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前农村乡风文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思考

发布时间:2018-07-01 06:38:33

关于当前农村乡风文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思考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作为一项重要指标,是属于精神文明范畴,是新农村建设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所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据调查了解,由于我县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乡风文明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也参差不齐,从而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当前,农村与城市、农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拉大,集中体现在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与城市的差距过大。长期以来,中央财政、省、市、县等各级政府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投入了大量资金,但却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设施服务投入不大,甚至几乎是空白。必须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重要的就是要改变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落后的状况,基础设施投入是基础中的基础。就我县而言,农村基础设施普遍落后,休闲娱乐少之又少,农民空闲时间除了看电视,就是打麻将、斗地主,精神生活十分贫瘠,大好光阴就这样白白流走。

2、农民经济收入构成发生根本性改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由于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县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力纷纷走出田野,到沪、苏、浙等发达地区务工、经商,成功地实现了就业转移,为农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成为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一定程度上有力地拉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与此形成反差的是,这些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村精英们所挣来的钱并未完全用在农村,而是有的到城镇购房,有的在家建房,有的则干脆继续在外发展。所以,巨大的经济收入并未用在发展农村公益事业上面。

3、农民因礼、因病受穷现象突出。当前,农村名目繁多的“应门面”(指婚丧嫁娶、乔迁、做寿、升学、入伍、开业等)的费用是个无底洞,每户农民每年在这些“恭贺”声中所花的礼钱多则数千元,少则也有五、六百元。目前农民最关注的问题还是求医问题,“不怕穷,就怕病”,因病致穷、因病返贫的农民大量存在。就拿治一个普通的感冒来说,以往几元钱买点药就能解决问题,如今花个百、八十元是常有的,只要住几天院,至少千儿八百,如果做一个大点的手术,就可能使一个经济本来很殷实的家庭一夜之间陷于穷困。应该说,农村的“礼多”和“看病难”问题已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4、乡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堪忧。当前我县农村,随着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源源流向外地务工、经商,其孩子一般留下来随其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生活,隔代抚养现象相当普遍。由此也带来了留守儿童教育难问题。很多老人都认为,孙子或孙女书念得怎么样,他们无法保证,只要小孩子不出事,平平安安地交给儿子儿媳就算完成任务了。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作为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的家庭教育就几乎无从谈起,老师们普遍感到学生学习水平有所下降,教学难度增大。另外,由于长期缺少父母的管教,少数娇生惯养的青少年出现行为“出轨”现象,农村青少年发生打架斗殴、偷盗抢劫的违法犯罪现象呈明显上升趋势。

二、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

1、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投入。一是要加强农村道路建设。近几年,我县公路和道路建设速度明显加快,特别是“村村通”工程,被农民朋友称之为“致富路”,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是,应该说乡村道路质量并不高,普遍较窄,有的仅仅只有3米宽,稍大型的车辆会车都很困难。加之,农民交通安全意识不强,极易发生交通事故。要想富,先修路,乡村道路硬化问题应该作为今后农村基础设施的重中之中,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二是推进农村“改水改厕”进程。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农村“改水改厕”工作,但还远远不能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特别是一些偏远乡村因安装自来水管道费用过高而无法用上安全水,对人、畜健康危害很大。“改厕”观念还未能在所有农民心中扎根,即使各级政府都加大了投入力度,但农民的“改厕”热情仍需进一步调动。应该说,“改水”是前提,只有自来水问题解决了,农民才可以建水冲式厕所,才有可能购买太阳能用上干净的淋浴。三是加强环境整治。利用整治“四乱”的契机,对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等方面进行大力整治,要实行人畜分离,建造垃圾池、设立垃圾桶、果皮箱,从“五保户”和生活特困的群众中选配一些肯吃若、有责任心的人员从事农村保洁工作,并发放一定数额的工资。如此,一方面整治了村里的环境卫生,另一方面也可以解决部分人群的生活困难问题。四是加强文化娱乐场所建设。根据农村实际,在人口聚居地集中的中心村建设篮球场、图书室、超市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备专门人员进行管理,全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大力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2、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改革开放近30多年来,一条基本的成功经验就是,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坚持最好的时期,往往也是农村经济发展最快、农村社会最稳定的时期。历史表明,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作为农村的基本政策,是符合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规律,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有利于农户自主安排剩余劳动力和劳动时间,增加收入。但是,就我县目前农村生产现状而言,由于绝大部分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经商,他们所获得的经济效益远远大于自家一亩三分地里所打出的粮食价值。正是由于这种原因,加之近两年来农业税免征,使土地抛种现象有所遏制,很多土地由老年人在家耕种,他们主要从事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轻体力劳动,到了水稻播种、收割的大忙季节,就出钱请人或收割机来帮忙。这样一计算,一年下来,也只能勉强挣个吃饭粮。正是基于这种现状的考虑,我县少数村正在大力招商引资,请外地种植大户前来承包大片土地,进行高效农业的生产,所给予农户的租金就强过全年辛苦所得,可谓一举两得,两全齐美。如果能改变现有的农村生产模式,走全新的产业化道路,完善企业+基地+农户经营模式,树立品牌意识,打造特色农业,就会有效地提高农民收入,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当前,在农村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只要稍微有点本事的人都出去了,留在家里的要么是老弱病残,要么是孬子。这句话,虽不全面,但也的确反映了当前我县农民的一个就业趋势。应该将这些在外打拼积累了一定资金的“能人”请回来,给予充分的优惠政策,大力扶持他们回乡创业。一方面可以使他们充分发挥资金、经验、技术和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另一方面也可以带动周围群众致富,共同为县域经济发展做贡献。

3、切实加强农村教育。解决当前农村存在的问题,核心还是在于抓好教育。因为只有把教育搞上去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才有保障,农村社会风气的转变才有基础,真正实现乡风文明才有可能。基于当前农村教育的现状,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加大教育投入。农村教育问题归根到底是资金问题,资金解决了,其他一切问题都容易解决。农村教育资金来源一定要多元化,单向资金是很难完全解决问题的。可以通过合理布局,撤并一些学校,并经市场运作,变卖或租赁闲置的教育资产,筹集经费再投入,同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确保教育质量。另一方面,学校要通过多种方式获得学生家长的支持和配合,特别是要与那些父母长期在外的学生家长保持密切联系,经常通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共同搞好学生的学习。

4、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如何解决农民看不起病的难题,使农民朋友不再因病致穷、因病返贫,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令人欣喜的是,我县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深得人心,并充分发挥了其作用,使农民朋友受益得了实惠。当然,要切实解决农民就医难的问题,各级政府还要进一步发挥服务职能,千方百计地增加医疗投入,改善医疗条件;严格管理,加强药品流通渠道的管理,重视医德医风建设,充分发挥公有医院的卫生机构和卫生设施的作用,进一步规范医药管理制度,降低医药收费,实行阳光作业,加大监督力度,在坚持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对贫困群众的医疗救助制度,使贫困农民能享受到正常的、基本的、平等的公共医疗服务,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同时,加大宣传,教育农民不搞封建迷信,不搞大操大办,崇尚节俭美德,不搞消费攀比,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和新型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农民朋友从众多的“礼”中彻底解脱出来,将钱用在发展经济上。(繁阳镇 杨才星)

关于当前农村乡风文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