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新教育国家级子课题)

发布时间:


农村高中学校文化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开题报告
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课题组
执笔方
一、课题的提出:
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我国教育界如火如荼地展开,其最终目的在于改变教师和学生的生存状态,因而改革成败的关键并不在于改换一套教材或者教学大纲,而在于深层次的学校文化的变革,在于学校文化的转型与重建,从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文化现象研究更具有紧迫性和重要性。学校文化对教师专业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在这个瓦解学校组织的力量越来越多、学校越来越难吸引师生的时代里,使学校的教师生活充满意义,并使学校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显然不是越来越漂亮的教学楼,也不全是越来越完善的设施,而是“学校文化”。与校园、设施这些“硬件”相比,“学校文化”这个无形的软件才是学校发展的关键。
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进入新世纪,我校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对学校文化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我校申报了新教育国家级子课题《农村高中学校文化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对学校文化建设与教师专业成长进行研究。通过课题研究,在比较客观、全面、深入地了解和掌握了我校文化建设与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情况,提出了具有我校特色、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农村高中学校文化建设与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容、途径和方法,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既能体现时代精神,又能传承学校办学精髓的学校文化,为不断提高我校的办学质量和提升教师文化品位提供有力的决策依据。
学校文化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和心理现象。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和观点。统的学校文化由于受应试教育和不完善市场经济影响而带有个人主义色彩。由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独立自主地处理教学事务,因而,大多数教师一直奉行“专业个人主义”作风,表现在对自己的要求上是独立成功观,对其他教师的态度上是不干涉主义。“关起门来,三尺讲台就是自己的统治领地。教师不欢迎他人介入自己的课堂教学,也很少就教育变革的问题与同事对话,如果求助于其他教师,便表明自己的无能。同样,对待其他教师,他们不愿意作出实质性的指导和评论,因为他们把帮助他人视为自以为是或者侵犯他人隐私。由此,同事之间往往达成默契,恪守“互不干涉”原则。显然,这种封闭性的文化潜在地排斥开放与合作,使教师的教学行为与专业成长陷于彼此孤立的境地。我们从事农村高中学校文化建设与教师专业成长研究,就是要了解当前农村高中学校文化建设与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状况,探索农村高中学校文化建设与教师专业成长变革的途径和方法。由于教师是新课程的实际解读者、实施者,是落实课程改革理想的关键人物,任何课程改革只有经过教师的课堂运作才能转化为现实的教育成果,教师的价值观与新课程内在的价值取向是否一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师对新课程的认可与抗拒的态度。由此可见,课程改革的可能空间和限制因素,在很大程度上蕴含于学校文化之中,没有学校文化的深层次支撑,任何教育改革都将是表面的和临时的。


