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发布时间:2018-07-08 04:15:20

整本书阅读《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骑鹅旅行去

1、有这样一本书

1902年,拉格洛芙的好友、瑞典国家教师协会负责人达林建议她写一部以孩子为读者对象的通俗读物,作为9~13岁孩子的历史和地理教科书。要求这本书写得亲切、平易,将瑞典历史和地貌自然地融会在一起,把趣味性和知识性结合起来。拉格洛芙听后欣然同意,她非常愿意用自己的文学创作为祖国的教育事业服务。

此后,她花了五年时间,跋山涉水,对瑞典进行全面的考察旅行,收集各种所需的资料,她要写“一本关于瑞典的、适合孩子们在学校阅读的……一本富有教益、严肃认真和没有一句假话的书”。1906年至1907年,这部《尼尔斯骑鹅旅行记》问世了,讲述了小男孩子尼尔斯骑鹅旅行的有趣经历,描绘了作者的祖国瑞典的美丽河山,书中不定期穿插介绍了大量瑞典的民间传说,让小读者在阅读中感受成长的快乐,并获得丰富的地理和历史知识。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这部童话作品热情礼赞了瑞典气象万千的大自然和民情民俗,也揭示了不少社会现实和人生哲理,大大拓宽了童话的表现领域。这部作品语言朴素、幽默、生动,一扫当时欧洲的自然主义板滞文风。自从第一次出版到拉格洛芙去世,总共已经发行了350万册。此后每隔几年就会再版一次,是瑞典文学作品中发行量最大的作品之一。此书已被译成50余种文字,还曾被改编为动画片,它不仅使拉格洛芙饮誉瑞典国内文坛,而且也奠定了她在世界文坛上的地位,赢得了与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齐名的声誉,使她成为一个具有世界声誉的瑞典作家。在瑞典发行的纸币中就有她的头像,正面是她的头像,背面是她的代表作《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她于1909年因该书成为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位女作家,1914年成为瑞典皇家学院第一位女院士。挪威、芬兰、比利时和法国等国家还把本国最高的勋章授予她。

在瑞典,尼尔斯骑鹅的形象被做成工艺品在商店里出售。瑞典斯德哥尔摩《晚报》还曾派两名记者乘坐一架单引擎飞机,沿着当年大雁飞行的路线旧地重游,连续发表很多篇报道,介绍他们的所见所闻,与原书的描写进行对比。这次活动再一次引起了人们对《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的浓厚兴趣。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曾经被拍摄成了动画片,深受当时无数小朋友甚至成年人的喜爱,曾被一代人奉为经典。动画片因其特殊的形式,更容易为小朋友们所接受。因为动画片大大增强了该作品对人们全方位的感官冲击力,使视觉、听觉和思维能力都得到了调动,所以流传甚广。但是这部广受好评的动画片却不是由瑞典拍摄的,而是动画片的创作大国日本制作完成的。该片通过动画的形式给小朋友们讲述了尼尔斯骑鹅周游全国的经历,告诉了小朋友们很多做人的道理,颇有教育意义。而充满浪漫色彩的想象力和形象的人物制作,给予那个年代成长起来的孩子无尽的童年欢乐!

交流平台:

1、 阅读上文,画出哪些信息特别吸引你读这本书。

2、 把你想读这本书的理由说给小组同学听。

3、 这本书有很多的版本,你可以网上搜索或去书店翻阅,选择其中的一个版本一睹为快!

附各版本的图片:

4、 你选择了哪个版本呢?说说你选择这个版本的理由。

技术指南:
1.网上搜索阅读的版本

2.教师可在网上开帖,让学生发表选择版本的理由,便于学生交流及了解大家的想法。

2、海底的城市

尼尔斯的运气还好,银元刚巧在水边旋转起来,接着慢慢晃了几下,就倒在潮湿的沙滩上不动了。尼尔斯正准备伸手去拾那块银元,但突然他的手就这么伸着,不动了。

这是什么?这是怎么一回事?

大海突然不见了。就在尼尔斯的眼前,矗立着一道结实的城墙。

  

赏析: 《海底的城市》?城市怎么会在海底?

