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泰坦尼克号看美国阶级分层

发布时间:2014-11-19 11:58:29

从泰坦尼克号看美国阶级分层

Introduction

对电影《泰坦尼克号》,新闻媒体的“炒作”如海浪逐波,迅速将“泰片”的身价提高,形成了空前的热潮。同一题材的小说、论述、纪实文学、写真、画册、访谈录等等层出不穷,在国外甚至形成了“泰坦尼克学”。全球性的“泰坦尼克号热潮”把一股消费文化波浪推到了我们面前。灾难与爱情、生与死构成狂潮,冲击着全球票房。《泰坦尼克号》的票房收人如今已经击败《侏罗纪公园》,突破12亿美元大关,获得了商业意义上的极大成功。应当承认,《泰坦尼克号》的制作,场面之宏大,情节之紧张,细节之丰富,演员之靓丽,导演之匠心,摄影之精良,确为电影史所罕见。沉人海底已86年的泰坦尼克号过去多次搬上银幕,生死离别的爱情与面临灾难的无助一直是其重点所在。在《泰坦尼克号》中,导演詹姆士·卡梅隆依然沿袭了过去的思路,不过他给予了这部电影以更多的浪漫,对人性和社会的矛盾也有更尖锐的表现。这部影片在底得人们眼泪的同时,也给了观众很多的启发与自省。

在泰坦尼克号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部凄美的爱情电影,更能从这部影片中看到当时的美国社会阶级分层。

1、从船舱等级看阶级分层

“让妇女和儿童先走”。在泰坦尼克号上实践的社会规范也许这样表述可能更准确一些:“头等舱和二等舱的妇女和儿童优先。”

在“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中,阶级和性别所属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死存亡。在拍摄影片的过程中,卡梅隆特别注意挖掘这次灾难背后的社会与文化方面的深层次原因。卡梅隆仔细研究了“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中幸存者的构成,居然得出了惊人的结果。“泰坦尼克号”上的轮机舱的一个船员,在这场灾难中幸存的机会只有10%,而一个头等舱的男子,幸存机会却达到了50%,头等舱的女子的幸存机会更高达100%,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个三等舱的女子幸存机会仅有25%。从这里可以看出,阶级差别与性别差异成为一个人是否幸存的重要因素。有伤亡统计,三等舱里的76个小孩仅仅救出来23个。在“妇孺第一”的那个沉船之夜,三等舱儿童的损失率,高于头等舱男人损失率。而在灌进的海水迅速上升时,有的出口的铁门则被锁上,禁止三等舱里的人上来。据在三等舱死时逃生的唯一服务生回忆,直至零晨1时巧分,三等舱的人都被限制在下甲板上。这不能不说是对超阶级人权的一种讥讽。

Mr. Dawson is joining us from the third class. He was of some assistance to my fiancee last night.

男配角刻意的强调杰克是三等舱的身份。金钱可以带你进入某个社会阶层,但是这种社会流动是不能推进社会发展的。只有看到希望,自由,平等的社会环境下的流动才是可取的,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下层社会向上流动困难,上层社会向下流动呢?更困难。

2、社会资源分配失衡,安于现状

泰坦尼克号即将起航,在登船的时候,以露丝为代表的上层社会满载着各种行李,十几大箱,然后与服务生运到头等舱的豪华套间内,反观杰克,最后时刻就背了一个小包上船了。进入这个社会之前,他们所拥有的东西就是不一样的。上船后,镜头在头等舱与三等舱之间切换,豪华套间与三等舱的一个上铺或是下铺,他们所拥有的社会资源严重失衡。即使是在社会的公共领域——甲板上他们所拥有的资源也是不一样的,三等舱的乘客只能仰望。杰克的朋友有一段话说:

Well, that's typical. First-class dogs come down here to take a shit. Lets us know where we rank in the scheme of things. Like we could forget.

现实社会中很多人就像杰克的朋友一样,心安理得的睡在属于自己的“小小上铺”,然后安于现状的“享受”着属于自己的生活。

现实社会中很多人就像杰克的朋友一样,心安理得的睡在属于自己的“小小上铺”,然后安于现状的“享受”着属于自己的生活。

英国贵族露丝的母亲在豪华的一等舱餐厅里故意问杰克三等舱的情况,Tell us of the accommodations in steerage, Mr. Dawson.I hear they're quite good on this ship.杰克幽默的回答道森先生“The best I've seen, ma'am. Hardly any rats.

杰克不一样,也许他并不渴望走进上层社会,但是他渴望拥有自己喜欢的东西——露丝,他时刻准备着,而且他不相信像他朋友所说的那样可望而不可即,最后杰克凭借着自己的绘画天赋走进了自己心爱的女人,并且牢牢地拴住了露丝的心灵。

3、从“希望号”看美国阶级

泰坦尼克号被称为“梦之船”,体现了资本主义的理想、价值、信念等意识形态的东西。整个资本主义社会,也就是一艘更大的泰坦尼克号。作为“世界工业史上的奇迹”,泰坦尼克号从英国南安普顿到美国纽约的这一航向,暗示了美国人的价值观念。而建造“泰坦尼克号”,与拍摄好莱坞大片一样,集中了近代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体现了资产阶级在金钱和技术支撑下社会发展的自负或自大。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资本主义的这种“踌躇满志”的发展恰恰导致了“泰坦尼克号”的筱灭。

船长在赞美泰坦尼克号时,说

I'm the king of the world! She's the largest moving object ever made by the hand of man in all history. And our master shipbuilder, Mr. Andrews, here, designed her from the keel plates up. I may have knocked her together, but the idea was Mr. Ismay's. He envisioned a steamer so grand in scale and so luxurious in its appointments that its supremacy would never be challenged. And here she is, willed into solid reality.