总之,现代学校有了学校文化深层次的支撑,才会向纵深方向发展。只有努力打造学校文化,引领教师学会分享、学会宽容、学会选择、学会合作、学会创新,才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才能造就出一大批思想有洞见、表述有魅力、行为有创新、教学有个性的名师。因此,农村高中学校文化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和深远的战略意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学校文化是由学校的全体师生长期以来不断创造的,以学校教育价值观念为核心的一整套观念、制度和行为方式的集合体,包括了学校的物质环境以及办学传统。其核心在于学校全体师生的共同价值观,也就是观念文化。学校文化由四个组成要素,即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农村高中学校文化在具备上述四个组成要素的同时,还具备了典型的农村文化要素(纯朴文化、勤劳文化、志远文化等)。学校物质文化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学校行为文化可以更新教师教育观念、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学校制度文化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平台,把握方向;学校精神文化可以引领教师的专业精神,提升教师的专业品质。学校文化建设这四个方面建设的全面、协调的发展,将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教师专业发展的含义界定为:在教育终极价值目标的引导下,教师主动通过行动研究、教学反思等形式不断追求专业成长,从而达到自身素质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强调的是教师专业的成长过程,是教师作为一个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经历一个由不成熟到相对成熟及至成熟的发展历程。这个过程的导向就是最终使教师成为一名知识型、专家型、思型和学习型的专家,具备行使教师职能、应对和解决教育问题的优秀素质。
农村高中学校文化核心价值观对教师专业发展有着针对性的指导和引领作用,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文化建设之间有相辅相成关系。学校文化哺育教师的成长.教师的专业发展又会不断丰富学校文化内涵。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如果缺少了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关注,那么学校文化多半也是空的。
三、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1.国外的相关研究
西方很多学者对学校文化进行了长期的实地研究,在学校文化的问题、学校文化的类型等问题上取得了富有理论与实践意义的重要成果。学校文化研究的展开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华勒(W.Waller的经典性研究《教学社会学》(TheSociologyofTeaching(1932为这个领域的开启增添光彩。第二时期是70年代,以芝加哥大学社会学家洛蒂((D.C.Lortie的著作《学校教师:社会学研究》(1975为代表,尔后以英、美的社会学家和文化人类学家为中心把学校文化作为学校研究的一环发展起来。第三时期是80年代中叶以来蓬勃的发展,同标榜教师专业化的改革运动结合,除了原有的社会学家之外,还吸引了广泛领域的专家参与。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加拿大的社会教育家安迪·哈格里夫斯(AndyHargreaves对学校文化的精辟的见解与系统的研究。他认为学校文化是一种精神。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教育实力与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学校文化对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学能力产生着重大的深远影响。再如著名学者利伯曼认为,在学校教学中,有厚重学校文化底蕴的学校才会有教师专业发展的最大的空间。只有教师专业的有效发展才能创造出优良的学校文化。两者联系密切,相辅相成,学校才会有成功的教育教学。他们都是普通学校文化的研究,而对农村学校文化的研究很少。
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的教育研究中逐渐用“教师专业发展”代替了“教师培训”。“教师专业发展”比“教师培训”的含义更为丰富。一方面它强调教学工作是一门专门职业;另一方面,它是指增进教师专业化,提高教师职业素养的过程。教师虽然以个体存在,但在其专业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其内在专业结构不断丰富和完善、自身素质和学术水平以及培养的学生的质量不断提高,必然赢得学生的爱戴与尊敬、同事之间的合作与理解、导的信任与欣赏以及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于是在教师、学生、领导和家长之间,就会形成和谐、积极、向上的整体氛围,这种氛围对学校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强有力的推动。这些研究理


论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背景,为本研究问题的提出和理论框架的构建提供了理论支撑。现在大部分教师生在农村、在农村从教,因此对农村高中教师的专业发展研究极为重要。
2.国内的相关研究
国外学校文化的理论研究要比我国成熟很多。随着国外理论的引入,学校文化问题在国内学界也开始受到关注,正因为此,近年来特别是自2000年以来国内掀起了学校文化研究的热潮,华东师范大学郑金洲教授在他所著的《教育文化学》里对学校文化的特性、学校文化的类型以及对教师的影响进行了解说。陈永明等在《教师教育研究》中对学校文化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也进行了阐述,认为学校文化是一种原动力,它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载体与平台。
关于教师专业发展,国内专家学者有着不同的理解,代表性的观点有:唐玉光认为,教师作为教育教学专业人员,要经历一个由不成熟到相对成熟的发展历程。成熟是相对的,发展是绝对的;教师专业发展空间是无限的,发展内涵是多层面、多领域的,既包括知识的积累、技能的娴熟、能力的提高,也涵盖态度的转变、情意的升华。朱新卓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以包括知识、技能和情意等专业素质的提高与完善为基础的专业成长与成熟的过程,是由非专业人员转向专业人员的过程。肖丽萍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增进教师专业化、提高教师职业素养的过程,强调教师从个人发展角度对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作出设想,通过学习进修等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朱玉东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在专业素质方面不断成长并追求成熟的过程,是教师专业信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情意等不断更新、演进和完善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伴随教师一生。
总体而言,我国的教育学界对学校文化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多数学者只是从文化的定义来给学校文化进行界定的,仅仅是在文化定义之前加上学校这个定语而己,而没有从学校文化的特性等深层次的内容上去挖掘,此外,对学校文化建设途径的研究欠缺,大多是从学校组织层面去研究如何建构学校文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而对教师内在的群体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课题将在借鉴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教师专业发展这条线索出发,来研究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校文化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探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校学校文化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新途径。
四、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1.目标
本课题在研究和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农村高中问卷调查、教师访谈等研究途径,对我校的学校文化进行实证调查,分析我校学校文化的优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对问题的预设,力求在以下诸方面进行研究,并达成预期目标:
⑴通过对农村高中学校文化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理解,从新的角度和层面把握学校文化的内涵和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作用和意义。
⑵通过农村高中学校文化建设,使教师不仅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和文化成果的享受者,更是在学校文化的推动、濡染、改造下获得自己的专业发展,使得教师能够从“工匠型教师”转型为“专家型教师”。
⑶构建体现农村高中学校文化特色的教师专业发展管理体系,更好地使我校群体成为一支“特别能战斗”的团队。
2.内容
⑴关于“农村高中学校文化”与“教师专业发展”的文献研究。从多角度来研究农村高中学校文化;农村高中学校文化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辩证关系的研究;新课程背景下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综述;学校文化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性思考。
⑵“农村高中学校文化”的理解与把握研究。
“农村高中学校文化”内涵的研究;本校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研究;学校文化建设中各文化要素内涵的研究。
⑶农村高中学校文化及其特征的研究。⑷农村高中学校文化的结构及整合研究。⑸农村高中学校文化建设的原则研究。