再看看故事的开头:“眼前明明是大海,怎么变成了城墙?”这些悬念引起了我们强烈的阅读和探险欲望。这便是写历险故事成功的开始。

还有,这里用了道具,银元就是故事道具,在故事中所有的道具都必须有它的用处。这一点我们一定要特别注意哦。

接下来我们跟着尼尔斯继续旅行,去亲身感受那些悬念迭起的惊险历程  

尼尔尼斯看见,在离他不远的两座圆形城楼中间,有一道城门。两扇沉重的、用铁皮包起来的的大门正紧闭着。但是,尼尔斯刚刚走近它们,生锈的门环突然吱吱叫起来,两扇城门就咿咿呀呀的响着,慢慢地向两边让开了,好像在邀请尼尔斯进去。

尼尔斯就进去了。

  

赏析:推开这座城堡的门,等待我们将是一次神秘的旅行。神秘的城堡一定会引发一个神秘的故事。

一段是在介绍故事背景,如果没有这样的背景,故事就无法成立。

城门里面就是一个很大的广场。好多条街道从那个广场开始,采取不同的方向通到别的地方。

城里大概正在过节。到处飘扬着五色的旗帜,闪耀着明晃晃的彩色小灯。在街道上行走的人群,也穿着节日的衣服:男人穿着镶边的天鹅绒长袍,戴着插有羽毛的帽子;女人穿着绣着金边银花的衣服,戴着镂花女帽,五色的丝带不断在她们头上飘动,好像许多美丽的蝴蝶一般。

这样华丽的装束,尼尔斯还从来没有见过,也许,只有在他爷爷留下来的那本书的图画上面看到过。可是那本书,只有到了星期日妈妈才准许他看。

但是,奇怪得很:虽然不论从哪一方面看来,城中的居民正在过节,但他们却不笑、不唱歌也不开玩笑。每个人的脸都显出一幅忧愁而又惊慌的神情,他们老是不安的默默地抬头向上面望。      

赏析:走进这个城市,看见如此华丽的装束,真是大开眼界,可是我们同尼尔斯一样,心中充满疑惑,“城中的居民穿得那么华丽为什么忧愁?正在过节为什么惊慌?不安地默默抬头,向上望什么?”

原来历险故事中的悬念设置需要递进,不能靠一个悬念来写故事。

在某一条街道上,每一家门阶旁都坐着打扮得漂亮的女人。她们默默地用纺车纺着金纱。她们不时重重地叹气,而且常常抬起头来望着中楼上的大钟。

这儿也有许多人在工作。整条街道充满了铿铿锵锵、叮叮当当的金属声。许多武器工场里的师傅在制造短刀和宝剑。

他们不时地停下工作,用袖子擦去额上的汗水,同时偷偷地望一下大钟。

所有人都默默地工作着,但他们都要不时地抬起头来,望望钟楼上的大钟。   

赏析:现在作者只给我们解开了一个迷:城里的人抬头是在看钟楼上的大钟。但我们和尼尔斯却有了更多的疑惑:“为什么男男女女都在叹气?”“为什么要偷偷地望那个大钟呢?”

原来历险故事中的悬念要不断地强化,不断递进。

尼尔斯在城里跑来跑去逛了很久,最后他来到一条宽阔的大街上。他在一家店铺门口站住了,好像在地上生了根一般站了很久。

这是一家兵器铺子。

这儿的武器足足可以装备一整队出征的兵士。

这儿有沉重的、镶嵌着金银的宝剑,细小锋利的短剑;这儿有各种形式的军刀:直的、弯的、有鞘的、没有鞘的;这儿有阔刃宝剑、长刀、短刀、匕首,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是骨柄,有的是木柄,有的是银柄,有的是金柄;这有沉重的盾牌,上面雕着鬃毛很长的雄狮或者是有七个头的怪龙。在店铺深处的一个角落里,无数的尖刃的长矛,像树林一般地耸立着,骑士的盔甲像小山一般地叠着:胸甲,护眼甲,头盔。

“进去一下怎么样?”尼尔斯想,“也许没有人注意到我……如果有人看到我,我就说向买些东西……”

  

赏析:这是情节的推进,如同电影镜头,将一个情节自然地推进到另一个情节中去。情节的推进要新,要吸引人,平淡乏味的情节推进,是无法吸引读者的。

但是尼尔斯对市场上的商人赶走孩子们的情形,记得十分清楚。那些孩子欣赏着货物,摸来摸去,长久地挑选着,而且跟商人讨价还价,最后就什么也不买逃走了。村里的一个孩子甚至被商人们捉住了,他们狠狠地扯着他的耳朵,使别的孩子以后不敢模仿他的样子了。但那儿还不过是极普通的市场啊!在这就更不用说了,那会连耳朵都被他们撕下来的!

