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语文教科书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邹忌讽齐王纳谏优秀教案设计课例

发布时间:2023-12-17 05:52:06

统编语文教科书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邹忌讽齐王纳谏优秀教案设计课例21.《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2、掌握文言词语的含义及其在课文中的用法。3、背诵全文。教学重难点:1、掌握文中出现的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并能辨析和掌握文言特殊句式。2、了解古代纳谏除蔽、修明政治的道理。3、领会课文设喻说理和类比推理的方法。教学方法:诵读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中国有句古话:“人贵在自知。”也就是说要了解自己,辩证地看待、评价自己,在人类庞大的坐标系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点。我国古代就有这样一则故事《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是个美男子,但比起徐公来还稍有逊色,他的妻子偏爱他,妾怕他,客人有求于他,都说他比徐比美。面对赞美,邹忌有自知吗?他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看课文。二、文学常识简介1、作品:《战国策》《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年间编集的一部重要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作者已不可考,最初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三十三篇,分国别编辑。依次是:西周一篇、东周一篇、秦五篇、齐六篇、楚四篇、赵四篇、魏四篇、韩三篇、燕三篇、宋、卫合一篇、中山一篇。所记史实从东周贞定王十
七年(前452年),到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16年),共二百四十多年。《战国策》语言活泼流畅,粗中有细,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如善于讽涑的谋臣邹忌,任性顽固的贵族老妇人赵太后,追逐功名富贵的策士苏秦。另外,还特别善于运用一些讽喻性的小故事作比,如“画蛇添足”“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战国策》不愧是先秦历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对后世史学和后世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2、作家:刘向刘向(约前77—前6,原名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沛县(今属江苏)人。汉高祖的弟弟楚元王刘交的第四代孙。历经宣帝元帝、成帝三朝;历任散骑谏大夫、散骑宗正、光禄大夫等职。曾屡次上书称引灾异,弹劾宦官外戚专权。成帝时受诏命校书近20年,未完成的工作由其子刘歆续成。官终中垒校尉,故又世称刘中垒《楚辞》是刘向在前人基础上辑录的一部“楚辞”体的诗歌总集,收入战国楚人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汉代贾谊、淮南小山、庄忌、东方朔、王褒、刘向诸人的仿骚作品。刘向校录群书时在皇家藏书中发现了六种记录纵横家的写本,但是内容混乱,字残缺。于是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了《战国策》3、背景材料春秋战国之际,七雄并立,各国间的兼并战争,各统治集团内部新旧势力的斗争,以及民众风起云涌的反抗斗争,都异常尖锐激烈。在这激烈动荡的时代,士作为一种最活跃的阶层出现在政治舞台上。他们以自己的才能和学识,游说于各国之间,施展着自己治国安邦的才干。各国统治者也认识到,人心的向背,是国家政权能否巩固的决定性因素。失去了民心,国家的统治就难以维持。所以,他们争相延揽人才,虚心纳谏,争取“士”的支持。至于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于史无考。三、诵读并分析课文(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学好文言文,认读、读准是首要的一步。通过接触课文,筛选出自己读不准或不会读的字,然后借助工具书查明。如:×(yì(zhāo服衣冠(kuīi(jī(cháo于齐时时

统编语文教科书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邹忌讽齐王纳谏优秀教案设计课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