⑹现代学校文化的核心内容研究。⑺本校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的分析研究当前本校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研究;不同教师群体专业发展差异的研究;不同学科教师专业发展特点的研究。
⑻农村高中学校物质文化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⑼农村高中学校行为文化对更新教师教育观念、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研究。⑽农村高中学校制度文化对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平台,把握方向的研究。⑾农村高中学校精神文化对引领教师专业精神,提升教师专业品质的研究。⑿农村高中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
专业发展设计、实施、评价、反馈的思路研究;专业流程研究(形成以专业发展呈现、培训选择、学习提升、自主反思等为主要环节发展流程,并在实践中加以验证);学习文化建设策划书和教师专业发展策划书的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案研究。
⒀农村高中学校文化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管理机制研究农村高中学校文化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实施规划的研究;完善农村高中学校文化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管理制度的研究;农村高中教师专业发展管理的研究。
3.重点
⑴“农村高中学校文化”的理解与把握研究。⑵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五、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1.思路
从现实存在问题入手,以教师为主体,立足解决本校文化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合运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坚持理论构建与实践探索相结合,实证与个案研究相结合。
2.过程
⑴准备阶段(20113-20124月)。完成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申报工作,确定课题组成员及分工,进行理论资料的准备。调查分析、收集资料,起草“课题实施方案”及实施计划,对方案进行论证。
⑵研究阶段20125-2001411月)根据实施执行计划进行研究,举办各类“学校文化建设”和“教师专业发展”分析研讨活动,广泛交流,收集第一手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等。
⑶总结阶段201412-201512月)对本课题研究的过程及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形成实验报告和课题总结报告,并将专题论文汇编成集,为做好推广工作和开展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3.方法
⑴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是行动研究法。通过对学校文化的分析与研究,制订出学校文化建设的具体计划。开展实践与研究,并在不断研究的过程中优化学校文化建设。
⑵调查法。通过调查把握“学校文化”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分析存在的问题、了解教师专业能力的情况、评价教师专业发展的效果。
⑶经验总结法。组织和鼓励教师不断总结提炼专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⑷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资料,参考或直接应用相关成果,进行综合分析,寻求理论与实践创新。
⑸案例研究法。一是研究学校文化建设发展的案例;二是研究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案例。有针对性地积累实践经验和相关理论依据。
六、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1.主要观点
⑴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着眼于学校文化建设和教师专业的终身发展,从学校文化这一新的角度出发,反思教师专业发展的行为,探究学校文化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方法。
⑵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方法要创新,创新的主要依托是学校文化建设。
⑶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既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也是校本研究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学质量提高的过程。


