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鉴赏家全文概括

发布时间:2019-01-21 05:52:08

汪曾祺鉴赏家全文概括

  苏教版选修教材《短篇小说
  
  选读》选入了汪曾祺
  
  的小说《鉴赏家》,小说塑造了叶三这一独特的鉴赏家的形象,十分耐人玩味。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叶三只是一个卖果子的小贩,可这个小贩明显地异于同类,他不开铺子,不摆摊,也不挑着担子走街串巷,他专门给大宅门送果子。也许正因为此,叶三才有缘结识了画家季陶民。叶三从心里喜欢季陶民的画,年岁大了之后,他只为季陶民一人送果子。这样他就有了机会,零距离地看季陶民作画。时间长了,对季陶民的画也能说上一二,由此被季陶民视为知己。季陶民常常送一些画给叶三,叶三将其视为家珍收藏着。季陶民死后,他的画价格飙升。有个日本人听说叶三收藏了许多季陶民的画,便远道而来,试图用重金购画,叶三拒绝了。后来叶三死了,他儿子遵照他生前的遗嘱,把季陶民的画和叶三都装进了棺材,埋了。
  小说的情节没有什么大的波澜,人物也没有什么大喜大悲。汪曾祺在《小说的散文
  
  化》中曾经谈及他的老师沈从文的小说《长河》:它没有大起大落,大开大合,没有强烈的戏剧性,没有高峰,没有悬念,只是平平静静,慢慢地向前流着,就像这部小说所写的流水一样。这样的表述,也完全适合汪曾祺自己的小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鉴赏家》所显示出来的正是这样的一种自然纯朴的特质。
  可苏教版的教参却简单地将小说的主旨概括为对美的鉴赏,这种理解,只是停留在对小说表面意义上,并没有真正意会到小说深层次的意蕴。它缺乏对小说中的内涵的挖掘,显得极为空洞。仔细研读小说,就不难发现小说中所展现出来的美是多彩的、丰富的。
  一、风俗美
  
  汪曾祺在《谈谈风俗画》一文中说:我对风俗有兴趣,是因为我觉得它很美。他以为风俗反映了一个民族对生活的挚爱保留一个民族的常绿的童心,并对这种童心加以圣化。他还在《〈大淖记事〉是怎样写出来的》一文中说:我以为风俗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的抒情诗
  
  。作者对风俗情有独钟,势必会在他的作品中借助于各种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
  小说《鉴赏家》开篇之后大段的内容,写叶三一年四季卖果子,从立春后的摔在地下就裂开了的青萝卜写起,到白得像一团雪的香白杏、嘴儿以下有一根红线一线红的蜜桃,到红的像珊瑚,白的像玛瑙的樱桃,再到端午夏天重阳各个节令的不同果子,最后是入冬后的碧绿生鲜的檀香橄榄。作者不厌其烦,如数家珍,或绘其形或描其色或写其味,将不同时令的果子展示在读者的面前,铺展开来的是小城风物的长长画卷,令人流连忘返。
  这样的风俗美还表现在小说的一些细节描写上。比如,作者写叶三到季陶民家送果子,一去就是半天。季陶民作画,叶三先是磨墨、漂朱膘、研石青石绿、抻纸,然后就站在旁边很入神地看,专心致志,连大气都不出。年逾五十的叶三,之所以如此,除了他内心深处喜欢季陶民的画,对季陶民十分恭敬之外,还有就是小城崇文的古风熏染了他,致使他在不自觉中,向季陶民执弟子之礼。再如,季陶民作画送叶三,时常题款为画与叶三,以排行称呼,传承的也是古代之风。还有,季陶民死后,叶三虽然不再卖果子了,但是他四季八节,还四处寻觅鲜果,到季陶民坟上供一供;而写日本人到叶三家看画,也是入乡随俗,要了清水洗了手,焚了一炷香,还先对画轴拜了三拜,然后才展开,这一切无不染上浓浓的世风民俗的气息,让人深深感受到一种远去的久违的美丽。
  二、生活美
  
  风俗是一种积淀,是人生活的一个背景。《鉴赏家》中的人物生活在这样的风俗中,他们的印记也就烙上了鲜明的地方色彩。虽然小城人的生活不能称之为富有,但他们按照自己的生存方式,生活得自在有味。比如叶三,他卖果子的三不方式,他风里雨里,水路旱路行走四乡,他与园主熟得像是亲家一样,无不透露出他生活中的自由与惬意。他能从紫藤的乱花中看出风,他能懂得一只小老鼠的顽皮,无不显示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唯有生活的美,才倍让人关注生活的细小之处。即使是在他五十以后,只为季陶民一个人卖果子时,他也乐此不疲。又如叶三的两个儿子,都是学布店的,老大是店里的头一把算盘,老二的量布、撕布成了布店的招牌,他们各自顺着自己的特长发展,成人、成家。
  还有画家季陶民,他不愿与那些假名士高谈阔论,便很少应酬,即使是实在不得不去的亲戚宴请,也是到一到,喝半盏茶就道别;他画画时,习惯于画两笔,凑着壶嘴喝一大口,左手拈一片水果,右手执笔接着画,率性而为,颇有晋代士人的风采。小说中有一个情节,写叶三给季陶民送来一大把莲蓬,季陶民很高兴,便画了一幅墨荷,还有好些莲蓬。画完之后他兴致勃勃地问叶三,画得怎么样。叶三却说画得不对,画的看上去是白莲花,可画的莲蓬却很大,莲子又饱满,墨色也深,这又是红莲花的莲子。季陶民听后连忙又展开一张八尺生宣,画了一幅红莲花,还题了一首诗:红花莲子白花藕,果贩叶三是我师。惭愧画家少见识,为君破例著胭脂。没有伪饰没有谄媚,更没有心机和盘算,一切出自肺腑,自自然然。
  小说中的人物活得真诚而又实在,而这样的真实闪耀出的是的光彩。
  三、人情美
  
