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戈为武

发布时间:2012-03-28 22:20:15

也说“止戈为武”的释义

芜崧

(长江大学文学院,湖北,荆州,434020

[摘要] 有人认为,《左传·宣公12年》中楚庄王说“止戈为武”是在强调使用武力(武器),等战争胜利后再收藏武器,笔者则认为是在强调停止使用武力(武器),避免战争涂炭更多的生灵,以追求一种武德。“止戈为武”体现的是和平的思想,而不是战争与和平并重。

[关键词] 止戈为武,和平思想,武德

季素彩先生在《“道可道,非常道”——试论“俗说文解字”的若干问题》一文中谈到“俗说文解字”时说:“这种辩证法(按:指战争与和平的关系),饱经春秋战国战乱之苦的仓颉们,早就有所领悟,并归结为一个‘武’字,用俗说文解字做了科学、精辟、简明的表述:‘止戈为武’(《左传·宣公12年》),强调用武力解除敌人的武装。于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可以过和平生活了。

《说文·戈部》:‘[武,]楚庄王曰:夫武,定功戢兵,故止戈为武。’”(20032《汉字文化》17页)

季先生对“止戈为武”的解释,可以简单地表述为“先动(干)戈,再止戈”即“以动(干)戈(武力)为手段,达到止戈(平息战乱后,不再使用武器,过上和平的生活)的目的”。与季先生观点相同的,还有以下一些著作:

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修订本第一册):“意思是以武力止息干戈,保卫和平。”

杨伯峻的《春秋左传注》(第二册):“春秋时人因赋予以哲学意义,所谓‘战以止战’,亦犹‘刑期无刑’、‘杀以止杀’之意,而造字之初固未必能了此。”(中华书局1981年)

孙钧锡《汉字通论》(河北教育出版社,1988):“意思是用武力止息干戈(战争),保卫和平。”

有些成语词典注解“止戈为武”虽没有明确地注明“使用武器(武力)”,但从文字表述可以看出还是在强调“使用武器(武力)”:

西北师院编的《汉语成语词典》(修订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楚庄王根据‘武’字是‘止’和‘戈’两字合成的,从而认为消灭暴乱,永远停止动用武器,才是真正的武功。”(甲)

朱祖延主编的《汉语成语大词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意思是平定暴乱,使干戈平息下来,才是真正的武功。”

《中国成语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谓消灭战乱,停止使用武器,才是真正的武功。”

罗竹风主编的《汉语大词典》:“‘武’字从‘止’从‘戈’。意为能平息战乱,停止使用武器,才是真正的武功。”《汉大成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6)与此相同。

《古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谓平定暴乱,止息兵戈,方是真正的武功。” (按:“兵戈”指战争)

湖北大学古籍研究所的《汉语成语大词典》(中华书局,2002):“‘止’‘戈’两个字合成一个‘武’字,意指平定暴乱,使干戈平息下来,才是真正的武功。”(按:“干戈”指战争)

刘万国、侯文富主编的《中华成语大词典》(2002修订本)(吉林大学出版社):“指平定叛乱,止息兵伐,才算是真正的武功。”

(上述词典所引第一书证均为楚庄王的“止戈为武”)

以甲为例,“消灭暴乱”在前,“永远停止动用武器”在后。这言下之意是说,只有消灭了暴乱,才停止使用武器,否则决不放下武器。其余的同理。

那么,《左传·宣公12年》中的楚庄王说“止戈为武”究竟是在强调使用武力(武器)(等战争胜利后再收藏武器),还是在强调停止使用武力(武器)(避免战争涂炭更多的生灵,以追求一种武德/美德)?

《说文解字》在“戈”部注解“武”时,没有直接作注,只引了楚庄王的“夫武,定功戢兵,故止戈为武”的话语。然这段话并非原话,原话以及有关的背景是这样的:

