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

发布时间:

---------------------------------------------------------------最新资料推荐------------------------------------------------------
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

○孙韵梅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实验小学) 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 社会上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的呼声此起彼伏, 师怎样做才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 既能扎实地掌握知识, 又能有效地增长才智呢? 我认为, 只有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才能做到既减负, 又育人
我从事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 从不自觉到自觉摸索出了一套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经验, 那就是要顺着 学生的思路进行教学。
所谓顺着 学生的思路, 并不是让教学活动完全跟着学生的思路跑, 而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根据他们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恰当地安排教学活动, 在把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的过程中, 寻找一条能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教学之路。
一、 数学学科的特点与学生的认知特点是顺着 学生的思路进行教学的理论依据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 因为数学本身是由许多判断组成的体系, 而这些判断都是思维的结果。
小学数学虽然比较简单, 但学科的抽象性与逻辑性还是无处不在的, 就连一年级的学生学习20 以内加法 时, 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去思考凑十法 的内涵, 更何况是其他数学知识的学习,更需要

1 / 11

学生的积极思考。
所以, 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就是一个思维的过程, 没有思维就没有数学的学习。
因此, 数学教学要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 努力设法使教材的知识结构与学生的认知结构靠近, 便于学生将数学知识纳入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去。 但是,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小, 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 他们不能像成人那样去思考问题, 对于遇到的新问题, 他们会有自己的思考方式, 如果我们的出发点是发展学生的思维和注重人的发展, 而不仅仅是让他们学会一点知识的话, 就应该在教学中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 重视他们的思维特点。 只有这样, 教师才能创设出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教学环境, 才能使学生真正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而这正是我们所说的顺着 学生的思路进行教学的目的。
二、 顺着 学生的思路进行教学的探讨 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要学生领会与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 这就要求他们必须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 才能把书本上的死知识 学活, 使其融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去, 并能应用它去继续学习新知识。 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去积极思维呢? 教师首先要认识到思维 对于学习者本身的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所谓思维 是一个正常的人在遇到问题后, 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

---------------------------------------------------------------最新资料推荐------------------------------------------------------
它是学习者遇到问题后, 由于对问题产生兴趣, 自发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
因此在教学中决不能向学生灌输思维 而只能以适当的方法启迪与发展学生的思维。
作为学习个体, 同一班级的学生面对同样的问题, 他们的思维反映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案时, 既要注重学生思维的共性, 又要顾及他们的个性, 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 顺着学生的思路进行教学。
我认为, 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才能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 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1 思维的启动和定向。
小学生开始学习数学知识时, 从客观上讲, 他们没有选择学习内容的条件;从主观上讲, 他们没有强烈的学习愿望, 因为抽象的数学知识与他们的实际需求没有直接的联系, 所以一般不会产生学习的需求和积极的思维。
因此在学习一个新知识的时候, 教师如果不精心设计一个能够吸引学生的开头 学生学习时的状态就会是消极的、 被动的, 然他们可以学会一些数学知识, 也可以计算题目, 但这些都是灌输的结果, 作为学习个体, 他们没有真正去经历学习的思维过程, 们只是经历了一个没有思维的模仿的过程。
经常这样学习的学生, 久而久之就会成为一个人云亦云,
毫无 3 / 11



