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 语文下册 诗歌鉴赏阅读训练及解析

发布时间:2020-06-29 08:41:07

七年级 语文下册 诗歌鉴赏阅读训练及解析

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 诗歌鉴赏

1阅读陆游的《游山西村》,完成下面小题。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一个“________”字,表达了农家待客尽其所有的盛情;一个“________”字,写出了山路曲折景色多变,点明这是诗人的主观感受所致。

2)尾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案】 1)足;疑

2)表达了对游览之地恋恋不舍之情,对农家好客习俗及古朴的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解析】【分析】(1)表达农家款待客人时尽其所有的盛情的诗句是: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一个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写出了山路曲折景色多变的诗句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以一个字写出了曲折多变的景色,点明这变化的景色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所致。

2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尾联诗人故而笔锋一转,表明诗人已了一整天,此时明月高悬,整个大地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月光之中,给春社过后的村庄也染上了一层静谧的色彩,别有一番情趣。于是这两句从胸中自然流出:但愿从今以后,能不时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把酒言欢,此情此景,不亦乐乎。一个热爱家乡与农民亲密无间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诗人陶醉于在山野风光和农村的人情里,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恋恋不舍的情感。诗人在语调极其自然亲切的诗句中向人们展示了农村自然风景之美、农民淳朴善良之美,并把自己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高尚情操美融于其中。

故答案为:足;疑;

表达了对游览之地恋恋不舍之情,对农家好客习俗及古朴的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回答本题时,需要掌握句子翻译,从而理解诗词内容,再进行概括即可;

本题考查分析作者情感的能力。答题时先概括文章内容,然后结合内容,抓住关键词句把握作者的情感。

2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

齐鲁青未了 ________

造化神秀________

阴阳昏晓________

荡胸生________

会当凌绝顶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请从字入手,对造化钟神秀这句诗作简要赏析。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体现了青年杜甫英姿勃发的情怀,读了这千古名句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答案】 1)不尽;聚集;分;同;终当,终要。

2神奇自然汇聚了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和黄昏。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3积聚、汇聚之意。将大自然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

4)这不仅是诗人要登上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决心攀登人生极顶的雄心壮志。我明白了要想攀登人生顶峰,就一定要有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不怕困难的雄心壮志。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诗句词语的理解。解答此题要结合诗句的意思进行理解。未了:不尽;钟:聚集;割:分;曾:同;会当:终当,终要。

本题考查的是句子意思的理解。注意重点词语如:钟、割、会当等次的正确理解。示例:神奇自然汇聚了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和黄昏。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本题考查诗歌炼字,积聚、汇聚之意。将大自然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读懂诗歌,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要结合生活实际进行阐述。示例:这不仅是诗人要登上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决心攀登人生极顶的雄心壮志。我明白了要想攀登人生顶峰,就一定要有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不怕困难的雄心壮志。

故答案为:不尽;聚集;分;同;终当,终要。

⑵①神奇自然汇聚了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和黄昏。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⑶“积聚、汇聚之意。将大自然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

这不仅是诗人要登上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决心攀登人生极顶的雄心壮志。我明白了要想攀登人生顶峰,就一定要有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不怕困难的雄心壮志。

【点评】本题考查对常见诗句词语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进行理解,词语的意思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考生在平时要注意结合句子的意思进行理解。

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此题要遵循翻译的原则,掌握翻译的方法,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翻译时要注意重点词语和常见句式的正确理解。

本题的考查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解答思路:解词+内容+情感。方法:联系词语本义,结合语境分析词语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感情。理解词语一般先理解其表面义,然后要结合语境及课文内容,具体理解出它的语境义及所包含的情感。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主题赏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要求考生读懂诗歌,理解诗歌的主题,要结合自的生活实际进行阐述。

3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

社日

谢逸

雨柳垂垂叶,风溪细细纹

清欢唯煮茗,美味只羹芹

饮不遭田父 归无遗细君

东皋农事作,举趾待耕耘。

【注释】谢逸:字无逸,自号溪堂,抚州临川人,送江西诗派诗人。隐居乡里,布衣终身。风溪细细纹:微风吹拂,水生细纹。羹芹:煮芹为羹。田父:依杜甫诗意,田父指邀请友人饮酒的农夫。细君:用东方朔典故,指妻子。东皋:水畔高地。举趾:举脚,下田。