尼尔斯在店铺前面徘徊了很久:一会儿走近店门,一会儿离开它,一会二又走近它。

“能不能想出一些办法来呢?”尼尔斯苦苦地想,“啊哈,有了!我还可以说,我需要一把跟我身体大小相称的宝剑。他们一定拿不出这样小的武器。那时候我说一声:‘对不起,麻烦您了!’就可以出来了。”

尼尔斯鼓足了勇气,很快地跑进店铺。

在柜台附近的一把镂花的高背安乐椅上 ,坐着一个大胡子的商人。他正动也不动望着钟楼上的大钟。

 尼尔斯偷偷在商人身边流过,悄悄的沿着上上下下挂满了武器的墙壁走去。特别使尼尔斯满意的是一把短剑。同并不大,统共只不过两个尼尔斯那么长。

尼尔斯把短剑拉出一截。然后又拉出一截。他几乎把整把宝剑都拔出来了。突然他的手一抖,短剑就当嘟嘟地掉在地上去了。

尼尔斯的身子冷了半截。他想躲到一个盾牌后面去,可是已经来不及了。

赏析:神秘的城市、脸上长满大胡子的商人将历险故事推到一个高潮,我们旅伴尼尔斯的安危捏了一把汗!

故事想让读者欲罢不能,就必须不停地推出悬念和意外,把读者的视线牢牢抓住。这就是历险故事中悬念的技巧和作用。

那个商人一听到响声就回过头来,轰隆隆地推翻了那把安乐椅,直向尼尔斯扑来。

没有地方可以逃。尼尔斯握住了衣带里的那把小刀,准备保卫自己。

赏析:

现在,故事又到了一个高潮,只有小妖精那般大小的尼尔斯能保卫自己吗?

高潮的递进,让读者喘不过气来。读者就喜欢,就是好故事。当然,主人公一般是不能死的,关键是如何让主人公巧妙的活着。

但是那个商人完全不想攻击尼尔斯。他用和善而又快乐的眼光瞧着尼尔斯,很快地叽里咕噜的说着一种尼尔斯一点儿也不懂的话。

从商人的一切表情看来,他甚至对尼尔斯感兴趣。

赏析:情节突然转变,商人的态度让所有的人都琢磨不透。

多个情节的推进,已经把读者吸引住。这就是历险故事的写作技巧。情节要丰富,悬念要出奇,不停地把故事推向高潮。

当尼尔斯终于明白商人是想让他买那些商品时,他立刻想到了那块银元,尼尔斯叫道:“等我一分钟!”一面从大堆绸缎、地毯和别的货物中间钻了出去,跑过街道、广场,出了城门。

他立刻找到了自己的那个银元,一把抢起了它,把它紧紧握在掌心里,拔脚酒香城门那边跑去……

可是,城门不见了,那个城市也变得无影无踪了。在他面前,仍是平静的、广阔的大海,微弱的浪花在沙滩上泼溅着,发出喃喃的低语。

  

赏析:悬念,又是一个悬念。但是我们读到这,终于知道了道具“银元”的作用了,道具是为故事情节做铺垫或者解释用的。道具是故事情节之间联系的纽带。

当然,我们读了后面的故事,从阿卡的叙述中知道了这是一座水下城市,一百年只能从海底浮起来一次,而且停留在海面上的时间刚好一个钟头。在这一个钟头内,如果外来人进城,无论买了什么,居民们就可以获得海王的饶恕,这个城市就可以永远留在海岸上。

这就是故事中的点子,一个故事必须用很多点子去打造,才会有耳目一新的情节和内容。

交流平台

1.说一说《海底的城市》这个故事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读读赏析,想想是什么原因让这个故事给你留下这些印象的呢?

2这本书中,像《海底的城市》这样吸引人的历险故事还有很多,那就让我们开个“历险故事会”吧!对照下面的人物关系表,讲讲它们之间最吸引你的是历险故事。再想想故事中哪些情节最具悬念,吸引你读下去。

技术指南:

教学生通过概念图的形式来呈现人物关系表。

附人物关系表:

写作尝试

尼尔斯骑鹅“旅行” 在北欧美丽的风光中游历,一定激发了你蓄势已久的探险欲望。好,那就让我们去旅行、去探险吧!

