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课《社戏》精品教案

发布时间:2020-07-17 19:42:32

1 社 戏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关键词语的意义,体会运用词语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2.了解与课文相关的文学常识。

过程与方法

1.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脉络,感受淳朴可爱的农村小伙伴的形象,学习文中刻画人物性格特征的方法。

2.理解景物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感悟社戏之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分析归纳文章主旨,感受文中所表现的童趣,体会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的心情,理解少年儿童之间的纯真友谊。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关键词语的意义,体会运用词语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2.了解与课文相关的文学常识。教学难点

1.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脉络,学习文中刻画人物性格特征的方法。

2.理解景物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

3.分析归纳文章主旨,感受文中所表现的童趣。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童年对于许多人来说都是快乐的、美好的,是一段难忘的体验。童年的生活犹如一幅幅五彩斑斓的图画,犹如一个个欢快跳动的音符,犹如一曲曲优美的歌……今天,我们将追寻鲁迅儿时乡村生活中的一段难忘的经历,去感受他的童年生活的乐趣。

二、自主预习

1.作者介绍

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他的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等。他的作品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的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

2.背景资料

《社戏》写于1922年。由于辛亥革命不够彻底,在封建军阀的统治下,封建教育思想仍紧紧地禁锢着民众的头脑,封建礼教制度仍牢牢地束缚着人们的手脚,一切都没有进步,一切都没有朝气。在这种环境之下,儿童教育就更成为封建教育制度的牺牲品了。枯燥乏味的教育内容,僵化呆板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身心都得不到健康发展,而且备受摧残。少年儿童渴望自由,追求发展,向往大自然的美好风物以及人与人之间亲密融洽、友爱互助的关系。《社戏》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以一个少年儿童的视角观察社会、观察人情,生动真切而又寓意深邃地发出了时代的呐喊。

鲁迅在谈到自己青少年时代的生活和思想时,曾说:“我母亲的母家是农村,使我能够间或和许多农民相亲近。”(《集外集拾遗》)这一种十分可贵的“亲近”,对鲁迅有着重要而深刻的影响。少年时代的鲁迅接触长妈妈等贫苦善良的农民,受到他们的教育和启发。特别是鲁迅家道中落以后,他更加了解农民痛苦的生活,更加同情他们悲惨的命运。这些都反映在他的作品中。《社戏》就形象地表现了“迅哥儿”和农村少年的真挚友情,热情地歌颂了农村孩子善良、淳朴的品质。

3.知识链接

(1)文体知识——小说。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其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包括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和神态描写。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有的包括序幕、尾声。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小说按照篇幅及容量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和微型小说(小小说);按照体制可以分为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和自传体小说;按照语言形式可分为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小说与诗歌、散文、戏剧并称为“四大文学体裁”。

(2)“社戏”简介。

“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庙。在绍兴,“社”是一种区域名称。“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简单地说,就是一村或几村合伙出钱,为祭神而演,大家可看的戏便是“社戏”。

(3)《呐喊》简介。

《呐喊》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短篇小说集,收录了鲁迅于1918年至1922年间所作的《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明天》《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风波》《故乡》《阿Q正传》《端午节》《白光》《兔和猫》《鸭的喜剧》《社戏》这十四篇短篇小说。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部分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作者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愿望。

4.检查预习

(1)订正字音

(xǐnɡ)   (pì)     辈(hánɡ)

(jué) (dàn) 叨(xù)

慢(dài) (cuān duo) 水(fú)

潺(chán) 跃(yǒnɡ) 藻(yùn)

港(chà) (xiè) (juàn)

洁(jiǎo) (miǎo) (xiànɡ)

树(jiù) (zhào) (jí)

   

(2)词语释义

消夏:避暑。

:指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看望父母。省,探望、问候(多指对尊长)。

行辈:辈分。

犯上:触犯长辈或者地位比自己高的人。

惮:怕,畏惧。

絮叨:来回地说。

撺掇:从旁鼓动人做某事。

:也称“打包票”,表示对某件事情有绝对把握。包票,保证书一类的东西。

凫水:游泳。

弄潮:在潮水中搏击、嬉戏。

自失:指听得出神而忘了自己。

蕴藻:水草。

叉港:和大河相通的小河道。

交椅:文中指靠背比较大、有扶手的椅子。

漂渺: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现在写作“缥缈”。

向午:将近中午。

(3)词语辨析

“皎洁”和“洁白”都是形容词,都有“白”的意思。“皎洁”多用来形容月亮明亮而发白。“洁白”指没有被其他颜色染污的白色,强调白得干净、纯粹,适用范围比“皎洁”广。

三、合作探究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属于何种文体?

