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互文性理论

发布时间:2013-09-18 20:28:49

论互文性理论

要:作为语篇分析的一个重要理论,互文性主要是研究文本内部和文本之间的关系,本文介绍了该理论的起源和发展,互文性的广义和狭义之分以及互文系统的解构和建构。

关键词:互文性,广义和狭义,解构和建构

中图分类号:h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7-0000-01

互文性理论是当代西方后现代思潮中产生的一种文本理论。这一理论与后结构主义、符号学和批评性语篇分析相关联,同时又被运用到社会、心理、历史等学科的研究中,覆盖面十分广阔。语言学家认为语言作为存在的基础,世界就是一种无限的文本,一切语境都可以成为互文本。在这样宽泛的语境下,对文本进行分析,可以更透彻的了解文本的深刻含义。

一、互文性理论的起源

互文性通常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文本间发生的互文关系,它包括两个具体或特殊文本之间的关系或者某一文本通过重复向其他文本产生的扩散性影响。互文性概念最早由法国理论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提出。在她早期的著作中提到文本是一种批评行为或元语言行为,在其中主体为了取得自己的发言权而细察先前的和当代的文本,肯定某些文本并否定其他文本。具体地说,互文性是大大增强语言和主体地位的一个扬弃的复杂过程,一个为了创造新文本而摧毁旧文本的“否定的”过程。

1969年,克里斯蒂娃在她的著作《符号学:符义解析研究》中正式提出互文性理论,她指出互文性既包括文本之间空间上的组合关系,又包括此时的文本与彼时的文本在时间上的聚合关系。它体现空间与时间、历时与共时的统一。随后,在她的进一步研究中提出互文性的引文从来就不是单纯或直接的,而总是按某种方式加以改造、扭曲、浓缩或编辑,以适合讲话主体的价值系统。

在克里斯蒂娃提出互文性概念之后,许多西方文学批评家对之进行了探讨。例如法国文艺家罗兰?巴尔特对互文性理论做了更深入的研究。他在1973年撰写的《文本理论》中用了很长的篇幅来介绍克里斯蒂娃的互文性概念和建立在这一概念上的文本理论,非常明确地把具有互文性特征的文本作为一个有特殊理论意图的论题提出来,他把文本界定为跨学科的和多主体性的,使它区别于传统文人所推崇的文章。巴尔特对读者而不是文本给予了更多的关注,更注重读者对于文本的建构。他认为后人对前人的解读反过来构成前人文本的一部分,通过对代码的多重化来揭示处在互文性中的文本,他让读者积极参与到文本的再生产中,强调读者通过发现文本意义的新组合而“重写”文本。

论互文性理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