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尚品德的故事)勤劳俭朴的故事 - 水稻杂交之父袁隆平

发布时间:2014-03-13 16:03:37

袁隆平,平头小脸,其貌不扬,土里土气。但你想不到他是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而正是这个显得有些平凡和土气的老头,以自己不懈的努力和才华,在古老的土地上创造了非凡的奇迹——目前在我国,有一半的稻田里播种着他培育的杂交水稻,每年收获的稻谷60%源自他培育的杂交水稻种子。

知识+汗水+机遇+灵感=成功是他一生的缩写。

为了杂交水稻,袁隆平几乎奉献了自己的一切,知识、汗水、灵感、心血,没有什么不是为了那梦寐以求的杂交水稻。在研究的初级阶段,为了获得一株必需的水稻天然雄性不育株,他和新婚妻子一起,在1964年到1965年连续两年的酷暑季节顶着烈日大海捞针般地寻觅在安江农校实习农场和附近生产队的稻田里,在前后共检查了4个常规水稻品种的14 000多个稻穗后,终于找到了6株雄性不育的植株。

身体的劳累还在其次,学术界权威的质疑与反对,使袁隆平承受着巨大的舆论压力。当时学术界流行的经典遗传学观点认为,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许多不良的因子已经被淘汰,积累下来的多是优良的因子,所以自交不会退化,杂交也不会产生优势,从而断言搞杂交水稻没有前途,甚至说研究杂交水稻是对遗传学的无知。然而无论是科学道路上的挫折、失败,还是人为的干扰、破坏,所有的磨难都无法动摇袁隆平执著的梦想。他坚信实践才是真正的权威,火热的生命加上知识的力量能够改变一切。

1966年,经过两个春秋的艰苦试验,对水稻雄性不育株有了较多的感性认识后,袁隆平把获得的科学数据进行理性的分析整理,撰写出首篇重要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在中国科学院出版的权威杂志《科学通讯》第4期发表。这篇论文的发表,标志着在国内开了杂交水稻研究的先河。这不仅是一个普通意义上的水稻育种课题的启动,而且开创了一个划时代的崭新的研究领域。在随后的30多年间,他在杂交水稻这个领域始终保持着世界领先地位。他的研究成果一个接一个,他创造的杂交水稻神话一个接一个。从1976年至1999年,我国累计推广种植杂交水稻35亿亩,增产稻谷3 500亿公斤,相当于解决了3 500万人口的吃饭问题,确保了我国以仅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着占世界22%的人口。

袁隆平用知识在中国古老的土地上,圆了华夏民族几千年都在渴盼的梦想,写下了一个震惊世界的神话。

当国外有人发出谁来养活13亿中国人的疑问时,袁隆平用他的水稻杂交成果作了响亮回答:是科学!是中国科学家的聪明智慧和辛勤汗水!当我们再也不为吃喝而发愁时,当我们再也不担心我们的粮食危机时,不能不感谢像袁隆平这样的科学家。

(崇尚品德的故事)勤劳俭朴的故事 - 水稻杂交之父袁隆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