答案示例:小说。

2.通读全文,给本文划分层次,并说说每个部分的大意。

答案示例:第一部分(1~4):叙述了“我”随母亲归省和经历的乡村生活,交代了“我”盼望去赵庄看戏。

第二部分(5~30):详细叙写“我”与小伙伴去赵庄看戏的全过程。

第一层(5~13):写“我”看戏前的波折及去赵庄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

第二层(14~21):写“我”在赵庄看戏的过程。

第三层(22~30):写看戏后归航及途中偷豆的趣事。

第三部分(31~40):写看戏后的余波及“我”的怀念之情。

3.本文的行文线索是什么?

答案示例:看社戏。

4.本文围绕线索写了哪几件事?

答案示例:写了七件事:随母归省;钓虾放牛;戏前波折;夏夜行船;船头看戏;月夜归航;六一送豆。

5.七件事中,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答案示例:详写:戏前波折、夏夜行船、船头看戏、月夜归航。略写:随母归省、钓虾放牛、六一送豆。因为文章主要内容是看社戏,所以看社戏前的波折、夜航去看社戏途中、去赵庄看社戏、看社戏后归航偷豆等详写,其他情节略写。

6.作者在“看戏”这部分没有平铺直叙,而是写得起伏有致。如写看戏前的三次波折、三次转机,请分别从文中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答案示例:三次波折:叫不到船;不准和别人去;外祖母要担心。

三次转机:八叔的船回来了;小伙伴们与“我”同去;双喜写包票。

好处:笔法曲折,文气摇曳,为看社戏做好了充分的铺垫;初步表现小伙伴的热情、能干等特点。

四、课堂小结

快乐的童年总是令人难以忘怀。虽然在看社戏前有波折,但这并不影响作者对童年趣事、童年伙伴的回忆!

五、练习设计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一、课前复习

《社戏》选自《________》。本文的作者________,原名________,是我国著名的________家、________家、________家。他的代表作有小说集《________》《________》,散文诗集《________》,散文集《________》等。

答案示例:呐喊 鲁迅 周树人 文学 思想 革命 呐喊 彷徨 野草 朝花夕拾

二、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从字词、文章线索、主要事件等方面初步了解了《社戏》一文;这节课,我们将从句子含义、文章主旨、写作手法等方面,进一步学习本文。

三、合作探究

(一)精读课文,内容探究

1.在第1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说平桥村“在我是乐土”?

答案示例:“乐土”一词既写出了平桥村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又写出了“我”对平桥村的感情。“乐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这里是“公共”的客,可以“得到优待”;(2)可以免念《诗经》之类难念的书;(3)可以钓虾、放牛,体验到许多乡间自由、快乐的生活乐趣。

对于一个长期在封建家庭生长、受各种规矩束缚的孩子来说,确实是自由、快乐的生活。所以说平桥村“在我是乐土”。

2.本文题目为“社戏”,重在叙写去看戏,作者却在开篇写这些在平桥村的一般乐事,有什么作用?

答案示例:写这些小住平桥村的一般乐事,从多方面展现出那段生活的乐趣,使作品内容丰富,具有生活的真实感。同时,由于这里写了钓虾、放牛这两件乐事,第4自然段开头“至于我在那里所第一盼望的,却在到赵庄去看戏”,就与之构成递进兼转折的关系。钓虾、放牛已是乐趣甚浓,“第一盼望”的“看戏”自然更加乐趣无穷。这就为写最大的乐事——看戏作好了铺垫,吸引读者往下读。

3.从双喜解决看戏波折一事来看,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答案示例:从中可以看出双喜是一个聪明、热情、自信、稳重、能干、有胆识、乐于助人的“小大人”。

4.从第10自然段中找出描写少年们开船动作的词语,并体会其作用。

答案示例:“点、磕、退、上”。这些动词表现了小伙伴们驾船技术娴熟、利落,写出了他们的麻利、能干,照应了上文的“弄潮的好手”。

5.在作者的笔下,“我”急切盼望的社戏好看吗?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小伙伴们喜欢看戏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答案示例:“我”急切盼望的社戏并不好看。

从戏剧内容看:(1)想看铁头老生翻筋斗,但那老生却没翻。(2)想看到“蛇精”和“跳老虎”,但等了许久都不见出来。(3)最怕看老旦,然而“老旦终于出台了”,并不停地唱着。从孩子们的表现看:看得起了睡意,已经觉得戏子的“五官渐不明显”了;年纪小的“打呵欠”,年纪大的“各管自己谈话”;“破口喃喃的骂”“不住的吁气”,最后“终于熬不住了”,“驾起橹,骂着老旦”返航了。

小伙伴们喜欢看戏的真正原因:一方面,对儿童来说,对于未知事物和新鲜事物的追求和探索远比得到它更有吸引力;另一方面,小伙伴们更在乎的是在看戏途中彼此可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玩耍。

6.文中孩子们“偷豆”这一行为与平常的“偷窃”行为的性质一样吗?请你说说自己的看法。

答案示例:性质不一样。平常说的偷盗是偷别人家的东西,偷的目的是将别人的财物据为己有。而孩子们偷豆是因为在返航途中大家肚子饥饿,想吃点东西,于是罗汉豆便成为了“偷窃”的对象,况且大部分是偷阿发家的。作者借此情节重在表现孩子们无忧无虑的童心童趣及良好的品德,同时展示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诗情画意的儿童生活。

(二)品读课文,句段赏析

1.作者在第1自然段中说“我”在平桥村受到“优待”,在第3自然段又写“我”受到小朋友们的“嘲笑”,这前后矛盾吗?为什么?

