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精品教案 - 12

发布时间:2019-08-23 09:47:14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教学设计

          

一、课题: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是人教版年级语文学科上册书后课外古诗词诵读部分的内容。

二、教材分析: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是人教2011课标版(部编)七年级上册书后课外古诗词诵读四首中的一首。另外三首分别是唐代刘禹锡的《秋词》、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清末谭嗣同的《潼关》。这几首诗从不同角度让人感受到诗人或豪气干云或绵绵如雨的情感,令人越咀嚼越能品味其中的甘甜。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创作于陆游68岁,虽然年迈多病,但他为国雪耻的壮志至老不衰。他空怀壮志,却不为朝廷所重用,只能“痴情化梦”。本诗感情深沉悲壮,凝聚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激情。《新课标》要求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本诗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很好的典范。再则,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怀学习的主题是“天下国家”。赏析《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也能为下学期的学习奠定厚实的感情基础。

三、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对陆游生平经历及当时社会环境、历史背景知之甚少,所以,面对陆游字字带情的充满爱国主义深情的诗歌,他们无法更深地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情感。另一方面他们不会主动运用所学赏析诗词的方法对本诗进行深入解读。教师有责任借此平台把学生带进爱国主义精神的滚滚洪流之中,为培养新一代爱国公民尽上一份绵薄之力。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会抓住关键词品味字句,理解主题,感受古诗词语言的准确、凝练。

2.过程与方法:朗读法、换词揣摩法和比较法,绘制思维导图、自主学习、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3.情感态度价值观:深刻体会诗人报国无门的悲哀和“位卑不敢忘忧国”的爱国之情,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五、教学重点:抓住关键字句赏析全诗,体会诗人矢志不移的爱国情怀。

六、教学难点:利用本课所学阅读陆游其它作品,深入理解诗人矢志不移的爱国情怀。

七、教学准备:乐课网空中课堂、思维导图制作软件、教师手机与QQ交互使用、视频。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学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中提出“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之后,最近央视有一档很火的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它勾起了国人对中国诗词的兴趣。是啊,走进诗词,就是走进了一个神奇的境界。在诗词的芬芳中,前人会从一张张薄薄的书页中立体起来,踏着秦砖汉瓦,穿越唐山宋水,沿着字里行间向我们走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手拉着手,走进诗词的世界吧。

复习旧知:共同回顾赏析古诗词的方法,引出课题。

2.师生活动:教师说出导语,PPT出示赏析古诗词的方法;学生朗读。

设计意图通过《中国诗词大会》,学生初步体会习总书记提出“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的主张,由此激起他们对中国古诗词的热爱,同时回顾已学过的赏析诗词的方法,为下一步品味诗歌搭建平台。

(二)赏析诗歌

知背景 

(1)教学内容:检查学生课前预习,观看视频。

(2)师生活动:学生把课前搜集的关于陆游的材料拍照、上传到乐课网空中课堂平板设备上,观看视频。教师通过乐课网空中课堂检查并总结学生的预习情况。

设计意图品读古诗词要“知人论世”。学生虽然查找了资料,但对陆游的经历仅停留在表面上。观看视频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陆游一生矢志不移的爱国情怀,为理解文本搭建平台。

看题目 

1.教学内容:解题:从题目能获得哪些信息? 

2.师生活动:学生思考回答,教师适时点拨。

设计意图学生对题目的思考大多仅停留在月份和天气上,而忽略题目与诗歌内容的联系。此环节更为学生体会理解诗中“铁马冰河入梦”的意象及诗人忧国之情搭建平台。

明诗意 

1.教学内容:组织学生默读全诗,独立翻译诗歌、小组交流和质疑。

可能出现的问题对“冰河”理解不到位。可引导学生回归题目,“十一月四日”诗人曾经战斗过的北方会是什么样的景象?

2.师生活动:学生默读全诗,借助书下注释,自主翻译,小组讨论、解疑,共同的问题在乐课网空中课堂平板设备上提出来。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在自主翻译诗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设计意图此环节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整体把握全诗的阅读习惯,避免学生断章取义。

悟情感 

1.教学内容:多种形式朗读,确定感情基调。

2.师生活动:学生自由朗读、推荐朗读,体会全诗情感。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朗读情况。学生师生共同评价,确定文诗感情基调。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读和推荐朗读,整体把握文本的感情基调,顺势进行下一环节“赏诗句”。

赏诗句 

1.教学内容:

1)找出能体现“哀”的关键词。

2)运用换词揣摩法,揣摩字句,抓住“僵卧”和“孤村”等词,体会诗人本该“自哀”却“不自哀”情怀。

3)咀嚼“尚思”,诗人思什么?思到什么程度?