创造力的不会思考的人。 这不是我们的教育所期望的。
我们期望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会思维、 有创造力的人。 从这个角度看问题, 就会认识到思维的启动 的重要性, 所以数学教师要特别重视数学课的开头 ,因为它是思维的启动阶段。 另外, 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很强, 新知识往往是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的, 所以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他们必须能够从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筛出有关的旧知识, 这就需要理出一条清晰的思路来。
为了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教师就要用适当的教学手段为他们的思维定向。
为思维定向在课堂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它关系到一堂课的成败。
为了启动思维和为思维定向, 教师就要设法引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的因素有许多, 比如:
因为喜欢数学老师, 就喜欢上数学课; 教师让学生动手操作获得一些感性认识, 引起学习兴趣; 设计一些教学活动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好胜心等, 都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是最终只有唤起他们对学科本身的兴趣, 才能使兴趣成为志趣, 形成持久的学习动力。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
注意发挥数学本身
---------------------------------------------------------------最新资料推荐------------------------------------------------------
的特点组织教学。 例如:
学生在学习工程问题 时, 为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先设计了 4 道题, 4 道题就像路标一样, 把学生由被动学习引向主动学习。 题目是:
①一段公路长 2400 米, 甲队单独修 10 天修完, 乙队单独修 8 天修完。
两队合修几天可以修完? (这是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 目的是让学生回忆起学过的数量关系。 起一个思维定向 的作用。
②一段公路长 3200 (其他条件、 问题不变) 题的教学目的是引起学生的惊奇、 疑问,他们会思考:
为什么一个条件变了, 解题的结果不变呢? 这时学生的思维活动开始积极起来。
③让学生自己任意改变第一个条件, 其他不变。 (学生会想, 让我自己试一试, 会怎样? 这时教师就顺应学生的想法, 结果还是一样。
3 道题做完后, 学生的思考就会深入下去, 在教师的引导下, 就会明白其道理, 为下面的学习作好了知识与思维的准备。 ④修一段公路, 甲队单独修 10 天修完,
乙队单独 5 / 11



8 天修完, 两队合修几天修完? 第④题是新知识,学生会把前 3 题与第④题间的有关的数量关系及解题思路自然地联系起来, 很快地理解与掌握工程问题的结构特征和解题思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像这样利用数学本身的逻辑性、 象性和解决问题的广泛性等特点组织教学活动, 能够在课的一开始就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启动思维并为思维定向, 为后面的继续学习开创一个良好的开端。
2 学生的思维启动后, 如何顺着 学生的思路进行教学。 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大致可以分为新授课、 练习课、 复习课三种。
不论什么课都应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为主线展开教学活动, 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由于学生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所表现出的思维特征不同, 教师就应顺着 学生的思路设计教案, 组织教学活动。 1 新授课。
a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安排教学活动。
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是一个在原有的认知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新的构建的过程, 当他们遇到新问题时, 总是试图用自己原有的图式去同化, 如果获得成功, 便会得到认知上的暂时平衡; 则, 便会出现认知上的不平衡, 需要通过顺应去达到新的平衡。 在日常教学中, 教师必须在上课之前就了解到学生在遇到新问题时会有怎样的反应, 才能在教学中顺着 学生的思路展开教学。

---------------------------------------------------------------最新资料推荐------------------------------------------------------
如果对即将遇到的新问题, 学生有能力同化它, 那么教师就应创设一个合适的教学环境, 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自己去解决问题; 反之, 教师就应找出造成学生认知不平衡的关键处, 进行铺垫、 搭桥, 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启发学生把暂时间断了的思路连接起来, 使他们的思维重新活跃起来。
b 在知识迁移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思维特点。 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经常要用到迁移的方法, 在迁移的过程中可以明显地显露出儿童的某些思维的特点, 教师在教学中要针对这些特点进行有效的点拨和引导。 例如:
学生在学习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 时, 很难与旧知识产生联想, 所以经常在学习过后,还是会有许多学生只是背过了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 而实际上并不理解其真正的含义。
如果教师在教学时设计一组从一个数乘以整数 到一个数乘以小 再到一个数乘以分数 的题组,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三者间的内在联系, 学生不仅会理解了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 而且还能将它自然地纳入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去, 形成系统的知识; 不仅掌握了当时学的知识, 还会影响到后继知识的学习。
所以,教学前教师要了解到学生学习的新知识, 哪些与旧知识的连接点不清晰, 教学的重点就应放在那些地方,帮助学生顺利通过学习障碍。
7 / 11