  风土连着人情,生活显出人情。淳朴的风俗与自然的生活也就弥散出浓浓的人情味儿,这样的人情味儿,让人感受到一种别样的温暖。
  比如,叶三卖果子从不说价。买果子的人家也总不会亏待他。尽管叶三卖的果子得四时之先,个个都很大,都均匀,很香,很甜,很好看,但他从不说价,写尽了他为人的厚道;而买家的总不会亏待他,则是对叶三的绝对信任。卖与买之间的背后,是沉沉的真和善。
  再如,叶三五十岁了,他的两个儿子便商量着养他,不要他再走宅门卖果子。叶三生气了嫌我给你们丢人?两位大布店的先生有一个卖果子的老爹,不好看?叶三非但没有领儿子的这份好意,还恶语相向,可儿子却毫不介意,连忙解释不是的,你老人家岁数大了,老在外面跑,……做儿子的心里不安。最终儿子依了叶三,为父亲裱了季陶民送他的画,还按照当地的风俗,讨个吉利:添福添寿,为父亲打了一口寿材。父与子之间的冲突从起因到结果,传达出的都是厚重而温暖的亲情。后来叶三死了,儿子遵照他的遗嘱,将季陶民的画装在父亲的棺材里一起埋了。儿子并没有因为季陶民的画价格飙升而动一丝的其他念想,他们只是恪守着做儿子的准则行事。父亲生前视画如命,死后让那画与之相伴,唯有如此才能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儿子对父亲的情感显示出来的大美可捧可掬。 还有,叶三知道季陶民画画离不开水果,就将最好的水果首先给季陶民送去;叶三知道季陶民最佩服李复堂,便用苏州片与人换了四开的李复堂的册页,给季陶民送去。而季陶民知道叶三喜欢自己的画,便破了自己从不当众作画的规约,特许叶三在他旁边看着;季陶民知道叶三生活不易,便送了叶三很多画,有时还体己地不题上款,你可以拿去卖钱,——有上款不好卖。叶三自然不会卖季陶民的画,即使是在日本人重金诱惑面前,也是决然拒绝,他真正践行了生前对季陶民的诺言:一张也不卖!叶三只是一个果贩,没有什么学识,但他对季陶民画的挚爱,对友人本真的情,更让人感受到一种纯粹的美。
  四、艺术美
  
  风俗美、生活美、人情美构成了小说别样的味儿,这味儿散淡而极富有诗意,给人以一种艺术美的享受。
  这种艺术美一方面体现在小说特有的语言上。除了语言,小说就不存在,汪曾祺这一散文化小说的理念,在《鉴赏家》中也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如写叶三家老二买布:撕布不用剪子开口,两手的两个指头夹着,借一点巧劲,嗤——的一声,布就撕到头了。人物的动作干净利落,表述的语言也极为精确,没有一丝的泥水,于平常中显出不平常。再如,写叶三卖果子之余还卖佛手、香橼,人家买去,配架装盘,书斋清供,闻香观赏,寥寥数语,趣味盎然。
  另一方面还体现在小说意味深长的留白之处。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就小说的创作提出了冰川理论,冰山的八分之一露在水面,八分之七是在水下。作家所要做到的就是通过描写那可见的冰山的八分之一,来反映冰山的全部形貌和特质。汪曾祺也曾说:中国画讲究留白计白当黑。小说也要留白不能写得太满。比如小说中描写季陶民的画风:他的画是大写意,但总是笔意俱到,收拾得很干净,而且笔致疏朗他画的荷叶不勾筋,荷梗不点刺。恰到好处的空白不但勾勒出季陶民画的风格,还给读者留下许多回味的天地。再如小说的结尾:叶三死了。他的儿子遵照父亲的遗嘱,把季陶民的画和父亲一起装在棺材里,埋了。平淡到了极点,也自然到了极点。埋了的是叶三和季陶民的画,留下的却是无尽的想象空间。
  小说展示给读者的是一片纯美的天地,流连在这样的一片天地中,让人感知到一个个曾有的鲜活生命的存在,这样的存在充满着人生的美丽。也许这才是作者写《鉴赏家》的真正的用意。
  
  

汪曾祺鉴赏家全文概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