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情志养生的思想内涵与应用

发布时间:2019-03-13 17:16:51

《黄帝内经》情志养生的思想内涵与应用
作者:魏祎
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年第26

        【摘要】《黄帝内经》是中国影响极大的医学著作,也是中华医学智慧的结晶,其中包含了博大精深的养生理论,尤其情志养生内容,至今依然有巨大的养生价值。本文在阐述《黄帝内经》情志养生思想内涵的基础上,通过讲求恬淡自安的静养,强调高下不慕的处世,提倡情志活动的中和,积极思考《黄帝内经》情志养生的有效应用。

        【关键词】《黄帝内经》;情志养生;思想内涵、有效应用

        【中图分类号】R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26..01

        在现代社会,情志因素损害健康日益严重,情志致病的几率越来越高,消极情志的危害也越来越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不仅需要现代的医疗手段,更需要通过调节情志,实现良好的身心调节效果,从而达成养生的目标。《黄帝内经》是中华传统医学理论集大成之作,其中蕴含很多深邃的情志养生理论,值得充分的挖掘,并且运用于现代人养成的生活实践之中,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1 《黄帝内经》情志养生的思想内涵

        人们常说的七情,主要指喜、怒、忧、思、悲、恐、惊,这其中情绪便是情志,是人们的情绪、情感的变化,情志活动是成长的生理现象,可是多度使用,便会导致病。《黄帝内经》云: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又曰: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胜,思胜恐等理论,认为情志活动与人体脏腑关系密切。一旦超出正常范围,就会对人的生理造成损害。在《黄帝内经》之中,关于情志变化而引发疾病的问题,进行了较多的阐述,这也是中医情志养生理论形成的基础,在《黄帝内经》中,情志学说已经体系化,这体现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所阐述的五志说上,初步确立情志概念及范畴[1]

《黄帝内经》情志养生的思想内涵与应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