经常这样做, 学生会从中学会思维的方法, 提高学习的能力。 学习中的迁移, 本应是在原理相近的知识间进行, 但是在教学中我发现小学生经常从时间近区 去思考问题。 例如:
学生学完小数乘法后, 接着学习小数除法, 先让他们做一道尝试题, 100%的学生用做乘法的方法去尝试。 他们这样想:
36. 3283632800 这是做乘法的思路, 当然就行不通了, 他有做不下去的时候, 只有极少数的学生能够另外找到正确的方法, 90%的学生的思路中断了。
那么, 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这时就应充分体现出来, 教学活动应以启发为主, 引导学生的思路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学生的思路一旦走上了正路, 就要放手让他们自己走下去。 顺着 学生的思路进行教学, 就是要在学生的思路不流畅的时候, 教师要给予他们启发引导; 在他们思路畅通的时候, 教师就要和他们一起磋商研究问题。
学生在这样宽松的环境里学习, 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c 教学中要保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遇到一个新问题, 学生会有不同的思考, 其中有正确也会有错误, 作为教师首先应该肯定的是他们的积极性, 然后才是正确与否。 因为老师的一句极简单的鼓励话语,会成为学生长时间的学习动
---------------------------------------------------------------最新资料推荐------------------------------------------------------
力; 反之, 如果挫伤了他们的思维的积极性, 就可能影响他们以后的一段很长时间的学习积极性, 甚至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所以, 当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后, 除了要继续调动他们的深化思维外, 护他们的思维积极性也是至关重要的。
我听过一堂课, 学习内容是退位减法 题目是: 156=? 教材与教师的思路是: 因为 96=15,所以 156=9
大部分学生也是这样思考的, 但是有一位学生高举着手要求发言, 他说:
我是这样想的,先用 106=4 再用 54=9 所以 156=9 这位学生并没有否定别人的说法, 并且又有了自己的新的想法, 该得到教师的肯定, 但使人遗憾的是老师却说:
我们还是按书上的说法好, 这无疑是对学生积极性的一次打击。 我在想, 这个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还敢表白自己的想法吗? 为教师时刻不要忘记自己的责任, 我们要培养有创造能力的人才, 就要从小保护他们思维的积极性, 促使他们养成积极思维的好习惯。 2 练习课、 复习课。
数学教学离不开练习和复习, 通过练习可以巩固基础知识和熟练技能技巧, 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对于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复习课与练习课不同, 练习课的目标比较单一,
而复习课主要 9 / 11



是要解决所学知识的系统性, 其训练目标是把平日学到的零散的知识系统化,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的能力。
在学生掌握了一个新知识的基本概念后, 首先要进行一些基本练习, 以巩固基础知识, 为了促进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 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就要拓宽和深化练习, 但不能只停留在这个层面上。
练习题的设计, 从内容上来看, 要着眼于新知, 联系旧知, 顾后知, 从思维训练方面看, 要着眼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促进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 如:
学生学习分数应用题后, 教师设计了一题: 根据题意说出甲乙二数间的关系, 甲数是乙数的。 学生的思维是开放的:
有的以甲数为标准; 有的以乙数为标准; 有的从分数的角度说; 有的从比的角度说; 有的直接比较甲乙二数; 有的用二数的差与二数比较。
通过练习, 学生突破原有的思维局限, 从不同的方面突出了问题的实质, 深化了对问题的认识,经常这样进行练习, 学生不仅对知识学得扎实, 思维也更开阔更灵活。
复习课的设计要着眼于帮助学生系统的整理知识, 在整理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

---------------------------------------------------------------最新资料推荐------------------------------------------------------
有的教师每学完一个单元后, 都要和学生一起根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用各种形式制成网络表, 在制表的过程中也形成了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网络。
总之, 学生的思维是在知识的领会与掌握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学生思维发展要依靠他们自身的需求与参与, 所以, 课堂教学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 遵循他们的认知规律, 顺着 他们的思路展开教学活动, 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教育》 2019 年第 3 [小学数学教学网] 题组 Copyright 2019 All right reserved



11 / 11

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