1、你想去哪里“旅行”,“旅行”中会遇到哪些人?先预想一下,也可以列一个人物关系表。

2、你在“旅行”中会经历哪些惊险的故事,结果又会怎样呢?先设想出一个故事的框架。

3、评选最具悬念的框架:小组里议一议,哪位同学的想法最有意思,最具悬念。

4、小组讨论、修改选出的最具悬念的故事框架,把这个框架整理后张贴在展板上。这个历险故事将由你们小组成员合作完成。

第一组

3、旅行前的尼尔斯

他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厌恶地死记着功课:有袋类和翼手类是哺乳动物中的两个类别,前者如袋鼠,胸前有一个肉袋;后者如蝙蝠,它的肢间有薄膜,如鸟类的翅膀一般。属于哺乳类。有袋类又可分为……

但是,门突然呀地响了一声,一只毛蓬蓬的公猫溜到房间里来了。猫不属于有袋类也不属于翼手类,尼尔斯就因为这一点,对他非常欢迎。他甚至忘掉了他留在自己身上的一切伤痕和爪痕,那还是他们上一次战斗的纪念品哩。

呼噜??呼噜??呼噜!”尼尔斯唤着猫儿。

但是,猫儿一看到尼尔斯就突然弓起了背,向房门倒退。因为他十分明白,他在跟什么人打交道。他并不这么容易忘记:就在三天之前,尼尔斯曾经用燃着的火柴烧过他的胡须。

喂,来呀,过来呀,我的可爱的猫儿,来呀,我的胖猫儿!让我们一起玩一会儿。尼尔斯劝他。他从安乐椅的靠手上把身子弯了过去,在猫的耳朵下面轻轻地搔着。这是非常舒适的:猫儿的态度立刻软化了,他开始打起呼噜来,同时轻轻地用身子擦着尼尔斯的小腿。尼尔斯正好等待着这一着。他用力一拉??猫儿就倒挂在自己的尾巴上了。

??????!”猫儿发出刺耳的尖叫。

????????!”尼尔斯的笑声比猫儿的叫声还响。

他把猫儿向上一抛,猫儿就在半空中翻了一个跟头,但他还来得及用他的爪子在尼尔斯的身上抚摩了一下。

他们的游戏就这么结束了。

猫儿逃走了,尼尔斯又开始专心念书。

属于翼手类的动物有……

但是,究竟什么动物是属于翼手类的,尼尔斯还是不知道,原来他已经呼呼地睡熟了。

——少年儿童出版社 双桅船经典童书

赏析:当尼尔斯在猫的耳朵下面轻轻地搔着,猫儿的态度立刻软化了,他开始打起呼噜来,还轻轻地用身子擦着尼尔斯的小腿。可后来猫儿却发出刺耳的尖叫??????!”并用他的爪子在尼尔斯的身上抚摩了一下。从猫前后发生的变化中,你看出尼尔斯是个怎样的孩子?

从前有一个名叫尼尔斯的男孩子。他14岁左右,身体很单薄,是个瘦高个儿。他鼻子旁边有不少雀斑,而且还长着一头像亚麻那样的淡黄色头发。他没有多大出息,不爱读书也不爱学习,而且还十分的粗野顽皮。他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睡觉和吃饭,再就是很爱调皮捣蛋。

有一个星期天的早晨,这个男孩子的爸爸妈妈把一切收拾停当,准备到教堂去。男孩子想:这一下该多走运啊,爸爸妈妈都出去了,在一两个钟头里可以自己高兴干啥就干啥了。他想着想着嘴角就露出一丝微笑。

可惜爸爸似乎猜着了男孩子的心思,当他马上就要往外走的时候,却停下了脚步,扭过身来把脸朝着男孩子,对他说道:“既然你不愿意跟我和妈妈一起上教堂去,那么我想,你起码要在家里念念福音书。你肯答应做到吗?”

“好的,”男孩子答应说,“我做得到的。”其实,他心里在想,反正我乐意念多少就念多少呗,你们又看不到我。

可是,爸爸好像能够把他一眼看透似的,他走到男孩子面前,声音严厉地吩咐说:“小心记住,你要仔仔细细地念!等我们回家,我要一页一页地考你。你要跳过一页不念的话,那对你不会有什么好处的。”

——中国出版集团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世界文学名著名家导读版

赏析:爸爸为什么会一眼就把尼尔斯看透呢?是不是他太过严厉和苛刻?推想一下尼尔斯平时的表现,你觉得同情尼尔斯吗?