1)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描写了春社时节淳美的田园风光。

B.首联描摹了一幅春雨丝丝,垂柳依依,微风细细,水波粼粼的早春图画。

C.颔联主要写了诗人在煮茶喝羹过程中体会到的快乐之情。

D.颈联是说喝酒没有知音,赠妻没有物品,言中流露出哀伤之情。

2)下列对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格调清新自然,充满了生机和乐趣。

B.诗人表现了诗人安贫乐道的淡泊情怀。

C.全诗紧扣字,表现诗人慵懒散漫的生活态度。

D.此诗用词精炼,用典贴切,用情真挚。

【答案】 1D

2C

【解析】【分析】(1D项流露出的不是哀伤之情,而是表现了诗人安贫乐道的淡泊情怀。

2)紧扣字,不是表现诗人慵懒散漫的生活态度,而是恬淡娴静的生活态度。

故答案为:⑴D⑵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诗句内容的理解,需要了解作者作诗的背景以及表达的中心思想,再做分析选择。

本题考查的是对诗句的赏析,需要了解作者作诗的背景以及表达的中心思想,还要考虑到写作手法,再做分析选择。

4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重阳席上赋白菊

(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注】陆处士羽:陆羽,唐著名茶学专家,与僧人皎然是朋友。重阳:每年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

1)从以上两首诗中可以看出在九日这一天有饮酒、________的风俗。

2)两首诗都以九日和友人相聚为题材,但表现手法和情感志趣不同,请做具体赏析。

【答案】 1)赏菊

2)皎诗将九日俗人喝酒与自己品茗作对比,突出了诗人的清高脱俗(或:淡泊高洁);白诗以花喻人,形象地表现出诗人虽然年老却仍充满少年的活力与情趣,热爱生活。

【解析】【分析】(1)从皎然诗中的东篱菊也黄谁解助茶香和白居易诗中的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可知,九日这一天还有赏菊的习俗。

2)皎然的诗,诗句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将俗人喝酒与自己品茗作对比,再加之赏菊,突出了诗人的清高脱俗的品行。而白居易的诗,前两句写诗人看到满园金黄的菊花中有一朵雪白的菊花,感到欣喜;后两句把那朵雪白的菊花比作是参加歌舞席的老人(自喻),和少年一起载歌载舞。形象地表现出诗人虽然年老却仍充满少年的活力与情趣。据此理解作答。

故答案为:赏菊

皎诗将九日俗人喝酒与自己品茗作对比,突出了诗人的清高脱俗(或:淡泊高洁);白诗以花喻人,形象地表现出诗人虽然年老却仍充满少年的活力与情趣,热爱生活。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

本题是对诗歌写作手法和情感的分析归纳能力。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5诗歌鉴赏。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诗人别湖上亭时触动他情思的景物有哪些?

2)请赏析诗歌的三四句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答案】 1)春风、柳条、藤蔓、黄莺

2久住相识欲别,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黄莺人格化,移情于景

【解析】【分析】本题考察课外的诗歌鉴赏,考了诗词提炼、诗句赏析;但诗人思想感情这一考点并未覆盖到,题目设置较为一般。本题难度适中。

故答案为:春风、柳条、藤蔓、黄莺

⑵ “久住相识欲别,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黄莺人格化,移情于景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诗中的景物。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找出诗人别湖上亭时触动他情思的景物即可。

本题考查赏析诗词名句。赏析句子时,能指出写景特点(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的结合等)或采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或用词的生动形象等,并且还要说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怎样的启示和思考。

6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桂源铺

(宋)杨万里

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

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

【注】堂堂:形容阵容或力量壮大。

1)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一,二句诗。

2)朱光潜《诗论》说:诗有说理的,但是它的融化在炽热的情感和灿烂的意象之中。这首哲理诗的第三,四句中能够表现的意象是什么?从中告诉我们怎样的人生哲理?

【答案】 1不许”“日夜喧等词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溪水不怕崇山峻岭的阻挠,日夜向前奔流的情景。

2)意象:堂堂溪水。

人生哲理:只要有决心肯努力,就一定能克服重重困难,获得光明的前途。

【解析】【分析】(1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群岭万山中有一条溪,万山阻着溪水不许往前奔,拦得那溪水在山间日夜暄闹不停。如这里体现万山对溪水态度的一个词语应是不许,还有典型的动作,声音日夜喧,这些都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溪水不怕崇山峻岭的阻挠,水声潺潺,日夜喧闹的抗议的情景。

2)要首先读懂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这两句:水流到底是拦不住的,在山间不休地穿梭喧闹着,待让它终于来到前头的山脚尽处时,喧哗的溪声已全变作堂堂盛大的溪水,愉悦通畅地流出前村来了。所以能够表现的意象是堂堂溪水这一短语。原诗是说小溪的无法阻断,只要有一溪在,就宜让出一条路使它走出前村来。今人每爱用此诗来比喻时代潮流的挡不住,一切违反潮流的行径措施不但没有用,而且是制造骚乱困扰而已。同时蕴涵着积极的人生态度,那就是:苦难和困境终有尽头,生命总要奔流,只要有决心肯努力,就一定能克服重重困难,获得光明的前途。任何艰难困苦都无法阻挡。

故答案为:⑴ “不许”“日夜喧等词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溪水不怕崇山峻岭的阻挠,日夜向前奔流的情景