丙辰,楚重(楚军的辎重)至于邲,遂次(驻扎)于衡雍。潘党曰:“君盍筑武军,而收晋尸以为京观(君王何不建筑起军营显示武功,收集晋国人的尸首建立一个大坟堆?)。臣闻克敌必示子孙,以无忘武功(下臣听说战胜了敌人一定要有纪念物给子孙看,表示不忘记武功)。”楚子(楚庄王)曰:“非尔所知也。夫文,止戈为武。武王克商,作《颂》曰:‘载戢干戈,载櫜弓矢(收拾干戈,包藏弓箭)。我求懿德,肆于时《夏》,允王保之’(我追求那美德,陈于这《夏》乐之中,成就王业而保有天下)。又作《武》,其卒章曰:‘耆定尔功(得以巩固你的功业)。……夫武,禁暴、戢兵(消灭战争)、保大(保持强大)、定功巩固功业)、安民、和众、丰财者也。故使子孙无忘其章(所以要让子孙不要忘记他的大功)。今我使二国暴骨,暴矣;观兵以威诸侯,兵不戢矣(显耀武力以使诸侯畏惧,战争不能消灭了)。暴而不戢,安能保大?犹有晋在,焉得定功?所违民欲(所违背百姓的愿望)犹多,民何安焉?无德而强争诸侯(没有德行而勉强和诸侯相争),何以和众?利人之几,而安人之乱,以为己荣(趁别人之危作为自己的利益,趁人之乱作为自己的安定),何以丰财?武有七德,我无一焉,何以示子孙武功有七种美德,我对晋国用兵却没有一项美德,用什么来昭示子孙后代)?……武非吾功也用武不是我追求的功业)。古者明王伐不敬,取其鲸鲵而封之……(古代圣明的君王征伐对上不恭敬的国家,抓住他的罪魁祸首杀掉埋葬……)。”祀于河,作先君宫,告成事而还。(括号中的译文引自杨伯峻、徐提翻译的《白话左传》,岳麓书社,1993

从楚庄王的话语可以看出,楚庄王是很强调“化干戈为玉帛”的,打仗不能乘人之危,应适可而止,得胜便收藏兵器,让百姓安居乐业,相反,并不是很看重使用武力。他是把止息干戈[停止使用武力(武器)]当作一种美德来追求的。他明确指出:“武有七德,我无一焉(武功有七种美德,我对晋国用兵却没有一项美德)……武非吾功也(用武不是我追求的功业)。” 他虽然赞同古代圣明的君王讨伐对上不恭敬的国家,但他同时又主张惩办罪魁祸首,不搞大面积的杀戮。尤其是楚庄王的行动:打了胜仗的楚军没有继续对晋国使用武力,而是罢兵回国,这是最有说服力的。这些,都体现了楚庄王的“仁德”思想。可见,楚庄王说的“止戈为武”并非是在“强调用武力解除敌人的武装(得胜之后再收藏武器)”,而是指“停止使用武器(武力)(放对方一条生路,避免战争涂炭更多的生灵)”。也就是说,在楚庄王看来,停止对晋军使用武器(武力)(使晋国屈服)才是真正的武德。

其次,有些词典和《左传》的注解也可证明楚庄王的“止戈为武”是在强调停止使用武力(武器)。朱祖延主编的《汉语成语辞海》(武汉出版社,1999)的释义是:“止与戈两个字组武。指不动武力而平息暴乱,才算真正的武功。”(按:朱先生修正了1985年主编的《汉语成语大词典》中的说法。)张林川主编、朱祖延审订的《中华成语全典》(湖北辞书出版社,2003)的注解与此完全相同。《现代成语巨典》(大连出版社,1993):“指能制止征战,才能算真正有武功。”台湾《中文大辞典》:“合止戈二字为武字。故武字之本义为能息止干戈乃为武。”王守谦译注的《左传选译注》:“武字的真正意义是止息干戈,而不是穷兵黩武。”(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年)(按:这两个注释是站在楚庄王的角度说的,因为“武”的本义是“征伐、动武”,详见下文)。(上述词典所引书证第一条均为楚庄王的“止戈为武”。)《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1):“谓能止天下之干戈,乃为武。”