4)理解诗人所思即所哀,所哀即所思的情感。

5)归纳本课所学赏析诗歌方法。

2.师生活动:学生圈点勾画诗中能体现诗人“哀”的字、词或短语,自由选择想要品味的字、词、句。教师引导学生用换词揣摩法、比较法体会诗人情感,用思维导图进行板书。

  问题预设:“僵卧”与“病卧”的比较;“孤村”与“山村”的比较,“夜阑”与“夜半”的比较,体会诗人“痴情化梦”的手法。  

设计意图本环节引导学生筛选信息,找出关键词,运用换词揣摩法,在比较中更深地体会诗人报国无门的悲哀。同时,在换词揣摩和比较中体会诗歌语言的准确、凝练,对文本的解读从表层上升到人物灵魂深处的高度。

(三)拓展延伸 

1.教学内容:运用课堂所学知识赏析陆游的另一首词《诉衷情》。要求:找出能表现陆游“报国无门”之痛的字或词,用本课所学习方法进行赏析,并用思维导图呈现出来。

2.师生活动。学生进行独立深入思考、找到关键词,绘制思维导图。小组交流及全班交流。教师抛出主问题,巡视讨论交流情况,看到好的思维导图,教师通过自己的手机上传到QQ上。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运用所学知识,提升自身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展示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思维导图能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全面地检测。

(四)布置作业

1.教学内容:阅读陆游儿孙们的生平简介表,课后完成陆游的绝笔诗《示儿》的赏析。要求:

1)反复有感情朗读此诗,直到背诵下来。

2)用本课所学赏析诗歌的方法,赏析本诗,用思维导图表现出来。

3)尝试为陆游写一首100字的颁奖词。

2.师生活动:学生阅读陆游儿孙们的生平简介表,教师布置作业。

设计意图阅读陆游儿孙们的生平简介表为了与下一个环节相互呼应,目的是让学生由陆游儿孙们为国捐躯的经历,更深地体会到陆游的爱国之情如一团熊熊烈火,超越了个人,影响到子孙后代;穿越了时空,感染了历世历代仁人志士。本环节,让学生课后自主赏析《示儿》,进一步体会陆游“痴情化梦”手法的最高境界——“痴情托祭”。

(五)课堂小结:

师生活动:学生说出自己所知道的陆游同时代及其它时代的爱国诗人及诗句。师生分段有感情朗读艾青的《我爱这土地》。

设计意图通过这首现代诗,师生穿越时空,与诗人进行心灵的碰撞。学生也更加体会到历代爱国人士对祖国的那种“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的深沉之爱。为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天下国家” 的学习奠定厚实的感情基础。

九、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利用思维导图整体到局部、由概括到具体地梳理本诗内容,清晰明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注:本设计导语参考陈昌云《古诗文赏析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一节课结束了,我也自己没有想到,下课铃敲响后,我与学生携手徜徉陆游爱国诗篇的旅行竟还意犹未尽。

回望本课,如此充实,如此酣畅淋漓!如果没有多种信息手段的帮助,无论如何也完不成的。无论是乐课网空中课堂、视频,还是思维导图制作软件,教师手机与QQ交互使用,都在不同方面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往知识殿堂的大门。它们提高了课堂效率,创设了身临其境的教学环境,点燃了学生学习诗词的热情。

其次,反思全程教学,有成功,也有失败:

古诗词的诗眼或词眼, 是我们教学古诗词的一个突破口。我自认为本课教学最大的亮点是帮助学生学会抓住诗眼鉴赏古诗词。观看视频让学生感受到陆游的仕途的悲哀。悟诗情环节,让学生有感情朗读,体会到“哀”,再抓住关键字、词、句,体会诗人本该“自哀”却“不自哀”博大情怀。绘制思维导图,也让学生由整体到局部、由概括到具体地把握文本、赏析文本。总之,本课由一个主问题,带动整个课堂。环环相扣,牵一发而动全身。

赏析古诗词离不开诵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学生不仅可以感受到汉语言的韵律之美,诗文意境之美,形象之美,还能更深地体会诗中情感。由于这首诗学生早就会背了,加之重点是赏析诗歌,对本诗的朗读味稍淡了。

本课最大的遗憾就是觉得时间太有限,我和学生携手徜徉陆游爱国诗篇的旅行还有太多风景没来得及欣赏。没有遗憾的美是有缺憾的,相信这遗憾会更加促使我们在语文的天地间,沿着前人的足迹,一路欢歌,风雨兼程!

新人教版(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精品教案 - 12

相关推荐