有一天星期天的早晨,这个男孩子的爸爸妈妈把一切收拾停当,准备到教堂去。男孩子自己只穿着一件衬衫,坐在桌子边上。他想:这一下该多走运啊,爸爸妈妈都出去了,在一两个钟头里可以自己高兴干啥就干啥了。“那么我就可以把爸爸的鸟枪拿下来,放它一枪也不会有人来管我了。”他自言自语道。

赏析:连枪都敢随便拿来放,胆子太大了吧!你想对他说点什么?

爸爸埋怨他太慢慢吞吞而且懒惰得要命,在学校里啥都不愿意学;说他不顶用,连叫他去看管鹅群都叫人不大放心。妈妈也并不觉得这些责怪有什么不对,不过她最烦恼伤心的平常是他的粗野和顽皮。他对牲口非常凶狠,对待人也很厉害。“求求上帝赶走他身上的那股邪恶,使他的良心变好起来,”妈妈祈祷说,“要不然的话,他迟早会害了自己,也给我们带来不幸。”

——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 主编 任溶溶

赏析: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可尼尔斯的父母怎么会这样评价他呢?

他想打听小妖精,但是谁也不听他,这些牛骚扰得太厉害了。她们甚至做出这样的举动,好像她们面前来了一只野狗,她们用后脚踢蹬,把颈项摆弄得嘎嘎地响,把头朝后转并且用角来撞。

“你来吧!”梅罗斯说。“我就撞你一下,叫你永远不会忘记。”

“你!”古尔-丽娜说。“我就让你骑在我的角上面。”

“你来吧,来,你就会懂得,你从前常用你的木鞋打我背脊的时候,在我是怎样的味道!”斯特茵说。

“喂,你来吧,我正好和你算黄蜂的账,你曾经把他放在我的耳朵里面。”古尔-丽娜叫道。

梅罗斯是三只牛中间最老和最聪明的一只,她的怒气也最大。“你来吧。”她说,“我可以和你算许多账,你曾经在你母亲挤奶的时候,把她下面的矮凳抽去,还有你每次在你母亲提着奶桶到这里来的时候,你伸出一只脚步去绊她。为了你母亲在这里为你流的眼泪,我也要和你算账。”

——上海译文出版社吴朗西 叶文

赏析:尼尔斯可是这些小动物们的主人,可它们看到尼尔斯却把它当成“面前来了一只野狗”,再来听听小动物们充满怒气的话语吧,你能联想到什么?这个尼尔斯呀,他平时都做些什么呀!

交流平台:

1、 这几个片段来自于不同版本的《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虽然角度不同,但却都突出了尼尔斯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呢?与小伙伴一起交流。

2、 从几个片段的阅读中,你发现在写文章时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突出人物的个性特点?

3、尼尔斯在变小之后发生了很多变化,尤其是旅行途中,丰富的经历让尼尔斯和旅行前判若两人。瑞典文学院对本书的评语是:如果说尼尔斯骑鹅旅行是对孩子的一种美德培育的话,那么这本书就是世界上最浪漫的学校了。那就让我们一起踏上浪漫之旅,探寻尼尔斯的经历,发现尼尔斯的变化!你可以在读书笔记中这样记录尼尔斯之变,再想想是什么让尼尔斯发生这些变化的呢?

写作尝试:

1、 在你们小组的历险故事中,想设计一个具有什么特点的主人公呢?每个人选择一个角度来写,突出人物的特点吧!

2、 再把本组从不同角度写的人物整理组合,这个人物在你们小组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丰富而生动!

4、头雁阿卡

片段一

不难看出,那只同雄鹅讲话的大雁已经上了年纪。她周身的羽毛都是灰白色的,没有一根深颜色的杂毛。她的脑袋比别的大雁更大一些,双腿比他们更粗壮,脚掌比他们磨损得更狼狈。羽毛硬邦邦,双肩瘦削,脖子细长,所有这些都显示出了年岁不饶人,唯独一双眼睛没有受到岁月的煎熬,仍旧炯炯有神,似乎比别的大雁的眼睛更年轻。

这时候她转过身来神气活现地对雄鹅说道:“雄鹅,告诉你,我是从大雪出来的阿卡,靠在我右边飞的是从瓦西亚尔来的亚克西,靠在我左边飞的是从诺尔亚来的卡克西。记住,右边的第二只是从萨尔耶克恰古来的科尔美,在左边的第二只是从斯瓦巴瓦拉来的奈利亚。在他们后来飞的是从乌维克山来的维茜和从斯恩格利来的库西!记住,这几只雁同飞在队尾的那六只雁,三只右边的,三只左边的,他们都是出身于最名贵的家族里的高山大雁!你不要把我们当做可以和随便什么人结伴混在一起的流浪者。你不要以为我们会让哪个不愿意说出自己来历的家伙和我们睡在一起。”

赏析:读读关于阿卡外貌的一段描写,从外表看,你觉得阿卡是个怎样的人?再读读阿卡对雄鹅说的一段话,你对阿卡又有些什么认识呢?