其三,按季先生等学者的解释来理解“止戈为武”这条成语,便是“以动(干)戈为手段,达到止戈(平息暴乱)的目的,才是真正的武功”。这不合常理,因为这太普遍、太容易了。相反,不靠武力(诸如和谈、劝降)夺取战争的胜利才算真本事,才显得可贵。因为“真正”一词强调的是非同寻常的,不一般的。如果某一场战争使用武力可以获胜,不使用武力(诸如采取和谈、劝降的方式)也可以获胜,那么,只有后者才算得上真正的武功。停止使用武力(武器),无非是避免战争涂炭更多的生灵,给敌我双方造成更多的人畜伤亡或财产损失,这是仁德的体现,与我国儒家的仁义思想是合拍的。从这一点说,把“武”理解为“武德”更贴切。这也切合古代军事家的战略思想。《孙子兵法》云:“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楚庄王在楚晋邲之战中,没有听从潘党的话(“筑武军,而收晋尸以为京观”),而是罢兵回国,不能不说是上述思想的体现。

第四,谓楚庄王说“止戈为武”是在强调使用武力(武器)(等战争胜利后再收藏武器),这是对“武”字造字之初的意义(本义)的科学阐释,这不是所谓“俗说文解字”,这不符合实际。事实上,楚庄王是把“武”之构件“止戈”之“止”理解为“停止、止息、制止”的。“武”之本义,应理解为“征伐、动武、威武”。对此,专家早有定论。于省吾《释武》是这样解释的:“武从戈、从止,本义为征伐示威。征伐者必有行,‘止’即示行也。征伐者必以武器,‘戈’即武器也。”朱振家主编的《古代汉语》指出:“‘武’甲骨文写作 ,下面的‘止’不是停止、制止,而是‘趾’,即足,夸张其足,表示行走。全字像人荷戈而行,以此表示‘武’的概念。”(修订本下册29页)郭锡良、李玲璞主编的《古代汉语》指出:“‘武’字的意符‘止’,它的形象代表脚步的前进方向,并不是从字义上来表示停止。许慎在解释‘武’字时引用了春秋以后流传的‘止戈为武’的说法,把‘止’理解为制止,这是不符合‘武’字的造字意图的。”(上册141页)据我们推测,楚庄王乃至许慎之辈可能没有见过甲骨文的“ ”(“止”之象形画的是一只脚,以脚代人),他们不可能把“武”理解为“动(干)戈”(使用武力),只会理解为“止戈”(停止使用武力)。

其五,春秋以后古人说“止戈为武”多指“停止使用武力”或“不再使用武力”,例如:

1)唐吴兢《贞观政要·征伐》:“今陛下抚养苍生,将士勇锐,力有余而不取之,所谓止戈为武也。”

2)《花月痕》47回:“止戈为武,穷寇莫追。”

3)《北齐书·樊逊传》:“然后除其苛令,与其约法,振旅而还,止戈为武。”

4)《后汉书·光武帝纪下》:“退功臣而进文吏,戢弓矢而散牛马……斯亦止戈之武焉。”

例(1)说的是即使“将士勇锐,力有余”也不使用武力而“取之”;(2)说“穷寇莫追”,是想放对方一马,自然是在强调“停止使用武力是一种武德”;(3)的“振旅而还”,也表明是不再打仗了。(4)的“止戈之武”说的是武臣退下来,由文臣来治理国家,并把武器收藏起来。

也有说“止戈为武”是指先用武力制止暴乱再停止动武的。如:

5)《汉书·武五子传赞》:“是以仓颉作书,止戈为武。圣人以武禁暴整乱,止息干戈,非以为残而兴纵之也。”

今人也大都是把“止戈为武”理解为“停止使用武力(武器)”或“不用武力也能取胜”的。以下是我们在网络媒体上搜集到的材料:

6)兵家的最高境界是个“武”字,所谓“止戈为武”,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武器与其说是为了战争,还不如说是为了阻止战争。(《中华网军事频道》2003-3-21,文《中国:示弱还是示强》)

7武现在的解释是谈武字的真谛,可以诠释为武的最高境界是“止戈为武”,不必动武就能胜的意思。(委外市集·甲骨文的乐趣)

8)“武”,它实际上由两部分组成——“止”和“戈”,“戈”是古代常用的兵器。这似乎挺矛盾,武怎么是停止使用兵器?“武”的最高境界并不是征服对手,而是化所有的干戈为玉帛,“止戈为武”乃大武。(第四媒体2001-7-31,文《关于视聆通的故事》,作者孙政权)

9)面对卫军堂堂之阵和赫赫军威,这才不敢再轻举妄动,而答应停战结盟。您不战而屈人之兵,止戈为武,这才是真正高明的将军呢。(雅虎网炽天使书城小说《佚名的绝唱·四》,作者杨书案)