意象:堂堂溪水;人生哲理:只要有决心肯努力,就一定能克服重重困难,获得光明的前途。

【点评】古诗词鉴赏考查内容主要有: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在命题上可以是综合要求,也可以就某一方面提出问题,也可能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结合起来考查。因此,我们要全面提高鉴赏能力,不能有偏废。

做好本题要根据注释了解诗作的写作背景,阅读全诗理解诗歌内容,从诗人所描写的景物特点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读懂诗歌。

7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早作

(宋)裘万顷

井梧飞叶送秋声,篱菊缄香待晚晴。

斗柄横斜河欲没,数山青处乱鸦鸣。

【注】井梧:井边的梧桐树。缄:包藏。斗:北斗星。河:银河。

1)诗中井梧飞叶“________”的景致非常具有秋天的味道。诗句“________”点明了文题中的字,意为此诗是诗人在黎明破晓之时创作。

2)诗人怎样营造出山中清晨宁静的氛围?请结合第四句做分析。

【答案】 1)篱菊缄香;斗柄横斜河欲没

2)以声衬静。鸦鸟乱鸣划破了清晨的寂静,以鸦鸣声来衬托出青山深处的黎明的静谧。

【解析】【分析】分析诗中所写景物抓住秋天的味道一词,是秋天的花,据此写出短语。根据注释,指北斗星,北斗星还在天边一角,说明是凌晨之。综述为:篱菊缄香;斗柄横斜河欲没。

从诗人所写景物及其特点,结合具体的诗句来理解分析。作答时,要抓住表现手法一词,从作者描绘景的动态来理解以动(声)衬静的方法,结合诗句具体说明即可。本题用鸦鸟乱鸣打破了清晨的寂静,来衬托出大山深处的黎明前的清幽和静谧的特点。

故答案为:篱菊缄香;斗柄横斜河欲没

以声衬静。鸦鸟乱鸣划破了清晨的寂静,以鸦鸣声来衬托出青山深处的黎明的静谧。

【点评】本题考查把握内容。答题时应注意,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对诗歌的字词理解、词句赏析、词语作用、主要内容、诗歌主旨都要有一定的理解。具有秋天的味道的景物:梧桐落叶,菊花盛开;黎明破晓之时:斗柄横斜河欲没,天快亮星星稀疏。

本题考查分析以声衬静写法的作用。动静结合指在诗中诗人、事、景的动静有机地结合起来描写的一种手法,以声衬静写法更加突出幽静,唐代诗人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中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就是代表。本诗用鸦鸣声来衬托黎明的静谧。

8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桑茶坑道中

【南宋】杨万里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_______________

1)诗歌第二句用两个字,描绘了初春时桑茶坑道中________的情景。

2)根据诗歌前三句,推断诗歌最后一句应该是(   

A.一牛吃过柳阴西

B.不脱蓑衣卧月明

C.收篙停棹坐船中

【答案】 1)生机勃勃、欣欣向荣、春意盎然、富有生机

2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诗歌鉴赏能力。

1)考查诗句中文字的表现力。草满花堤水满溪用两个字,描绘了初春时桑茶坑道中嫩草与春花铺满地,欣欣向荣、春意盎然的景象。读懂诗句是作答的关键。

2)考查对诗歌最后一句内容的判断能力。首先要读懂诗歌前三句的意境,这首诗前两句写出了由雨而晴,由湿而干,溪水由浅而满,花草于风中摇曳,大自然充满了春的律;第三句写出了牧童柳荫下酣睡的自然悠闲的,所以第四句应该是一牛吃过柳阴西,这样就形成了这首诗独特的生活情趣和原始朴素的美感。另外由童子角度考虑,下文也应该是一牛一牛吃过柳阴西这是因为童子柳阴眠正着。这是情节的前因后果。

故答案为:(1)生机勃勃、欣欣向荣、春意盎然、富有生机

2A

【点评】诗歌鉴赏的技巧,一是读作者,了解作者生活的朝代和作者的思想;二是读背景,了解文本的写作背景;三是读注释,通过注释来了解诗歌内容;四是能找出诗歌的关键句,进而推出作者要表达的中心。然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作答。

9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发挥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所展现的画面。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答案】 1)梅子成熟的季节,在乡村的夏夜,点点雨滴敲打着屋檐,长满青草的池塘传来阵阵蛙鸣。

2)寂寞。

【解析】【分析】(1)解答此题,要读懂诗歌,理解内容;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注意:描述画面不同于翻译句子,不能干巴巴地解说句意。这首诗的前两句写出了江南梅雨季节的夏夜之景:雨声不断,蛙声一片。读来使人如身临其境,仿佛细雨就在身边飘,蛙声就在身边叫。这看似表现得很热闹的环境,实际上诗人要反衬出它的寂静。注意围绕时节、雨夜、池塘、蛙鸣展开合理想象,组织语言即可。