答案示例:不矛盾。“优待”是平桥村人好客、淳朴的表现;“嘲笑”也同样是淳朴、天真、亲热的表现,说明“我”与小朋友们亲密无间,毫无顾忌。

2.“我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一句表现了什么?

答案示例:这一句形象地表现了“我”想看社戏却又不得的焦急、无奈、羡慕、失落等复杂心情。

3.第11自然段第一句话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案示例:景物描写。渲染了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与前文写“我”看不成社戏的沮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烘托出“我”即将看到社戏的喜悦之情。

4.“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一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示例: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船行速度之快,同时衬托出了“我”急切的心情。

5.请从后文找出与第14自然段第一句相呼应的句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答案示例:“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这两个句子都表现了月色下戏台境界的美妙,写出了“我”对社戏的美好印象。

6.第29自然段中既说“母亲颇有些生气”,但接着又说“但也就高兴了”这前后的说法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案示例:不矛盾。回来时已“过了三更了”,时间太晚了,所以母亲会因为担心孩子的安全而生气;母亲站在桥脚上等待,后来看到孩子们平安归来,心里踏实了,也就高兴了。所以二者之间并不矛盾。

7.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

答案示例:其实,那夜的戏,看得叫人“打呵欠”“破口喃喃的骂”;那夜的豆,第二天吃起来也实在平常。“那夜似的好豆”“那夜似的好戏”代表了“我”对天真烂漫、自由有趣的美好童年生活的回忆。“我”所难忘的,是平桥村的老人、孩子们的那种朴实、真挚的感情,以及他们的本领、办事的能力。再加上美好的农村自然风光,自由的空气,人与人之间和谐亲密的关系,这一切都是“我”童年时在城镇未曾见过、经历过,在以后的人生路途中也很少再见到的,所以“我”才会深深地怀念这段往事。这种怀念之情表达了“我”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充满了一种浪漫的理想主义色彩,表现了“我”对人生理想境界的渴望和追求。

(三)熟读课文,主旨探究

请归纳本文的中心思想。

答案示例:小说以饱含深情的笔触描写了“我”与一群农村孩子看社戏的前后经过,通过刻画这群农村孩子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展示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诗情画意的儿童生活画卷,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情感和对摆脱封建束缚的自由生活的向往。

(四)赏读课文,鉴赏评价

1.人物形象生动传神。

答案示例:课文成功地刻画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文中的双喜聪明、能干、善解人意、富有同情心,而且反应灵敏、考虑周到、办事果断、充满自信,又有组织才能和号召力,是孩子们的领袖。六一公公虽然着墨很少,但几笔勾勒极其准确,写出他的宽厚、淳朴、好客、热忱。“我”之所以认为这一夜的戏好、豆好,原因就在于这片乐土上的人好。

2.景物描写细腻逼真。

答案示例:景物描写是这篇文章具有永久魅力的原因之一。作者采用写意的笔法,从色彩、气味和声响等角度描绘了月夜行船、船头看戏、午夜归航等几个充满诗情画意的画面,情景交融,充满了水乡特色。

3.叙事详略得当。

答案示例:作者浓墨重彩地铺写看社戏的经过,包括看戏前的曲折、看戏途中的所见所闻、看戏的枯燥过程和归航偷豆,令人读来身临其境,深受感染。而对得以看戏的机缘、看戏后的余波,作者则简略带过,用笔非常高明,极为有效地突出了文章的重点。

(五)课外拓展,对比延伸

《社戏》原文开头部分写的是作者成年后在剧场看中国戏的两段经历,体会作者通过写不同的看戏经历,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思?

资料链接:

鲁迅作品《社戏》在结构上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主要写“我”在北京看过的两次戏,一次是在北京的戏院,戏院里嘈杂、拥挤、混乱的环境让“我”非常的厌恶。另一次是募集水灾捐款,因为捐款的方式是买戏票,因此机缘巧合的又看了一次戏,但却遭遇尴尬,没有看完便离了场,两次看戏给“我”的感觉都是不好的。第二部分主要写了“我”儿时在赵庄看戏的感受和经历。

答案示例:地点不同:都市和乡村。心情不同:沉重压抑与轻松自在。通过前后鲜明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风景美、人情美的怀念,及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四、课堂小结

鲁迅先生用细腻而优美的笔触为我们描画了一段江南水乡的童年生活,抓住了人们对童年无限怀恋的共同情感体验,与我们一同唱起了童年的歌。

五、练习设计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六、板书设计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课《社戏》精品教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