10传统中有“止戈为武”的说法。“止”是“停止”的意思,“戈”是“干戈”的意思,亦就是战争。这句话是说:能够停止战争,便是最高的武德。(《汉文书屋》网站)

由此可见,季先生认为楚庄王说“止戈为武”是“强调用武力解除敌人的武装(然后再收藏武器)”,这恐怕误解了楚庄王的话。

既然如此,季先生认为“武”(“止戈为武”)体现了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便站不住了。他把这种辩证法通俗地解释为“用武力解除敌人的武装。于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可以过和平生活了”,即以战争为手段达到和平的目的。这显然强调的是“战争”与“和平”并重。这是受王力、杨伯峻等大家的观点的影响所致。我们觉得“止戈为武”强调的应是“(维护)和平”的思想或精神。

请看军事家的看法:

11)迟(浩田)副主席最后说,我们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我们从来不会去侵略别人,加强国防建设的目的完全是为了保卫国家安全,为了保卫我国人民的和平劳动。我们老祖宗造下的“武”字就有深刻的寓意。“武”字拆开,一个是“止” ,一个是“戈”。“止戈为武”!我们加强国防建设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止戈 ”,是为了保卫安全,保卫和平。(《中国国防报》2000-12-271版)

再看武术家和武打明星的看法:

12一中国武士和一日本武士比武,中国武士点到为止,然后教训日本人说:中国武术的精神,在武字中就体现了出来,是止戈为武。这反映了中国精神中和平思想这一精髓。(网易新闻,文《武》,作者丁文祥)

13)李连杰对《英雄》非常重视,他称是很特别的电影,对他而言是生命中最重要的动作戏之一;他希望借武术带出和平信息,“止戈为武”是他的使命。(新浪娱乐2003-1-23

再看作家的看法:

14)与其他几位武侠前辈不同的是,温瑞安(剧作家)理解的武是止戈为武,是和平的意味,而侠则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精神(《北京青年报》2002-12-06

需要补充的是,对“止戈为武”的释义,也有持“二元论”的:

《成语词典》(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本指平定暴乱,止息干戈,才算是真正的武功。后亦指不用武力而使对方屈服,才是真正的武功。”持这种观点的还有以下词典:

《古今汉语成语词典》(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颜毓书主编的《万条成语词典》(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中华成语典故大辞典·历史事件卷》(延边大学出版社,1995)。延边大学出版社《中华成语大词典》(2004年第2版)。(上述词典所引第一书证仍为楚庄王的“止戈为武”)。

上述四本词典中的两种观点是对立的。第一种观点[以动(干)戈为手段达到止戈之目的,才是真正的武功]与季先生的看法完全相同。我们觉得“止戈为武”从楚庄王起都是指的后一种观点。即“停止或不使用武器(武力)就能取得战争的胜利(或使敌人屈服),才算得上有真正的武德(武功)”。

注:

①“定功”:《汉语大词典》注为:“建立功业。《汉高祖功臣颂》:‘奋戈东城,禽项定功。’”(卷三1361页)

明明“戢兵”在前,“定功”在后,许慎为什么概括为“定功戢兵”?我们以为许慎是为了更合理地、更方便地解释“武”字——“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建立了功勋,便停止使用武器”(许慎是把“戢兵”当作“止戈”来理解的)——“止戈为武”。如说成“戢兵定功”(平息了战乱,建立了功业),便不好解释“止戈为武”了。

②王守谦、金秀珍、王凤春译注的《左传全译》(上)(甲)是这样翻译的:“趁晋师危乱攻而胜之以为楚荣,拿什么来丰财?我对晋国用兵,却没有一项美德,用什么来告示子孙后代?”

③注②中的甲是这样翻译的:“用武不是我要追求的事。”(551页,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这两段译文与杨伯峻、徐提的翻译是基本相同的。

参考文献:

[1] 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修订本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2] 朱振家主编《古代汉语》(修订本下册),北京:高教出版社,1994年。

[3]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4] 王守谦:《左传选译注》,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年。

[5] 朱祖延主编《汉语成语辞海》,武汉:武汉出版社,1999年。

[6] 孙钧锡:《汉字通论》,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88年。

(原载200405《长江大学学报》)

止戈为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