片段二

“太好了,终于有人来了,”小鹰叫唤道,“快给我弄点儿吃的来!”

“慢,慢,不要着急!”阿卡说,“先告诉我,你的父亲母亲在哪里?”

“唉,谁知道啊!他们昨天早晨就出去了,只给我留下了一只旅鼠。你可以想象,我早就把它吃光了。母亲这样让我挨饿真可耻。”

阿卡开始意识到,那两只老鹰真的已经被人打死了。她想如果她让这只雏鹰饿死的话,她就可以永远摆脱那帮强盗。但同时她又觉得,此时此刻她有能力而不去帮助一只被遗弃的小鸟,良心上总有点儿说不过去。

“你还站着看什么?”雏鹰说,“你没听见,我要吃东西吗?”

阿卡张开翅膀,急速飞向峡谷里的小湖。过了不多一会儿。她又飞回了鹰窝,嘴里叼着一条小鲜鱼。

当她把小鱼放在雏鹰面前时,雏鹰却恼怒至极。“你以为我会吃这样的东西吗?”他说,随后把鱼往旁边一推,并试图用嘴去啄阿卡,“去给我搞一只雷鸟或者旅鼠来,听见没有!”

这时,阿卡伸出头去,在雏鹰的脖子上狠狠地啄了一下。“我要告诉你,”阿卡说,“如果要我给你弄吃的,那么就得我弄到什么你就吃什么,不要挑三拣四。你的父亲和母亲都死了,你再也得不到他们的帮助了。但你如果一定要吃雷鸟和旅鼠,你就躺在这里等着饿死吧,我是不会阻止你的。”

阿卡说完便立刻飞走了,过了很久才回来。雏鹰已经把鱼吃掉了。当阿卡又把一条鱼放在他面前时,他马上就把它吞下去了,尽管看上去很勉强。

阿卡承担了一项繁重的劳动。那对老鹰再也没有露面,她不得不独自雏鹰寻找他所需要的食物。她给他鱼和青蛙吃,但雏鹰也并没有因为吃这种食物而显得发育不良,相反的,他长得又大又壮。他很快就忘了自己的父母亲——那对老鹰,以为阿卡是他的亲生母亲。从阿卡这方面来讲,她也很疼爱他,就好像他是自己的亲生孩子。她尽力给他良好的教养,帮助他克服野性和傲慢。

赏析:当雏鹰拒绝接受吃小鱼的时候,阿卡是明明是想帮助它,可说起话来却是凶巴巴的,这样说和做的阿卡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如果阿卡是一个温柔而和蔼可亲的人,她会怎么说怎么做呢?如果阿卡是一个冷漠而不爱多管闲事的人,她又会怎么说怎么做呢?……你可以仿写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来表现人物的特点。

交流平台

1、书中有多处对阿卡的描写,一边读一边批注,体会从阿卡的身上你看到了作为领头雁的哪些素质?

2书中还塑造了各种生动的形象,例如心狠手辣的狐狸斯密尔、勇敢的家鹅莫顿、热爱自由的金雕高尔果,热心肠的渡鸟巴塔基等。你对谁比较感兴趣,到书中读读关于他的故事,体会作者是如何表现人物独特的性格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的。

技术指南

教师在博客上发贴,让学生把找到的关于其它形象的描写发到博客上,同学们一起讨论作者是如何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的。

写作尝试

1、你的旅行记中还需要一些怎样的角色呢,想想他的特点,用恰当的语言和动作描写来刻画这个人物形象吧!