对于能够驾驶泰坦尼克号,是每个人一生中最大的荣幸:

if we were to get into New York on Tuesday night and surprise them all. Make the morning papers. Retire with a bang, eh, E.J.?

四、跨阶级现象鞭挞等级制度和阶级偏见

露丝和杰克·道森的“爱情至上”打破了一等舱和三等舱的区别,体现出一种鲜明的跨阶级现象和浪漫精神。影片并未特别强调贫富的悬殊,而是突出了阶级的差别造成的生活方式的迥异。正是那种虚伪僵硬、陈规陋习的生活方式与流动多变、自由不羁生活方式之间的反差,由此造成了二人之间的爱情起点。在露丝眼中,杰克不是贫穷而是自由与鲜活的象征;而杰克眼中的露丝,除了美貌与高贵之外,还是在社会的罗网中苦苦挣扎的“苦闷者”。

在杰克与露丝在甲板上相遇,杰克劝说露丝从船栏下来时,露丝吐露了自己作为上等人的痛苦:

I saw my whole life as if I'd already lived it. An endless parade of parties and cotillions...yachts and polo matches. Always the same narrow people, the same mindless chatter.I felt like I was standing at a great precipice with no one to pull me back. No one who cared or even noticed.

露丝对于杰克的自由生活充满了向往,她向杰克学吐口水:

Can you show me? Teach me to ride like a man. And chew tobacco like a man. And spit like a man.

在一定意义上,《泰坦尼克号》的成功也就在于它站在人性、人道的立场上来批判阶级文化,大胆鞭挞等级制度和阶级偏见,从而争取了观众,争取了文化消费导向,争取了巨额票房价值。

五、美国精神的象征

年轻的杰克·道森可以说是美国文化精神的代表。他靠赌注赢得了三等舱的船票,也以自己的个人自由和自信的青春活力吸引了露丝。在他踏上泰坦尼克号的时候,他激动的喊道:

We're riding in high style now. We're a couple of regular swells. Like I told you, I go to America to be millionaire.

这个住三等舱的穷小伙子,虽然身无分文,但却充满艺术激情、自由浪漫。他热爱生活,珍惜自由,在他眼中人生如同一场幸运的游戏。他教露丝自由地吐口水,那种活泼的天性令露丝跃跃欲试,感到既新鲜又刺激。正是与杰克的交往中,精神处在束缚中的露丝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妙和生活的活力。

清纯的少女露丝出身于家道中落的英国封建贵族,她随着母亲和未婚夫卡尔一起登上了豪华舒坦的泰坦尼克号巨轮。但露丝厌恶钢铁大王的儿子卡尔的虚伪、做作、傲慢、势利,从心底里不愿嫁给他,而讲究门当户对并以嫁女求钱的母亲则强迫她接受这门婚事。她与卡尔似乎也没有什么共同语言,二人对艺术的品味截然不同。卡尔对露丝的感受和要求毫不在意,为博得露丝的欢心,他以自己理解的方式,也是一种典型的资产阶级方式,将一条镶有54克拉蓝钻石的项链“海洋之心”送给了露丝。但金钱和物质并不能打动露丝的芳心,她深深地感受到一种青春活力上的单调乏味并郁郁寡欢。影片结尾,当一个普察问露丝“小姐,请问你叫什么名字”时,露丝毫不犹豫地表明了自己对杰克的认同,Dawson, Rose Dawson.

启示

泰坦尼克号绝不仅仅是一部爱情电影,它的成就在于以沉船事件为主线,在爱情故事中真实的体现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揭露了社会的本质。 美国等级背后深刻的文化根源及对我们的启示。美国人在等级问题上暴露出的虚荣、自大、粗俗和缺少品位,这些特征并非偶然的选择结果,而是具有深刻的社会文化根源。比如,美国人数最多的阶层——中产阶级,是最为虚荣和势利的阶层,原因则是由于他们像螺丝钉一样可以被随意替换,因而最缺少安全感,生活也最焦虑。在这样的心态中生活,首要的事情就是得到他人的承认,要在他人眼里看起来生活过得既得体又安全。因此他们的爱虚荣和喜欢焙耀在衣食住行和话语上必然体现出来。但是,从本质上说,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从更低的社会阶层奋斗上来的,所以不可避免地缺少富人阶级才会有的高级生活品位,因而在生活里追求的恰好是那些缺乏个性的、标准的、可以明确其身份的物品。这种拘谨的循规蹈矩、毫无节制的焰耀以及缺乏创造性的生活方式,是我们应该注意据弃的。

从泰坦尼克号看美国阶级分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