”、“明月夜 ”、 “寒 ”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国家经历战乱,黎民百 姓的劳役之苦。寒冬的夜晚他们都要挥汗如雨,那可以想象他们白天呢?因此他们指出对古诗 的理解和深度挖掘一定要紧密联系历史, 把古诗教学放到那段历史中去, 这样把握的方可更准、 更深。课堂教学基调定的更为接近诗人创作初衷。

其三、高年级古诗教学要积极借用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学习积累。比如对古诗的初步理解的 教学环节中,我们可以直接进入 “学生仔细读诗思考之后,还有什么不理解的。 ”然后由学生提 出,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这样的教学环节是非常简约而富于实效。这样在这堂课中,就有更 多时间去个性化地诵读古诗,具象古诗中的画面。在具象个工人劳作画面的教学中,还不够细 致到位。学生的想象,教师的 课件 提示,如果时间充裕,学生会有更多精彩描述的。

借此对两位专家给与予的帮助再次表示感谢。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秋浦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