2、人离不开事,在刻画这个人物形象的同时,也是你的旅行记继续发展的同时。

5松林深处

那地方荒凉得很,密密层层的高大松树,好像黑色的围墙一般,一直伸展到湖边。在阴暗的松林深处,不时传来一阵阵窸窣声和沙沙声。别处的雪早已融化了,但在这儿,在屈曲多节、到处伸展的松树根上还留着一层层又厚又结实的雪。这会使人产生这样的感觉,就是那些无论如何也不愿跟冬季分手。

赏析: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是世界文学艺术的珍品,也是一部生动的地理教育读物。这一段描写的景色你在书中会经常看到,因为瑞典地处北欧,国土大部分处在北温带,比较寒冷,各地长达1-7各月的积雪期,这是瑞典这个国家的地理环境的特征。

还有,你在这本书中,会看到很多森林,而且细心的你会发现作者描写松树居多,这也是瑞典的地理环境特征。瑞典的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森林覆盖面积广,但树种比较单一,云杉和松树居多。

随着尼尔斯和野鹅群不断飞向北方,瑞典各个地区的地理环境和特征会生动地一一呈现出来,你在阅读的时候一定要留意哟。

6、棋盘布

少年现在看出来,他飞过的这副大棋盘布是雄南平原。他开始了解,这平原为什么看起来想棋盘布和充满着各种色彩。他首先看出来,这些鲜绿色的方块是小麦田,它们在去年秋天耕种过,并且在冰雪下面保持着绿色。这些灰色的方块是去年夏天收货后剩下的麦茬。这些褐色的是老苜蓿田,而这些黑色是空牧场或没有犁过的休耕田。这些有黄边的褐色的方块一定是山毛榉林,因为生长在树林中央那些大树的叶子在冬天已经落掉了,而林边的一些小树还把他们的黄叶保持到了春天。还有这些黑色的方块,它们的中间有一些灰色的东西,这些是有黑色草顶和铺石院子的,四方形的大田庄。还有一些方块,它们中央是绿色而边上是褐色,这些是花园,它们中间的草地已经绿了,而它们周围的灌木和树林还是赤裸裸的。

赏析:

象而生动的比喻是《骑鹅旅行记》的另一个重要的艺术特色。作者根据孩子的心理,把瑞典的平原山川、城市岛屿和江河湖泊都比喻成你们熟悉的东西。如上面的这一段,用“方格子布”比如斯康奈的平坦大地,不仅令你牢记“斯康奈”的地理特征,还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生动性。像这样以生动的比喻来讲述地形地貌的句子还有好多,请你阅读时随手用横线画出来。

7、飞得快要比飞得慢容易

但是到了黄昏,马丁终于觉得累了。现在谁也看得出,他好像是一只初次学飞的家伙:一会儿落在后面,一会儿突然冲到前面,一会儿好像落到坑里去一般,一会儿又突然向上蹿去。野鹅们也看到了这一点。

“阿卡!阿卡!”他们叫道。

“你们叫我做什么?”飞在整群野鹅前面的那只野鹅叫道。

“那个白羽毛落到后面去了!”

“他应当明白,飞得快要比飞得慢容易!”母野鹅头也不回地叫道。

马丁竭力想把翅膀扑得更有力更快,但是他那对疲倦的翅膀愈来愈中,再也不听他的使唤了。

“阿卡!阿卡!”

“你们又喊我干什么?”

“白羽毛落下去了!“

“他必须明白,飞得高要比飞得低容易!”

赏析:原来鸟儿飞得快比飞得慢容易,飞得高比飞得低容易。

在这本书中,你不仅能了解到一些地里知识、动物方面的知识,还可以了解到植物知识、历史知识,难怪人们说这本书就像一本百科知识全书。

交流平台

1、同学们,读了这本书后,你们一定了解到一些知识,但这些知识比较零散,彼此之间好像没有什么联系。其实,我们可以把这些知识通过分类进行梳理。比方说:可以把你知道的地理知识归纳成一类,动物知识归成一类,同样,你还可以把当地风俗、历史、植物方面的知识进行归类。

技术指南:

制作概念图,进行知识分类。

写作尝试:

1在你们组创作的历险故事中,是否融进了地理、历史、动植物知识,并按当地风俗撰写呢?如果做到了这一点,恭喜你,你也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潜质。

2、为了验证你们组在历险故事中呈现的那些知识的准确性,请你们聘请地理、历史、动植物顾问……请他们帮忙审核,确保“文章中的知识要有准确性”。

3、经过不断的完善、修改,相信每个小组的历险故事都非常精彩,那就把每组的历险故事打印并装订成册,成为班级的历险故事集,互相欣赏吧!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教师指南