⑷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学校管理层面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建立新的历史时期教师专业发展的管理体制,张扬教师的个性,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学能力的提升和教学风格的形成。
2.发展与创新
⑴从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出发,研究教师专业发展,体现了教育理论研究的发展与教师培训思路的创新。
⑵以学校文化建设为载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满足了教师自主发展需要,是一种新型的教师培训提高模式的探索。
⑶从学校文化建设出发,研究教师专业发展,拓展了教师培训研究的视野,丰富了教师专业提升研究的内涵。
七.预期研究成果
成果名称
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
“农村高中学校文化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实施方阶段
“教师专业发展”策划成果“农村高中学校文化建设”(限书集锦
阶段性5项)“农村高中学校文化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
研究报告
“农村高中学校文化建设”“教师专业发展”报告书集锦
“农村高中学校文化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结题报最终成果(限3项)
“农村高中学校文化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案例集
八、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包括:①课题组核心成员的学术或学科背景、研究经历、研究能力、研究成果;②围绕本课题所开展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文献搜集工作、调研工作等;③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包括研究资料的获得、研究经费的筹措、研究时间的保障等。
1.完成课题研究任务的条件分析
⑴课题主持人、课题组组长徐国强是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党委书记、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南通市化学学会副会长、海门市教育学会理事、海门市功勋校长、海门市先进教研个人,多次受海门市委市政府嘉奖。先后有10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发表在省级以上刊物上。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主持过省“十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十一五”南通市级课题,并且都已圆满结题。课题组副组长钱斌是包场高级中学教务处副主任,是学校国家、省、市级课题的副组长,发表过多篇研究论文,有较强的教育科研和组织协调能力。
⑵教学设备现代化。我校作为一所省四星级普通高中,近几年,学校在教学硬件和软件
著作
2015.12
盛龙基

“农村高中学校文化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论文集
成果形式研究报告文集文集研究报告文集
完成时间2011.102012.12012.22012.42015.6
负责人王惠娟钱晓强朱成祥盛龙基徐国强
研究报告
2015.10
盛龙基
文集
2015.11
盛龙基徐国强徐国强


上投入了4000多万元,办学条件实现了现代化。
⑶经验积累丰富。多年来,我校在上级教科研部门的领导下,进行了一系列的课题实验与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研究经验,同时培养了一支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尤其是“在普通中学培养学生‘四会’能力的和谐教育实验”课题的研究,以及“和谐教学与高中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能力培养研究”课题的研究经验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⑷人才条件优越。学校百分之八十以上是中青年教师,专任教师的学历全部达到了本科。他们朝气蓬勃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积极投身各项教改实验,科研氛围浓郁,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人才保证。
课题组核心成员都是从事一线的教学骨干,来自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等不同学科,教学经验丰富,教科研能力强。他们先后主持、承担和完成了多项国家、省、市级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并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为本课题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研究的保障措施⑴组织管理到位。海门市教育局分管教科研的领导和教科室的领导十分重视我校的教科研工作,经常到我校参与教科研活动。学校有严密的教科研制度、健全的教科研组织,形成了“校长——课题研究组——研究教师”的有效教科研管理网络,定期进行业务学习、成果交流和考核奖励,大大激发了教师的内在潜力。学校领导有着强烈的教科研意识,而且有着丰富的“九五”“十五”“十一五”课题组织管理经验,使我校课题的研究有了组织保证。学校组织教师去外地学习,得到了国家、省、市专家的直接指导,南通市教科所的领导专家也十分重视,指导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确保了课题研究的质量。
⑵加大领导力度。学校成立研究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研究工作,组织有关人员围绕本课题积极开展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文献搜集工作,调研工作等。
⑶充分发挥专家组的学术引领作用。聘请有关专家作为课题研究顾问,充分发挥专家组的把关作用、指导作用和辅导作用。
⑷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参与研究教师的素质。
⑸建立健全研究制度,定时间、定地点、定研究内容,保证研究落到实处。
⑹学校将设立专项研究资金,全力保证研究工作的投入,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开题报告(新教育国家级子课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