2闲敲棋子落灯花的意思是:我无聊地轻轻敲着棋子。作者之所以敲棋子是因为诗人孤独一人,下不成棋,所以说闲敲棋子,棋子本不是敲的,但用来敲打,正体现了孤独中的寂寞、苦闷。

故答案为:梅子成熟的季节,在乡村的夏夜,点点雨滴敲打着屋檐,长满青草的池塘传来阵阵蛙鸣。

寂寞。

【点评】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及其特点,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10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游山西村(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A. 这首诗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被黜官退居山乡所写,诗中赞美了山西村山好、水好、人也好的动人情景。

B. 颔联写出山西村优美的环境,突出曲折幽深的特点,后成为充满生活哲理的千古名句。

C. 颈联写乡俗民事,从村民的服饰、言行和习俗的描写中,展现村民勤劳俭朴的品质以及宣扬迷信、拜神求佛保佑的陋习。作者于赞美中含蓄地表达批判之意。

D. 全诗写景、叙事、抒情有机结合,充满生活气息,语言自然质朴,意境清新。

【答案】 C

【解析】【分析】这首诗是诗人蛰居山阴老家农村时所作。生动地描画出一幅色彩明丽的农村风光,对淳朴的农村生活习俗,流溢着喜悦、挚爱的感情。 既写出山西村山环水绕,花团锦簇,春光无限,另一方面它又富于哲理,表现了人生变化发展的某种规律性,令人回味无穷。全诗融写景、叙事、抒情为一体,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颔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寓含哲理。颈联则由自然入人事,赞美着这个古老的乡土风俗,显示出他对这里的土地,这里的人民的爱。尾联笔锋一转,热爱家乡与农民亲密无间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故ABD正确,C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诗歌的鉴赏,考生要整体感知诗歌,了解诗歌的内容、诗人的情感,运用的表现手法,对选项逐项审读,仔细辨析,判断正误。

1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下面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的字写出了山西村农家的好客及款待客人倾其所有的盛情。

B.颈联写乡俗民事,赞美了村民勤劳俭朴的品质,批判了拜神求佛的陋习。

C.尾联是全诗的总结,表达了诗人对淳朴、闲适的农村生活的喜爱、向往之情。

D.全诗无一字,而处处显,游兴十足,游意不尽,令人回味无穷。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蕴含了怎样的道理?请简要分析。

【答案】 1B

2)在逆境中蕴含着希望,只要在困境中坚持下去,人生就有豁然开朗的转变。

【解析】【分析】(1B项,批判了拜神求佛的陋习错误,作者没有批判求神拜佛之意。故选B

2)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广泛被人引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如此流畅绚丽、开朗明快的诗句,仿佛可以看到诗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益依稀难认。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在逆境中蕴含着希望,只要在困境中坚持下去,人生就有豁然开朗的转变的哲理。

故答案为:⑴ B

在逆境中蕴含着希望,只要在困境中坚持下去,人生就有豁然开朗的转变。

【点评】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通读全诗,把握诗意,揣摩选项正误。

本题考查诗句哲理的把握,注意首先明确诗意,揣摩包含的哲理。

12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田家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1)诗人用清新的笔调,描写了农村初夏时________的劳动气氛。

2)第四句字富有意味,请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答案】 1)紧张忙碌

2字把农村儿童从小热爱劳动,天真烂漫的形象刻画了出来,富有生活情趣,也给全诗增添了活泼轻松的气氛。

【解析】【分析】这首诗热情地赞颂了农村少年儿童热爱劳动的美好品质。上半首写"村庄儿女"昼耕夜绩的劳动生活,赞扬他们年纪虽轻,却早已"当家",挑起了生活的重担。后半首通过细节描绘了农村初夏时紧张忙碌的场景, 把从小热爱劳动而又天真烂漫的农村儿童形象刻划了出来,既生动又富有生活情趣。

天真还未懂事的小孩还没学会如何去帮助耕种和织布,但也会在桑树下面学起了种瓜。表现农村儿童从小热爱劳动而又天真烂漫的形象, 富有生活情趣,也给全诗增添了活泼轻松的气氛。

故答案为:紧张忙碌

⑵ “字把农村儿童从小热爱劳动,天真烂漫的形象刻画了出来,富有生活情趣,也给全诗增添了活泼轻松的气氛。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内容和概括文章信息。答题时应注意,解题时要认真审清题干,确定信息筛选的标准,确定具体语句或者自己归纳概括作答。

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炼字。答题时应注意,步骤一般包括如下几步:首先解释本字的字面意思,如果有修辞手法,要点明修辞手法;然后结合诗句阐释诗意,语言尽可能优美;最后点明作者的感情。

七年级 语文下册 诗歌鉴赏阅读训练及解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