一、单元概述

1.适用年级:五年级

2.教学时间:三周

3本书读法指导及学生阅读能力达成预期

这本世界名著需要带给孩子的阅读的“点”是多方面的,本教材设计定位只在读写互动这一方面。教材主要安排这样三个版块:读历险写历险、读人物写人物、知识走进故事里。“读历险写历险“主要是让学生通过书中的典型片断,让学生了解历险故事的一些基本特征;“读人物写人物”是通过呈现不同版本中的“旅行前的尼尔斯”让学生了解怎样从不同的方面来进行人物描写。通过这两个版块的阅读,学生会掌握一些写作的方法。第三个版块是“知识走进故事里”这个版块的任务是让学生了解在作者的笔下,瑞典的地理、历史、文化、植物、动物无不变成了脍炙人口的故事。这个版块的任务是让知识走进故事的同时,又能从故事中走出来,走到自己创作的故事中。

二、 本单元学习目标及策略

以本书为例,让学生了解一些选书的常识。

在阅读中提炼历险故事的基本特征,通过阅读对照,形成对这些特征的感知。

学习创编吸引读者,情节具有一定可读性的历险故事。

在阅读中感受人物描写的方法,学习如何运用恰当的人物描写突出人物的特点,表现人物的独特的性格特征。

在阅读中学习如何把科学准确的知识融入到创编的故事中。

三、 本单元活动组织及策略概述:

1 以本书为例,教会学生如何选书。

让学生阅读“看简介读故事”,中的“有这样一本书”之后勾划吸引自己的信息。这是阅读本书的很好铺垫。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想读本书的理由。

1. 网上搜索或去书城选择适合自己的版本,并把选择的理由发在论坛上。大家一起了解别人的选书理由,对教会学生怎样选书很有帮助。

2. 自由阅读自己选择的书籍,了解本书的大概内容。在自由阅读的过程中,穿插一些小型交流活动。例如:看题目猜情节,看图画猜故事等。

2 读历险写历险

读历险

1.师生共同阅读教材中给出的“海底的城市”中的九个片断和赏析部分。通过指名读、自由读等形式,让学生归纳出历险故事的基本特征,如:要悬念的设置;道具要全部有可用性;要恰当使用故事背景;多个悬念要叠加;悬念要不断强化与递进;要不断推进各个吸引人的情节;要让情节出现意外和转变,这样的历险故事才有可读性,才吸引人。

2.了解历险故事的基本特征后,列列人物关系表,再去找一找本书中的其它历险故事。

写历险

1. 先引导学生独自设计自己的历险故事框架。如去哪旅行;旅行中可能遇到的人;把可能发生的故事用框架图表现出来。

2. 结合前面学习的历险故事的基本特征评价,在四人小组内评选最具吸引力的故事框架。

3. 小组讨论、修改最具吸引力的故事框架,小组成员共同合作完成这个故事。㈢读人物写人物

读人物

1.让学生读一读“旅行前的尼尔斯”这部分,小组讨论得出尼尔斯的特点。

2.再让学生读“旅行前的尼尔斯”,在文中批注作者从哪些方面突出人物的特点,如直接描写人物,通过别人的评价描写人物等,批注之后教师组织在全班交流。

3.组织学生读《头雁阿卡》,找出文中描写阿卡外貌的句子,说说你外表看,阿卡是一个怎样的人?再勾划出写阿卡语言的句子,讨论一下对阿卡的认识又增加了哪些?

4、书中还塑造了很多生动的形象,让学生通过阅读找出自己感兴趣的其它形象,把对这些生动形象的描写发到博客上,并讨论作者是如何表现人物的独特性格特征的。

写人物

1、组织学生讨论:在小组创作的历险故事中,想设计一个具有什么特点的主人公,每个人选择一个角度写 ,突出人物的特点。

2、让学生把各自描写的人物在小组内进行整合,丰富对主人公的描写。

3、组织小组讨论:本组的历险故事还需要哪些角色,想想他的特点,用恰当的人物描写手法刻画人物形象。

四、知识走进故事里

1、 让学生阅读“松林深处”“棋盘布”“飞得快要比飞得慢容易”,体会故事中渗透的地理、环境、动物知识,通过按要求勾划、知识竞赛、故事汇报等形式完成。

2、 组学生通读全书,把书中涉及的知识进行分类,制作概念图。

3、 让学生将知识带进自己创作的故事中,为确保知识的准确性,可联系有相关知识背景的家长、老师来做顾问。

整本书《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